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采出清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医药股走势强劲 和铂医药-B(02142)涨超16% 荣昌生物(09995)涨超1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5:14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和铂医药-B(02142)股价上涨16.3%至14.77港元 [1] - 荣昌生物(09995)股价上涨12.5%至99港元 [1] - 科济药业-B(02171)股价上涨11.92%至22.34港元 [1] - 药明生物(02269)股价上涨8.05%至33.54港元 [1] - 药明康德(02359)股价上涨6.81%至108.2港元 [1] 行业催化因素 - 2025年9月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10月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将展示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包括康方生物AK112和映恩生物DB-1311 [1] - 8月以来多家中国药企达成大额专利授权交易 其中荣昌生物与参天制药就RC28-E注射液协议涉及2.5亿元首付款及最高10.45亿元里程碑付款 [1] 投资策略展望 - 创新药板块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 持续成为2025年医药投资主线 [2] - 建议关注有研发催化且股价前期滞涨标的 因部分创新药标的涨幅较大 [2]
创新药走强,科创创新药ETF(589720)涨超2%,“924行情”以来跑赢主要港股创新药指数,资金积极布局,连续3日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0:45
行业投资方向 - 2025年下半年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 [1]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且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不受贸易摩擦影响 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1] 创新药ETF产品特性 - 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聚焦科创板创新药企业 跟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 汇聚30家代表性优质公司 [1] - 产品以高成长biotech为主 20%涨跌幅限制更贴合板块波动 [1] 指数表现比较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6月30日市场反弹期间 科创新药指数涨幅达75% [1] - 同期港股创新药指数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均为70% [1] - 科创新药指数跑赢主要港股创新药指数 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更好地分享科创板弹性 [1]
创新药短线走弱,科创创新药ETF(589720)跌近2%,“924行情”以来跑赢主要港股创新药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0:26
医药板块表现 - 医药板块走弱 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跌近2% [1] - 资金逢低布局 盘中连续2日净流入 [1] 行业投资方向 - 2025年下半年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 [1]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摩擦影响 [1] - 创新药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1] 科创创新药ETF特征 - 聚焦科创板创新药企业 跟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 [1] - 指数汇聚30家代表性优质公司 以高成长biotech为主 [1] - 产品20%涨跌幅限制更贴合板块波动 [1] 指数业绩表现 - "924行情"以来科创新药指数跑赢主要港股创新药指数 [1]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6月30日市场反弹期间 科创新药指数涨幅75% [1] - 同期港股创新药指数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均为70% [1] - 科创新药指数有助于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更好地分享科创板弹性 [1]
机构:医药行业已具备多重积极发展因素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8:46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商务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方案 力争2030年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在大分子生物药 细胞和基因治疗 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主线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有望持续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1] - 出海领域在新兴市场布局的企业发展潜力大 创新药械BD持续创纪录 中国企业成为全球MNC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 [1][2] - 医疗设备与供应链在全球占据较高地位 在欧美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持续崭露头角 [2] - 老龄化加速提升心脑血管 内分泌 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 银发经济长坡厚雪 [2] - AI浪潮下医药行业有望释放新成长逻辑 短期信心显著提升 [2] 市场结构与政策环境 - 不同医药领域集采持续加速推进 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已出清 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1] - 医药市场处于集中度提升加速期 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1] - 医保收支稳健增长 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发展 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 [2]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报披露接近尾声,继续看好创新药-20250825
