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806
英大证券· 2025-08-06 09:31
英大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金 点 策 略 晨 报 2025 年 8 月 6 日 沪指重返 3600 点,震荡慢牛有望延续 总量视角 【A 股大势研判】 周二沪深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再次站上 3600 点,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及 通信电子等科技股联袂上涨,共同助力指数上行。大盘从上周三的 3636 点回撤 至 3547 点左右,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周一出现 1.5 万亿元的成交,周二成交温 和放量至 1.6 万亿左右带领大盘再次突破 3600 点。近期市场走势表明:一是大 盘整体形态趋势保持良好,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二是板块合理轮动。近期热点 板块有序轮换有利于未来慢牛行情的延续;三是当前市场已站上 3600 点,预计 后市震荡慢牛仍是主基调。 中期角度看,在关税谈判结果大概率向好、政策持续发力和流动性环境整体 性改善的推动下,A 股将呈现"震荡慢牛"格局,结构性机会丰富,对选股能力和 节奏把握提出更高要求。后市需密切关注主要经济体关税谈判进程及结果(尤其 中美)、三季度政策窗口期(财政发力)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操作上,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涨杀跌。策略上应聚焦绩优板块,同时需规 避前期涨幅过大但业绩存疑或 ...
乔锋智能(301603.SZ):已成立项目团队并投入资源,开发针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所需的其他机床设备
格隆汇APP· 2025-08-06 09:0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认为该领域是数控机床产品具有发展潜力的增量应用方向之一 [1] - 公司正在拓展现有机型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应用 [1] - 公司已成立专门项目团队并投入资源,开发针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所需的其他机床设备 [1] 产品应用方向 - 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大量精密金属零部件的加工需要使用公司数控机床产品 [1]
“3600点A股攻守道”系列报道之成长赛道篇 | 成长股多头逻辑未改 机构建议布局低估值成长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8:1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5日站上3600点关口,市场情绪回暖 [1][2] - 创业板指数6月至7月29日累计上涨逾20%,科创50指数同期上涨近10% [2] - 机构认为调整是连续上涨后的阶段性休整,非趋势逆转,中期逻辑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1][2] 政策与资金面支撑 -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2]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6月仍处1.8的历史高位,资金再配置空间充足 [3] - 6月至8月4日华夏创成长ETF净流入超41亿元,易方达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净流入超12亿元 [3] 产业新动能聚焦领域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上半年开源550多万条训练数据,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3] - 创新药领域:6月国家药监局推出临床试验审评审批"30日通道",Wind创新药指数6月至8月5日累计涨幅近30% [4][5] - AI领域: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下一代大模型及国产算力方案,Wind人工智能指数同期涨幅超15% [4][5] 机构配置建议 - 军工行业作为国家战略受益品种,拥挤度中等,是成长主线中配置价值较高的细分领域 [5] - AI应用板块估值未过热,海外微软、Meta云服务与广告业务超预期增长或映射国内市场 [6] - 风电、固态电池、3D打印等低位泛科技板块受关注,东吴证券建议把握"高切低"配置机会 [6] 科技成长主线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下半年AI核心技术创新加速,系统级算力、多模态模型将成为下一代趋势 [8] - 中银证券预测8月市场呈"轻指数、重结构"格局,科技成长仍是核心配置主线 [7] - 申万宏源认为2026年基本面改善与资金流入趋势更明显,科技仍是行情主线 [7]
浙商早知道-20250806
浙商证券· 2025-08-06 07:30
证券研究报告 | 浙商早知道 报告日期:2025 年 08 月 06 日 浙商早知道 2025 年 08 月 06 日 :王禾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12110001 :021-80105901 :wanghe@stocke.com.cn 市场总览 重要推荐 ❑ 【浙商大制造中观策略 邱世梁/周艺轩】兆丰股份(300695)公司深度:汽车轮毂轴承领军者,战略投资人形机 器人头部主机厂/丝杠产能——20250805 重要点评 ❑ 【浙商机械 邱世梁/王华君/何家恺】永创智能(603901)公司点评:与京东工业战略合作开拓渠道,人形机器人 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0250804 http://www.stocke.com.cn 1/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 大势:8 月 5 日上证指数上涨 0.96%,沪深 300 上涨 0.8%,科创 50 上涨 0.4%,中证 1000 上涨 0.71%,创业板指 上涨 0.39%,恒生指数上涨 0.68%。 ❑ 行业:8 月 5 日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是综合(+1.98%)、银行(+1.59%)、钢铁(+1.45%)、传媒(+1.28%)、通信 (+1.25 ...
