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可灵AI二季度又多赚了一个亿,2025年收入预计比年初目标翻倍
36氪· 2025-08-27 18:00
可灵AI财务表现 - 二季度可灵AI收入达2.5亿元 较一季度1.5亿元环比增长66.7% [1] - 2025年全年收入目标较年初规划实现翻倍 [8] 用户群体与商业模式 - 主要收入来源于专业创作者用户群体 包括AIGC创作者/设计师/电商广告从业者/影视制作工作者 [2] - 定位为面向B端的专业化大模型 目标渗透游戏制作和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场景 [2] 技术进展与产品迭代 - 推出灵动画布新功能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与智能辅助创作 [3] - 专注于基础模型开发 视频生成能力持续提升 [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2%至34亿元 主要投向AI领域 [6] 短剧领域应用突破 - 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AI单元短剧《新世界加载中》 展现技术实力 [3] - 较首部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在人物一致性与画面精细度显著提升 [3] - AI短剧成为新兴风口 市场潜力达百亿规模 [3] 战略地位与资源投入 - 高级副总裁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负责人 直接向CEO程一笑汇报 [6] - 2025年推理算力投入较年初预算翻倍 [9] - 推理算力层面已实现毛利率转正 对集团利润影响控制在1-2个百分点 [9] 行业竞争格局 - AI短剧创作需整合多模型能力 市场存在多方案竞争 [3] - 需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以占据更多B端市场份额 [4]
可灵AI二季度又多赚了一个亿,2025年收入预计比年初目标翻倍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23 20:26
财务表现 - 可灵AI二季度收入超2.5亿元 较一季度1.5亿元增长66.7% [4] - 2025年全年收入目标较年初计划翻倍 [14] 用户定位与商业模式 - 主要用户为专业创作者群体 包括AIGC创作者、设计师、电商广告及影视制作从业者 [5] - 定位B端专业化大模型 目标拓展至游戏制作和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场景 [5] - 推理算力已实现毛利率转正 追加投入对集团利润影响控制在1-2个百分点 [14] 技术进展与产品创新 - 发布灵动画布功能 支持多人实时协作与智能辅助创作 [8] - 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AI单元短剧《新世界加载中》 人物一致性与画面精细度显著提升 [7] - 专注于基础模型开发 视频生成能力具备更大拓展空间 [7] 战略投入与组织调整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2%至34亿元 AI为主要投入方向 [11] - 高级副总裁盖坤兼任可灵AI技术部负责人 强化技术战略部署 [11][12] - 2025年推理算力投入预算较年初翻倍 [14] 行业竞争与市场机遇 - AI短剧成为百亿规模新兴市场 但需整合多模型能力应对竞争 [8][9] - 短剧业务成为商业化重要跳板 推动技术能力向工业级场景渗透 [6][7]
当马斯克“AI版Vine”撞上Veo 3,谁更胜一筹?
AI研究所· 2025-08-07 17:50
Grok Imagine功能上线 - Grok Imagine正式向Grok Heavy订阅用户开放 功能被称作"AI版Vine"并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1] - 网友使用该功能生成历史名人复活 恶搞马斯克等创意内容 相关视频最高浏览量超1300万 [2][3][4] - 马斯克亲自点赞用户作品并转发魔戒小分队 赛博仕女图等生成内容 [7] 产品核心竞争优势 - 相比OpenAI Sora和谷歌Veo强调电影级效果 Grok Imagine主打全民创作的低门槛体验 [10] - 创作无需剪辑技巧和复杂参数 仅需一句话即可完成文生图到图生视频的全流程 [12] - 支持Spicy模式提供差异化风格 渲染速度从60秒提升至15秒 预计本周内将压缩至12秒 [13][15] - 深度整合X平台形成生成→分享→传播闭环 戴尔CEO和Shopify CEO均公开称赞其创新性 [18][19][20]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国内可灵 讯飞绘镜等工具推动AI创作从基础玩法向工业化生产进阶 [21] - AI技术已能标准化处理短剧制作的七大要素 下半年或迎来AI短剧产能爆发 [23][25] - 技术迭代将创作周期压缩至分钟级 正在重塑内容产业底层逻辑 [26]
AI短剧正以“野蛮人”的身份闯入短剧赛道,50块钱做3集月入50万?制作人称做一集只需2小时
新浪财经· 2025-08-06 14:22
