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搜索文档
全省市(区)统战部长座谈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7-25 08:24
统战工作进展 - 全省各级统战部门全面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 指导和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主题教育 [1] -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1] -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 - 高标准举办秦商大会及"校友回归"活动 深入开展网络代表人士、律师、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情况调研 [1] - 分级分类搭建平台促进港澳台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发展 统一战线各项工作顺利实现"双过半" [1] 下半年重点工作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 - 全面接受中央第十五巡视组的政治体检 统筹推进"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 [2] -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 积极准备民主党派市级组织换届工作 [2] - 抓好民族宗教领域重点工作 积极促进"两个健康" [2] - 做好网络统战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 [2] - 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统战力量 [2]
巴特尔率全国政协调研组来苏州调研
苏州日报· 2025-07-13 07:18
调研活动概况 - 全国政协副主席巴特尔率调研组于7月7日至11日在江苏省开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主题调研 [1] - 调研组成员包括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王广华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及特邀专家 [4] - 江苏省政协主席张义珍及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等地方领导陪同调研 [1] 调研行程与内容 - 调研组走访苏州、扬州、淮安三地的乡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文博展馆及宗教活动场所 [2] - 重点考察相王玉器城红石榴联合服务站、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苏州丝绸博物馆、永卓控股公司等点位 [2]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及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 [2] 江苏省民族工作成果 - 江苏省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大计划 [2] - 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2] -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2] 未来工作方向 - 重点围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等六项工作深化调研 [3] - 江苏省将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民族聚居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 - 通过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凝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识 [3]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四项举措助推北疆文化走深走实
中国发展网· 2025-07-10 16:18
政策文件解读 -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两份文件聚焦校园文化建设和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教育重要论述 [1] - 文件体现教育系统落实"两个结合"根本要求的工作规划和行动实践 [1] 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核心内容 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 - 发挥高校智库和学科优势,立项建设"北疆文化学科群"和"北疆文化新型智库" [1] - 为擦亮"北疆文化"品牌提供学术研究和理论支撑 [1] 推进北疆文化进校园 - 将北疆文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一体化推进 [2] - 通过课程融合、教材建设、环境营造等方式推出科研成果、地方读物、数字资源等 [2] - 打造"识见北疆""课说北疆""思响北疆"等育人品牌,构建多元校园文化格局 [2] 深化北疆文艺创作 - 加大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校园艺术活动组织 [2] - 鼓励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和展演,开展多层次展演活动 [2] - 打造校园文化原创精品,建设全国先行先试区 [2] 提升北疆文化传播质效 - 依托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讲好内蒙古故事、北疆建设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 [3] - 引导师生成为北疆文化的建设者、推动者和传播者 [3] - 使学校成为北疆文化的传播窗口、传承高地和创新摇篮 [3]
不止是好看!2000+文创精品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
新华社· 2025-06-23 09:45
文创作品展示交流活动 - 活动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办,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展示2000余件来自高校与文化单位的文创作品 [1] - 作品分为"积厚流光""润物无声""艺聚凝力"等六大单元,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1] - 展品涵盖传统纹样现代演绎、民族元素创新融合、历史典故生动再现、科技手段巧妙运用等多种形式 [1] 文创作品案例与技术应用 - 西北民族大学团队运用3D扫描技术精准还原4000多年前齐家文化的灰陶鸟文物细节,开发"陶鸟的文明对话"系列文创 [1] - 中南民族大学设计"凤舞朝阳"随身镜,创新性融入广西藤县铜鼓太阳纹元素,采用可旋转同心圆结构 [2] - 北方民族大学创作"文成公主入藏"立体书和长鼓原型首饰,生动再现唐代历史场景与礼乐文化 [2] - 中央民族大学"乐韵华章"丝巾通过音乐可视化手法,将10件民族弦乐器演奏特征转化为图案设计 [2] - MR全息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成公主入藏历史场景,"唐风蕃乐"文创套盒结合古代乐器与现代科技 [3] 文创产品设计与市场反馈 - 民族文化宫设计的56个民族人物形象托特包经过7次改版,融入篆书大印图案和壮锦纹样背带等细节 [3] - 该款托特包在文创商店和展会市集热销,国际友人常一次性购买三四个 [3] - 产品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如增加防水内衬等功能设计 [3] 文创产业发展方向 - 文创作品承载文化记忆与民族团结历史渊源,具有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2][3] - 未来将着力推动产业化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使文创产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载体 [3]
“媒体新疆行 助力‘新’发展”主题宣传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消费日报网· 2025-06-18 18:33
活动概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主办"媒体新疆行 助力'新'发展"主题宣传采访活动于2025年6月16日启动 [1] - 活动旨在讲好新疆职工故事和工会故事,展现职工群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的精神风貌 [2] 活动内容 - 采访团将分多组赴新疆各地,记录各族职工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中的奋斗场景 [3] - 活动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展现职工在各行业的贡献 [2] - 工人时报社与光明日报社驻新疆记者站建立合作,并联合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微电影短视频分会征集主题作品 [2] 合作与宣传 - 工人时报社与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微电影短视频分会签约,面向全国征集"共筑精神家园·新疆劳动者之歌"主题作品 [2] - 活动邀请中央媒体、全国性行业媒体、工人报刊等多家媒体参与 [3] 活动意义 - 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新疆工会宣传工作"六个联动"机制 [2] - 通过采访展示新疆工会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成效和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 [2]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09:28
