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珠免集团加速“退房” 拟转让格力房产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24
珠免集团(600185)加速"退房",10月21日公司宣布拟转让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房 产")100%股权。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手为珠海投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捷控股"),交易拟采用现金方 式,不涉及发行股份。股权结构显示,投捷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投捷控股的上级单位为 珠海投发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今年9月刚刚成立。 "本次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的大消费业务及房地产业务等。通过本次交易,公司 将加快完成全面去地产化,更加聚焦于免税业务等大消费主业业务。"珠免集团方面表示。在珠免集团 看来,本次交易如能顺利完成,预计将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经营效益。 近年来,出于主动转型和被动保壳的需要,鲁商发展、冠城新材(600067)等多家上市企业均宣布剥离 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型轻资产。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介绍,2025年上半年上市房企超六成亏 损,上市房企业绩亏损主要原因包括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处低位;新增计提了资产减值;部 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等。 作为对比,在推动业务重组后的首个半年 ...
旭辉境外重组前置工作启动,授权发行强制可转债,重塑资本结构
智通财经· 2025-10-16 09:33
债务重组方案核心内容 - 公司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涉及总额约81亿美元的现有债务被注销 包括68亿美元未偿还本金及13亿美元应计未付利息 [1] - 公司将新发行总额约67亿美元的新工具以替换旧债 并支付约950万美元现金 [1] - 新发行工具包括约41亿美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 以及约26亿美元通过短、中、长期票据或贷款形式留存的债务 [1] 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细节 - 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初始普通转换价为每股1.6港元 较当前股价溢价7倍 [2] - 转股机制包括三种 自愿转换自重组生效日起可申请转股 分期强制转股在未来四年内按最低比例逐步转股 触发式转股在股价连续90个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超过5.0港元时自动执行 [2] 大股东支持与股权激励 - 大股东林氏家族展现出坚定支持 其对公司的超5亿港元股东借款将同步转股 其持有的约400万美元现有票据亦将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 [2] - 公司推出一项为期十年的股权激励计划 覆盖大股东与核心管理层 授予条件与未来多项可量化业绩指标挂钩 [2] - 股权激励计划旨在绑定核心团队确保经营复苏期稳定 并保障大股东在债务重组后维持控制权避免股权过度稀释 [2] 公司战略与发展前景 - 公司未来战略是走"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三大核心板块 向铁狮门、黑石模式发展 [3] -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团队在行业下行期展现出韧性与执行力 大股东参与债务重组与经营稳定是公司"站起来"的基础 [3] - 公司境内重组已完成投票 境外债务重组主要前置工作已实质启动 公司有望率先成为完成境内外债务整体重组的民营房企 [3]
旭辉(00884)境外重组前置工作启动,授权发行强制可转债,重塑资本结构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09:33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6日,旭辉控股集团(00884)发布公告,披露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具体细节及 公司将采取的相关措施。根据公告,公司将通过发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MCB)用于债务大幅削减,优化 资本结构;大股东前期对于公司的超5亿港元借款亦将同步转股;此外,公司还将推出为期10年的团队股 权激励计划,用于在重组完成后的经营复苏期稳定、激励团队。上述计划将在10月31日召开的特别股东 大会上寻求批准。 根据公告,在重组生效日,旭辉现有总额约81亿美元的境外债务(包括68亿美元未偿还本金及13亿美元 应计未付利息)将被注销。届时,公司将新发行总额约67亿美元的新工具,并支付约950万美元现金。在 新票据中,约41亿美元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其余26亿美元则通过短、中、长期票据或贷款的形式进行 留债。 这一安排也与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近期提出的旭辉"新发展模式"相契合。他强调,旭辉未来要走一 个"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路径,并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三大核心业 务板块,向铁狮门、黑石模式发展,在三年内实现重新"站起来"。 业内人士指出,从保交付、保经营的维度来看,旭辉团队在行业下行 ...