行业热度与市场表现 - AI短剧热度逐步提升 多部作品在2024年下半年上线 题材集中在仙侠、科幻、宠物和末日领域 [1][6] - 《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播放量超1.8亿 连更27集 类真人古装仙侠题材 每集1分钟 [1][2][5] - 《霸总雪纳瑞》播放量超1500万 萌宠主题AI短剧 [9] - 业内预言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AI短剧井喷 [8] 制作技术与成本效率 - 制作周期压缩至小时级 单人即可完成全流程 真人短剧仍按天计时 [1][10] - 单集1分钟AI短剧制作时长约2小时 仅需构思、脚本、AI生成、剪辑、发布5个步骤 [10] - 网传"50元做3集"偏离实际 实际成本包含设备及人工 5分钟视频成本约100元 [12] - 画面生成效率快速迭代 穿帮镜头大幅减少 从反复试错优化至一次生成满意画面 [11] 内容特性与用户反馈 - 采用高频反转和猎奇元素 如古装女主开挖掘机、Labubu化身魔头等剧情设计 [6] - AI生成画面存在瑕疵 包括角色面容不稳定、场景抽动、特效粗糙(如九尾似鸡毛掸子) [6] - 部分用户将技术瑕疵视为特色 产生"开盲盒"式观看体验 [6] 商业化与收入现状 - 变现方式包括广告合作(如泰国船面酱植入)、流量分成、付费观看及培训课程 [12] - 从业者月收入约五位数 全职AI视频制作月收入约2万元 网传"月入50万"偏离实际 [12] - 行业尚未形成规模商业化 技术壁垒高 无法量产 商业化水平有限 [13] - 掌阅科技等大厂开始布局 目标积累制作经验并打通商业化通道 [13]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AI短剧被视为对传统影视行业的补充而非替代 现阶段无法解决情感表达等核心问题 [10] - 市场认为需尽快跑通制作与商业化流程 才能实现2025年下半年的预期井喷 [13]
“AI大模型+数千创作者”助力微短剧出海
新华日报· 2025-08-04 10:4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自研AI创作平台"北斗智影"提供短剧内容自动识别分析、剪辑建议(如"黄金3秒"和"结尾悬念")及一键剪辑翻译功能 [1] - 公司依托AI生成、智能分发和变现支持技术构建覆盖"创作—分发—变现"的全链路生态 已与多家微短剧内容平台合作 [2] - 平台收录超6万部小说、微短剧和影视剧版权 供创作者安全进行二次创作并一键分发至视频平台 [2] - 平台通过预生成搜索口令或跳转链接追踪创作者推广效果 用户通过对应链接付费后即记录分佣 [2] - 公司现有约70名员工 其中一半为研发人员 主要专注微短剧海外市场推广 [2] - 平台当前拥有约6000名创作者 每人持有1-3个社交平台账号 用户平均日增长近百位 [2] - 网页端平台已上线 未来将开发安卓、iOS移动端APP及适配各电脑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 [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12亿元 2024年预计约为420亿元 2025年预计接近400亿元 [1] - 行业竞争激烈 制作方通过剪辑精彩片段进行付费推广 引导用户付费解锁剧情或通过广告分成盈利 [1] 发展战略 - 公司本月将赴马来西亚拓展合作 与当地微短剧平台洽谈 复制微短剧出海模式 [3] - 计划教海外创作者使用平台参与剧集推广 并拓展反向业务将东南亚等地区短剧通过二创在中国推广 [3]
影视ETF(516620)上涨1%,AI应用与暑期档成行业双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4:55
行业观点 - 传媒行业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1] - 看好今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1] - 电影行业在重点单片驱动下景气度向上 受《南京照相馆》等单片驱动大盘边际改善明显[1] - 后续仍有大单片待映 看好大盘持续性[1] - AI短剧等进展较快[1] ETF表现 - 影视ETF(516620)上涨1%[1] - 跟踪中证影视指数(930781)[1] - 指数从A股市场选取涉及影视内容制作、发行、放映及相关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成分股覆盖影视全产业链 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1]
互联网巨头接连布局,京东被曝进军短剧市场,行业出海也正在提速
选股宝· 2025-07-10 22:51
京东布局短剧市场 - 京东集团开始招聘短剧运营岗位 有意布局短剧市场 职位要求包括建设短剧IP分级体系 提升生产资料采买效率 并对用户画像及路径深度分析 [1] - 京东为短剧核心岗位开出45-70K月薪(20薪制) 折算年薪90-140万元 体现战略级重视程度 [1] 短剧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 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1] - 预计2025年短剧市场规模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9.2% [1] - 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短剧 字节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腾讯推出免费短剧小程序 百度发起"百剧计划" [2] - 短剧出海提速 中国短剧成为东南亚 美国等地区主流力量 [2] 相关公司动态 - 中文在线AI大模型实现剧本多语种创作 构建超1000部多语言短剧库 海外平台ReelShort 2024年营收29.1亿元(同比+324%) [3] - 慈文传媒开始尝试短剧出海业务探索 主营业务涵盖影视剧制作 游戏研发及泛文化IP运营 [3]
撕掉“网文”标签?掌阅科技《遮天》上线,AI搅动短剧赛道
华夏时报· 2025-06-22 13:46
