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
搜索文档
长城资产:三季度资产缩水1600亿元,净利同比增80%
搜狐财经· 2025-11-05 10:07
长城资产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与营业外收入有较大关系。据此前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长城资产及其全资子公司拟转让所持长城华西银 行股权 近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资产")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截至9月末,总资产规模为4671.57亿元,较6 月末的6309.12亿元,减少了1637.55亿元,降幅达到26%。 不过,截至9月末,长城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3亿元,与上年同期的7.96亿元相比,上涨了约80%。 彼时,《财经》记者获悉,长城华西银行有望并入四川银行。2025年7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批复同意四川银行入股长城华西 银行9.4259亿股股份。 2025年前三季度长城资产的营业收入与2024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下降,二者分别为85.90亿元、132.07亿元。而2025年前三季度长城资产的营业支 出达到了175.45亿元,2024年该公司前三季度的营业支出为125.62亿元。 由此计算,长城资产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营业利润为-89.55亿元。 行业人士称,由于长城资产对长城华西银行实行并表管理,股权转让事项完成后,合并口径资产负债表将 ...
21评论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6:43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 布。《建议》17次提到"金融"这一关键词,并再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的金融工作明确方向、划出重点。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十五五"期间金融工作的总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 市场,全球第二的保险、股票、债券市场,金融业规模巨大,但在全球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仍需进一步提 升。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大国竞争不仅是实体经济与科技的竞争,更是金融领 域的较量。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是为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争取更大主动 权的战略选择。从国内看,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建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首要战略任务,把 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这都需要金融强而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金融"五篇大文章"是 未来五年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性蓝图与行动纲领,是加快建设 ...
监管合规工作大升级!从数据到洞察,你只差一个 Agent
Wind万得· 2025-11-05 06:31
金融机构的日常合规工作,必须从"被动应对罚单"升级为"主动嵌入战略",将监管处罚信号转化为业务流程的内生约束机 制。 2025年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锚定未来五年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方向— 加快建设金融 强国 。《建议》指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保 障金融稳健运行。" //与监管同频,提前布局处罚重点 // Alice Risk 帮你轻松搞定风控工作 Wind金融终端输入命令"Agent" 选择"风控-金融监管局处罚月报" 是等监管罚单落地才匆忙整改?还是提前预判趋势、主动优化流程? 答案,藏在一份真正懂监管的月报里... 金融监管局处罚月报Agent 不是简单的数据汇总工具,而是专为金融监管机构、合规部门与风控团队打 造的 自动化处罚动态监测与分析智能体 。 ❌ 传统合规是如何跟踪监管动态的: 依赖人工查阅公告,滞后1-3周仅关注"是否被罚",忽略监管动机缺乏整体视角,只对个别案例分析 ✔ 每月上千条处罚决定,不再靠人工翻阅、手工归类、重复对比。 Alice Agent-金融监管局处罚月报 ,实现从 "被动响应" 到 ...
“山西吕梁57名储户银行大厅损失千万本金”事件,有后续了
新京报· 2025-11-03 21:28
新京报记者 刘思维 编辑 彭冲校对 柳宝庆 值班编辑 古丽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10月24日,新京报报道了2019年至2020年,57名储户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某银行营业厅购买假"业务 员"推荐的理财产品后,损失千万元本金一事,引发关注。11月3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柳林监 管支局工作人员就此事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柳林县政府已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结合既往案件侦查情况 和受害者反映的新情况进行调查。 新京报此前报道,三名"业务员"在银行营业厅用储户的手机,通过银行APP,将钱转账给不同的商业公 司,购买风险极高的理财产品。理财到期后,储户们发现本金和利息无法提取。据储户自行统计,损失 的本金达1180万元,事发已经5年,至今仍未追回。 根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允许非本行人员在营业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2022年7月,中 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吕梁监管分局调查后认为,涉案的三人并非银 行员工,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三人以银行名义开展活动,也没有证据证明举报人购买的保理产品与银行有 关联。 法律专家表示,银行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取 ...
