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联美控股2024年报:清洁能源与智慧运营实现双轮驱动
中金在线· 2025-04-30 11:5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9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9.56% [1] 行业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A股清洁供热领域龙头企业,拥有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布局和智慧化运营能力 [1] - 公司构建了"清洁能源为主、智慧供热赋能、多能协同互补"的低碳供热生态体系,形成"源-网-储-用"全链条技术优势 [1] - 公司清洁供热率已达100%,通过烟气余热回收、抽凝机组改造等措施实现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和节能降碳 [1] 智慧供热技术发展 - 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打造了集数据分析、智能控制、远程运维于一体的全方位智慧供热系统 [3] - 子公司联美智慧研发的"联美控股智慧化运营平台"实现对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测、智能调控与动态优化 [3] - 2024年3月智慧化运营平台正式上线,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热源监控、一网平衡等功能 [5] - 2024年8月启动换热站集成式创新项目,推广自主研发的"电控一体柜",综合节电率达35%,单站年节电量15万kWh [5] 研发与创新成果 - 2024年12月全资子公司国惠新能源、联美智慧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5] - 公司自2020年起前瞻性布局智慧供热技术研发,依托高水平研发团队取得显著成果 [3][5]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深耕优势区域,夯实存量业务,培育新业务 [5] - 公司将根据不同区域和用能需求,以"低碳、清洁、高效、经济"为目标推进绿色化、智慧化转型 [5] - 公司计划调动优势资源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确保可持续、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5]
鹏飞集团:踔厉打造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智慧企业
中国化工报· 2025-04-30 11:01
公司概况 - 山西鹏飞集团成立于1993年,现拥有1500亿元资产和3万名职工,业务涵盖煤炭、焦炭、化工、氢能、装备制造、物流、文旅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煤炭年产能3000万吨、焦炭400万吨、甲醇30万吨、LNG 2亿立方米、合成氨10万吨、高纯氢2万吨,形成全产业数智化、循环化、绿色化能源体系 [1] - 2019-2024年连续6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4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92位 [1][26] 绿色转型战略 - 公司以"煤-焦-化-电-氢"全产业链为基础,将焦炉煤气转化为氢能源,实现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打造全国领先的焦炉煤气制氢项目 [3][6] - 投资18亿元建设干熄焦发电项目,年处理红焦380万吨,发电5.64亿千瓦时,回收高温高压蒸汽189万吨/年 [6] - 已投运830台氢能源车辆,涵盖重卡、装载机、共享单车等车型,总里程超3500万千米,打造全国首个氢能全产业链商业化示范场景 [8] 科技创新布局 - 引进德国SCP炼焦设备和美国热循环炼焦技术,建立"四无"清洁生产模式,甲醇联产LNG合成氨项目为全球唯一在同一工艺生产三种产品的企业 [15] - 与上海交大、中北大学等共建实验室,自主研发全球首套250kW氢燃料发动机,获得两项氢气制备国家发明专利 [17] - 与阿里、腾讯、华为合作建设云算力平台,形成六大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生产经营数据实时运算 [18] 产业升级成果 - 常信煤矿获智能化标杆示范矿井认证,焦化厂和甲醇制氢热源厂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成为全国少数拥有2座绿色工厂的企业 [3][16] - 建成全国首家干熄焦余热电解制绿氢项目,落地山西首个氢能装备制造及整车装配检测产业园,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种制氢工艺标准的企业 [7][8] - 2023年被授予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构建起从煤炭到氢能的全循环产业体系 [7] 国际化发展 - 与德国阿德勒斯霍夫产业园合作引进人才模式,与法国瓦兹河谷省达成氢能飞机合作意向,计划为戴高乐机场提供氢能源 [36] - 与美国康菲石油合作探索氢能发展路径,与红杉资本共建零碳智慧物流平台,引进毕马威和IBM团队提升管理效能 [37] - 计划布局千座综合能源岛、推广百万辆氢能重卡,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智慧企业 [39] 社会责任 - 累计捐资超3亿元用于救灾、防疫、教育等领域,2021年山西洪灾捐赠1亿元,疫情期间捐赠1.5亿元 [22] - 成立山西省鹏飞慈善基金会,已向社会捐款8000余万元,参建孝义老城保护开发项目 [22][23] - 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员工大专以上学历占比60%,本科占比30%,建立创新工作室累计创效8亿元 [28][29]
金杯电工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金杯电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4 年全年在 24 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收入排名第八,归母净利润排名第四;2025 年一季度营收 40.97 亿元,同比增长 16.32%,归母净利润 1.36 亿元,同比增长 1.84%,现金流同比增长 8.37%,虽毛利率略有下滑但整体经营符合预期[2][3] - **业务结构**:2025 年一季度电池线与电线电缆营收占比约为 4:6,利润贡献约为 5:5,业务结构趋于均衡[2][4] -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电池线**:受益于电网投资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50%,无锡基地新增产能有贡献,一季度单季销量达 2.2 万吨,同比增长超 12%[2][4][5] - **电线电缆**:虽地产市场需求下滑导致电线业务下降 15%,但工业电缆端增量较好,总体营收正向增长;加大电网和央企投入,预计二季度电缆业绩改善,全年电缆业务预计增长弥补电线业务下滑[4][5][15] - **新兴业务和海外市场进展** - **新兴业务**:新能源车用扁线和工业电机用扁线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38%和 