成长股多头逻辑未改 机构建议布局低估值成长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5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5日站上3600点关口,市场情绪回暖,机构认为前期调整是阶段性休整而非趋势逆转 [1][2] - 创业板指数6月至7月29日累计上涨逾20%,科创50指数同期上涨近10%,创新药、AI、人形机器人等高景气赛道集体走强 [2] - 8月市场或维持震荡,但中期趋势向上逻辑未变,科技成长仍是主要配置方向 [8] 政策与资金支持 -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政策定力支撑科技创新驱动风格 [2]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6月仍处1.8的历史高位,资金再配置空间充足,成长主题ETF持续净流入(如华夏创成长ETF净流入超41亿元) [3] - 弱美元周期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成长风格在估值与流动性两端受益,降息预期升温强化优势 [7] 产业动态与新动能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上半年训练场和数据集落地,开源550多万条数据,工业/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35.6%和25.5% [3] - 国家药监局6月推出创新药临床试验"30日通道"审批,AI大会7月发布下一代大模型及国产算力解决方案 [4] - AI赛道下半年技术创新加速,系统级算力、多模态模型及智能体应用扩展(如企业管理、医疗场景)受关注 [9] 机构配置建议 - 中金8月风格轮动模型显示成长价值指标值0.94,市场偏向小盘成长,军工(拥挤度中等)、AI应用(估值未过热)、风电等泛科技方向受青睐 [5][6] - AI应用板块海外映射明显(微软/Meta云服务与广告业务超预期),国内或复制上游算力向应用端转移趋势 [6] - 东吴证券建议周期权重退潮后布局低位泛科技,"高切低"风格带来配置机会 [6] 行业数据与趋势 - 6月至8月5日创新药指数涨近30%,AI与人形机器人指数涨超15% [5] - 中银证券预计8月风格为低估值/弱盈利/小市值,科技成长是核心主线,指数呈"轻指数、重结构"格局 [8] - 中信证券认为信创等细分方向在政策与需求共振下将迎新一轮景气周期 [9]
股市必读:8月5日科恒股份现1笔折价18.76%的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235.6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6 03:48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科恒股份报收于17.06元,下跌1.56%,换手率5.94%,成交量16.25万手,成交额2.78亿元 [1] - 当日出现1笔折价18.76%的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35.62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864.1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83.5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647.72万元 [3] 资金流向 - 8月5日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和游资资金均呈现净流出状态,分别流出864.14万元和783.57万元 [3] - 散户资金净流入1647.72万元 [3] 业务进展 - 公司积极推进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智能装备方面的研发工作,采取"技术突破+生态协同"核心策略 [3] - 全资子公司浩能科技业务聚焦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如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等)及功能膜相关设备的研发制造 [3] - 浩能科技合作客户包括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航锂电),主要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采购 [3]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及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新能源正极材料、智能装备的主要客户群体为锂离子电池制造类企业 [3] - 稀土功能材料业务涵盖稀土发光材料和稀土储氧材料两大核心板块,主要应用于照明领域、尾气和废气处理领域 [3] 投资者关注 - 投资者关注碳酸锂期货价格从5万多反弹到接近8万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公司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操作进展 [4] - 投资者询问公司近期频繁发布利空公告是否对经营业务造成持续性影响,公司回应生产经营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5] - 投资者关注公司在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方面的布局及产品出货情况 [6] 公司回应 - 关于经营及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具体情况,公司建议关注定期报告 [5] - 公司表示将持续做好生产经营,实现经营质量提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5] - 关于股东人数和前10大股东情况,公司建议关注定期报告 [6]
禾川科技股价微涨0.52% 人形机器人概念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06 03:06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48.7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25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49.46元,最低探至48.01元 [1] - 成交金额达2.02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 [1] 行业及概念 - 属于仪器仪表行业 [1] - 涉及人形机器人、新型工业化等概念板块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5.13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7633.11万元 [1]
权重股发力 沪指涨近1%创年内收盘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17
8月5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走高,权重股表现出色,助力沪指重回3600点上方,创年内收盘新高。截至 收盘,上证指数报3617.60点,涨0.96%;深证成指报11106.96点,涨0.59%;创业板指报2343.38点,涨 0.39%。A股市场当天成交16158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76亿元。 盘面上,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权重股午后推升指数,新华保险涨超3%,泸州老窖、阳光电源涨 超2%;AI硬件端午后走强,CPO、高速铜连接纷纷活跃,奕东电子涨超10%,长飞光纤涨停;消费电 子板块普遍上涨,福日电子2连板;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东杰智能、上纬新材以20%幅度涨停。 因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PEEK(聚醚醚酮)材料概念股昨日同步走强。截至收盘,新瀚新材以 20%幅度涨停,华密新材涨超10%,中欣氟材涨停。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走强 消息面上,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 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将集中亮相,首发新品超100款,首发新品数量是去年的近2倍。 近期,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昨日再度走强,中马传动走出3连板行情。截至收盘,东杰智能、朗 ...
