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一点二万亿元世界级绿色水电工程开工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7
公司成立与工程概况 - 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 成为第99家中央企业 [1]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 [1] - 工程装机规模近7000万千瓦 年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三峡电站3倍装机容量 [1][3] 能源结构转型意义 - 年发电量占2024年全国发电总量3% 水力发电总量24% 可满足3亿人年度用电需求 [1][3] - 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 占全国年度碳排放总量3.5% [1][3] - 水能利用率提升至85% 远超常规水电60%-70%水平 形成水风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 [2][3] 经济效益与就业带动 - 工程投资额相当于2024年全国水利投资88.7% 是西藏年总投资金额6倍 [6] - 每1元基建投入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元 每年新增1200亿元投资可创造312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 [7] - 建设阶段直接用工8万人 间接带动就业20万人 建成后每年为西藏形成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 [5][6][7] 产业与技术带动 - 带动工程建造 物流运输 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水泥 钢材 工程机械等物资需求 [1][6] - 推动传统水电施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4] - 廉价绿电有望吸引算力中心迁至林芝 创造更大税基和综合财力 [7] 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 - 工程建设避让多处生态环境敏感区 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生态系统 不会对下游产生不利影响 [3] - 提升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发展对接 [5][6] - 通过碳汇指标交易未来新增收益 助力"双碳"目标推进和全球低碳发展 [3][7]
青海省上半年存贷款总量合理增长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2:42
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 青海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395.1亿元,同比增长4.6%,上半年新增111.6亿元 [1] -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384.7亿元,同比增长4.5%,上半年新增109.5亿元 [1]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945.4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新增77.2亿元 [1] -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910.3亿元,同比增长1.2%,上半年新增77.5亿元 [1] 工业贷款 - 工业贷款余额2188.5亿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新增119.4亿元,为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 [1] 制造业贷款 - 制造业贷款余额429.5亿元,同比增长27.2%,上半年新增66.1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1.8倍 [2] 绿色贷款 - 绿色贷款余额2131.1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6.8% [2]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1533.4亿元,占绿色贷款比重72%,上半年新增71.8亿元,占绿色贷款增量的72.2% [2] 普惠小微贷款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15.9亿元,同比增长9.2%,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12.6万户,上半年新增1.2万户,同比增长17.8% [2] - 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252.9亿元,占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9%,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 [2] 科技贷款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20.6亿元,同比增长77.6%,上半年新增7.5亿元,近五年同期增量较高 [2] 住户消费贷款 - 住户消费贷款余额1143亿元,上半年新增50.6亿元,同比增长10.1% [3] - 个人住房贷款新增41.2亿元,同比增长10.9% [3] - 除个人住房以外的消费贷款新增9.4亿元,同比增长9.1% [3]
2.25GW!山西首次大规模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集中调用
山西新型储能与虚拟电厂规模化调度应用 - 山西首次集中调用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 释放225万千瓦调节能力 其中新型储能141万千瓦 虚拟电厂84万千瓦 占实时用电负荷6% [2] - 调用时段为8月1日晚间用电高峰 共调度47座储能电站和16座虚拟电厂 实现供电用电双向调节 [2] 新能源发展带来的电网挑战 - 山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568万千瓦 但新能源发电波动性与间歇性叠加高温空调负荷激增 形成午间新能源出力高峰和晚间用电负荷高峰的"双峰"压力 [2] - 8月1日全省新能源出力最大波动2626万千瓦 占火电机组开机容量57% 传统电源调节难以满足电网稳定需求 [4] 调度策略与实施效果 - 调度聚焦"真实场景 科学调度 保障权益"三大核心 选取新能源出力低谷与用电负荷峰值叠加时段模拟真实紧张环境 [3] - 采用差异化调度策略 日前引导全容量申报计划曲线 日内根据运行偏差滚动优化调整 储能电站快速放电 虚拟电厂同步降低聚合负荷 [3][4] - 225万千瓦调节能力有效保障电网平稳运行 其中储能贡献141万千瓦 虚拟电厂贡献84万千瓦 [4] 未来发展方向 - 此次调用标志着山西电网对新型调节资源的规模化协同化调度迈出关键一步 [5] - 下一步将深化调节资源协同调度机制 优化流程与技术支撑 完善市场规则 激活"储能+虚拟电厂"调节潜能 [5]
