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资产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一季度酒店业“成绩单” 速览:亚朵增速亮眼 锦江业绩承压
犀牛财经· 2025-06-04 14:52
财务表现 - 亚朵集团一季度总营收19.06亿元同比增长29.8% 调整后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32.3%成为增速最亮眼企业 [2] - 华住集团一季度净利润8.94亿元成为盈利能力最强企业 [2] - 锦江酒店一季度净利润暴跌81%主要受政府补助同比下降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 [2] - 首旅酒店一季度营收17.65亿元同比下降4.34%但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8.37% 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2.03% [2] 运营效率 - 华住集团一季度酒店数11685家中高端占比45% 加盟化率92% RevPAR208元同比下降3.9% 入住率76.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ADR272元同比下降2.6% [3] - 亚朵集团一季度酒店数1727家新开店同比增长24.7% RevPAR304元恢复至2013年92.8% 入住率70% ADR418元 [3] - 首旅酒店总数7084家中高端占比29% 加盟化率91.6% 新开店同比增长46.3% RevPAR141元同比下降4.6% 入住率61.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ADR228元同比下降2% [4] - 锦江酒店总数13513家中高端占比60% 加盟化率94.32% 新开店同比增速8.7% RevPAR152.65元同比下降7.88% 经济型酒店入住率63.1% ADR89.29元同比下降2.46% [4] 行业趋势 - 极致扩大加盟化率践行轻资产模式是行业主流选择 [5] - 运营效率整体承压是第一季度旅游季尚未到来前的整体状态 [5] - 相比市场消费意愿不佳企业竞争活力流失更致命 [5]
德康农牧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行业[3] - 公司:德康农牧,是一家集生猪、黄羽鸡育种、养殖以及饲料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发展情况与地位 - 过去四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59%,位列前十大猪企之首,2024 年生猪出栏量 878 万头,同比增速 25%,预计 2025 年出栏量达 1100 万头,有望成为 22 - 25 年间唯一突破千万头的上市猪企[2][3] - 从初创型养殖企业成长为全国第六大生猪养殖企业[15] 创新模式 - 采用“公司 + 农户”的二号农场模式,将代养环节延伸至母猪,自繁自养、一号农场(仔猪代养)和二号农场(母猪代养)出栏量占比分别为 20%、60%和 20%,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提高农户收益[4][5] 轻资产表现 - 创新二号农场模式降低自身资本需求,2024 年与行业龙头相比总资产金额较低,二号农场主投入回报率达 17%,高于申万农业林牧渔行业平均值 2%[6] 低成本策略 - 2024 年完全成本低于 14 元/公斤,最新月度数据低于 12.5 元/公斤,低于行业中枢约 1 元以上,核心原因是自主研发种公猪及饲料营养技术,以及健康管理与数字化高效管理[7] 高弹性增长 - 2019 - 2024 年间出栏增速达 60%,是上市企业中增速最快者之一,未来能繁母猪数量支持产能扩展至 3000 万头,区域加密策略增强市场吸引力[8] 效率优势 - 2021 - 2023 年料肉比分别为 2.52、2.50 和 2.4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自主培育的优质种猪性能全国领先,如 E 系种公猪料肉比更低[11] 低成本运营方式 - 科技方面,投入优质种猪培育及精准饲喂技术,自主培育优质种猪使头均日增重提高 50 克以上,料肉比下降 0.1 以上,每头猪成本降低约 100 元,开展精准母猪饲喂技术;管理方面,通过有效健康管理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养殖效率并降本[12][13] 健康管理措施 - 兼顾生态环境与隔离条件采用先进设计理念,针对疾病全面跟踪调查并制定多种疫病净化方案,已有 15 个区域公司及旗下相关厂实现伪狂犬病和猪瘟病毒净化,增强数字化投入[14] 未来发展潜力 - 依托二号农场模式深耕西南区域,中小散户务工返乡群体转化有望贡献超千万头生猪出栏量增量,以核心种群和纯种群为基础可提供远期 3000 万头仔猪生产能力,中期规划 2025 年出栏 1100 万头,同比增长 25%;2026 年出栏 1500 万头,同比增长 36%[15][16] 估值情况 - 截至 2025 年 6 月 4 日,对应每头市值 2038 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沪深港通持股比例从 1.5%提升到 13.4%,换手率高点超 11%,流动性改善,有较大估值修复空间[4][10][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德康农牧日均换手率约为 1%,较 2024 年有显著改善,日均成交额约 0.5 亿元港币,沪深港通占比较年初提升 10 个百分点至 13%[17]
由「轻」变「重」,是拼多多的宿命
搜狐财经· 2025-06-04 09:27
