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
搜索文档
投身“制造强国”,可期!(追梦人·出彩00后①)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芯片封装技术 - 00后团队成功研发国产楔形劈刀,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实现中试量产并销售超过1万把[7][9] - 团队首创粉末冶金金丝通孔成型技术,将加工精度提升至50微米级,产品价格仅为国外同行的1/7(三四百元人民币 vs 三四百美元)[8][9] - 团队初创企业已具备生产四大类、50多种型号电子封装楔形劈刀的能力,产品寿命和可靠性不输国外[9] 数控铣技术 - 00后数控铣工龙伟杰获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正负0.002毫米范围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4)[10][13] - 通过7年训练掌握"老师傅经验",包括空切摸清设备特性、精准控制虎钳夹紧力等关键技术[11][12] - 留校任教后培养的学生获第二届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二等奖,正带队备战第四十八届世界技能大赛[14] 工业机器人运维 - 00后运维员刘进获南湖区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擅长机器人"神经系统"维修,曾用一天时间修复内部线路损坏的机器人[14][15] - 开发免关机排障技术,通过系统指令直接处理传感器报警问题,显著提升生产效率[16] - 所在企业加西贝拉生产冰箱压缩机的加工精度误差不超过0.001毫米,工业机器人单台价值达数百万元[15][17]
重庆南川:高铁畅通出行路 建设跑出加速度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46
高铁开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重庆市南川区正式纳入高铁网络 从中心城区出发20多分钟可直达 通行时间大幅缩短[1] - 南川区全面融入全市"半小时通勤圈" 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1] - 南川是东向 南向出渝大通道重要节点 具备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1] 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 南川加快构建"332"产业集群体系 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2] - 2025年第二季度集中开竣工重点项目53个 其中29个新开工项目协议金额67 2亿元 24个竣工项目总投资124 8亿元[2] - 重点推进年产8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年产20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组件等项目[2] - 未来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绿色建材 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三大主导产业集群[3] - 培育铝器时代 鸿路钢构 中石化页岩气等百亿级企业[3] 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 金佛山拥有国家5A级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张名片[4] - 优化"一山一片一带多点"产业布局 发展景区游 康养游 民宿游 农旅融合游四大业态[4] - 打造10余项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包括滑翔伞 飞拉达 泉水漂流等[4] - 推进"花好月圆"主题文旅项目 山王坪康养生活区等项目建设[4] - 实施"178环线"六大提升行动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驾游线路[5]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南川是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区县 国家优质稻标准化示范区[7] - 北部片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 精品农业 休闲农业 打造农旅融合优选地[7] - 南部片区发展中药材 南川大树茶 方竹笋等山地特色产业[7] - 推动南川米定制化生产 蓝莓集群化种植 南川大树茶品牌化发展[7] - 新建方竹抚育示范基地 加快"渝十味"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建设[7]
分秒间的智造力
河南日报· 2025-07-03 16:42
制造业生产效率 - 郑州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生产一台空调压缩机仅需6.5秒,自动化率达75%以上,加工精度控制在千分之一毫米级 [1][4] -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平均51秒下线一辆整车,总装车间有14个车型共线生产 [4][5] 公司产能与投资 - 郑州海立压缩机项目2023年4月开建,一年内实现投产,2024年预计累计量产500万台压缩机 [4] - 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自2017年落户累计投资超200亿元,生产整车240多万辆、产值超1800亿元,是上汽集团全国最大乘用车生产基地 [4] - 上汽郑州基地2024年产量预计增至50万辆,带动周边配套企业产值增长 [6] 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 - 郑州海立生产车间应用在线AI视觉检测、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智化互联工厂 [4] - 上汽郑州基地总装车间采用AGV物料车和机械臂协同作业,实现高效生产 [4] - 河南省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强省、数智强省建设 [6][7] 产业链布局 - 郑州海立产品主要配套郑州海尔创新产业园 [4] - 上汽郑州基地带动数十个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布局郑州 [4]
全球经济动能趋弱,中行展望:银行业盈利看重新兴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4:25
全球经济金融形势 - 2025年二季度美国推出"对等关税"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导致全球贸易波动加剧,经济增长动能走弱[2] - 美国二季度消费市场扩张放缓,欧元区4月出口同比下降1.4%,日本外需疲软,东盟五国受关税冲击较大[2] - 2025年三季度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提高,需求转弱或缓解通胀压力,美元指数趋弱但美债收益率可能抬升[3] 中国经济表现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实施逆周期调控政策,内需稳定出口超预期,但二季度经济景气度因外部冲击和房地产转弱回落[3] - 宏观政策需加力提效,重点推动需求侧政策落地并储备增量政策,以内部确定性增长应对外部不确定性[3]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创2024年以来新高,主因以旧换新政策和"618"消费前置效应[10] 银行业发展动态 - 2025年二季度全球银行业经营承压但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支撑盈利增长,资产质量分化[4] - 美国银行业一季度净利润707亿美元(同比+9.3%),欧元区514.7亿美元(+0.8%),日本270.7亿美元(+29.6%)[5] - 中国银行业聚焦科技金融,国有大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幅预计超20%,完善科技金融组织架构[7] 稳定币发展趋势 - 香港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的司法管辖区,国内互联网企业如阿里、京东布局稳定币[8] - 稳定币应用或冲击美元地位,发展中国家发展CBDC旨在推进去美元化,可能影响美债市场及美联储政策[8] - 中国可渐进推进人民币稳定币,先在离岸市场应用于贸易支付再扩展至金融投资,需警惕洗钱等风险[9] 消费市场展望 - 2025年下半年中国消费预计以稳为主,服务消费增速持续高于商品消费,假期增多或进一步支撑增长[10]
