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
搜索文档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全球嘉宾共探变局中韧性合作未来
北京商报· 2025-10-31 00:27
全球经贸合作与金融支持 - 世界银行计划在三方面采取政策行动:投资于实体基础设施及卫生和教育等基础性设施建设 支持政策和监管改革以建立规则清晰的营商环境 减少非关税壁垒并深化区域一体化以实现货物自由流动和经济共同增长 [1] - 应对经济全球化逆风需要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实践 畅通国际贸易循环需要更韧性高效的物流网络 服务国际经贸发展需要更精准普惠的金融供给 [3] - 全球金融力量必须与实体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共生共进 以构建更包容的金融体系并为企业全球化经营提供支撑和创新工具 [3] - 未来国际合作仍有空间 全球支持多边主义和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应坚持世贸组织规则 并以建设性视角解决问题 [4] - 应充分利用数字化、绿色发展和前沿科技提供的新机会 推动"再全球化"以实现更包容、更韧性的国际经贸合作 [4] 航运物流业发展 - 航运业正从追求最优化解决方案转向构建最具韧性的全球航运物流网络 其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 [4] - 建议从三方面促进航运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具有韧性的航运物流网络 共同打造数字化航运链 共同开辟绿色新航道 [4] 金融业角色与政策 - 金融业应将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纳入评估框架 部分国家已开始尝试用金融方法量化自然的经济价值 [3] - 建议通过创新性融资机制、改革农业补贴政策、要求多边开发银行改进项目规划等多种举措来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突破 [3] - 中央银行需处理好多目标的优化 在重视通货膨胀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经济增长及就业增长 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还需关注外部平衡 [5] - 结合中国实践 中央银行还需关注改革需要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5]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定位 - 香港将继续强化股票市场 深化与内地的互联互通 加强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优势 [5] - 香港将通过加速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研究优化税务宽减等措施全力发展新增长点 持续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5] - 香港会继续全力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5]
共绘亚太合作新蓝图 共谱中韩关系新篇章——国际社会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人民日报· 2025-10-30 15:19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与中国主张 - 习近平主席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各方期待其有关推进亚太区域合作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主张为亚太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1] - 中国理念与实践展现出日益强大的感召力,连续多年引领亚太合作向正确方向前行,期待中方提出更多促进包容性增长、深化互联互通的理念主张 [2] - 中国在2014年主办会议时展现出卓越的协调与组织能力,作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平等对话、开展合作 [3] - 中国始终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 [4] 中国对亚太区域发展的贡献 - 中国正以绿色转型、数字合作和科技共享为纽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通过倡导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法规与标准对接协同,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中国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4] - 作为多边主义的坚定倡导者和自由贸易的有力推动者,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亚太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5] - 在推动绿色转型、数字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5] -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各方持续深化在绿色能源、清洁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6] - 通过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包容发展,中国为亚太区域合作提供稳定支撑,期待中方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作出表率 [6] 中韩关系与访问意义 - 习近平主席对韩国的国事访问是时隔11年再次进行,各界期待此访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1] - 此访被视为稳定韩中关系、重建互信合作的重要契机,期待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加稳定、合作共赢的未来 [7] - 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此访对推动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维护多边主义贡献关键力量 [7] - 此访对于韩中增进互信理解、深化各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经贸领域将促进韩中供应链合作和新兴产业发展 [7] - 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为契机,韩国高附加值制造业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可以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为贸易增长注入新动力 [7] - 期待未来韩中双方通过文化展览、学术交流、民间艺术互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8]
“完善全球治理法治新平台”主题边会在联合国举行
新华网· 2025-10-30 13:52
国际调解院成立与定位 - 国际调解院是世界上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 [2] - 该组织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已于10月20日开业运营 [2] - 中国是调解院的首倡国和东道国 [1] 组织宗旨与服务优势 - 国际调解院旨在根据各方意愿,调解国家间、国家与他国投资者间以及国际商事争议 [1] - 该组织具有灵活、经济、便捷、高效等独特优势,致力于为各方提供专业优质的调解服务 [1] 国际参与与合作意向 - 超过60多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了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国际调解院主题边会 [1] - 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等国际调解院公约缔约国和签署国代表对组织表示支持 [1] -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代表表示愿与国际调解院积极开展合作 [1]
“中国勇做全球治理改革的实干家”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10月27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中国外交部支持的第二十三届蓝厅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 为"完善全球治理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外各界高级别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及外国驻华使节、国际 组织驻华代表等出席论坛,围绕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进行深入交流。与会嘉宾表示,落 实全球治理倡议是应对全球挑战、捍卫多边主义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 方向发展。 全球治理倡议自提出以来,引发国际社会广泛热烈反响,迅速得到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明确支 持。约旦前首相、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奥马尔·拉扎兹表示,如果没有完善的全球治理体 系,一切"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都将无从谈起,"全球治理倡议契合世界所需、回应时代之问、顺应人 心所向,是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中国是全球治理负责任的建设性力量,长期以来为全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许多矛盾冲突的根源。全球治理倡议将联合国宪章精 神与中国传统智慧有机结合,既坚持国际事务在法治、多边主义的框架下解决,又呼吁以人为本、行动 导向,认为一切治理都应落实到增进人民福 ...