31%,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线缆发货额增长超 3 倍,充电桩线缆中工业线缆发货额增长超 5 倍[6] - **海外市场**:一季度直接出口发货额同比增长超 10%,主要销往欧洲、中东、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地区,涉及多个海外项目;欧洲工厂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明年投产,欧洲市场需求旺盛[6][23] - **铜价变动影响** - **总体影响**:一季度铜价同比上涨 10%,电线部分因库存收益小幅受益,但整体利润影响不大,集团整体利润仅持平或略微增长[9] - **不同板块影响**:电子线采用直销模式和铜价套保,铜价波动对净利润影响小;电力电缆采用经销模式,存在敞口风险,铜价上涨带来库存收益,下跌则可能导致减值损失,但整体影响有限[2][8] - **盈利情况** - **单吨盈利**:2025 年一季度电子线单吨净利达 3000 多元,高于去年全年水平;电力电缆更关注毛利率和净利率[11] - **净利率差异**:电磁线的净利率比电缆高 1 至 1.5 个百分点[14] - **销售费用结构**:电池线销售费用相对较低;经销的电线销售费用最低,其次是电子线,再次是电缆;用于配套客户的大型盘具运输的产品销售费用最高[13][17] - **订单情况**:在手订单总额超过 30 亿元,其中大唐项目 6 亿多元交付周期为一年至一年半,其余项目交付周期基本在一年以内,有些在六个月以内完成交付[21] - **未来预期** - **二季度预期**:若铜价保持不变,预计二季度收入端和利润端持续增长,但能否达双位数增速尚不确定[22] - **全年预期**:对收入端预期维持在 10%或 10%以内的增长,未对利润增长做具体指引[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布首份 ESG 报告,践行可持续发展[2][6] - 2024 年电信电缆企业中有 13 家净利润下滑,电子线企业则全部实现增长[3] - 电信电脑业务中电线占 45%,电缆占 55%[16] - 公司产品应用于电网、发电企业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大唐等[18] - 亚太地区以直销为主,经销占少部分,电子线主要面向变压器和新能源车领域几个大客户[19] - 变压器和新能源车领域加工费比较稳定,未出现明显降价情况[20] - 公司业务需求高增长受工业现场应用场景、变压器用电子线和新能源车用扁电线、清洁能源领域等下游产业变化推动[24]
风险解除信号+业绩飙涨 功率半导体“隐形冠军”华微电子冲涨行情延续
全景网· 2025-04-30 09:26
公司风险解除进展 - 公司通过取得控股股东现金红利管理权、全部股份质押及系统性监督权等措施,风险解除取得实质性进展[1] - 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已将2.14亿股(市值14.4亿元)全部质押给公司子公司作为资金占用担保,基本覆盖所占资金体量[5] - 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全面整改内控制度,并要求控股股东通过现金清偿、红利抵债等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58亿元(+18.1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246.45%)[1] - 2025Q1营业收入6.43亿元(+29.56%),归母净利润5491.5万元(+253.08%),增速持续提升[1] - 前十大股东中保宁基金减持19.18万股,施建兴增持13.19万股,新增股东邵根伦持股674.28万股[6]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拥有IGBT/MOSFET/SiC/GaN等全品类功率半导体产品,掌握170余项核心专利[12] - 建成4-8英寸晶圆生产线,形成IDM模式,产品应用于特斯拉/比亚迪/阳光电源等标杆客户[12] - IGBT模块占电控系统成本40%以上,SiC模组单车价值量较硅基器件提升2-3倍[14] 行业需求驱动 - 2024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16亿部(+4%),PC出货6640万台(+1.3%),消费电子回暖[13] -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3.7万辆(+38.73%),单车需700美元功率器件[14] - 2024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1752.55亿元,光伏逆变器IGBT需求0.25个/kW[14][15] 产能与战略布局 - 在建电子电力器件基地项目投资超12亿元,预计2026年投产8万片/月产能[15] - 800V高压平台渗透率将超30%,推动1200V以上SiC MOSFET需求[14] - 公司从国产替代跟随者转型为技术标准定义者,受益新能源革命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15]
长江电力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三成;天合光能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7:00
天合光能业绩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3.35亿元,同比下滑21.48% [1] - 归母净利润-13.2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业绩下滑主因光伏组件售价同比下降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1] - 光伏行业面临价格波动和竞争加剧的挑战 [1] 长江电力业绩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0.15亿元,同比增长8.68% [2] - 归母净利润51.81亿元,同比增长30.56% [2] - 业绩增长得益于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 [2] - 公司展现电力生产和运营的强劲能力 [2] 晶科能源业绩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8.43亿元,同比下降40.03% [3] - 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 [3] - 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及总出货量同比减少12.68%影响业绩 [3] - 第二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20GW至25GW [3] - 公司推进技术升级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3] 光伏行业动态 - 光伏产业链供需变化导致组件售价和盈利能力下降 [1][3] - 行业面临价格波动和竞争加剧的挑战 [1] - 企业需加强成本控制和创新以应对市场变化 [1][3] 水电行业动态 - 清洁能源需求增长推动水电行业业绩提升 [2] - 水电企业稳定的发电能力和高效运营管理是关键优势 [2]
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行 中广核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4:02