浙江出台政府投资基金新政,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未来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7-02 14:12
政府投资基金战略定位 - 浙江省政府投资基金紧密围绕重大战略部署 重点投向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 [1] - 通过政府引导积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1] 基金分类及投资方向 - 产业投资类基金重点服务"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加强产业引导培育 对重大战略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 [1] - 创业投资类基金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布局 聚焦人工智能 生物科技 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1] 创业投资策略 - 坚持"五投"原则:投早期项目 投小微企业 投长期发展 投硬核科技 投科创平台和创新人才 [1] 基金退出机制优化 - 鼓励设立并购基金和私募股权市场二级基金 提供更多元化退出渠道 [1] - 省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市场将提升服务能力 为基金份额转让和股权投资退出提供更好平台支撑 [1] 资金来源管理 - 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为耐心资本作用 积极争取全国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及各类国家级基金在浙江落地或联合设立子基金 [2] - 对需要长期布局的重点领域采取接续投资 合理延长存续期等方式确保投资连续性 [2] 存量基金整合优化 -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2] - 对运营效果不达预期的基金采取管理人更换 团队调整或提前退出等措施 [2] 政策意义 - 标志着浙江省政府投资基金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2] - 将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2]
前5月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固投持续承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8 21:46
工业经济 - 2025年1—5月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5%,化工制造业同比增长12.2% [1]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1] - 高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服务器同比增长380.9%,集成电路同比增长85.9%,传感器同比增长80.8%,电子计算机整机同比增长42.6% [1] 外贸进出口 - 1—5月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6158.5亿元,同比增长17.4% [1] - 进口2441.1亿元,同比增长28.5%,出口3717.4亿元,同比增长11.2% [1] - 5月单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7%,其中进口同比增长14.2%,出口同比增长8.6% [1]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东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6.7% [2]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6% [2]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0%,工业投资同比下降4.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3.3% [2] -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4.4%,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1—5月东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2.81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1-4月提高0.4个百分点 [2]
今年前5个月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苏州日报· 2025-06-26 08:41
工业经济 - 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61.1亿元,同比增长4.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1] - 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68.6%,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7.6%和6.7% [1] -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1%,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1] 服务业 - 1至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003.8亿元,同比增长8.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分别增长12.3%和12.0%,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6.3个百分点 [1] 固定资产投资 - 前5月固定资产投资2620.0亿元,同比增长0.1%,工业投资920.3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5.1%,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 [2]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 [2] 消费市场 - 前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2.7亿元,同比增长4.2%,家电办公类产品中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8%和240.2% [2] - 线上消费增长15.0%,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个百分点 [2] 对外贸易 - 前5月进出口总额10761.45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6795.43亿元(增长8.6%),进口3966.02亿元(增长2.3%) [2] - 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15.4%,占出口总额比重达46.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对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长46.2%和36.1% [2] 金融与物价 - 5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6845.4亿元(增长5.1%),贷款余额59143.9亿元(增长6.8%) [3] - 1至5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9%,5月同比下降1.0% [3]
