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

搜索文档
湖北发布硬核“上市KPI”:到2030年,全省上市公司总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21:25
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上市计划 - 湖北省提出到2030年显著增加上市公司总数并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新增及过审企业13家,目前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89家(境内153家,全国第10位)[1][3] - 湖北省计划构建上市后备梯队:省级"金种子""银种子"企业扩容至1500家,后备资源库企业达2500家,新三板挂牌实现市县全覆盖[3] - 浙江诸暨市计划到2030年末上市公司总数达23家(增长50%以上),每年动态保持20家重点后备企业[7] - 江苏省计划到2027年末培育500家上市后备企业,专精特新及新三板挂牌企业20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30家[7] IPO市场动态与政策导向 - 2024年9月以来A股IPO发行节奏企稳,平均每周招股3家,2025年3月末前每月新股上市基本维持9家以上(除2025年2月)[8] - 证监会2025年政策明确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及境外优质科技企业回归A股,强调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8] - 湖北省方案提出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提升至50%以上,侧重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8] - 2025年初港股IPO募资额达200亿港元(去年同期6倍),18家企业完成IPO(含1家SPAC),市场预计港股IPO将加速回暖[9] 企业上市策略与区域竞争 - 硬科技企业更受政策鼓励,IPO成功率更高[2] - 地方政府争夺已上市公司资源,如*ST美谷承诺注册地不变更以维持地方经济指标[7] - 区域竞争加剧,湖北需差异化发力弥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资源差距[9] - 企业根据行业政策选择IPO市场,A股受限行业倾向港股或北交所[9]
四次折戟港交所!深业物业上市之路为何如此坎坷?
华夏时报· 2025-04-25 08:45
深业物业IPO受阻 - 公司四次赴港IPO招股书失效,分别于2023年2月24日、2023年8月28日、2024年3月28日及2024年10月16日递交申请均未成功 [2] - 上市进程持续超780天,远超2024年行业平均307天的水平 [6] - 与同期具备国资背景的泓盈城市服务、经发物业成功上市形成分化 [6] 物业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62家样本物企总市值2325亿元,同比微降1.7%,较2022年峰值4223亿元下降44.9% [4] - 物业股平均股价2024年波动显著:2月触及3.4港元/股低点,5月政策刺激后反弹至5.7港元/股年内高点,年末收于4.6港元/股,较年初涨12.2%但较2023年初6.9港元/股仍跌33.3% [4] - 66家上市物企中89.4%日均换手率低于1%,仅特发服务换手率超7%,反映市场流动性不足 [5] 控股股东深圳控股财务压力 - 2024年深圳控股营收155.7亿港元,毛利44.4亿港元,但归属股东亏损18.23亿港元 [7] - 公司依赖母公司深业集团及银行贷款,2024年3月获40亿港元三年期融资,协议条款要求深业集团保持至少35%持股及控制权 [9] - 深业物业业务占深圳控股总收入比重从2023年17.6%提升至2024年21.1%,其他业务板块均下滑 [7] 深业物业经营依赖关联方 - 2021-2024H1营收从21.52亿元增至14.10亿元(半年),净利润从0.75亿元增至0.93亿元(半年) [10] - 关联方收入占比持续上升:2024H1最大客户深业集团贡献10.1%收入,五大客户合计占比26.4% [10] - 关联方项目毛利率(23.7%)显著高于独立第三方(9.0%),但关联方应收款周转日数达284.2天,远高于第三方的59.5天 [11]
IPO雷达|“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冲击港股新进展,需说明历次股权变动合规性
搜狐财经· 2025-04-21 16:32
监管动态 - 中国证监会对9家企业出具境外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涉及外汇登记、返程并购合规性等事项 [1] - 群核科技被要求说明股权架构搭建中的外汇登记程序及2022年收购境内实体的定价公允性 [3] - 需补充披露境内增值电信业务是否涉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限制领域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6.01亿元,2023年增至6.64亿元(同比+10.5%),2024年前三季度达5.53亿元(较2023年同期+13.8%) [4][5]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2年72.7%,2023年76.8%,2024年前三季度提升至80.4% [4] - 净亏损收窄:2022年7.04亿元,2023年6.4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4.22亿元 [4][5] - 经调整净亏损显著降低:2022年3.38亿元,2023年2.4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0.94亿元 [5] 业务发展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下降:从2022年53.4%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44.9% [4] - 研发开支占比大幅减少:2022年72.9%,2024年前三季度降至47.6% [4] 行业地位 - 属于"杭州六小龙"新兴科技企业群体,与游戏科学、深度求索等齐名 [5] - 较早启动上市布局,2025年2月已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3][5]
企业上市背后的真实动机与战略考量揭秘
搜狐财经· 2025-04-20 22:44
在商业世界中,企业上市往往被视为一种成功的象征,一种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标志。上市背后的动机和战略考量远不止表面的光 鲜亮丽。企业选择上市,不仅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本文将深入探讨 企业上市的真实动机与战略考量,揭示那些隐藏在财务报表和股价波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小标题1:资金筹集与资本运作 企业上市最直接的动机之一就是筹集资金。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可以迅速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展业务、研发新产品或进行并 购。资金筹集只是上市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资金,实现企业的长期增长。 上市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相比于银行贷款或私募股权,上市融资的成本更低,且不需要偿还本金。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加 灵活地进行资本运作,抓住市场机遇。 上市还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公开市场的透明度和监管要求,使得上市企业在融资时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这不仅降低了融资 成本,还为企业未来的融资活动铺平了道路。 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公开市场的监管要求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更加透明和规范。这种透明度,增强了 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推动了 ...
