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权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保护科技创新专项行动 5个月起诉科创案107件244人
长江商报· 2025-06-11 07:34
科技创新保护专项行动 - 湖北省检察院开展"服务支点建设保护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旨在提升知识产权检察职能,2025年1月至5月批捕涉及科技创新案件69件114人,起诉107件244人,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3件 [1] - 专项行动加大对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的打击力度,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知识产权 [3] - 下一步将依法打击侵害科技企业财产权益、网暴伤企等犯罪,严惩涉及重大科研项目工程的职务犯罪,强化刑事诉讼监督 [3] 典型案例分析 - 武汉某信息公司前员工高某甲等9人利用原公司秘点技术生产同类产品,销售1500余万元,毛利1100余万元,2025年4月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定罪量刑,退赔权利人损失2300万元 [2] - 十堰查获假冒东风商标汽车电气配件191种,铭牌等7万余个,被告单位被罚50万元并追缴违法所得,两名负责人被判二年至三年有期徒刑 [4] - 襄阳高新区检察院成立12家"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其中10家设在企业内,已办理多个典型案件 [4] 跨区域协作机制 - 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地检察院、法院、知识产权局签订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八个方面合作 [5] - 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四地检察机关会签知识产权检察协同保护框架协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5] -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强化跨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联络会商、案件协调等机制,聚焦"独角兽""专精特新"等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4][5]
【财闻联播】“苏超”火了,“粤超”来了!关于光伏行业,天合光能董事长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0 20:31
宏观动态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任务,旨在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作用 [1] -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优化离境退税新政实施首月(4月27日—5月26日)全国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销售额增长56%,"即买即退"业务办理量同比增长32倍,销售额增长50倍,新增退税商店1303家至5196家 [3] - 第二批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完成发行,总规模395亿元(中国国新230亿元、中国诚通165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2.09%,重点支持央企在重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 [4] 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就《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要求平台经营者加强直播间运营者资质审核、建立违规处置机制、完善信息公示等,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2]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呼吁钢铁与汽车行业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强调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需从"量本位"转向"价本位",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7] 公司动态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提出光伏行业需进行整合,硅料已开始整合,中下游拉晶切片、电池组件环节将跟进,同时需严控新增产能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4] - 南方电网原纪检监察组组长龙飞因受贿613万元被判有期徒刑七年,其利用职务便利为相关企业提供经营及项目承揽帮助 [15] 市场数据 - 6月10日A股沪指跌0.44%,深证成指跌0.86%,创业板指跌1.17%,种业、稀土、航运概念逆市走强,两市成交额超1.4万亿元 [10][11]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72.8亿元至17982.83亿元(上交所9114.11亿元、深交所8868.72亿元) [12] - 恒生指数跌0.08%,恒生科技指数跌0.76%,中国稀土涨超13%,比亚迪股份、泡泡玛特涨超3% [13] 其他行业 - 2025赛季"粤超"足球联赛计划7月至10月举行,16支球队参赛,允许每队注册3名港澳台球员且每场可上场2人 [8]
胖东来痛击“胖东来”
新华网财经· 2025-06-10 18:16
电商平台侵权现象 - 京东平台出现名为"京胖宝库经营部"的个人珠宝店铺,标注"胖东来品质"字样,产品标价从百余元到3万元不等,店铺地址位于江西宜春市某小区仓库 [1] - 该店铺客服声称"与胖东来为同一供应链",但无法提供具体凭证 [9] - 胖东来工作人员表示未在京东平台开设相关店铺,对"打擦边球"行为表示无奈,维权难度大 [9] 商标侵权案例 - 浙江海宁"胖都来"商场因名称与"胖东来"高度相似被投诉,胖东来已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并邮寄律师函 [9] - 法律专家认为"胖都来"行为涉嫌违反《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10] - 快手平台账号"胖东来超市"突出使用"胖东来"字样和DL注册商标,经营额达142589.16元,已被立案调查 [13] - 郑州百荣世贸商城商家使用"胖东来"字样或"DL胖东来"注册商标,违法经营额达56293.24元,获利6525.74元,被处罚6万元 [14] 维权行动进展 - 胖东来已检索并取证网络平台商标侵权店铺14家、不正当竞争店铺1080家,部分案件已完成行政处罚 [11] - 网红"两个小段"名誉纠纷案被判赔偿胖东来40万元,需在抖音发布经法院审核的道歉信并保留30天 [14] - 知识产权专家指出仿冒手段从直接盗用商标发展到暗示性宣传"同一供应链",形式更具隐蔽性 [14] - 胖东来发布关于"人格尊严"的维权声明,表示将坚决针对侵权行为进行诉讼 [15] 品牌保护现状 - "胖东来"作为区域知名品牌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 [10] - 已有消费者反映将"胖都来"误认为"胖东来",实际混淆已经发生 [10] - 随着品牌价值攀升,侵权形式不断翻新,企业需持续高压维权 [14]