跨国公司为何走进潍坊?从跨国公司合作对接会看潍坊引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6-18 21:33
潍坊制造业实力 - 制造业总量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国1%,拥有37个工业大类中的31个制造业行业,涵盖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连续四年突破万亿,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2] - 动力装备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形成完整链式结构,潍柴动力等企业引领传统燃油及氢燃料、磁动力等新型动力发展 [2] - 智能农机产业链覆盖24个种类,谷物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等10种产品市占率全国第一,为全国最大最先进农机基地 [2]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截至2024年拥有219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228家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布局元宇宙、磁技术、工业母机等新兴产业 [3] - 30余种工业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11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4] 现代农业领先地位 - 寿光设施蔬菜基地智能温室占比超30%,应用传感器、无人机、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科技化种植 [6] - 青州花卉交易额达150亿元,自主培育15个兰花新品种,多肉种苗占全国80%,温室建设输出占全国65% [6] - 高密粮食产量18亿斤,面粉加工出口超千万美元;临朐为亚洲最大鹅肥肝基地;安丘牛蒡年出口300余吨 [6] - 潍坊用全国1.7‰土地、1‰淡水贡献全国16.8‰蔬菜、21.4‰农产品出口额 [6][7] 对外开放与外贸表现 - 2024年举办跨国公司对接会,吸引38家世界500强参与,签约外资项目24个、合同外资7.6亿美元,蓝帆医疗引入泰国HKG投资2亿美元 [9]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总值1539.4亿元,同比增长5.1%,出口增4.8%、进口增5.7% [10] - 92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潍投资,潍坊企业在72个国家和地区布局项目,与45个国际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12]
"稳、强、新" 江西南昌高新区经济底气十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08:43
南昌高新区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总量246.9亿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经济指标全面增长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分别高于江西省、南昌市平均增幅3.4个和3.8个百分点 [2] - 28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累计同比增长37.5% [2] 工业经济 - 电子信息、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航空制造、医药健康两个"百亿级"产业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7.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5.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6% [2] - 1-4月新签约项目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 [2] 外贸表现 -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111.9亿元,同比增长54.4%,其中出口76.7亿元增长63.3%,进口35.2亿元增长38.1% [3] - 实际利用外资2975.6万美元,同比增长75% [3] - 南昌华勤系进出口同比增长114.3%,南昌菱光进出口同比增长70.4%,南昌航诺进出口同比增长27.8% [3] 未来产业布局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4.8%,光电子器件制造业、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业、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64.4%、356.6%和85.4% [4] - 江铜铜箔公司研发3.5微米超薄铜箔,产品进入比亚迪、瑞浦兰钧、欣旺达、蜂巢等头部企业供应链 [5] - 低空经济、未来显示、未来材料等方向为突破口,构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格局 [4]
2025最新二线城市排名:济南居首,厦门第六,洛阳新晋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6-03 08:52
2025新一线城市排名 - 新一线城市前十名分别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和天津 [1] 二线城市排名亮点 - 济南位居二线城市榜首,厦门位列第六,洛阳首次入围二线城市榜单 [3] - 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文化旅游(趵突泉、大明湖)方面表现突出 [5][7] - 厦门以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高绿化覆盖率、优良空气质量)和国际化(对外贸易、旅游) [7][9] - 洛阳依托工业基础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并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十三朝古都资源转化) [9][11] 城市发展特征 - 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城市间竞争,魅力与实力成为重要衡量指标 [3] - 上榜城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 [11][13] - 未来需持续发挥优势(如济南的省会资源、厦门的生态+创新、洛阳的工业+文旅协同)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