核心观点 - 拼多多面临增长困境 营收增速放缓且净利润大幅下滑 毛利率持续下降引发市场担忧 公司正从轻资产模式转向重资产运营以弥补基础设施短板 [2][4][32] - 公司通过推广拼多多驿站解决物流末端问题 但面临激烈竞争和法律风险 同时营销费用大幅增加 [6][17][18] - 即时零售领域存在明显进入壁垒 拼多多缺乏物流基础设施 管理层对是否进入该领域态度模糊 [24][29][30]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95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净利润147.42亿元 同比下跌47% [2] - 营收成本409.5亿元 毛利率57.2% 低于去年同期的62.3%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约75.5% [2] - 营销费用达334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234.1亿元增长近50% [18] 业务战略转型 - 将"多多买菜快递代收业务"更名为"拼多多驿站" 新增24小时自助取件和送货上门服务 [6] - 驿站运营主体资质于2024年5月审结获批 采用"先上车再买票"方式快速扩张 [8] - 公司从轻资产模式转向重资产运营 需要弥补物流基础设施短板 [4][32] 竞争环境 - 菜鸟驿站2024年全年营收达1012.72亿元 拥有完善的技术和物流体系 [19] - 美团第一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分部营收643亿元 同比增长17.8% 经营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39.1% [24] - 京东含外卖在内的"新业务"营收57.53亿元 同比增长18.1% 亏损13.27亿元 [24] - 阿里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1.34亿元 同比增长10% [24] 市场机会与挑战 - 多多买菜2023年日平均成交单量达4000万单 但未能稳定盈利 [15] - 2022年通过"千人地推"和"高额补贴"开展快递代收业务 4个月出动超3000名地推人员 [16] - 首批入驻代收点可享3000元入驻补贴 每日最高500元包裹补贴 及免费设备支持 [16] - 2024年4月因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菜鸟500万元 [17]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商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即时零售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23] - 物流基础设施建立具有高壁垒 需要长期投入和磨合 [28] - 饿了么的即时配送系统具有战略价值 可快速切入即时零售市场 [25][26]
513座万达广场,王健林卖多少才「上岸」?
36氪· 2025-06-03 16:23
万达资产处置动态 - 万达年内将转让超50座万达广场,包括近期由太盟投资、高和资本、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组成的接盘团以股权交易方式打包购入的48座万达广场,交易金额或达500亿元[3] - 此次交易是继2017年637亿元资产出售后的最大规模资产剥离[3] - 截至2024年底,万达在全国开业513座万达广场,商业运营总建筑面积7090万平方米,估值逾8000亿元[3][13] 交易结构与参与方 - 交易由太盟投资牵头,计划注资约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银团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剩余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募集[7] - 接盘方中太盟投资曾于2024年3月联合其他投资方向珠海万达商管注资600亿元[8] - 腾讯和京东2018年曾分别以100亿元和50亿元入股万达商业,持股比例4.12%和2.06%[9] - 交易完成后万达商管将继续负责运营,所有权转移,符合其轻资产模式[10] 万达广场经营状况 - 2023年上半年万达商管总租金收入263.2亿元[14] - 2020-2023年3月万达广场平均租金100-108元/平方米/月,出租率97%-99%[14] - 513座万达广场可出租面积约4821万平方米,按100元/平方米/月租金和98%出租率计算年租金约567亿元[14] -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万达广场累计销售超60亿元,客流1.3亿人次,200余座广场客流超3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0%[16] 万达财务状况与后续计划 - 截至2024年9月,大连万达商管短期债务约439.74亿元,有息债务合计1725.33亿元[16] - 2024年3月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变化,新增7家公司合计持股27.66%,大连万达商管持股降至12.34%[17] - 新增7家公司中除大连盛舸由阳光人寿控制外,其余6家为万达商管全资子公司[18]
凯文教育(002659):经营拐点初现,多元布局构筑成长新曲线
中航证券· 2025-05-30 19: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K12学校运营稳定增长,国内升学路径拓展顺利,轻资产模式具备复制潜力;职业教育与干部培训协同发力,新业务具备放量潜质,叠加财务结构持续优化与国资支持,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59828万股,总市值28.72亿元,流通股本59828万股,流通市值28.72亿元,12月最高/最低价为6.18/3.08元,资产负债率28.47%,每股净资产3.62元,市盈率(TTM)-87.13,市净率(PB)1.33,净资产收益率0.02% [2] 2024年年报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25.92%;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25.