中广核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开展业务,累计输送绿电近800亿千瓦时,有效治沙超18万亩 [4] - 在兴安盟布局"一园一校一地二场",包括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白鹭学校、风电运维基地及两期共300万千瓦风电项目 [4][9] - 规划到2025年内蒙古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推进绿电、制氢、制甲醇等新型业务 [9] 光伏治沙项目 - 在库布其沙漠建成6座光伏电站(格桑、白鹭等),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立体化方案 [6] - 已完成3.4万亩治沙面积,植被覆盖率从15%提升至65%,种植黄芩、红枣树等经济作物 [6] - 运用智能站控系统、太阳能多能互补供热等技术打造科技治沙示范电站 [6] 风电基地建设 - 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为国家首批沙戈荒基地项目,配置701台机组,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 [7] - 项目年均利用小时数3600小时,大幅高于全国平均2127小时水平 [7] - 全寿命周期预计贡献税收超50亿元,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459万吨(等效植树18万公顷) [7] 产业链协同布局 -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主机、叶片、塔架全产业链布局,累计产值131亿元,创造税收6亿元 [8] - 阿尔山低碳能源项目总投资1.94亿元,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3000吨,打造北方高寒地区低碳小镇样板 [8] - 兴安盟风电运维基地投资2.1亿元,白鹭学校捐资1亿元,形成"产业+教育+基建"帮扶模式 [9] 装机规模与效益 - 内蒙古公司在运装机容量778万千瓦,累计节约标煤2406万吨 [7] - 境内外新能源总装机突破7700万千瓦,规模效益居行业前列 [8] - 兴安盟风电项目总投资184亿元(一期100万千瓦+二期200万千瓦) [9]
万马股份(002276) - 002276万马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22:52
公司概况 - 2025年4月25日资本集团人员在杭州对公司进行现场参观调研,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赵宇恺及证券事务助理王旭斐接待 [2] - 赵宇恺介绍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及三大业务板块情况,并带领参观高压电缆工厂 [2] 业务板块差异 电力电缆板块 - 是公司最大业务板块和发展基础,依托现有优势巩固行业地位实现稳健发展 [2] - 产品为各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应用于基础建设等,客户为国网南网等行业 [3] 装备线缆板块 - 是细分领域先行者、技术创新引领者和新兴行业开拓者 [2] - 产品有工业智能线缆等特种电缆,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客户为智能制造等行业 [3] 机器人相关业务 万马机器人智连CCa系统 - 以柔性运动机器人电缆为基础,为智能自动化设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完善产品矩阵 [4] - 目前工业机器人等相关线缆产品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较小,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 [4] 机器人电缆竞争优势 - 具备领先的产品设计研发和工艺实现能力,技术团队核心成员有15年以上研发经验 [5] - 拥有中国首家TUV认证的机器人电缆实验室,积累大量实验数据 [5] - 具备制造实现和品控能力,有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和新品研发支持,有独家原材料供应 [5] - 产品获德国莱茵TUV和美国UL实验室双认证,有大量成熟应用案例和客户群体 [5] - 是多个行业标准制定主要参与方,引领国内行业研发和制造升级 [5] - 目前工业机器人等相关线缆产品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较小,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 [5] 新材料业务 超高压绝缘料 - 万马高分子超高压绝缘料三期项目达产后年产能达6万吨,主要同行有美国陶氏、北欧化工等 [5] - 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约15%提升至约20% [5] 海缆材料 - 万马高分子的海缆材料有海底电缆用绝缘层等多品类产品应用于海风电缆,目前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较小 [6] 原材料影响 电线电缆板块 - 主要原材料为铜材,销售合同多为闭口合同,铜价波动影响经营业绩,公司采取多种方式降低风险,但大幅波动仍可能有不利影响 [6] 新材料板块 - 主要原材料包括聚乙烯树脂等化工原料,供应稳定但价格受石油价格影响有波动,公司采取措施减缓影响 [6] 新能源业务 - 根据充促盟2025年3月数据,万马新能源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40,513台,充电站保有量为3,047座 [6]
联美控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56% 清洁供热率达100%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1:4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9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6.98亿元,同比微降1.06%,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9.56% [1] 清洁能源技术布局 - 公司清洁供热率已达100%,核心围绕热泵、生物质、氢能技术构建多能互补体系 [2] - 水源热泵项目安装10套机组,总制热能力125.6MW/h,覆盖31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为国内最大中水源热泵项目 [2] - 生物质能领域通过高效燃烧技术转化农林废弃物,形成"资源-能源-肥料"循环链条 [2] - 氢能领域明确布局氢能热电联产,投资爱德曼氢能装备有限公司探索产业链技术 [2] 传统供热改造与运营策略 - 对传统燃煤供热体系实施绿色化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减污降碳 [3] - 采用长协锁价、淡季储煤策略稳定原材料价格,优化储运环节成本控制 [3] 战略发展方向 - 计划深化多能互补技术研发,协同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加速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 - 目标为城市能源转型提供经济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引领行业零碳发展 [3]
