超快充技术
搜索文档
理想万辆电车召回:10元单价冷却液引发的质量风暴
36氪· 2025-11-05 08:56
10月23日,一辆理想MEGA电动汽车在上海闹市区正常行驶,穿过红绿灯路口后,底盘右侧突然打出火花,10秒后,大火开始吞噬车身,直至将整车烧成 空架。 乘车人的狼狈逃窜、凶猛的火光,都直接叩击在行业和消费者心头。市场对新能源车的恐慌也随之弥漫,社交媒体充斥着"电车逃生演练"视频。 事隔7天后,理想汽车正式对这起火事件发布公告,披露事件起因,称2024款MEGA的冷却液防腐蚀性不足,特定条件下会腐蚀动力电池和前电机控制器 的冷却铝板,造成冷却液渗漏,由此可能导致车辆故障灯点亮、动力受限及无法上电的情况,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 因此,理想将召回生产日期为2024年2月18日—2024年12月27日的,共计11411辆理想MEGA,并为这些车辆免费更换符合标准的冷却液,以及电池和前电 机控制器。而此后生产的MEGA,所用的冷却液是另一批次,因此不受影响 有理想人士告诉36氪,2024款MEGA所加注的冷却液并非传统高导电率冷却液,而是为了满足一些绝缘设计要求,采用了低电导率冷却液。这是一种比较 新的方案。 按照防腐设计动辄10余年的标准来看,即便低电导率冷却液防腐蚀性不足,但2024款MEGA上市仅一 ...
“锂电池龙头”欣旺达三季报中规中矩,但这三个细节有玄机
36氪· 2025-10-31 20:06
公司财务业绩摘要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435.34亿元,同比增长13.73%,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长15.94%,接近去年全年盈利水平[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65.49亿元,同比增长15.24%,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41.51%,保持较高增速[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亿元,同比增长41.51%,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同比增长42.86%[2] - 公司总资产达1004.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49.53亿元,增长5.16%[2] - 财报发布后次日公司股价上涨10.14%,以36.6元/股收盘,创三年半新高,总市值约675亿元[3] 储能业务表现 - 储能系统类业务对公司盈利有较大贡献,储能电芯基本满产满销,生产经营情况良好[4] - 上半年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同比增长133.25%,增速远超动力电池和消费类电池[4] - 公司合同负债达12.9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94.82%,反映在手订单量大幅增长,预示下游储能需求旺盛[4][6] - 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6.84%,创十二年来新高,得益于高毛利的储能业务占比提升[6] 产能扩张与供应链布局 - 公司三季度末在建工程达115.01亿元,同比增加41.55%,显示大规模产能扩张正在进行[9] - 公司拟赴港股IPO,募资用途之一为扩展海外新生产基地及销售网络,目前已在印度、越南、摩洛哥设有基地[10] - 子公司计划在泰国投资建设绿色能源锂电池工厂二期项目,投资不超过4.81亿美元,规划总产能17.4GWh[10] - 公司预付款项为4.87亿元,同比飙涨162.13%,存货期末余额99.35亿元,同比增长32.73,主动储备原材料以应对需求[12][13] 研发投入与技术进展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2.02亿元,较去年同期22.68亿元增长41.2%,反映对研发的重视[14] - 在超快充技术方面,发布闪充电池4.0,超充能力迭代至12C,实现5分钟补能450公里,并应用于商用车领域[15] - 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300Wh/kg已完成开发,第二代正在进行中试,第三代已完成方案验证[15] - 发布全固态电池新品"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0.2GWh中试线[15] - 消费类硅碳负极电池出货占比持续提升,预计2026年掺硅比例超10%,技术领先行业2-3年[15]
涉嫌诋毁小米汽车,极氪紧急开除两名门店销售
巨潮资讯· 2025-10-23 12:29