旭辉拟于10月31日召开特别股东会,审议就境外重组采取的公司行动
格隆汇· 2025-10-16 09:19
债务重组方案核心内容 - 公司境外债务总额约81亿美元将被注销 包括68亿美元未偿还本金及13亿美元应计未付利息 [1] - 公司将新发行总额约67亿美元的新工具以置换债务 并支付约950万美元现金 [1] - 新工具包括约41亿美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和约26亿美元的短、中、长期票据或贷款 [1] 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细节 - 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初始普通转换价为每股1.6港元 较当前股价溢价7倍 [2] - 转股机制包括自愿转换、分期强制转股以及触发式转股三种方式 [2] - 若公司股票连续90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超过5.0港元 所有剩余债券将自动强制转换 [2] 大股东支持与股权激励 - 大股东林氏家族对公司的超5亿港元股东借款将同步转股 展现坚定支持 [2] - 大股东持有的约400万美元现有票据亦将全部转换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 [2] - 公司推出为期十年的股权激励计划 覆盖大股东与核心管理层 授予条件与未来多项可量化业绩指标挂钩 [2]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将走"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聚焦"收租、自营开发业务、房地产资管业务"三大核心板块 [3] - 公司计划向铁狮门、黑石模式发展 目标在三年内实现重新"站起来" [3] 重组进展与行业影响 - 公司境内重组已完成投票 境外债务重组主要前置工作已实质启动 [3] - 公司有望率先成为完成境内外债务整体重组的民营房企 [3] - 公司在行业下行期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与执行力 [3]
中国品质奥莱年销售额1800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26 00:53
行业整体业绩 -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全国205家品质化奥特莱斯实现销售额1800亿元,同比增长8.9% [1] - 同期行业客流量近9亿人次,同比增长12.5% [1] - 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速从3.8%攀升至12.8%,客流量增速从6.2%升至16.3% [1] 主要市场参与者 - 王府井奥莱、首创奥莱、百联奥莱、杉杉奥莱、砂之船奥莱和佛罗伦萨小镇六大连锁集团贡献销售额11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1.1% [1] - 砂之船奥莱销售额为238亿元,首创钜大销售额约156.5亿元,佛罗伦萨小镇销售额为136.45亿元 [1] 消费者特征与市场趋势 - 2024年全国奥莱客单价为每笔988元,呈现“低频高客单”特征 [2] - “Z世代”中超80%通过社交平台获取折扣信息 [2] - 三、四线城市居民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8%,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2024年新开业奥莱近半数布局下沉市场 [2] 品牌与运营策略 - 运动户外品牌为“流量担当”,国际名品以轻奢为主 [2] - 83.5%的品质化奥莱拥有超100个联营品牌,6家头部项目超300个 [2] - 线上线下联动成为常态化营销模式,并通过演唱会、非遗展等场景化体验延长客群驻留 [2] 金融与数字化支持 - 2024年中国银联联合多家银行投入超5500万元满减补贴,通过“奥莱+”智慧平台带动直接交易近5亿元,间接拉动数十亿元消费 [2] - 2025年中国银联联合多家银行还将通过购物季投放4300余万元消费补贴 [2] - 抖音等平台奥莱优惠券订单量同比增长40%,数智化奥莱加速崛起 [3] 行业发展阶段与机遇 - 行业正处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关键期 [3] - 轻资产和消费基础设施REITs让奥莱成为资本新宠 [3] - 各地商业设施的城市更新为奥莱带来新的市场增量 [3]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相关核心标的梳理!
搜狐财经· 2025-09-19 20:59
政策背景 - 深交所2025年6月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引第8号》重新定义科技企业上市门槛 轻资产标准为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不高于20% 高研发投入标准为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不低于15%或累计研发投入不低于3亿元且平均占比不低于3%[6] - 政策精准匹配半导体 AI 通信等领域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特征 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科创板已受理30单IPO申请 超七成为科技企业[3] - 政策推动三大科技IPO进程显著提速 摩尔线程作为头雁企业将于9月26日上会 募资规模或超百亿元[3] 摩尔线程核心价值 - 国内GPU芯片设计头部企业 具备GPU算力全场景覆盖能力与商业化落地速度 被称为中国英伟达有力竞争者[4] - 技术突破方面已推出苏堤春晓全功能GPU芯片 覆盖AI训练推理图形渲染等全场景 图形渲染效率等部分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直接打破英伟达AMD等海外巨头垄断[7] - 场景落地方面产品已进入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大厂AI算力中心 与多家车企合作布局智能驾驶 元宇宙3D渲染领域有深度应用[7] - 政策适配方面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0% 