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益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以丹纳赫为镜,锻造企业韧性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9 14:44
中国企业破局重生方法论 - 当前商业环境面临同质化竞争、价格战、成本攀升与增长乏力等挑战,"降本增效"从战略选择变为生存刚需 [1] - 丹纳赫集团通过DBS(丹纳赫商业系统)将精益管理从工具进化为基因,实现400次并购鲜有败绩的卓越表现 [1] - 美的集团通过系统学习DBS并打造MBS(美的商业系统),实现工厂效率年均提升约15%,建成6座灯塔工厂 [3][4] 丹纳赫模式的核心要素 - 丹纳赫从多元化并购转向聚焦医疗健康,证明企业边界取决于核心能力的辐射半径而非资本厚度 [7] - DBS脱胎于丰田生产系统,进化为覆盖基础工具、精益运营、增长引擎与领导力建设的全局操作系统 [7] - 丹纳赫全球化策略是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结合"技术+文化+管理"的系统输出 [8] 美的集团的转型实践 - 美的自2004年开始尝试丰田生产系统但效果不显著,后通过高瓴资本引荐系统学习DBS [3] - 2015-2018年逐步推进MBS试点与全面导入,通过价值流拉动实现生产模式转型 [3] - 2020年成立MBS能力中心,编写60多份全价值链精益教材,2023年起赋能海外工厂 [4] 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 - 美的在海外布局17个研发中心、22个制造基地,推动OBM优先战略构建"第二主场" [8] - 真正的全球化企业需要研发扎根本土需求,人才流动于全球网络 [8] - 中国企业可借鉴丹纳赫"能力嫁接,产业升级"的并购策略,而非简单规模堆砌 [10] 管理理念的进化 - 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再将"标准"固化为"基因"是DBS的本质 [7] - 美的将精益管理与数字化完美融合,利用中国数字化生态优势实现管理升级 [7] - 未来效率竞争将是精益管理能力与数据密度、算法精度的综合较量 [7] 企业长期发展启示 - 丹纳赫从100万美元贷款起步到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证明坚守流程、事实和效率的价值 [11] - 在不确定环境中,企业需要战略定力、常识坚持和文化韧性才能穿越周期 [5][11] - 中国企业可借鉴丹纳赫模式,在转型和全球化中书写"中国智造"新篇章 [11]
一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有人投8万拿回9000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22:51
华侨城跟投事件核心观点 - 华侨城集团前员工反映"强制"跟投制度导致资金被套牢,被裁员工跟投本金难以返还[1] - 公司回应称跟投属于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强调与员工保持沟通并推进相关工作[1][13] - 行业专家指出房企跟投存在强制参与、流动性锁死、兑付条款单方面修改等普遍性问题[14] 跟投制度设计 - 华侨城2019年出台《项目跟投管理办法》,规定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3] - 强制跟投人员包括项目公司负责人、关键骨干等,未足额缴纳将扣考核分5-20分[5] - 2023年修订版管理办法新增"被动离职人员原则上允许跟投退出"条款[10][11] 员工资金困境 - 前员工王田投入8万元仅收回9000元,裁员后剩余本金按原规则缓慢返还[5] - 返还条件严苛:需项目现金流回正返还80%,签约销售达90%才返还剩余本金[7][9] - 员工质疑新规执行不力,呼吁优先返还被裁人员本金以体现央企担当[11]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房地产行业下行导致项目停工、去化困难,跟投机制从激励变为亏损共担[10][14] - 华侨城A员工数量三年减少近5000人,部分被裁者为强制跟投参与者[11] - 行业普遍问题包括强制挂钩职级晋升、预售资金监管导致本金难以回正[14] 制度缺陷分析 - 周期因素:房价下行、销售放缓、融资收紧导致项目现金流枯竭[14] - 协议缺陷:盈利时员工分红有限,亏损时承担全部本金风险[14] - 国资企业被指在纠纷中应承担更多"实质兑付+风险化解"责任[15]
人走钱留?华侨城“房企跟投”后遗症:被裁员工本金拿不回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6:49