宁德时代成功获批!港股上市!
鑫椤锂电· 2025-04-11 16:26
4月10日,有消息称, 宁德时代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对此,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 消息属实 ,宁 德时代通过港股聆讯,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今年2月,宁德时代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发行规模方面,宁德时代指发行的 H 股股数,不会超过扩大后总股本的 5%,并授予整体协调人最多 15% 的超额配售权。结合路透社等一众消息来源, 此次港交所上市预计筹资至少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65亿元)。 -广告- 宁德时代称,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 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进固态电池群 ,加小编微信:13248122922 注:添加好友请备注 公司名称、姓名、职务,入群需发送1张您的纸质名片~ 本文来源:科研云平台 END ...
年入12亿,四川成都中药饮片巨头冲刺IPO,上市之路坎坷
格隆汇APP· 2025-04-10 19:15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四川成都中药饮片巨头,年收入达12亿人民币 [1] - 公司目前正在冲刺IPO,但上市之路较为坎坷 [1] 行业背景 - 公司所处行业为中药饮片领域,属于中医药产业链上游环节 [1] - 中药饮片行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1] 财务表现 - 公司已实现年收入12亿人民币的规模 [1] 上市进展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IPO进程 [1] - 上市过程中遇到较多挑战和困难 [1]
东鹏饮料赴港二次上市:东鹏特饮已成为百亿级大单品,净利润复合年增长52%
IPO早知道· 2025-04-04 10:52
公司概况 - 东鹏饮料是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功能饮料企业,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位列第一 [1][2] - 公司成立于1994年,计划于2025年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实现"A+H"两地上市 [2] - 按销量计算,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至2024年的26.3%,连续4年排名第一 [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产品矩阵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等6大品类,其中"东鹏特饮"为零售额超百亿的大单品 [4] - 2024年能量饮料收入达133.04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27.3%;运动饮料"东鹏补水啦"2024年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280.4% [4]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400万家终端网点,地级市覆盖率近100%,累计投放冰柜30万台 [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5.00亿元、112.57亿元、158.30亿元,复合增长率36.5% [4] - 同期净利润从14.41亿元增至33.26亿元,复合增长率52.0%,净利润率从16.9%提升至21.0% [4]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从20.26亿元增至57.89亿元,2022年起累计派息41亿元,派息率约60% [4] - 权益回报率从2022年的31.0%提升至2024年的47.5% [5] 发展战略 - 港股募集资金将用于产能布局、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探索及数字化建设等7大方向 [5]
多位保荐代表人自述投行成长经历
梧桐树下V· 2025-03-20 20:54
投行行业概况 - 投行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需要法律、财务、业务全方位能力,新人缺乏指导易陷入基础工作多年[1] - 投行部门划分包括监管法规体系、项目分类、日常工作内容、人员来源及转型路径等基础事项[5] - 行业未来趋势显示投行需积累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效率,通过量化思维和宏观数据分析行业[7][9] 投行核心技能 - 行研技能涵盖招股书核心章节分析(风险揭示、业务与技术、管理层讨论)、统计年鉴使用及餐饮/白酒/医药/汽车/房地产五大行业经营模式与财务指标[9][10][11] - 承揽技巧包括资本市场概况、渠道搭建(10类渠道优劣势分析)、企业走访准备及协议签署流程[13][17] - 