白山松水育出绿色能源 吉林推动"风光氢储"并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15:24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 - 截至6月底吉林省发电装机容量达4880 94万千瓦 同比增长9 62% 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3120 53万千瓦 同比增长15 79% 占总装机容量的63 93% [1] - 吉林省能源结构从"一煤独大"转向"风光氢储"多元发展 在建拟建的绿色合成氨 绿色甲醇和绿色航煤项目数量及产能居全国前列 并入选全国氢能平台首批5个试点省份 [1] 重点项目进展 - 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于7月15日竣工投产 产出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 [3] -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7月26日投产 年产18万吨绿氨为全球最大规模单体项目 预计年减碳65万吨 [3]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风机吊装和储罐安装进入尾声 预计9月底投产 [3] - 中广核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0万千瓦光热项目采用"光热+新能源"模式 为东北首座光热电站 投产后年均提供1 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3] 能源产业转型特征 - 吉林省能源产业实现三大转变:传统能源保底转向新能源牵引 新能源基地建设转向全产业链延伸 新能源单体项目转向关联产业耦合 [3] - 全省打造10个省级统筹绿能产业园区 形成"三新一强"特征(新结构 新形态 新体系 强供应链) 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成型 [4]
白山松水育出绿色能源 吉林推动“风光氢储”并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8-05 14:06
能源结构转型 - 吉林省发电装机容量达4880.94万千瓦 同比增长9.62% [1] - 可再生能源装机3120.53万千瓦 同比增长15.79% 占总装机比重63.93% [1] - 能源结构从"一煤独大"转变为"风光氢储"多元并进 [1] 绿色能源项目进展 - 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竣工投产 为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 [3] - 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投产 年产18万吨绿氨 为全球最大规模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 年减碳65万吨 [3] -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预计9月底投产 新能源部分风机吊装和氢氨醇化工设备安装进入尾声 [3] - 中广核吉西基地鲁固直流10万千瓦光热项目预计下半年投产 为东北首座光热电站 年均提供1.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4] 产业发展模式 - 能源产业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能源保底转向新能源牵引 从基地建设转向全产业链延伸 从单体项目转向关联产业耦合发展 [3] - 东中西部打造10个省级统筹绿能产业园区 [3] - 吉林省入选全国氢能平台首批5个试点省份 绿色合成氨/甲醇/航煤项目数量和产能居全国前列 [1][3] 能源体系特征 - 形成"三新一强"特征:新能源结构 新能源形态 新产业体系 坚强低碳供应链 [4] - 新型能源体系加速形成 为经济发展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保障 [4]
内蒙华电: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8.2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21: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8.2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7亿元 [1]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发电、供热与煤炭产销 [1] - 发电资产全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1] - 电力供应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及华北、京津唐地区 [1] - 煤炭产能达1500万吨 [1] 战略定位 - 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电源供应主体 [1] - 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协同优势 [1] - 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用电提供能源保障 [1] 未来发展方向 - 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 [1] - 以双碳目标为指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 -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 [1] - 强化煤电产业协同效应 [1] - 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1]
用电负荷连创新高,15亿千瓦“烤验”电力保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9:35
电力负荷与供需形势 - 7月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四次创历史新高 突破15亿千瓦 最高达15.08亿千瓦 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7亿千瓦[1] - 江苏 山东 广东等19个省级电网负荷46次突破历史新高[1] - 全国用电负荷预计可能突破15.5亿千瓦 8月上旬高温天气过程可能进一步加大电力供应保障压力[3] 电力供应保障措施 - 上半年全国新增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超2亿千瓦 其中新增水电 气电 煤电等支撑调节性电源3000万千瓦[3] - 新投三回跨省区输电通道 增加跨区输电能力1600万千瓦[3] - 7月以来新增投产支撑调节性电源超1000万千瓦 电力保供基础进一步夯实[3] 绿证市场发展 - 上半年全国共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 同比增长1.49倍[5] -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绿证核发数量均超过1亿个[5] - 上半年全国共计交易绿证3.48亿个 同比增长1.18倍 其中单独交易绿证2.42亿个 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绿证1.07亿个[5] 绿证价格走势 - 2025年绿证上半年均价5元/个 6月份均价达到6.5元/个 较今年最低价增长4.4倍[5] - 国际可再生能源电力自愿消费倡议组织全面认可中国绿证 推动各方对绿证需求快速增长[5] 分布式发电项目绿证核发 - 截至6月底核发分布式发电项目绿证8927万个[6] - 国家能源局在浙江 河南 广东三省探索开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绿证核发工作[7] - 主要举措包括推进项目建档立卡 做好电量数据归集 分类实施绿证核发和规范开展绿证划转[7] 新能源汽车充电量 - 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全年充电量预计与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相当[1] - 国家能源局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1] 电力需求增长因素 - 民生领域电力需求随气温上升显著增加 家庭用电量增大[2] - 工业用电方面企业生产活动增加 出口数据表现尚佳推动电力需求增长[2] - 国内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上升 较6月下旬增长超2亿千瓦[1] 清洁能源发展 - 清洁能源包括光伏 风电以及水电等增加 可有效支持电力供应 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2] - 新增钢铁 水泥 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等行业强制消纳绿电 进一步激发绿证需求[5]