华侨城跟投制度争议 - 华侨城集团前员工反映"强制"跟投制度导致大量员工资金被套牢,部分被裁员工跟投本金难以返还[1] - 公司回应称跟投属于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但表示重视员工关切并保持沟通[1] - 跟投制度始于2019年,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关键岗位员工必须参与[3] 跟投制度具体规则 - 强制跟投人员未足额缴纳将扣除所属单位业绩考核得分5-20分[5] - 前员工王田投入8万元仅收回9000元,裁员后剩余本金仍被套牢[5] - 返还规则要求项目经营资金峰值回落后才能启动本金返还[6] 行业下行期矛盾激化 - 地产行情低迷导致项目停工,跟投机制从"共享收益"变为员工承担亏损[8] - 2023年新管理办法允许被动离职人员退出,但执行层面存在障碍[8][9]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1年24526人降至2024年19591人,减少近5000人[9] 行业普遍性问题 - 房企跟投普遍存在强制或变相强制现象,流动性锁死问题严重[12] - 制度缺陷包括盈利时员工分红有限,亏损时承担全部本金风险[12] - 国资房企应承担更重"实质兑付+风险化解"责任[13] 公司立场 - 华侨城强调跟投合法合规,符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11] - 表示将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稳妥推进相关工作[11]
原油生产交上亮眼“期中卷”
齐鲁晚报· 2025-07-24 05:26
产量表现 - 上半年生产油气当量125.13万吨,超计划1.24万吨,实现"时间过半、产量过半"目标 [1] - 注聚驱单元累计增油33.36万吨,超计划0.55万吨 [2] - 断块油藏原油产量15.39万吨,超计划0.41万吨 [2] - 老区开发实施扶长停工作量36口,增油1.1万吨 [2] - "目标同向"管理区超产9084吨 [3] 技术应用 - 投产新井41口,平均单井产能5.7吨/天 [1] - 62口侧钻、套内开窗井实现单井日增油4.5吨,同比提高1.1吨 [1] - 稠油开采采用冷采降黏技术升级、热力助采技术融合的协同增效模式 [2] - 化学驱构建全流程质量联动管控机制,强化注采调控精细化、常态化、标准化管理 [2] - 水驱开发自然递减率2.05%,同比下降0.13% [2] - 断块油藏精细开发理念包括整装断块完善仿边水驱井网、复杂断块精细构造解释等 [2] 运营管理 - 自然递减率9.7%,较年度计划下降1.0% [1] - 措施经济有效率提升3.6% [1] - 躺井率保持在0.96%的低位运行 [2] - 实施"目标同向"机制后,措施作业工作量较预算进度压减62口,油井免修期延长30天 [3] - 采油时率97.98%,位居油田前列 [3] 开发理念 - 持续深化"少井、多控、高产、长效"开发理念 [1] - 聚焦剩余油富集区、单井控制储量高、地层能量较充足三大油藏物质基础 [1] - 强化"旋转导向+地质探边"等三大技术主攻方向 [1] - 老区开发以"提能量、降含水、控递减"为主线 [2] - 深化"大生产、大运行"理念,推进工作量、技术、人员、设备、资金等要素优化 [3]
世界500强企业召集采购负责人来华 加大中国采购 链博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20:31
供应链本土化战略 - 公司积极打造更具韧性的中国本土供应链,邀请全球采购副总裁实地考察中国供应商[2] - 超过95%的链博会实物展品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制造,聚焦自动化、能源转型和未来航空三大领域[2] - 研发与生产基地同地化布局,分布在天津、南京、苏州、西安等地,已拥有超过4500项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2] 供应商合作模式创新 - 举办独特供应商大会,设置"供需快速见面会",四大业务集团20多个部门代表每15分钟轮换对接[2] - 中国供应链以响应迅速和工程师团队高素质著称,成为公司在华发展重要支撑[2] - 采取"挤水分"而非替换供应商策略,注重帮助上下游实现持续盈利[4] 渠道商能力建设 - 启动渠道商管理培训计划,由总裁亲自推动,每期培训10余家渠道商[3] - 开放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等核心方法论,已完成两期培训覆盖100多位合作伙伴[3] - 采用实战化培训模式,学员需携带实际项目参与,业务负责人担任讲师[3]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以丹纳赫为镜,锻造企业韧性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3 12:02
中国企业破局重生方法论 - 当前商业环境面临同质化竞争、价格战、成本攀升与增长乏力等挑战,企业需系统性方法论穿越周期 [1] - 丹纳赫集团通过DBS系统将精益管理从工具进化为基因,完成400次并购且鲜有败绩,验证极致执行常识的价值 [1] 美的集团MBS实践路径 - 2004年尝试丰田生产系统效果不佳,后通过高瓴资本引荐系统学习丹纳赫DBS,2015年建立MBS并试点家用空调工厂 [3] - 2016年扩大MBS试点范围,建立精益训练营、"改善周"模式及统一指标体系,2017年全面导入各事业部,2018年国内工厂完成转型 [3] - 2020年成立MBS能力中心,编制60多份全价值链教材赋能供应商,2023年拓展至海外工厂,推动工厂效率年均提升15%,建成6座灯塔工厂 [4] 丹纳赫模式核心启示 - 企业边界由核心能力辐射半径决定,丹纳赫从传统行业通过系统化并购进入新质生产力行业,中国房企、橡胶等传统行业可借鉴此路径 [7] - DBS系统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并固化为基因,覆盖基础工具、精益运营、增长引擎与领导力建设,美的在DBS基础上融合数字化形成MBS [7] - 全球化需"技术+文化+管理"系统输出,美的布局17个研发中心、22个制造基地实施OBM优先战略,构建"第二主场" [8] 中国企业转型行动纲领 - 通过并购实现"能力嫁接,产业升级"而非规模堆砌,让精益管理从工具进化为基因,平衡全球化中的本土化与一体化 [10] - 丹纳赫从100万美元贷款起步到2000亿美元市值,验证坚守流程、事实和效率的常识,中国企业需在变革中淬炼全球竞争力 [11]