尽职调查涉及12项操作流程,强调尽调清单精准性、报告起草灵活性及问题批注技巧[19][20][21][23] - 财务分析聚焦三表勾稽关系、关键指标解读及东阿阿胶5年财务案例深度剖析(17页篇幅)[27][30] - 企业估值方法包括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初创期估值法及企业提升估值的实操案例[32] IPO专项内容 - 审核重点关注财务规范、股权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土地房产五大问题,需提前识别实质障碍企业[34] - 企业IPO中各部门(财务、销售、采购等)需配合规范制度、应对问询,并优化岗位职责与人员架构[35][36][38][39] 学习资料详情 - 《投行成长笔记》共312页、12万字、9章节,62%篇幅覆盖行研、承揽、尽调、财务、估值五大技能[3][9] - 内容包含投行职业规划、IPO审核要点及企业部门协作案例,语言通俗且案例接地气[3][39] - 配套学习包含纸质书、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及定制笔记本,限时8折优惠[3][42]
从券商小白到资深保代的投行成长记
梧桐树下V· 2025-02-09 12:43
投行行业概况 - 投行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需要法律、财务、业务全方位能力,新人缺乏指导易陷入基础工作多年[1] - 投行部门划分、监管法规体系、职业基本技能、项目分类、日常内容、人员来源及转型趋势等基础知识需在入职前掌握[5] 《投行成长笔记》核心内容 - 全书312页12万字9章节,覆盖职业规划、行业情况及行研、尽调、财务、估值、承揽等核心技能,特别补充IPO审核重点和企业部门协作要点[3] - 第三至七章占比62%(每章约40页),聚焦行研、承揽、尽调、财务思维、估值五项核心能力[10] 行业研究技术 - 招股说明书核心内容:概览(业务亮点)、风险揭示(海外更细致)、业务与技术(行业信息)、同业竞争(法律意义)、财务会计与管理层分析(业务财务法律综合)[11] - 统计年鉴是了解区域/国家/行业的高效途径[11] - 系统分析餐饮、白酒、医药、汽车、房地产五大行业的经营模式及关键财务指标[12] 承揽业务技巧 - 资深保代分享17年经验:资本市场概况、渠道搭建维护(10种渠道按接触力/影响力/识别力三维度评估)、企业走访准备及协议签署注意事项[14] - 接触目标企业时需从专业性和用心度多维度切入以建立信任[18] 尽职调查流程 - 信息收集、核查、分析及结论推导方法论,12个操作流程详解(如尽调清单用语精准化、报告不拘泥模板可批注问题等)[20][21][22][24] 财务分析框架 - 三大报表勾稽关系、关键指标解读、数据背后逻辑,以东阿阿胶5年财务数据为案例进行17页深度剖析[28][31] 企业估值方法 - 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初创企业估值法及应用场景,结合案例讲解提升企业估值的实操策略[33] IPO专项要点 - 审核高频关注点:财务规范、股权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土地房产,需提前识别实质性障碍企业[35] - 企业各部门(财务、销售、采购、研发等)在IPO中的协作规范及问询应答准备要点[36][37][39] 学习包构成 - 含《投行成长笔记》纸质版、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梧桐定制笔记本,限时7.7折[3][43]
又见保荐机构独自撤回IPO!
梧桐树下V· 2025-01-06 23:26
文/西风 1月6日晚,上交所公布对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终止审核的决定,直接原因是保荐机构东方证券独自撤回保荐。公司申报IPO于2023年3月2日获得受 理,2023年4月24日公布首轮问询的回复,2024年6月29日公布首轮问题的更新回复(2023年年报财务数据更新版)。公司本次IPO拟募资7.72亿元。 公司前身宁波东淳预制桩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2018年6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目前总股本1.8亿股。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中淳企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实 际控制人为邱风雷、邱淑君夫妇。二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 92.39%股份,邱风雷、邱淑君现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之职。 一、2021 年公司预制桩产量在国内预制桩行业排名前三 公司主要从事混凝土预制桩和管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混凝土预制桩相关的技术服务等,主要产品包括混凝土预制桩、管片等。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 入按产品类别分类如下: | | | | | | | 里何: | | --- | --- | --- | --- | --- | --- | --- | | 项目 | 2022 年 | | 2021 年 | | 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