机器人零部件框架培训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灵巧手等)[1][4][6] - 核心公司:特斯拉(技术引领者)、优必选、智元、小米链(凌云、南山智尚)、雷迪克、豪能、北方机械、恒立等[1][2][5][1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与趋势** - 市场空间:特斯拉预测2027年量产50-100万台,总产值达2,000亿元(单价降至15万元/台)[12][19] - 驱动因素:大模型提升场景泛化能力,车企(特斯拉、小米、小鹏)利用数据优势切入[1][6] - 关键时间点:2026年特斯拉C端突破,国内优必选、智元2026年冲刺上市[6][7] **2 硬件升级关键技术** - **丝杠**:特斯拉使用14个直线执行器+34个手部丝杠(总计48个),行星滚柱丝杠因高效率受关注,C3(上半身)和C5(下半身)精度分级[9][13] -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主流(价格降至1,000元),国内双环豪能推进百线二维方案替代日本哈默纳科[10][16] - **灵巧手**:成本结构复杂(目标7,000元/只),特斯拉测试空心杯驱动方案,自由度提升至22个[11][12][17] - **传感器**:力传感器价格从1-2万降至2-3千元,触觉传感器以压阻/电容方案为主[11] **3 供应链竞争格局** - **国内突破**:磨床(华晨、日发)和丝杠厂商(雷迪克收购北方机械)打破日本垄断[14][15] - **车企转型**:主机厂供应链转向机器人(如舍弗勒代工小米链),汽车零部件公司(沪光、纽泰格)积极收并购[5][21][23] --- 其他重要细节 **1 成本与量产影响** - 百万台量级下,机器人单价可降至15万元,减速器、丝杠、灵巧手价值占比最高[12] - 谐波减速器价格因量产降至1,000元,丝杠(C5级)单价降至700-800元[14][16] **2 技术替代趋势** - 谐波减速器或面临摆线方案替代,电机技术转向空心杯驱动[3][12] - 灵巧手轻量化(强脑设计500克/30牛抓握力)和手眼协同为研发重点[9][17] **3 市场情绪与标的** - 特斯拉下修指引曾导致板块调整,但新技术(如雷迪克丝杠、豪能减速器)和定点变化驱动交易机会[3][15][22] - 潜在黑马:雷迪克、豪能、新泉、银轮等[22][24] --- 风险与挑战 - 谐波减速器寿命与负载能力限制,依赖日本技术[10] - 灵巧手量产成本控制(目标7,000元)和传感器一致性要求高[11][12] - 供应链竞争激烈,需平衡成本与精度(如丝杠C3/C5分级)[13][14]
华锐精密20250805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刀具行业,涉及进口替代加速、民企崛起趋势[5][9] * 公司:华锐精密,国内头部民营刀具企业,战略转型切入智能软件市场[2][4] ---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 1. **进口替代加速**:2025年刀具进口规模占比降至23%-24%(2018年为30%)[5] 2. **民企崛起**:国企退出市场,民企如华锐精密通过差异化策略挤压日韩中端份额,向高端市场迈进[9] 3. **外资收缩**:欧美企业(如肯纳金属)在华收入腰斩,因定价高、技术停滞、服务滞后[8] **公司战略与优势** 1. **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基体材料、涂层等全流程,自主可控无卡脖子风险[11] - 提供80%以上刀具品类(超2万种)及全包式年度合同[12] - 管理层对接模式提升效率,减少灰色收入[11] 2. **智能转型**:切入千亿级智能软件市场(年增量120-150亿),边际成本低、净利率高[4][18] 3. **技术传承**:继承山特维克技术,创始人引进国内首条硬质合金刀具生产线[11] **财务与业绩** 1. **财务拐点**:上市后固定资产投资超12亿,2025年起产能爬坡(整硬合金线利用率85%-90%)[6][14] 2. **业绩增长**: - 2025Q1净利润同比+70%,全年预计2亿(PE 20倍)[3][7] - 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2.8亿/3.9亿[7] 3. **增量领域**: - **军工**:2024年收入2000万→2025年1亿(国产化趋势)[15] - **能源**:与哈电、东方电气合作,增量超1亿[15] - **人形机器人**:与宇树机器人独家合作,2027年市场70-126亿,市值弹性90亿+[3][20] **人形机器人布局** 1. **合作**:宇树机器人唯一刀具解决方案商,订单暴增驱动产能需求[17] 2. **市场测算**: - 2027年全球出货100万台,单台刀具成本7000元→总规模70亿[19] - 假设市占率30%→净利润3亿(PE 30倍对应90亿估值)[20] **AI与智能制造** 1. **数字化平台**:入选湖南省标杆项目,AI赋能机床加工效率[18] 2. **市场潜力**:全球规模2000亿+,年增量200亿[18] --- 其他重要信息 * **估值预期**:2027年主业+人形机器人业务合计市值190亿(2025年折现170亿)[20] * **推荐评级**:PE 20倍低估,人形机器人赛道首选,强烈买入[21]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6]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70-126亿元(2027年)[7][20] * 智能软件市场:存量2000-3000亿,年增量120-150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