保护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7件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公布
快讯· 2025-06-10 10:17
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 2024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平等保护中外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并维护消费者权益 [1] - 专项行动选取7起典型案件公布,涉及服装辅料、文化传播、动漫卡牌、服饰、纸业、恶意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等多个行业 [1][2][4][6][8][10][12][14] 服装辅料行业侵权案例 - 苏州市凯栋服装辅料有限公司生产销售1261条侵权YKK拉链及108万枚拉链头,违法经营额150万元 [2] - 案件形成完整制假售假黑产业链,涉及地域广、涉案金额大,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3] 文化传播行业侵权案例 - 上海爱豆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4个售假视频提供流量推广服务,收取推广费33万元被罚款66万元 [4] - 案件涉及直播带货售假,监管部门切断线上传播链条并建立平台与商标权利人合作机制 [5] 动漫卡牌行业侵权案例 - 广东省查处12名当事人生产销售侵权Kayou动漫卡牌,扣押3448盒侵权卡牌及3884张侵权塑料薄膜,货值13.6万元 [6][7] - 侵权手法包括拆封原装产品替换高等级珍稀卡牌,损害商标信誉承载功能 [7] 服饰行业侵权案例 - 青岛烁禾服饰工作室生产销售侵权ERDOS羊绒衫,查获28件成品及大量假冒标识材料,涉案金额6万余元 [8] - 采用社交平台引流至微信交易的隐蔽销售模式,通过智慧监管手段破解虚拟身份 [9] 纸业行业侵权案例 - 山西铭嘉纸业有限公司生产侵权维达卫生纸,查扣3580提成品及大量包装材料,货值金额312万元 [10] - 线上线下混合销售模式,订单分散导致货值核算困难 [11] 恶意注册商标案例 - 何某生通过空壳公司跨省抢注102件知名景点商标,成功注册36件并转让牟利4000元,被罚款1.2万元 [12][13] - 案件涉及川豫闽三省,为打击商标恶意注册提供可复制执法经验 [13] 地理标志侵权案例 - 冯某将15万斤福建脐橙冒充赣南脐橙销售,已售1万斤单价3.15元/斤,违法经营额3.15万元被罚款9.45万元 [14] - 案件重点保护"赣南脐橙"地理标志,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发展 [14]
刚挂断中方电话,特朗普突然收到一则噩耗:1800万桶原油被拒之门外
搜狐财经· 2025-06-09 19:45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开启"301调查",首轮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续四轮扩大至大规模商品 [1] - 中国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加征5%-25%关税,重创美国农产品出口 [3] - 2019-2020年美国将华为等列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获取,并对1200亿、18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 [3] 关税政策升级 - 2021-2024年拜登延续对华关税,2025年起对中国太阳能晶片、多晶硅加征30%关税 [4] - 2025年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提升至34%甚至125%,中国同步反制并对美商品加征34%-84%关税 [6] - 中国实施稀土等关键资源出口管制,将美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向WTO起诉 [6] 经济影响数据 - 美国贸易逆差从2018年9502亿美元增至2024年12117.5亿美元,90%关税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7] - 中国对美依赖度超10%的行业(计算机电子、家具、服装纺织)受冲击,但通过内需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韧性 [7]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中国停止进口损失超100亿美元,原油出口量降至每日388.3万桶(环比降4%) [8] 能源领域博弈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原油导致美国出口量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1] - 中国转向多元化能源进口,与俄罗斯、欧佩克及卡塔尔(2000万吨乙烷/年协议)合作 [8] 全球产业链冲击 - 全球供应链被打乱,跨国企业被迫调整生产布局,增加成本和运营风险 [10] - 东南亚国家成为生产基地转移选择,依赖中美市场的地区面临出口受阻 [10] 近期进展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将额外关税从145%降至30%,美股三大股指应声上涨 [10] - 双方同意建立新经贸对话机制,但结构性分歧仍需解决 [11]
火到“加钱都没货”!Labubu仿冒工厂侵权该如何管控?
第一财经· 2025-06-09 19:25
仿冒工厂:加钱都没货 "现在加钱调货都没货,之前提前订了的就知足吧,现在想订都排不上。"6 月 8 日,东莞一家 Labubu 仿冒工厂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上称,现在就连他们仿造的Labubu产品"都在欠货,根本不 够分"。 6 月 9 日,第一财经记者以采购方身份咨询时,该负责人表示,数千只的订单现在需要排单,而 且"现在厂家都不一定愿意接单"。他解释说,这是"因为货实在不够分,要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在 两周前,同等数量的订单还能"几天内发货"。 2025.06. 09 本文字数:1306,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南英 随着Labubu的持续火爆,有些Labubu仿冒工厂开始出现"产能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正品市场的繁荣与仿冒品的猖獗形成鲜明对比。当Labubu从"潮玩 IP" 演变为投资 标的,其背后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仿冒产业链监管漏洞,以及消费者对"平价替代"的畸形需求, 都亟待行业与监管层的重视。 据其介绍,该工厂目前生产有两种Labubu产品,都是1:1的全身款的,其中一种是"高仿高品 质"款;另一种则是"义乌高品质"款。他向记者解释,所谓"高仿高品质"款,是一种"一比一仿的正 品 ...