优然牧业营收突破200亿,跻身内蒙古民营企业榜单第11名
中金在线· 2025-07-23 09:46
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 优然牧业以209.78亿元营业总收入位列2025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11名,在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二 [1][2]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以1157.80亿元营收位居榜首,汇能媒电集团(877.59亿元)和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648.23亿元)分列二三位 [2] - 榜单前10名企业营收均超过200亿元,其中5家来自鄂尔多斯市 [2] 科技创新民营企业30强 - 优然牧业同时入选2025内蒙古科技创新民营企业30强榜单,排名第5位 [1][4] - 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位列科技创新榜单首位,伊利实业集团排名第6 [4] - 科技创新榜单中包头市企业占据4席,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各占3席 [4] 奶业发展现状 - 奶业是内蒙古最具代表性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政府出台多项振兴政策措施支持行业发展 [5] - 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原料奶供应商、中国最大反刍饲料供应商、最大奶牛育种企业和最大苜蓿草供应商 [5] - 公司运营中国最大乳业上游交易中心 [5] 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打造全智能化"无人牛舍",引领行业进入"无人化养牛"时代 [6] - 2024年自主研发"育种1号芯片",突破国外基因组检测技术壁垒,培育出TPI指数超3300的种公牛5头 [6] - 草业业务自产特优级苜蓿占比超60%,武威基地青贮玉米亩产超5吨 [6] 业务拓展与成效 - 饲料产品首次出口蒙古国,支持当地畜牧业现代化升级 [6] - 实施降本增效13条核心举措,祁县和通辽牧场单公斤原料奶饲料成本分别降至1.66元和1.70元 [6] - 公司全群奶牛单产达49公斤,创国内最高纪录 [6]
山东能源三河口矿业:精益管理激活“效益源”
齐鲁晚报· 2025-07-17 14:27
降本增效措施 - 公司推进"八项降本增效硬措施",深化精益管理,深挖内部潜力,为企业改革创新注入动能 [1] - 加强内部市场化管理,严控外委业务,深挖内部承揽工程"富矿",制定管理办法,完善"机制+技术+激励"政策,促进外委费用转化为内部增收 [3] - 实行"1+3"考核模式,强化月度绩效考核,全面预算、经营管理、重点工作督察通报 [4] - 以"零闲置、零浪费、零挥霍"为核心,构建全链条精益管理体系,加强材料配件精益管理、精益区队创建 [4] 具体实施成果 - 各单位承揽副井口底板改造、综掘机大修、采煤机大修等业务,节约外委修理费172万元 [3] - 开展"优化工作面末采工艺""优化工作面设计"等自主改善项目172项 [3] - 通过支架工精准操作与临时支护的及时跟进,减少矸石混入量,提升原煤质量 [3] - 回收物资创效金额105万元,修复一个H架5元,翻新一组托辊3元 [4] - 6月份仅用两天时间完成水沟槽清理工作,直接创效3.5万元 [4] 管理理念 - 落实"人人都是经营者、岗岗都是效益源"理念,算好成本账和效益账 [3] - 秉承"自我驱动、持续优化"理念,强化自主改善项目精益化管理,激活职工岗位创效责任感 [3] - 用活市场化、精益化管理杠杆,让全员、全过程、全要素降本增效成为经营管理新常态 [4] 技术改进 - 实施采煤机PLC模块优化、面溜机尾改造、皮带组合防跑偏改造等自主改善项目,保障连续生产节奏 [3] - 针对工作面顶板破碎区段,摸索出"分段移架+临时支护强化"的精益化管理模式 [3]
中煤能源20250716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煤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生产经营数据** - 2025年6月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加84万吨;销量1.29亿吨,同比减少487万吨,自产煤销量同比增加92万吨,减少的主要是煤炭贸易和代理煤炭[4] - 聚烯烃产量16.7万吨,同比减少9.2万吨,受陕西公司化工装置按计划大修影响;销量66万吨,同比减少10万吨[4] - 尿素产量104.6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销量121.4万吨,同比增加3.1万吨[4] - 甲醇产量98.2万吨,同比增加11.3万吨;销量99.7万吨,同比增加13.8万吨[4] - 硝酸产量29.3万吨,同比增长1.33万吨;销量29.5万吨,同比增长1.4万吨[4] - 装备产值48.2亿元,同比减少5亿元[4] - **市场情况及价格预测** - 动力煤市场6月受库存和需求影响价格震荡走强,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621元/吨,环比上涨1元,同比下跌27%;预计7月底部抬升、顶部承压,港口现货价格震荡区间621 - 635元/吨,截至当时港口价格630元/吨,本月长协价格666元/吨[2][4] - 