省政协领导班子到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学习调研
陕西日报· 2025-07-31 08:16
调研活动概况 - 省政协领导班子到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学习调研活动,由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带队[1] - 调研团队首先视察了城南330千伏变电站的供电设施管理运行情况,并慰问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1] - 随后在公司听取了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电网投资建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工作的汇报[1] 公司工作评价 - 公司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保供电、保服务、保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 - 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加强统筹调度,增强应急调节能力[2] 行业发展要求 -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 - 需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 要确保用电高峰期间电网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2] 未来工作方向 - 需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全省"三个年"活动、"八场硬仗"等重点任务开展工作[2] - 要聚焦"十五五"时期电力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2]
财经观察: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人民网· 2025-07-30 13:21
能源绿色转型进展 - 全球单期最大"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在新疆哈密戈壁迎来关键节点 汽轮机基础完成浇筑 该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 建成后年均可提供近29亿千瓦时绿色电力 [1]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上半年累计发电量达1266.6亿千瓦时 同比多发60亿千瓦时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2% 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 [1] 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 - 国家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为零碳园区建设绘制"路线图" [1] - 国家能源局印发三省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 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 [2] - 山东省提出到2027年建成15个省级零碳园区 到2030年建成一批省级零碳园区的目标 [2] 地方实践与产业生态 - 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启动 构建"实业+/碳汇/智算"三位一体产业生态 提供可复制的"零碳解决方案" [2]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向世界提供80%以上光伏组件和70%风电装备 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稳定器 [2]
国家电网成立抽蓄事业部,全力推动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
国家电网成立抽水蓄能事业部 - 国家电网正式成立抽水蓄能事业部 旨在整合资源、优化管理 全面提升抽水蓄能业务发展水平 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 [1] -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大规模储能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发挥调峰、调频、储能等重要作用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使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1] - 国家电网已积累丰富抽蓄经验 在运在建抽蓄电站规模全球最大 成立事业部是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1] 抽蓄事业部职能与规划 - 事业部将统筹抽蓄业务全流程管理 包括规划、建设、运营等 通过整合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 [2] - 将科学编制抽蓄发展规划 合理布局电站站点 确保与新能源发展协同推进 并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2] - 加强在建项目指导监督 推广先进建设技术 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多个在建项目正高效推进 [2] 运营与技术发展方向 - 加强在运电站运行管理及技术改造 提高设备可靠性 探索创新运营模式以提升综合效益 [3][4] -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开展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推动产业升级 重点突破新一代抽蓄技术 [4] - 事业部将全力推动抽蓄高质量发展 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新能源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抽水蓄能成为保障电网安全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关键 [1] - 相关阅读显示储能行业快速发展 2025年上半年储能中标规模飙涨近3倍 用户侧新增装机创新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