事件概述 - 极氪汽车苏鲁战区总经理就门店销售不当言论事件向顾客致歉并通报处理结果 [2] - 事件起因是顾客在咨询时表示倾向于购买小米YU7 引发极氪销售极端回应 称顾客若选小米YU7是"买人生的最后一辆车"和"买的是你的命" [2] - 顾客将聊天记录发布至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极氪方面迅速响应 表示日常培训禁止拉踩竞品 [2] 处理结果 - 两名涉事销售于某某、侯某某因言语不当被扣除合规分12分 认定为三级违规违纪 予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得再次录用 [3] - 相关管理层因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受到连带处罚 [3] - 极氪苏鲁战区负责人强调此类表述极为不得体 违背品牌行为规范 [3] - 顾客已收到正式道歉 相关对话截图仍在网络流传 [3]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极氪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豪华科技新能源汽车品牌 依托吉利近30年全球化体系资源 [3] - 公司构建覆盖整车架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 截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35亿元 [3] - 在"一个吉利"战略下 极氪与领克品牌协同整合 实现研发成本降低和平台资源共享 定位"极氪冲高端、领克打宽域" 覆盖15万至90万元价格带市场 [3] 核心技术优势 -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8295计算平台与KrAI大模型 支持OTA升级 并与高通联合研发智能导航等功能 海外导航2 0已于2025年1月在欧洲推送 [4] - 智能驾驶发布全球首款OEM量产的英伟达DRIVE AGX Thor平台(700TOPS算力) 搭载浩瀚智驾2 0系统 极氪9X配备5颗激光雷达与双Thor芯片 算力达1400TOPS 具备L3级潜力 [6] - 超快充技术构建全栈800V架构 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里 V4极充兆瓦桩单枪功率达1 3兆瓦为全球最高水平 [6] - 智能架构为Waymo定制浩瀚-M架构 投资70亿元打造原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支撑极氪RT开发 2025年已开启大规模交付 [6] 产品线布局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以年均2款新车的节奏完善产品线 覆盖豪华纯电轿跑、MPV、SUV等细分市场 [5] - 极氪001累计交付近30万台 全球每10辆猎装车中7辆为极氪001 蝉联25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销冠 [6] - 极氪009获纯电MPV、40万以上MPV及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三料销冠" 为香港地区最畅销豪华MPV [6] - 极氪9X为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 车长超5 2米 纯电版最大功率660千瓦 百公里加速3秒级 2025年三季度上市 [6] - 极氪7X为首款进入海外的800V车型 已在荷兰、挪威、瑞典及香港市场上市 [6] - 2025年第四季度将推出极氪8X车型以丰富产品矩阵 [6] 当前销售压力 - 2025年前9个月极氪单月销量均在2万辆以下 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5] - 其销量表现与零跑、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节节攀升的态势形成对比 [5]
《800V电压平台电动汽车超充站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9-22 08:50
行业技术标准 - 吉利旗下浩瀚能源牵头编制并正式发布《800V电压平台电动汽车超充站技术要求》[1] - 该技术要求是行业内首份聚焦高压平台超充站的技术标准[1] - 标准历时14个月完成,覆盖了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的全流程,包含一般要求、站址布局、设备要求等八大方面技术内容[1] - 标准旨在为加快超快充技术发展和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撑[1]
海外重卡电动化低迷,中企超快充生态出海破局
高工锂电· 2025-08-01 19:09
新能源重卡出海现状 - 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达20%,增速快于海外市场[2] - 欧洲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仅0.9%,2023年销量2600辆[4] - 海外市场面临供应链不完善、补能设施不足、政策差异三大瓶颈[2][3] 中国企业出海策略 - 宁德时代与必和必拓合作采矿设备电动化、快充基建、电池回收[4] - 弗迪电池联合必和必拓研发重型采矿设备动力电池及闪充设施[4] - 比亚迪计划12个月内在欧洲完成首批兆瓦级闪充站布局[7] - 星星充电与施耐德合资公司拟在欧洲部署10万个充电网点[7] 技术竞争焦点 - 兆瓦快充成为核心赛点,欧洲计划2030年前建设5万个兆瓦级充电站[4][5] - 奔驰eActros LongHaul支持1兆瓦快充,30分钟充至80%电量[5] - 盛弘股份发布1280kW欧标MCS充电桩,支持15分钟超快充[7] 区域市场动态 - 德国推进"HoLa"项目,每50公里设兆瓦级充电站[5] - 澳大利亚投入5亿澳元支持电动卡车技术研发[9] - 泰国计划2030年商用车电动化率达30%,印尼矿卡需求显著[9] 生态构建路径 - 从整车出口转向"技术-场景-生态"多维协同模式[3][4] - 头部企业通过快充技术突破构筑出海竞争壁垒[4][6] - 需结合当地电网条件、场景需求定制解决方案[3][9]