风电光伏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 中国越来越“风光”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15:02
能源结构转型 - 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装机达14.82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 [2] - 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 标志着电力系统从以煤为主转向清洁主导的实质性突破 [3] - 中国建立了煤、油、气、核、水、风、光等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 [3] 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 - 光伏发电高效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 钙钛矿电池技术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6] - 国产电子级多晶硅纯度达99.999999999% 满足航天航空领域要求 [6] - 全球风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10年累计下降超60% 光伏发电下降超80% 主要归功于中国 [6] - 中国制造出143米全球最长风电叶片 [6] 产业链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世界首位 [8] - 2024年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 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8] - 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 [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动态完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消纳保障、市场配置等政策措施 [9] - 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超100家 政策与市场协同释放创新活力 [10] 全球影响与示范效应 - 中国为全球提供70%光伏组件和60%风电装备 大幅降低全球清洁能源成本 [11] - 通过"一带一路"与百余国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如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满足25万家庭用电 [11] - 证明10亿级人口工业化可走绿色发展道路 提供边发展边减碳的现代化范本 [11] 行业变革与升级 - 能源转型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市场经历绿色迁徙 [10] - 风光电成为主力配合储能技术 推动发展范式革命 [12]
公用事业行业专题报告:新形势下,关注电力及燃气板块优质机会
东莞证券· 2025-04-29 15:0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在新形势下公用事业行业细分领域存在投资机会,水电受政策支持装机增长且公司重视分红,燃气受益于工业经济发展和价格联动机制,煤电因容量电价和辅助服务市场健全及煤价下降有望改善业绩,建议关注相关优质公司 [4][64][65] 水电:多因素促良性发展 一系列政策支持水电发展 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我国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水电发展,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5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 [4][11] 近年来我国水电装机稳步增长 在政策支持下水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从 2020 年底的 3.70 亿千瓦增长至 2024 年底的 4.36 亿千瓦,年均复合增速为 4%,主要水电公司有新增装机计划,未来增长可期 [4][12][15] 积极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 2019 - 2023 年水电板块保持盈利,现金流较好,11 家水电行业上市公司中有 9 家通过现金分红回报股东,多家公司对未来利润分配作出规定 [16][19] 煤电:原材料煤炭价格下降,容量电价助成本回收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助力固定成本回收 2023 年 11 月我国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合规在运公用煤电机组满足要求且执行调度指令可获容量电费,该机制助力符合条件的煤电企业回收固定成本,有助于行业健康运行 [24][25][26] 辅助服务市场持续健全 辅助服务有关政策持续完善,“中长期 + 现货 + 辅助服务”的多品类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未来将进一步健全,煤电公司积极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拓展收入 [29][30][31] 煤价下降有望促煤电业绩提升 2025 年 1 - 3 月我国煤炭产量同比提升、消费总量略有下降,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有望促进煤电企业业绩提升,我国有序推进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 [32][33][38] 燃气:气价联动有序推进 工业经济发展有助于天然气需求提升 2024 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增势较好,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外部需求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带动天然气需求提升,一系列政策将助力工业经济发展并带动天然气需求进一步提升 [45][47][51] 气价联动有序推进,助力企业疏导采购成本 我国有序推进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多地上调天然气销售价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优化居民阶梯气价制度,价格联动机制落地有助于燃气企业疏导采购成本,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57][59][60]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水电领域的长江电力(600900)、华能水电(600025)、川投能源(600674);燃气领域的新天然气(603393)、新奥股份(600803)、九丰能源(605090);煤电领域的华电国际(600027)、国电电力(600795) [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