独家|Labubu太火:仿冒工厂来不及生产,侵权该如何管控
第一财经· 2025-06-09 18:55
随着Labubu的持续火爆,有些Labubu仿冒工厂开始出现产能不足。 随着Labubu的持续火爆,有些Labubu仿冒工厂开始出现"产能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正品市场的繁荣与仿冒品的猖獗形成鲜明对比。当Labubu从"潮玩 IP" 演变为投资标的,其背后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仿冒产业链监管漏 洞,以及消费者对"平价替代"的畸形需求,都亟待行业与监管层的重视。 仿冒工厂:加钱都没货 "现在加钱调货都没货,之前提前订了的就知足吧,现在想订都排不上。"6 月 8 日,东莞一家 Labubu 仿冒工厂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上称,现在就连他们仿 造的Labubu产品"都在欠货,根本不够分"。 6 月 9 日,第一财经记者以采购方身份咨询时,该负责人表示,数千只的订单现在需要排单,而且"现在厂家都不一定愿意接单"。他解释说,这是"因为货 实在不够分,要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在两周前,同等数量的订单还能"几天内发货"。 据其介绍,该工厂目前生产有两种Labubu产品,都是1:1的全身款的,其中一种是"高仿高品质"款;另一种则是"义乌高品质"款。他向记者解释,所谓"高仿 高品质"款,是一种"一比一仿的正品",而义乌高品质'款则是 ...
浙江海宁强化保护服饰企业知识产权 从“拼价格”走向“拼设计”(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8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海宁市推出"知源码"系统,实现一物一码绑定关联,已派发2.6万个码,620余家服装企业注册使用[1][2] - 2023年起实施"时尚产业知识产权全链保护服务"改革,建立快速维权中心,已提供80余件判定咨询,成功调解484件纠纷[2] - 2024年成立时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采用风险代理方式协助企业跨区域维权[2] - 海宁皮革城将侵权条款写入商户租赁合同,对屡教不改者采取扣除保证金、停业等处罚措施[3] 原创设计发展现状 - 海宁市服饰企业70%以上拥有专职设计师,累计吸引近万名设计人员[4][5] - 单款服装研发成本约8000元,部分企业年设计费用达上百万元[4] - 2024年海宁皮革城商铺装修数量同比增加230多家,70%为老店升级并展示更多新款[3] - 企业买断第三方设计师款式的数量同比增加30%[3] 行业转型成效 - 快速维权机制使企业维权周期缩短,某公司2023年以来已成功维权十几次[2] - 90%的侵权企业在赔偿后转为设计公司的合作客户[6] - 生产企业开始尝试设计款式独家定制、专利合作入股等新模式[6] - 专利保护使爆款产品销售周期延长1-2个月,显著提升利润空间[6] 产业链升级 - 国际品牌代工基础促使海宁向全球时尚产业链上游跃升[3] - 原创设计保护推动行业从仿冒拼价转向价值创造[6] - 侵权赔偿金可转化为设计合作意向金,促进商业合作[5][6]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37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适用于流程工业预测控制的模型自主学习方法》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专利号为ZL 2022 1 0861856 2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 旨在鼓励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 [2] -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共授奖中国专利金奖30项 中国外观设计金奖10项 中国专利银奖60项 中国外观设计银奖15项 中国专利优秀奖607项 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47项 [2] 公司技术实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作为中国流程工业自动化 数字化及智能化创新者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积累和保护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已获授专利745项 其中发明专利575项 实用新型专利135项 外观设计专利35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31项 [3] - 公司于2017年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022年通过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工作复核 [3]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流程工业自动化 数字化及智能化的自主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3] - 公司将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 促进经营持续 健康 稳定发展 [3]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及取得七项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21
核心观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并新增7项发明专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建陶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和知识产权优势 [1][2][4]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27项,其中发明专利414项,体现了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 [1][4] - 获奖专利"抗菌抗病毒去甲醛防污剂及制备方法、釉面砖及制备方法"具有复合功能,可应用于医疗康养、酒店等高卫生安全要求的场景 [1][2] 专利获奖情况 - 公司第四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为"抗菌抗病毒去甲醛防污剂及制备方法、釉面砖及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0815913 9),由公司及三家控股子公司共同持有 [1] - 该专利通过复合改性材料和优化配方,使釉面砖具备抗菌、抗病毒、去甲醛等多重功能,且效果持久,突破了功能单一的技术局限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授予,经院士、行业协会等多方推荐评审,代表国家级认可 [1] 新增专利与技术优势 - 近期新增7项发明专利,专利权期限均为20年(自申请日起算) [4] - 公司现有有效专利总数达13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31 2%(414项),凸显研发成果转化能力 [1][4] - 此前已凭借"立体孔洞装饰陶瓷砖制备方法"等核心技术三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形成专利技术集群 [2] 行业地位与战略 - 作为建陶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持续强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地位,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 - 技术创新方向聚焦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 - 专利布局覆盖材料配方(如抗菌防污剂)、生产工艺(如布料系统)和产品设计(如洞石瓷砖)全链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