国元证券· 2025-08-25 20:41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 [7] 核心观点 - 中报披露接近尾声 市场关注点将转向新方向 2025年下半年继续看好创新药 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 [5][23]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不受贸易战影响 将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5][23] - 出海领域看好在新兴市场布局的企业 市场发展潜力大 不受贸易战影响 建议关注科兴制药 [5][23] - 不同医药领域集采持续加速推进 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已出清 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建议关注胰岛素 骨科等细分赛道及部分仿制药企业 [5][23] - 医药市场正处于集中度提升加速期 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建议重点关注 [5][23] 本周行情回顾 - 2025年8月18日至8月22日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05% 跑输沪深300指数3.13个百分点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9 [2][12] - 2025年初至今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6.33% 跑赢沪深300指数15.07个百分点 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8 [2][14]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医药板块估值31.34倍 TTM整体法剔除负值 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51.05% [2][17] - 涨幅前十个股:ST香雪 +40.39% 欧林生物 +38.27% 透景生命 +29.53% 福瑞股份 +28.23% 立方制药 +23.69% 浩欧博 +22.05% 诺思兰德 +20.80% 多瑞医药 +20.44% 奕瑞科技 +17.15% 金凯生科 +16.79% [3][18][19] - 跌幅前十个股:力诺药包 -22.05% 南模生物 -17.91% 福元医药 -17.87% 广生堂 -17.18% 辰欣药业 -15.14% 创新医疗 -14.14% 海辰药业 -13.01% 百诚医药 -11.91% 维康药业 -11.31% 海特生物 -10.55% [3][18][19] 重要事件 - 2025年8月20日 李强总理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 强化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4][21] - 2025年8月21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身险司披露 积极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改革试点 研究制定《关于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的指导意见》 推动健康保险更好发挥服务保障功能 深化健康保险与健康产业的协同 [4][22]
先健科技涨超10% 机构料公司集采调价相关产品下半年有望逐步出清 关注行业估值修复
智通财经· 2025-08-06 11:03
公司股价表现 - 先健科技股价涨超10% 截至发稿涨9.45%报2.2港元 成交额2.14亿港元 [1] 集采政策影响 - 国家医保局要求12家国内外企业重新制定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价格 旨在压缩流通环节过高加价 [1] - 多省市针对封堵器和腔静脉滤器进行集采 [1] - 集采导致价格调整致公司相关产品出厂价下滑 是造成24H2收入及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原因 [1] 业绩复苏预期 - 预计为期一年的价格调整有望在25H2逐步出清 实现困境反转 [1] - 看好公司长期深耕血管介入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极强产品力 [1] - 看好国内部分产品困境反转及国际化业务快速增长潜力 [1] 医疗器械行业展望 - 随着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 多家医疗器械公司业绩和估值将迎来修复 [1] -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越来越多来自国际化 多家企业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 [1]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1] - 港股医疗器械涨幅表现较好 有望对A股产生映射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将持续凸显 [1]
港股异动 | 先健科技(01302)涨超10% 机构料公司集采调价相关产品下半年有望逐步出清 关注行业估值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1:02
公司股价表现 - 先健科技股价涨超10% 截至发稿涨9.45%报2.2港元 成交额达2.14亿港元[1] 集采政策影响 - 国家医保局要求12家国内外企业重新制定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价格 旨在压缩流通环节过高加价[1] - 多省市对封堵器和腔静脉滤器进行集采 导致公司相关产品出厂价下滑[1] - 集采价格调整是造成公司2024年下半年收入及利润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1] 业务展望 - 预计为期一年的价格调整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出清 实现困境反转[1] - 看好公司长期深耕血管介入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极强产品力[1] - 看好国内部分产品困境反转及国际化业务快速增长潜力[1] 行业趋势 - 随着政策缓和、集采出清、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 多家医疗器械公司业绩和估值将迎来修复[1] -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越来越多来自国际化 多家企业20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1]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1] - 港股医疗器械涨幅表现较好 有望对A股产生映射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将持续凸显[1]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集采政策持续优化,关注相关受益板块-20250721
国元证券· 2025-07-21 16: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4 - 18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00%跑赢沪深300指数2.91pct 2025年初至今上涨16.59%跑赢13.45pct 截至7月18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9.88倍 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53.54%[2] - 本周博瑞医药、力生制药和南新制药等涨幅排名前十 *ST苏吴、ST未名和浩欧博等跌幅排名前十[3] - 7月15日国家医保局介绍优化药品集采措施及第十一批集采情况 已完成55个拟采购品种遴选 即将开展医疗机构报量工作[4]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政策有望逐步温和 从多方面完善集采规则 实现多赢[5] - 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 关注新兴市场布局企业和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及部分仿制药企业 我国医药市场并购重组有望加速[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医药板块涨跌幅 - 2025年7月14 - 18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00% 跑赢沪深300指数2.91pct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12] - 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6.59% 跑赢沪深300指数13.45pct 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3[13] 医药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7月18日 医药板块估值为29.88倍(TTM整体法 剔除负值) 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53.54%[17] 个股涨跌幅 - 涨幅排名前十个股为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等[18] - 跌幅排名前十个股为*ST苏吴(-22.31%)、ST未名(-16.82%)等[18] 重要事件 - 7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召开通气会 介绍优化药品集采措施及第十一批集采情况 已完成55个拟采购品种遴选 即将开展医疗机构报量工作[21] 行业观点 -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实行“低价声明”制度 探索引入“首告从宽”机制 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 排除年采购额小于1亿元品种 提高生产质量考察要求 强化质量保证[22] - 集采政策有望逐步温和 从多方面完善集采规则 实现多赢[22] - 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 关注新兴市场布局企业和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及部分仿制药企业 我国医药市场并购重组有望加速[23]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药品、耗材集采有望优化,建议关注集采出清板块-20250616