H1电动重卡电池装机同比增长230%,瑞浦兰钧装机排名升至第二
高工锂电· 2025-07-25 18:22
新能源重卡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重卡销售约7.9万辆,同比增长185%,接近2024年全年销量 [1][3] -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已超过20%,行业电动化进程显著提速 [2] - 超充技术、产业链完善推动补能时间差缩短,混动重卡销量增长,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 [2] - 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1.7GWh,同比增长230% [4] 技术趋势与竞争焦点 - 超快充技术成为2025年重卡电动化核心焦点,带动充电重卡销量及新车发布量提升 [5] - 超快充电池、高压平台、兆瓦级充电桩需求紧俏 [5] - 换电领域呈现电池企业与主机厂协同布局趋势,上半年换电重卡销售2.5万辆,同比增长141% [6][14] - 背部换电为主流方式,设计简单便于维修,但电池组空间与重量制约运营经济性 [14] 瑞浦兰钧市场表现与产品创新 - 公司上半年新能源重卡电池装机量2.38GWh,市场份额7.5%排名第二 [5] - 换电重卡领域装机量1.75GWh,同比增长809%,市场份额18% [7] - 核心客户包括三一、东风、重汽等头部主机厂,覆盖解放、徐工等12家客户 [8] - 推出岁星324Ah Pro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198Wh/kg,循环寿命超10000次,适配矿山场景 [10] - 日均充放电4次场景下,电芯全生命周期可用电量超6300kWh,系统最大运营里程增至160万公里 [11] 产品技术突破 - 后背Stacking电池簇采用无框架结构,电量达680kWh,Z向无缝连接设计节省16%高度空间 [15] - 同电量下电池簇重量降低600kg,提升整车载重与经济性 [16] - S箱方案支持铁锂450-680kWh及三元800kWh电量梯度,覆盖多场景需求 [16] - 电池系统兼容4C超充设计,机械强度达3倍GBT31467标准,耐酸性盐雾480h [12] 行业未来展望 - 超快充技术革新与换电网络完善将持续驱动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 [8] - 公司计划深化场景化应用,推动绿色货运配送体系转型 [16]
新能源大SUV扎堆发布,用户群体都是哪些人?
车fans· 2025-07-23 08:29
新能源大SUV市场概况 - 多家品牌集中发布新能源大SUV车型 主要针对家庭用户和二孩三孩政策带来的市场需求 [1][5] - 纯电技术快速进步 包括超快充技术 充电网络健全 动力电池储能和安全性提升 消费者对纯电车型接受度提高 [10] - 大型纯电SUV市场此前较为空白 品牌通过推出高端车型提升利润和品牌定位 [13][20] 特斯拉Model YL - 即将上市的三排六座纯电SUV 预计售价低于40万 采用与Model 3相同内饰 功率高于长续航版Model Y [3][4] - 目标用户为有孩子的家庭用户 主要竞品包括理想i8 乐道L90等六座纯电SUV [4] - 目前普通客户关注度不高 可能因对特斯拉三排车空间预期较低 [4] 问界M8纯电版 - 预计售价37-46万 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 CLTC续航超700km 新增外观配色 [8][9] - 关注度高于问界M9纯电版 主要竞品包括理想i8和蔚来ES8 [9] - 目标用户为35岁左右年轻家庭 关注大空间和智能辅助驾驶 但最关心价格因素 [10] 理想i8 - 预售价35-40万 主打5C超充+近3000座超充站 纯电布局+越级空间 [13] - 关注度高 主要竞品为30万以上所有纯电中大型SUV和MPV [13] - 目标用户为二胎及以上家庭 实车空间表现优于图片视频展示 [13] 乐道L90 - 预售价27.99万 baas后19.39万起 主打大前备舱 大空间 低能耗和换电 [16][17] - 关注度高 主要对比理想和问界车型 部分客户对比传统MPV [17] - 目标用户为有娃家庭和三代同堂家庭 关注空间 续航和补能便利性 [17] 极氪9X - 预售价45万以上 采用超级混动系统 配备6C 70度大电池 三电机功率破千 [20] - 智驾系统采用双索尔芯片+5激光雷达 外观设计高端 [20] - 目标用户为高净值都市精英和创业者 定位旗舰豪华SUV [20]
小米YU7开启交付 雷军再现“总裁开门”
搜狐财经· 2025-07-08 13:27