COP30前夕中方发声:应制定1.3万亿美元融资路线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17:4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发布了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展示了过去一年 来相关的工作部署,特别是中国在减缓、适应、碳市场、碳足迹、气候政策法规以及推动引领全球气候 治理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夏应显表示。 不久前,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报告》指出,这是 中国对照《巴黎协定》要求、体现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标。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中国自身付出艰苦努力, 也需要有利和开放的国际环境。 "我们注意到广大发展中国家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达 成的到2035年每年3000亿美元目标缺乏力度,未充分体现发达国家的出资义务,对此表示不满和失 望。"《报告》显示,COP30应在制定1.3万亿美元融资路线图和发达国家不少于3000亿美元出资路线图 上取得积极进展,并推动全球适应目标取得实质性成果。 四是促进国际合作,为推动气候行动营造良好环境。COP30应高度重视并深入讨论有关问题 ...
学习手记丨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
新华社· 2025-10-29 16:07
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 学习关记 e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李在明总统就任后中韩元首首次会晤。 "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习近平主席曾这样深刻指出。 中国和韩国,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心缘相亲、经济相融。一衣带水的两国,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 早已紧密相连。 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曾表示,这是"到邻居家串串门,看看朋友"。 从徐福到金乔觉;从朝鲜半岛壬辰倭乱时两国军民同仇敌忾,到抗日战争岁月中两国人民生死相依…… 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的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细数中韩交往的友好佳话。 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近邻,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1992年建交以来,双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携手并进、相互成就,积累了双边关系沿着正确 轨道向前发展的丰富经验。 33年来,中韩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60倍。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 贸易伙伴国。如今,两国正加快推进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拓展高 ...
喀麦隆学者:全球治理倡议为世界发展提供思想引领
新华网· 2025-10-29 14:20
福埃同时指出,全球南方国家并不是要推翻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而是与时俱进对现行国际体系进行 改革完善,也通过这一过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福埃表示,当前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治理赤字不断加 剧。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恰逢其时,"世界急需文明共存、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全球 治理新蓝图,而中国正通过全球治理倡议,为新时代的世界发展提供思想引领与行动方向"。 福埃说,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 动导向,"倡议的核心理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具有整 体性与创新精神的框架,契合当今世界所需,顺应人心所向"。 福埃指出,全球南方国家正在探索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经验为全球南方 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中方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积极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的诉求。"在中国支持和推动 下,'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扩大合作,有效推动了全球和区域治理的完 善。" 新华社雅温得10月28日电(记者 王泽)喀麦隆学者、非洲社会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恩科洛·福埃日 前在首都雅温得 ...
和音: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为区域开放合作注入更强劲动能
人民日报· 2025-10-29 14:01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充分体现了双方共同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庄严承诺。在地缘博弈加 剧、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东盟以互利合作的确定性,应对动荡世界充斥的不确定性。 双方共同建设开放、包容、以规则为基础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和互利共赢、富有韧性的区域产供链体系 的坚定决心,将为双方及世界各国企业创造丰富的市场和产业合作机遇,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 强大信心和动力,对各国携手应对国际经贸挑战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的今天,如何为地区乃至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中国与东盟携手给 出了有力回答。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这不仅是双方开放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也在关键当口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议定书的签署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与东盟领导人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达成重要共 识的标志性成果,也是落实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要 举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五大经济体携手升级合作,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理念的契合。中国— 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始终 ...
APEC会议“非正式”,却为何如此重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2:28
中国新闻网消息,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 州举行。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亚太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之源,APEC则是亚太地区 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在此情况下,此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备受亚太各方乃至全球瞩目。 APEC会议"非正式",却为何如此重要?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 行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这一组织正式成立。1993年11月,APEC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 图召开,之后每年召开一次。 虽然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但却是APEC最高级别的会议。APEC共有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 该组织的宗旨是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 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 境。 APEC采取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会议成果文件不具法律约束 力,但各成员在 ...
APEC会议“非正式” 却为何如此重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1:07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亚太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之源,APEC则是亚太地 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在此情况下,此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备受亚太各方乃至全球瞩目。 APEC采取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会议成果文件不具法律约 束力,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 历经30多年发展,APEC如今已成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目 前,APEC成员涵盖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1个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举行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这一组织正式成立。1993年11月,APEC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 国西雅图召开,之后每年召开一次。 30多年来,APEC在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带动亚太地区实现大发展、 大繁荣、大融通,助推亚太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今天的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 三分之一、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