国元证券· 2025-06-16 15: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9 - 13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40%,跑赢沪深300指数1.65pct,年初至今上涨9.33%,跑赢沪深300指数11.13pct,截至6月13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8.29倍,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53.19% [2] - 本周易明医药、赛升药业和澳洋健康等涨幅居前,人民同泰、康乐卫士和万邦德等跌幅居前 [3] -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推动集采规范化等工作,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加强质量监管 [4] - 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出海看好新兴市场布局企业,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出清有望迎来新成长,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医药板块涨跌幅 - 2025年6月9 - 13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40%,跑赢沪深300指数1.65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5 [12] - 2025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9.33%,跑赢沪深300指数11.13pct,涨跌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4 [14] 医药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6月13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8.29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53.19% [17] 个股涨跌幅 - 涨幅排名前十个股为易明医药(+38.49%)、赛升药业(+36.35%)等 [18] - 跌幅排名前十个股为人民同泰(-16.67%)、康乐卫士(-12.33%)等 [18] 重要事件 - 2025年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强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评估,推动集采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支持企业创新,加强全链条质量监管,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4][21] 行业观点 - 我国医药集采推进近10年,范围不断拓展,部分细分赛道降价影响出清,企业业绩现拐点,未来有望新成长 [5][22] - 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及集采出清板块,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出海看好新兴市场布局企业,关注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及部分仿制药企业,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5][22]
立方制药:集采出清,哌甲酯三层芯片获批,业绩有望迎来反转-20250530
山西证券· 2025-05-30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立方制药(003020.SZ)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 B(上调)[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采出清,哌甲酯三层芯片获批,业绩有望迎来反转。2024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但毛利率增长;2025 年 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公司发布多项公告,包括哌甲酯缓释片获批上市和拟转让股权[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18 亿元,同比下滑 20.11%;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下滑 29.15%;扣非净利润 1.50 亿元,同比下滑 20.05%。毛利率 69.16%,同比增长 17.68 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 9.87%,同比基本持平。2025 年 Q1 实现营业收入 3.60 亿元,同比增长 7.98%;归母净利润 0.38 亿元,同比增长 25.94%;扣非净利润 0.32 亿元,同比增长 11.28%。公司拟每 10 股派 3 元,2024 年中期已每 10 股派 2 元。公司近期发布多项公告,包括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获批上市和拟转让迈诺威公司 2.2184%股权[6] 事件点评 - 工业业务增长 18.92%,集采出清,多个品种增长明显。原商业业务子公司立方药业 2023 年 5 月起出表致 24 年营收下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首年销售额超 1 亿元,硝苯地平控释片中标后拓展标外市场,益气和胃胶囊纯销发力,葛酮胶囊院内销售顺畅,非洛地平缓释片(II)集采影响出清[8] - 独家首仿精 1 类药物哌甲酯三层芯片获批,市场空间巨大。哌甲酯原料药已获批,制剂预计三季度末上市。我国儿童和青少年 ADHD 患病率约 6.4%,对应人群约 2300 万,就诊率约 10%,同类制剂供应不稳定,市场空间大。公司以渗透泵控释技术为核心,产业化优势明显,是定点生产企业[9]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01|1518|1919|2404|2988| |YoY(%)|-26.3|-20.1|26.4|25.2|24.3| |净利润(百万元)|227|161|212|281|370| |YoY(%)|8.1|-29.2|31.9|32.6|31.7| |毛利率(%)|51.5|69.2|68.8|69.9|70.8| |EPS(摊薄/元)|1.19|0.84|1.11|1.47|1.94| |ROE(%)|12.5|8.0|10.1|12.2|14.2| |P/E(倍)|20.3|28.6|21.7|16.4|12.4| |P/B(倍)|2.7|2.6|2.4|2.2|1.9| |净利率(%)|11.9|10.6|11.0|11.7|12.4|[14]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公司 2023A - 2027E 的财务情况,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的数值及变化情况,还呈现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