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26.67%;毛利率27.45%,同比+3.31pct;净利率-10.87%,同比+8.22pct [5] - 单季度来看,24Q4实现营收0.94亿元,同比+50.08%;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38.66%;毛利率22.32%,同比-0.90pct,环比-11.13pct;净利率-15.03%,同比+21.80pct,环比+2.17pct [5] 业绩增长原因 - 收入持续高增得益于K12在校生人数稳步增长、学费结构优化及职业教育业务有序推进,教育服务收入为核心贡献项 [5] 分季度业绩情况 - Q1~Q4分别实现营收0.77/0.75/0.73/0.94亿元,同比+12.93%/+25.76%/+16.06%/+50.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4/-0.06/-0.12/-0.15亿元,同比+66.66%/+33.58%/-125.04%/+38.66%;Q4营收同比稳增、亏损收窄,预计盈利拐点逻辑逐步确认 [5] 分业务业绩情况 - 教育服务全年实现营收2.60亿元,同比+41.86%;培训业务实现营收0.55亿元,同比-16.90%;其他业务收入0.05亿元,同比+10.13% [5] 盈利能力情况 - 毛利率: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27.45%,同比+3.31pct,得益于教育服务毛利率显著提升(32.73%,同比+3.91pct),培训业务毛利率同比-5.24pct至9.87%,整体结构优化对冲部分成本波动 [5] - 费率:2024年三费率为28.05%,同比-10.77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2%/14.83%/11.50%,同比-0.94pct/-4.56pct/-5.27pct [5] - 净利率:2024年净利率为-10.87%,同比+8.22pct [5] 2025Q1业绩情况 - 实现营收0.91亿元,同比+17.68%,归母净利润46.84万元,去年同期为-353.82万元,实现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6.32万元,去年同期为-433.82万元 [5][6] - 毛利率32.40%,同比+5.68pct,三费率22.83%,同比-7.04pct,费用结构持续优化,净利率同比+5.20pct至0.60% [6] 业务布局情况 - 培训业务:加快非季节性培训拓展,涵盖AI、机器人、营地拓展等新方向,随着中产家庭对素质教育认知提升,具备长期成长基础 [7] - K12业务:作为主业保持强劲增长,2024年教育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60亿元,同比+41.86%,毛利率提升至32.73%(+3.91pct);海淀、朝阳凯文学校毕业成绩逐年提升,在校生规模逐年上涨;通过输出管理模式拓展轻资产服务,2024年为上海博华双语学校提供全面运营管理,新增国际高中课程,未来有望复制输出经验至山东、江苏等地 [8] - 职业教育业务:围绕产教融合、科技人才与党政干部培训三大方向稳步推进,2024年产业学院已布局山东、河南、湖南等地,专业覆盖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与中关村科技创新学院合作发力党政干部培训,2024年已为北京市税务系统等单位开展多期培训;与百度、华为、小米等企业联合开发课程,2025年有望实现认证和商业化转化 [8] - 素质教育业务:形成独特竞争力,依托体育、艺术、科技资源形成校内校外联动体系,朝阳校开设国际艺术班(KAP)和音乐班(KMP),升学路径多元;西山滑雪场与冰场已成为北京青少年冰雪活动基地 [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5/0.53/0.77亿元,EPS分别为0.04/0.09/0.13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114/55/37 [9]
万达广场,王健林的套现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3:36
万达资产出售交易 - 大连万达商管出售48座万达广场100%股权,交易总规模或达500亿元,平均单座售价约10亿元[2][4] - 买方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组成的合营企业[4] - 被收购项目分布在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此前由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全资持有[5] 万达债务危机背景 - 公司背负两份对赌协议债务:2016年私有化退市时签订的第一份对赌涉及腾讯/苏宁/京东/融创等机构300多亿元,需2018年前完成A股上市[6] - 2021年珠海万达商管港股IPO失败导致第二份对赌触发,欠太盟投资/腾讯等机构380亿元[7] - 截至2024年三季度,大连万达商管负债总额1375.61亿元,账面现金仅115.77亿元[13] 万达广场经营现状 - 2024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净利润97.79亿元,同比下滑11.55%[8] - 全国商场数量从2019年1168家降至2023年794家,降幅32%[7] - 部分出售项目售价较峰值缩水40%,但投资机构认为当前是抄底良机[9] 战略转型与资产处置 - 公司提出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模式,目标成为商业运营服务商而非开发商[15] - 过去两年累计出售超40座万达广场,2025年已售7座[6] - 截至2024年底仍管理513座万达广场,其中自持物业约180座[17] 剩余资产与品牌价值 - 公司保留万达文旅、万达体育、宝贝王乐园和IP业务等资产[17] - 持有珠海万达商管40%股权,后者为万达广场管理方[17] - 王健林家族财富从2015年2200亿元峰值缩水至2024年约300亿元[17]
卖枕头,真能救酒店?