炼焦煤市场6月受环保政策和低库存影响先抑后扬,预计7月山西低硫主焦煤出厂含税价在1140 - 1180元/吨区间运行[2][4] - 尿素市场受地缘政治和国内产量影响呈现弱势,预计车板价在1700 - 1900元/吨;今年前六个月平均车板价1730元/吨,比去年全年均价下降300元左右,降幅15%[2][5] - 聚烯烃市场因供应增加和开工率下降将震荡下跌,聚乙烯价格7100 - 7200元/吨,丙烯6900 - 7100元/吨;今年前六个月聚乙烯销售均价7585元,比去年全年小幅下降4%[2][5] - 甲醇市场因供应充足和下游化工品价格下行呈现稳定态势,今年前六个月西北市场甲醇价格1900 - 2000元/吨[2][5] - **成本情况** - 第二季度成本预计与第一季度保持稳定,全年成本目标是维持科学合理的稳定,整体趋势上今年成本可能比去年更低[6] - 一季度其他成本约20元左右,安全费和维检费已降到基本稳定水平,大幅下降空间有限[6] - **产量影响** - 王家岭矿6月1日至7月4日停产,已恢复生产,影响全年产量约60万吨,后续力争追回部分欠量[2][7] - **分红情况** - 中期分红股东会授权董事会进行不低于30%的中期利润分配,具体比例下个月董事会明确,10月底前实施完成[8] - 年度分红预计维持基本稳定并可能有所提升,需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运营储备、新业务机会及投资者回报等因素[8] - **应对煤炭价格下行措施** - 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开展提质增效、精益管理,从煤炭产运销各环节挖掘潜力[3][9] - 改善煤炭品质和产品结构,加大优质煤炭供给,通过经济性评价提高盈利能力[3][9] - 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挖掘降本空间,坚持既定战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实现存量提效、增量转型[9] - **煤炭价格走势因素** - 2025年煤炭价格大幅下行因国内煤炭供应维持高位,前六个月产量增长5.4%达5.24亿吨,进口量同比下降11%但仍达2.2亿吨,总供应量26.26亿吨,同比增长4%[12] - 需求侧经济稳定向好,但用能需求增量幅度不明显,各环节库存维持高位,新能源出力明显挤压火电[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通过全流程降本增效,预计可节省亿级以上成本,增利空间在数亿水平,具体情况将在半年报详细分析拆解[11] - 目前未因雨季导致大面积停产或显著影响,历史数据也表明雨季未造成明显影响,公司在确保安全生产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高热值商品煤占比,优化全链条流程[10] - 集团所属电厂对灰渣处理、粉煤灰利用及其他处置有专项工作安排,涉及稀土回收问题需进一步了解[15] - 公司年度现金分派比例长期保持在30%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公司实际可动用资金有限,每年需融资约300亿元确保生产运营及债务流转,且要为新业务机会留储备[2][14]
探索奶业“现代化”路径 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人民网· 2025-07-15 16:41
以"启航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点亮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奶业20强 (D20)论坛暨2025中国奶业展览会近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大会期间,多位乳企代表围绕中国奶业 如何锚定高质量发展、实现行业和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各自分享了观点。 对于如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奶业跃升"质变",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高级执行总裁李鹏 程给出了蒙牛的"答卷":"一方面,我们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锚定精准营养、特医食品、合成生物等前 沿领域,长期坚持自主科研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实现关键核心原料的国产化;另 一方面,大力推动全产业链的数智化转型,通过建设智慧牧场,对每头牛、每一分钟给予精准关爱,并 实现每一杯牛奶的数据透明化、质量可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看到从奶源、生产、运输的全过程,持续 优化消费体验。" "中国奶业现代化发展是多元化的,不仅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推动精准营养升级,还要强化科 研与模式创新,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认为,"现代化"不局限于"量的扩 张",要渗透到全产业链中,进而实现"质的提升"转变。当前,我国居民的全生命周期营养需求更趋于 健康化。在此背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