固定资产占比不足15% 完全符合深交所指引标准[7] 沐曦集成核心价值 - 专注高性能GPU研发 主打数据中心AI推理等高增长赛道[4] - 截至9月19日IPO状态上涨1.19%[4] 紫光展锐核心价值 - 全球少数掌握5G基带芯片技术企业之一[5] - 截至9月19日IPO状态上涨0.28%[5] 摩尔线程关联股票 - 参股企业和而泰持股约1.2% 初灵信息ST华通间接参股 截至9月19日参股企业股价逆势上涨1.34%[7] - 和而泰作为智能控制器龙头与摩尔线程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算力芯片应用场景存在潜在协同[7] - 初灵信息聚焦通信网络与数据接入 ST华通业务覆盖游戏与云计算 均与GPU算力场景有技术互补空间[7] - 合作企业东华软件浙大网新三六零等近期股价回调1.06% 长期受益于算力生态扩张[7] - 东华软件提供算力中心建设支持 在数据中心运维AI算力调度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7] - 浙大网新与摩尔线程在智能驾驶元宇宙渲染等领域有合作潜力 城市大脑平台可结合GPU渲染能力提升智慧城市算力效率[7] - 三六零与摩尔线程在GPU安全计算领域存在技术协同 合作或强化在算力安全市场竞争力[7] 沐曦集成关联股票 - 关联股票包括超讯通信科华数据优刻得等 因技术或业务绑定被视为影子股[4] - 超讯通信提供GPU算力设备通信传输支持 如高速交换机光模块 技术储备满足高带宽低延迟通信网络需求[7] - 科华数据提供数据中心电源与制冷解决方案 高效电源管理技术可降低算力中心运营成本[7] - 优刻得与沐曦集成在算力资源池化领域协同 云平台为GPU提供规模化应用场景[7] 紫光展锐关联股票 - 关联股票包括紫光国微中电港深圳华强等 因紫光系产业链协同被市场关注[5][9] - 紫光国微作为间接控股股东 智能芯片与5G基带芯片形成芯片设计加通信应用协同[9] - 中电港承担5G基带芯片国内分销职能 2024年全球份额12% 分销规模与技术支持能力将同步增长[9] - 深圳华强依托全国性销售网络与供应链服务能力助力拓展下游客户 华强电子网平台可提供精准客户需求反馈[9] 投资机会 - 政策红利为科技企业上市打开绿色通道 三大IPO上市后将获得资本助力加速技术落地[9] - GPU算力5G通信芯片均为卡脖子领域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技术壁垒深厚 上市后有望成为科技板块标杆股[9] - 参股企业如和而泰紫光国微直接受益于股权增值 合作企业如东华软件中电港通过订单或技术协同分享成长红利[9]
创投管理费改革步入深水区 中小GP加速向“轻资产、重绩效”转型
证券时报· 2025-09-18 03:03
"我们最近募的一只基金,管理费仅在1%—1.5%之间,现在已经很难收到2%的管理费了,特别是有引 导基金出资的基金。"华南某VC(风险投资)机构募资负责人方晨(化名)对记者表示。此外,部分政 府引导基金对支付管理费还设置了多重条件,"有些政府引导基金认缴部分只给1%的管理费,实缴后才 给到2%,但不少引导基金是按具体项目出资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法提前拿到整只基金的管理费,资 金周转压力比以前大了很多。"方晨说。 据记者了解,在募资难的大环境下,一些GP还开始"卷"管理费,部分GP甚至主动"让渡"利益以争取出 资人(LP)的信任。比如,与LP约定,在不同投资阶段,根据GP完成业绩指标的进度收取管理费,若 最终实现超额收益率,还可获得额外的管理费分成。 除了费率下降和"卷"管理费,政府和国资类LP的管理费支付模式也更趋严格,引入了年度绩效考核机 制。"政府LP会根据投资进度、'返投'进度对我们做年度评价,没达标就罚管理费,第二年直接从应支 付的管理费里扣减。"华南一家有30亿元管理规模的VC机构募资人士程露(化名)对记者表示,尽管基 金投资期通常有3—5年,但LP的考核是一年一核,"业绩考核80分以上才百分百支付 ...
创投管理费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小GP加速向“轻资产、重绩效”转型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08
行业核心观点 - 创投基金管理费变革进入深水区,费率普遍下降,收费节奏与基金考核挂钩成为新趋势 [1] - 政策推动管理费改革,倒逼行业从依赖管理费生存转向比拼投资硬实力,行业发展逻辑正在重塑 [1] - 管理费机制收紧是推动创投行业回归本质的契机,促使机构更专注于核心业务 [5] 管理费变化趋势 - 管理费费率普遍下降,目前很难收到2%的管理费,普遍在1%至1.5%之间 [1] - 政府引导基金认缴部分只给1%管理费,实缴后才给到2%,且按具体项目出资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增大 [1] - 部分GP主动让渡利益,根据完成业绩指标的进度收取管理费,实现超额收益率可获得额外分成 [2] - 政策明确管理费应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部分地区规定每年合计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2% [2] 管理费支付与考核机制 - 政府和国资类LP引入年度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投资进度和返投进度进行年度评价 [2] - 业绩考核80分以上才百分百支付管理费,60至80分则打折支付,未达标部分直接从应支付管理费中扣减 [2] - 管理费支付模式更趋严格,可按季度预提但最终需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认,优先从基金收益或利息中支付 [2] 行业运营策略调整 - 管理费收入缩水迫使中小GP开启开源节流模式,轻量化运营成为行业共识 [3] - 机构通过压缩固定成本、精简组织架构、缩减办公面积、迁入联合办公或远程办公来减少开支 [3] - 非核心职能如财务、法务、投资者关系等被外包或与其他机构共享团队资源以降低人力成本 [3] - 投资端策略调整体现轻量化思维,对远距离项目先远程沟通筛选,确认靠谱后再安排现场尽调 [3] - 多家中小GP共享项目来源与投资团队,共同完成前期尽调并按比例分摊成本 [3] 投资能力提升与转型 - GP积极探索开源路径,核心是提升投资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以投出好项目和完成返投要求赢得LP信任 [4] - 投资任务前置化,基金在谈合伙协议时已接到投资任务,要求在某节点前拿出一批储备项目 [4] - 部分基金在设立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和尽调,就等资金到位立即投资以抢时间完成进度 [4] - 核心团队稳定性至关重要,是保障项目储备充足和投资返投进度达标的關鍵 [4] - GP主动超额完成返投要求以应对标准变化风险,例如要求1.5倍返投会尽量做到1.6至1.7倍 [5] - 行业从拼募资能力转向拼投资硬实力,通过投出明星项目获取Carry赚钱并吸引更多LP合作 [5]