中行、农行、民生、平安、浦发五家银行合计被罚超2.15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11-01 15:34
处罚事件概览 - 五家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罚超2.15亿元人民币 [2] - 处罚涉及公司治理、贷款管理、同业业务、票据业务、资产质量、不良资产处置、产品销售、服务收费、互联网贷款及监管数据报送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 [3] - 相关责任人员也受到警告及罚款 [2] 中国银行与农业银行处罚详情 - 中国银行被处以9790万元罚款,为五家银行中金额最高,相关责任人陈梓、刘伶俐、张惠娟等人被警告并罚款共计30万元 [4] - 农业银行被处以272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张清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5] - 两家国有大行暴露出在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客户权益保护等合规细节上存在薄弱环节 [5] 股份制银行处罚详情 - 民生银行被罚款5865万元,相关责任人王周屋、向敏、李斌等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36万元,违规集中在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6] - 平安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代销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880万元,相关责任人李丽红、庄燕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李立凡被警告 [6] - 浦发银行因互联网贷款和代销业务问题被罚款1270万元,责任人何荣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 [6] 监管趋势与行业影响 - 监管层释放从严监管信号,202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人民银行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开出罚单735张,处罚金额7.96亿元,较2024年同期罚单数量上涨10.36%,罚款金额上涨49.34% [8] - 合规要求已深度嵌入业务全流程,成为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生命线 [8] - 此次处罚是对整个银行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次全面警示,预示以强化数据治理和穿透式监管为特征的监管新常态正在加速形成 [2][3]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多部门负责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发表署名文章
上海证券报· 2025-11-01 02:21
金融强国建设 - 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2][6] -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2][3] -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1][2] 金融机构与市场优化 - 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稳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2][3] - 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2][3] - 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集聚落户上海 [2][4] 货币政策与监管 - 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时机和节奏,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货币条件与支持经济潜在增长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 [6][7] - 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央行政策利率的作用,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报价质量 [7][8] - 全面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 [2][4] 高水平对外开放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研究推动进一步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领域开放试点 [10][11] -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提质增效,优化升级货物贸易,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推进贸易数字化 [10][11] -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10][12]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 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 [14][15] -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司制和主办银行制,推进现房销售制 [14][16] -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14][15]
合计被罚超2亿元!5家银行领千万级罚单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31 23:14
处罚概况 - 金融监管总局对五家主要商业银行处以总额2.1525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1] - 受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 [1] - 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公司治理、不良资产处置、产品销售、贷款业务管理及监管数据报送等多个业务领域 [1][2] 各银行处罚详情 - 中国银行被处以最高单笔罚款9790万元,涉及公司治理、贷款、同业、票据及不良资产处置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2] - 中国银行相关责任人员陈梓、刘伶俐、张惠娟、何春耕、余荣刚被警告并合计罚款30万元 [2] - 民生银行被罚款5865万元,主要涉及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3] - 民生银行相关责任人员王周屋、向敏、李斌、何凡、王仲翔、黄绍辉等6人被警告并合计罚款36万元 [3] - 农业银行被罚款2720万元,主要涉及产品销售及服务收费不合规、信贷资金流向管理不审慎 [4] - 农业银行相关责任人员张清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4] - 平安银行被罚款1880万元,主要涉及互联网贷款及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4] - 平安银行相关责任人员李丽红、庄燕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0万元,李立凡被警告 [4] - 浦发银行被罚款1270万元,主要涉及互联网贷款及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4] - 浦发银行相关责任人员何荣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 [4] 监管背景与趋势 - 金融监管总局在“十四五”期间明确表示将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关键人及关键行为 [4] - 监管方针强调“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旨在形成震慑并果断处理重大金融风险 [4]
赵蕾获聘北银理财首席合规官 具有丰富金融监管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2:16
北银理财人事任命 - 北银理财董事会同意聘任赵蕾为公司首席合规官 待其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前 由其代为履行首席合规官职责 [1] - 赵蕾上一任职务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处处长 具有监管背景 [1] - 北银理财是北京银行旗下全资理财子公司 注册资本20亿元 于2022年筹建并获批开业 [3] 首席合规官制度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4年12月发布《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 要求金融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 该职位为高级管理人员 接受董事长和行长直接领导 向董事会负责 [1] - 《办法》规定首席合规官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合规管理工作 组织推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监督合规部门履职 推动合规规范执行等 [1] - 《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1] 行业任命趋势 - 自《办法》发布以来 至少有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复 包括杭银理财 汇华理财 兴银理财 招银理财 浦银理财和南银理财 [2] - 分析认为设立首席合规官有助于理财子公司避免合规不规范导致的监管处罚和经济损失 [2] 监管背景优势 - 具有监管背景的首席合规官熟悉监管规则 检查标准及处罚裁量尺度 能快速进入新角色 [2] - 凭借深厚监管工作沉淀和人脉 对金融政策趋势洞察更精准 政策传达与机构诉求反馈更畅通 [2] - 赵蕾在监管任职期间曾强调金融监管"长牙带刺" 银行需管住"关键人"和"关键事" 对违规行为严格查处落实双罚 [3] 北银理财经营状况 - 北银理财为已开业的32家理财公司之一 经营发展状况良好 [3]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总资产28.61亿元 净资产27.72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1亿元 同比增长12.2% [3] - 截至2025年6月末 管理资产规模为4340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448亿元 增长11.5% [3]
金融监管总局就《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1:24
政策发布与目标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10月31日发布《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发展 [1] - 该办法的制定旨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并为资产管理信托业务的健康发展夯实制度基础 [1] 办法主要内容 - 办法共五章八十五条,核心内容包括明确产品定位、加强全过程管理、严格销售管理、加强投资管理以及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 [1] 存量业务整改安排 - 信托公司需对照办法要求梳理存量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识别待整改业务并制定整改计划,明确工作进度并有序压降待整改业务规模 [1] - 金融监管总局将把业务整改进展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督促各公司稳妥有序整改 [1] - 对于已纳入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个案处理范围的业务,需按资管新规要求及已报送计划继续整改 [1] 后续工作计划 - 金融监管总局将根据公开征求意见情况,对《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并发布实施 [2]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及金融17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3:5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正式发布,提及金融多达17次,其金融部分主题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延续了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政策框架 [1] 货币政策体系 - 提出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 央行表示将动态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加强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金融监管体系 - 提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3]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表示将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框架,深化央地协同和部门联动 [3] - 中国证监会主席表示将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并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行为依法严打 [4] 人民币国际化与开放 - 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 [4] -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4]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 宏观审慎管理聚焦具有系统性特征的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与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各有侧重 [5][6] - 央行行长提出从四个方向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覆盖宏观经济与金融风险关联性、金融市场运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国际金融风险外溢影响 [7] - 央行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强化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完善重点机构和领域风险防范、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健全协同高效的治理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