创业邦· 2025-05-30 11:34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酒店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华住、锦江、首旅、亚朵四大集团2025年Q1业绩分化显著 [3][7] - 全行业规模扩张加速,2024年净增酒店近3万家,总量突破37万家,创五年新高 [7] - 行业面临"量增价减"压力,2024年RevPAR同比下降9.7%至118元,ADR下降5.8%至200元,OCC下降2.5%至58.8% [13][14] 华住集团 - 2025年Q1营收54亿元(+2.2%),净利润8.9亿元(+35.7%),以11685家门店和94.7%加盟占比维持规模第一 [4][8] - 轻资产模式主导,加盟店贡献46.3%营收且同比增长21.1%,但直营收入下降10% [26] - 运营效率领先,2024年RevPAR 235元(-3%),OCC 81.2%(+0.2%),但2025年Q1 RevPAR降至208元(-3.9%) [14][16] 亚朵集团 - 唯一实现"双高增",2025年Q1营收19.1亿元(+29.8%),净利润3.5亿元(+32.3%),净利率18.3% [4][24] - 零售业务占比30.3%,2025年Q1零售收入6.94亿元(+66.5%),但销售费用激增61.7% [5][24] - 单店产出突出,2024年ADR 437元(-5.8%),RevPAR 351元(-6.8%),均居四巨头首位 [14][15] 锦江集团 - 规模最大(13513家门店)但增长乏力,2025年Q1营收29.4亿元(-8.25%),净利润0.4亿元(-81.03%) [4][9] - 中低端业务(占97%)持续下滑,2024年收入下降4.6%,高端业务虽增49.6%但仅占2%营收 [28][30][31] - 会员体系效率低下,1.9亿会员中央预订率仅30%-40%,高价值用户占比不足1% [33] 首旅集团 - 2025年Q1营收17.7亿元(-4.34%),净利润1.4亿元(+18.4%),门店7080家 [4][10] - 会员体系扩容(如LIFE俱乐部1.97亿会员),但转化效率未明显提升 [38] - "景区+餐饮"策略成效有限,2024年景区收入微增0.07%至5.16亿元 [36][39] 战略路径对比 - 华住坚守规模经济,亚朵押注零售差异化,锦江与首旅转型高端和会员体系遇阻 [20][27][39] - 加盟模式成主流,华住、锦江加盟占比均超90%,但加剧品牌管理难度 [26][33][41] - 亚朵零售业务线上占比90%,华住零售试水谨慎且未单独披露收入 [22][25] 未来挑战 - 华住需应对加盟扩张下的RevPAR持续下滑(2025年Q1 -3.9%)与精细运营平衡 [16][41] - 亚朵面临零售业务占比突破40%的盈利质量考验 [26][41] - 锦江与首旅需解决会员转化、高端突破及国际业务亏损等结构性难题 [33][39][41]
能屈能伸!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全是熟人接盘,网友却一边倒怒赞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45
八年前,王健林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成了全网调侃的热梗,尽显商界大佬的霸气。 谁能想到,如今这位曾经的地产巨擘,竟因 "卖卖卖"频频登上热搜。 当5月25日王健林再抛48座万达广场的消息传来,网友们不仅没嘲讽,反而齐刷刷点赞:"这才是真大佬, 能屈能伸!" 这48座万达广场可不是小数字,遍布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有人算过账,光 是租金收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王健林却果断出手,这份魄力,让网友直呼"狠人!" 有段子手调侃:"别人卖东西是'挥泪大甩卖',老王这是'笑着数钱甩卖',不愧是商界老狐狸!"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太盟、高和丰德、腾讯、潘达商业、阳光人寿等大佬组团出手,买下王健林 手中48座万达广场。 仔细一看,这哪是交易,分明是"熟人聚会"!腾讯早在2018年就砸100亿入股万达商业,还买了万达影 视;阳光人寿近两年默默收下6座万达广场;京东当年也跟着腾讯参与万达340亿融资…… 网友笑称:"老王这是给老朋友们发'救急信号',熟人之间好办事,连砍价环节都省了!" 回顾王健林的商业版图,简直像坐过山车。早年疯狂扩张,从商业地产跨界文旅、影视、金融,堪称"商 ...