54岁“通信老兵”卖旧手机年入13亿,被雷军投资,即将IPO
36氪· 2025-09-12 07:5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专注于二手手机回收业务 通过"以旧换新"模式作为手机品牌方和运营商的第三方服务商[1][7] - 采用ToB轻资产模式 上游对接小米 vivo 荣耀等品牌方及三大运营商超7.5万家线下零售店 下游通过自营平台"闪回有品"以竞价拍卖方式批量销售给中小商家[6][7][8] - 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仅6.5天 远低于行业10-15天平均水平 实现高效流转[9]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1年7.50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7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8.09亿元 同比增长超40%[2] - 持续亏损 2021至2024年亏损分别为4870.8万元 9908.4万元 9826.8万元和6644.3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2463.3万元[2][3] - 毛利率从2021年8.2%下滑至2024年4.8% 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6.3% 远低于竞争对手万物新生同期19.9%-26.3%的毛利率水平[4] - 销售成本占比超85% 2024年12.35亿元销售成本占当年13亿元营收的95%[15] 市场竞争地位 - 按交易额计 公司2024年市场份额为1.3% 位列行业第三 远低于爱回收8.2%和转转8.1%的市场份额[21][23] - 中国二手手机交易市场2024年规模达7020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28.2% 手机回收率从2020年10%提升至2024年17.1% 仍低于发达国家55%-75%水平[19] 运营挑战 - 上游集中度高 2024年前五大采购伙伴贡献67.6%采购额 其中小米单独占比41.5%[11] - 缺乏议价能力 为维持货源需提高回收价格并支付高额佣金 2022年因小米推出自有回收平台导致同业竞争 被迫提价压缩利润[13][16] - 现金及等价物仅1.19亿元 面临2025年底前需完成IPO的赎回协议 否则需偿付近8亿元[5] 战略发展方向 - 跟随国产手机品牌出海 进入东南亚等增量市场寻求新增长点[24] - 加大AI技术在质检定价环节应用 提升运营效率[24] - 拓展ToC业务 计划通过直播电商和入驻主流平台开设品牌店铺 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25]
上半年新设母基金下降,中小GP忙“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0:25
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包括460家母基金总管理规模达34845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3.7% [1] - 政府引导基金338家总管理规模29973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4.0% [1] - 市场化母基金112家总管理规模4829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22.4% [1] - S基金10家总管理规模43亿元 [1] 规模下降原因 - 规模下降主因包括部分机构取消母基金业务转向直接投资、退出或清算母基金以及退回出资的母基金被减计 [2] - 政府引导基金转向直投业务不再出资子基金导致母基金数量减少 [2] 新设母基金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发起母基金33支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1支市场化母基金2支 [3] - 新设母基金总规模1970.17亿元其中政府引导基金798.04亿元市场化母基金80亿元 [3] - 新设政府引导基金规模同比2024年下降66%市场化母基金规模同比下降50% [3] - 新设母基金地域集中在11个省级行政区江苏、湖北、福建新设数量均在3支以上浙江多支落地 [3] - 新设母基金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省级与地市级联动形成基金群体系化布局 [3] 行业发展趋势 - 母基金设立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注重功能定位、统筹资源和科学考核 [4] - 新设母基金更注重长期导向和资金效率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 [4] - 2025年未出现新设千亿规模母基金转向多支规模适中定位分明的基金群模式 [4] - 基金群模式优势包括灵活性可根据产业需求调整规模与投向分工明确形成投资链条风险分散提升资金安全性 [5] 管理费机制影响 - 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费以实缴出资或实际投资金额为计费基础部分地区标准不超过实际投资金额的2% [6] - 管理费从基金收益或利息支付原则上不允许本金列支未产生收益时可本金预支后补回 [6] - 管理费趋严推动中小GP采取轻量化运营策略精简架构压缩成本非核心职能外包 [6] - 中小GP放缓投资节奏集中管理存量项目延长资金使用周期 [6] - 机构通过远程尽调替代现场调研抱团共享项目来源与团队分摊尽调和管理成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