公司股价异动 - 掌阅科技6月19日突然涨停 主要因股东量子跃动减持计划到期未实施减持 叠加原创IP短剧《遮天》6月20日上线预期 [1] - 量子跃动原计划2025年3月21日至6月19日减持不超过438.8968万股(占总股本1%) 但最终未减持 仍持有2735.7246万股(占比6.23%) [7] - 6月20日公司股价收跌3.90% [7] 短剧业务发展 - 短剧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2023年收入达7.76亿元 2025年Q1继续高速增长 [5] - 行业竞争激烈 长短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及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阅读公司均已布局 [5] - 公司核心优势包括:1)自有海量网文IP资源 2)AI技术深度融入制作全链条 3)书剧联动生态闭环 [6] - 当前以真人短剧为主(每月约3部AI短剧) 《遮天》成本达百万级 其中AI技术占比低于30% [4][6] AI技术应用 - 《遮天》短剧大量使用AI技术 涉及虚拟场景构建、特效制作、角色设计等环节 [2] - AI大模型在怪兽建模和打斗场景渲染效率显著 耗时仅为传统方式1/10 达到60-70分水平 [4] - 公司定位"先学先用" 通过《遮天》验证AI商业化能力而非单纯技术验证 [4] IP战略与《遮天》项目 - 《遮天》原著为起点网现象级仙侠IP 曾连续霸榜32周 长期位列品类TOP3 [2] - 公司强调IP精品化转型 聚焦"好人设+好故事" 选择已验证的破圈潜力IP进行开发 [2] - 短剧发行采用免费+付费混合模式 公司APP运营和精细化手段构成竞争优势 [4] 财务表现 - 2024年Q1营收同比下滑5.19%至6.43亿元 净亏损扩大至7427.58万元(上年同期7315.02万元) [5] - 数字阅读平台收入持续下滑 主要受广告主预算减少及行业增长乏力影响 [1]
掌阅科技:《遮天》短剧开播 深化AI和IP与短剧业务融合
证券时报网· 2025-06-22 11:56
公司业务发展 - 掌阅科技出品的仙侠题材短剧《遮天》于6月20日正式开播,该剧是AI技术与实拍画面深度融合的首部真人短剧作品[2] - 短剧业务在2023年一季度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通过近三年探索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2] - 公司从2023年开始发展短剧业务,目前已形成丰富的内容储备和扩充的产能规模,并逐步推广自有短剧App[3] - 公司已在AI短剧领域崭露头角,出品的《焚星决》和《东北寻宝往事》验证了AI短剧模式的可行性与市场潜力[3] AI技术应用 - AI技术贯穿《遮天》短剧制作全流程,包括角色设定、建模、渲染等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和质量提升[2] - 公司依托AI"图生视频"技术完成虚拟人物和场景搭建,通过复杂算法生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动态特效[3] - AI技术显著提升制作效率与作品质量,拓宽短剧的视觉边界与叙事空间,在场景还原、后期制作及用户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 AI技术优化了短剧生产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质量[4] 产业链布局 - 公司已形成独特的AI短剧生态协同模式,包括技术融合、创作者赋能和全球化布局[4] - 与国内头部技术方深度合作构建全链路AI生产体系,与内容创作者和IP版权方合作推进IP改编精品化[4] - 通过与抖音等平台方深度合作构建全域流量矩阵,通过自有APP"速看短剧"及海外平台iDrama形成分发闭环[4] 战略规划 - 《遮天》短剧开启了AI重塑内容生产模式的全新探索,公司将继续深化AI与IP在短剧业务中的融合[5] - 公司计划推动AI短剧从"效率工具"向"创意催化剂"进化,最终实现"技术赋能叙事"的产业升级[5]
龙虎榜复盘 | 油服继续活跃,短剧异动
选股宝· 2025-06-19 19:04
龙虎榜机构交易情况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28只个股 净买入16只 净卖出13只 [1] - 机构买入前三名个股:科恒股份(7516万) 协鑫能科(7178万) 邦基科技(5589万) [1] - 科恒股份获3家机构净买入7516万 实时涨幅+7.97% [2][3] - 协鑫能科获2家机构净买入7178万 实时跌幅-8.41% [2] - 邦基科技获3家机构净买入5589万 实时跌幅-3.91% [2] 固态电池行业 - 科恒股份正与高校及下游客户共同开展固态电池匹配研究评测 [3] - 固态电池通过固态电解质替换电解液 可改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 [3] 短剧行业 - 百纳千成拥有真人互动影视游戏《隐藏真探》和中短剧《观复猫》等 IP [4] - 慈文传媒推进以IP为核心的泛文娱布局 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推荐名单 [4] - 腾讯推出"短剧"小程序 微信此前已上线"火星观剧"小程序 [4] - 中国开发的短剧应用占海外收入前50名的82% [4] - Reelshort自制剧产能增加 昆仑万维DramaWave月活突破千万 掌阅科技iDrama海外买量提升 [4] - 东方证券预测2025年下半年AI短剧数量将高速增长 AI动漫短剧在海外市场具有显著优势 [5] 油服行业 - 通源石油为油服复合射孔行业龙头 子公司TWG拥有页岩油气核心射孔分段技术 [6] - 首华燃气子公司中海沃邦主营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 [6] - 原油期货创4月以来新高 光大证券指出霍尔木兹海峡运输风险可能影响全球34%海运石油出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