名创优品(09896.HK):国内同店边际向好 关注运营提效
格隆汇· 2025-05-29 01: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 同比增长18.9% [1] - 归母净利润4.16亿元 同比下降28.52% [1] - 经调整净利润5.87亿元 同比下降4.81% [1][3] 分业务收入表现 - MINISO国内业务收入24.94亿元 同比增长9.1% [1] - MINISO海外业务收入15.92亿元 同比增长30.3% [2] - TOP TOY业务收入3.4亿元 同比增长58.9% [3] 门店运营情况 - 国内MINISO门店净减少111家 期末总数4275家 同比增加241家 [1] - 海外门店净增95家 期末总数3213家 同比增加617家 [2] - 海外直营店/合伙人店/代理店分别548/432/2233家 同比增加267/118/232家 [2] - TOP TOY门店达280家 同比增加120家 [2] 区域拓展重点 - 亚洲(除中国外)门店1663家 环比新增52家 [2] - 北美门店375家 环比新增25家 [2] - 拉美门店646家 环比新增9家 [2] - 欧洲门店301家 环比新增6家 [2] 同店与单店表现 - 国内同店销售下降中个位数 但边际降幅收窄 [1] - 海外单店收入同比增长4.6% [2] - TOP TOY单店收入同比下降11.95% [2]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44.2% 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23.07% 同比上升4.37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5.47% 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 [3] - 财务费用率-1.11% 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 [3] 费用结构变化 - 直营店相关费用同比增长71.4% [3] - 授权费用同比增长39.6% [3] - 物流费用同比增长31.3% [3] - 财务成本增加主要来自收购永辉的银行贷款利息及直营店租赁负债利息 [3] 业务发展策略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4.2个百分点至39.0% [3] - TOP TOY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2] - 收入组合转向高盈利产品 [3] - 通过渠道、商品、IP及会员建设持续优化运营 [4]
王健林 “卖卖卖” 背后的万达命运:轻资产革命与债务困局的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5-28 19:30
资产出售与债务危机 - 万达集团以500亿元出售48座核心万达广场 创中国商业地产单笔交易规模新纪录 [1][2]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116亿元 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达400亿元 资金缺口284亿元 [2] - 因珠海万达商管港股上市对赌失败 22家机构追讨300亿元股权赎回款及40亿元利息 叠加其他合作方债务追讨 流动性几乎枯竭 [2] - 截至2024年6月末 万达商管合并口径有息负债1375.61亿元 其中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占比21.99%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16亿元 [3] - 交易资金安排:太盟投资注资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 国有大行银团提供300亿元贷款 剩余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完成 [3] 轻资产转型战略 - 自2015年提出轻资产战略以来 已累计出售超过80座万达广场 轻资产项目占比从2017年不足20%跃升至2025年60%以上 [4] - 保留运营权并通过"输出品牌+运营管理+租金分成"模式获取收益 包括每年2-3亿元冠名费 3%-5%租金收入作为基础管理费 20%-30%超额利润分成 [4] - 2024年轻资产管理费收入达89亿元 较四年前增长3倍 利润率35% 显著高于传统重资产模式10%-15% [5] - 通过将2400亿元表内负债转化为表外管理费收入 资产负债率从82%降至65.2% [5] - 2024年全国商业地产租金普遍下滑 但万达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5.7%租金收入增长 [5] 接盘方资本布局 - 接盘方包括太盟投资、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高和丰德、阳光人寿 形成"私募+互联网+险资"组合 [8] - 太盟投资负责整合银团贷款和夹层融资 构建"次级+优先级"结构化投资体系 计划通过REITs在3-5年内退出 [8] - 腾讯和京东战略意图明确:腾讯希望将万达广场转化为"线下流量+线上交易"场景 京东计划整合即时零售和物流打造"分钟达"服务网络 [9] - 阳光人寿等险资机构看重核心地段商业地产5.5%-6.5%租金收益率 2023年以来已累计接手万达出售的24座广场 占总量近30% [10] 行业趋势与挑战 - 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至3.5% 商业地产空置率攀升至18.7%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11] - 轻资产模式契合商业地产"去地产化"趋势 与国际领先的西蒙地产、凯德集团定位接近 2024年管理费收入利润率35%接近凯德水平 [12] - 运营能力面临考验:2024年租金收入增速5.7%低于华润万象生活8.2%和龙湖天街7.5% [13] - 资产质量问题凸显 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资产面临出租率波动风险 [13] - 行业竞争加剧 华润、万科通过发行REITs盘活存量 印力、凯德等外资加速扩张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