民族地区发展 - 迪庆藏族自治州基层社会凝聚着年轻人向上的力量,许多年轻人在基层工作[1] - 玉杰村利用资源发展文旅经济,年轻村干部多为大学毕业后返乡服务,对乡村建设有成熟思考并能落实惠民政策[3] - 迪庆各民族互嵌式生活,多民族文化共融相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样板[3] 文旅经济与生态保护 - 迪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全球游客,香格里拉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名不虚传[4] - 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为野生松鼠搭建"木窝",萨马阁林区可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迪庆生物多样性水平高[4] - 中国在高原生态保护方面形成完整成熟的工作机制,取得令人赞叹的成果[4] 民族文化与对外传播 - 迪庆宗教和顺,居民有信教及不信教的自由,不同信仰的居民生活在同一村庄,邻里关系友好和睦[3] - 海外媒体人认为迪庆在生态环境守护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比想象中更好,有义务向全球讲述中国民族故事[6] - 西方反华势力抹黑中国民族政策,媒体人需有理有据地展示滇西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现状[6]
新疆孩子们在北京过儿童节:我看到了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06-02 19:4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报道主要聚焦于新疆和田小学生北京文化行的活动,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或市场分析的财经类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解读。
多维宣传亮点纷呈 民族团结入脑入心我区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5-31 10:21
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 内蒙古自治区将5月设为"民族政策宣传月",5月25日至31日为"民族法治宣传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题开展活动 [1]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部署工作,推动民族理论政策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十大领域,优化宣传方法 [1] - 赤峰市巴林右旗组建"星火石榴"宣讲分队,巴彦淖尔市成立"理论学习轻骑兵"宣讲团,阿拉善盟推出"驼背上的流动讲堂",通过定制化宣讲深入基层 [1] 创新宣传形式与互动平台 - 自治区民委联合多部门举办"光影北疆·同心筑梦"摄影大赛,鼓励群众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2] - 自治区翻译中心成立"译心·石榴籽"青年服务队,呼伦贝尔市民委开展主题诗歌征集,兴安盟创新宣讲模式引导群众参与 [2] - 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在活动中设立非遗展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设置手工艺品展示和美食体验环节,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进校园推广传统文化 [2] 网络传播与长效机制建设 - 各地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主题海报、长图、短视频,开展有奖答题活动,构建民族理论政策网络宣传矩阵 [3] - 自治区民委强调需总结有效经验,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深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理念 [3]
吉林延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人民日报· 2025-05-31 06:16
民族团结与文化建设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实施文化浸润工程,建设112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先行校,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立正确观念 [1] - 组建1800余人的"石榴红"基层宣讲队伍,通过故事讲述民族团结情谊 [1] - 打造以州博物馆为核心、县市馆区为支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体验区 [2] 产业发展与兴边富民 - 延边发展海产品加工和跨境电商产业,推动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业,带动22个边境村8253名边民就业 [2] - 2024年边境村实施47个农业产业项目,完成投资7.2亿元 [3] - 东阿拉村通过直播销售特产,2023年人均年收入1.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超60万元 [3] 文旅融合与社区共建 - 延边歌舞团推出大型原创歌舞诗《五彩阿里郎》,成为文化旅游新名片 [2] - 2024年延边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3] - 建设189个"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促进多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 [3] 特色经济与民族交融 - 延吉市民昌社区通过民族团结促进会、"暖心驿站"等举措促进民族交往 [3] - 各民族传统美食如饺子、打糕、参鸡汤等成为社区交融的载体 [3]
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1] - 提出"十二个必须"系统阐述新时代民族工作根本遵循,涵盖历史方位、民族团结、依法治理等核心维度 [3] -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科学回答民族工作"怎么看""怎么办"问题,实现理论重大飞跃 [3][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 - 以阶级性、人民性统领民族性,通过社会主义原则构建多民族共同体,推动各民族团结融合 [4] - 总结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强调各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发展,强化国家统一与区域自治结合 [5][6] - 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五个共同"历史逻辑 [7][8] 中华文明与共同体意识建设 - 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为铸牢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根基,统一性成为中华民族延续的核心特征 [9] - 强化中华文化主体性,通过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凸显文化自信与文明自觉 [10] -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五史"宣传教育,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 [13] 民族地区发展与治理现代化 - 民族地区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3000多万人脱贫,42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14] - 推动各民族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保共同富裕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14] -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15] 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优化 - 形成党委领导、多方协同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 [12] - 构建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立足中国历史与实践破解西方理论局限 [13] - 促进各民族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优化人口分布与"互嵌"格局政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