产品交付与用户服务 - 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型YU7完成首批车主交付仪式,公司创始人雷军延续SU7交付风格,与车主合影、90度鞠躬并亲自献花交车 [1] - 雷军在社交媒体发文强调YU7将陪伴用户解锁美好体验,延续SU7交付时亲自为车主开门的服务传统,体现对用户服务的重视 [3] 产品配置与性能 - YU7于2025年6月26日上市,售价25.35万至32.99万元,共三款车型,定位中大型SUV,全系标配天际屏全景显示、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激光雷达及后排135度豪华电动座椅 [5] - 动力系统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V6s Plus电机,标准版续航835公里,零百加速3.6秒,支持超快充技术(充电10分钟补能300公里) [7] 市场表现与产能 - YU7上市后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1小时订单量达28.9万台,创中高端SUV市场新纪录 [7] - 北京工厂满负荷运转,月产能突破2万辆,为后续交付提供保障 [7]
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欣旺达拟于港股IPO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7 23:04
行业现状与欣旺达IPO背景 - 全球锂电池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 [2] -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48.4GWh,同比增长41.5% [2] - 行业高度集中化,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市占率超70%,欣旺达国内市场份额2.89%,全球排名第十 [3] - 欣旺达启动H股上市计划,旨在为全球化扩张融资,其动力电池子公司已完成355.6亿元估值融资,超过母公司市值 [3]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公司业务结构多元,2024年消费电池占比54.27%,动力电池27.02%,储能3.37% [1][3] - 盈利能力薄弱,2025年Q1净利率仅3.14% [1][3] 产品竞争力与技术路线 - 欣旺达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HEV混动电池装机量全国第一,配套大众、日产等车企 [5] - 超快充技术领先,闪充电池4.0支持1分钟补能150km,领先同行2年 [5] - 储能电池技术突出,314Ah电芯循环超1.2万次,寿命达20年 [5] - 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度滞后,预计2026年实现1GWh量产,落后于头部企业 [4] - 研发投入增至33.3亿元(2024年),但规模仍不及宁德时代等巨头 [4] 市场表现与财务风险 - 市场份额下滑,2024年国内市占率较2023年下降0.22个百分点 [6] - 动力电池业务长期亏损,2023年净亏损1.44亿元 [6] - 现金流压力大,在建工程超200亿元,短期负债占比达65% [6] 同业对比分析 - 宁德时代核心优势为全技术路线布局和规模效应,全球市占率38%,毛利率27%,欣旺达规模不足且成本控制劣势 [7] - 比亚迪核心优势为刀片电池技术和垂直整合能力,自供率超90%,净利率5%,欣旺达客户不够稳定 [7] - 亿纬锂能核心优势为储能电池领先和海外布局早,储能出货50.45GWh,毛利率15%,欣旺达储能业务规模较小(8.88GWh) [7] - 欣旺达核心优势为HEV电池第一和超快充技术领先,消费电池全球30%份额,但动力电池毛利率仅8.8% [7]
巨湾技研“史上最严新国标”后行业首测 充电比加油快!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01:46
技术展示与性能突破 - 公司展示800A国标充电桩技术 在3分58秒内将电量从5%充至78% 充入54 54kWh 平均充电倍率达8 8c [3] - 该技术可使普通纯电SUV在5分钟内补能超530公里续航 [5] - 搭载三年前量产电池的车辆通过软件升级实现性能飞跃 超越友商1000A非标桩表现 [10] 超快充技术发展前景 - 公司总裁预测超快充将在5年内成为汽车标配 发展曲线类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6] - 强调全域超充(恒流充电)优于高峰值倍率充电 前者效率更高且对电池更友好 [6][8] - 2024年底新国标将充电接口电流上限从250A提升至800A 电压上限从1000V提升至1500V [8] 产品研发与市场策略 - 公司产品通过软件更新即可适配新国标 实现硬件性能释放 避免用户陷入参数竞赛 [9][13] - 正在开发XFC极快充电池新产品 即将量产上市 [9] - 选择锚定国标框架 避免非标方案带来的成本暴涨问题 [13] 电池性能与耐久性 - 常温超快充循环次数达3000次 衰减程度小 性能输出稳定 [13] - 实测数据显示行驶里程超31万公里的电池包衰减不到5% [13] - 新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中 能量密度达450Wh/kg 充电倍率6C [14] 行业政策与安全标准 - 2025年3月工信部发布"最严电池安全令" 要求动力电池终身不起火不爆炸 [8] - 新规要求电池通过30毫米钢球150焦耳能量撞击三次 300次快充循环后仍安全 [8] - 公司成为国家级固态电池研发项目承接单位 预计3-5年内实现超快充与高能量密度双重突破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