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给侧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北京召开,关注机器人产业化进程-20250819
东海证券· 2025-08-19 16:31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标配" [1] 核心观点 电子气体国产化机遇 - 日本关东电化工厂三氟化氮产线爆炸导致产能受损,该企业占据日本90%市场份额,主要客户包括三星电子与铠侠,短期内产能难以恢复 [6] - 三井化学即将退出三氟化氮生产,国内企业有望承接国际市场,推荐关注南大光电、中船特气、昊华科技等电子气体相关企业 [6]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覆盖国内外头部企业如天工、宇树科技等,展现技术练兵、产业助推等价值 [6][14] - 赛事推动人形机器人向规模化、竞技化发展,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14]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2025/8/11~8/15)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上涨2.46%,跑赢沪深300指数0.09pct,子板块中改性塑料(+12.29%)、氟化工(+5.81%)涨幅居前 [6][18] - 价格涨幅前五品种:盐酸(+15.38%)、丙烯(+4.00%)、硝酸(+3.76%);跌幅前五:丁酮(-7.16%)、液氨(-5.89%) [6][26] 供给侧结构性优化 - 国内政策推动"反内卷",海外企业因成本压力退出产能,建议关注供给弹性大的有机硅、膜材料等板块,代表企业包括合盛硅业、东材科技等 [6][15] - 煤化工龙头宝丰能源、氟化工巨头巨化股份等具备相对优势 [6][15] 需求驱动方向 - 健康添加剂需求提升,食品添加剂龙头百龙创园、金禾实业受益 [6][16] - 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加速(自给率56%),关注半导体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等领域,如金发科技、彤程新材等 [6][17] 重点公司动态 - **中欣氟材**: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541.2万元,含氟新材料业务突破 [33] - **万华化学**:烟台TDI装置(30万吨/年)8月19日起检修40天,福建TDI二期(36万吨/年)投产 [35] - **蓝晓科技**:中标罗布泊盐湖提锂项目,金额3577.12万元 [36] - **赛轮轮胎**:拟投资2.91亿美元在埃及建年产360万条轮胎项目 [40] 数据跟踪 - 价差涨幅前五:丙烯-丙烷(+33.47%)、炭黑-煤焦油(+11.34%);跌幅前五:双酚A价差(-26.57%)、丙烯酸价差(-20.98%) [28][29] - 原油催化裂化价差、乙烯价差等关键指标走势详见图表 [44][49]
水泥行业反内卷:过去,现在和未来
天风证券· 2025-08-19 15:4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行业竞争格局 - 水泥行业呈现央企主导、集中度较高的竞争格局,24年CR10/CR5/CR2产能集中度分别达到57%/44%/31%[1] - 央国企产能占比预计在45%左右,前十大水泥企业中央国企占据前四家[1] - 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为行业双龙头,24年中国建材产能占比18.8%,海螺水泥占比12.2%[12][14] 行业效益分析 - 24年行业最差时期企业亏损面超过55%,四季度明显好转[1] - 25年上半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0-160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1] - 截至8月初全国水泥均价344元/吨,同比低43.7元/吨,盈利水平回到去年前三季度最差阶段[1][20] - 24年行业利润总额260亿元,利润率4.1%,较过去五年高峰下滑86%[16] 供需格局 - 24年熟料设计产能18.1亿吨,真实产能利用率仅53%,供给过剩矛盾突出[3][22] - 参考发达国家经验,预计我国水泥需求底在12-15亿吨,较24年仍有18%-34%下降空间[3] - 过去五年熟料产能基本稳定在18亿吨左右,24年净新增产能为-0.16亿吨[28] 供给侧改革回顾 - 2016年国办发34号文严禁新增产能,使行业从增量博弈转为存量博弈[2] - 错峰生产政策使北方11省冬季停产,南方淡季错峰,通过"减产量"实现"减产能"[2] - 行业利润从2016年518亿元恢复至2019年1867亿元历史新高[2] - 2016年金隅/冀东、中国建材/中国中材等头部企业兼并重组加速[29] 未来反内卷路径 - 短期:错峰生产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25年7月中央会议明确反内卷定调[30] - 中期:限制超产倒逼企业补齐产能差额,若全部中小产线补指标将带动产能下降19.5%至17.7亿吨[31] - 长期:2027年碳交易配额收紧,外购碳排配额将使单吨熟料成本增加78元以上,加速落后产能退出[32][35] - 碳交易政策下,头部企业如华新水泥单条5000吨/日生产线或获得12万吨富余碳配额[35] 重点公司数据 - 华新水泥:24年单吨熟料二氧化碳排放量0.809t,25年EPS预测1.51元[9][35] - 海螺水泥:24年EPS 1.45元,25年预测1.91元,24Q1最低净利率4.31%[9][16] - 西部水泥:25年EPS预测0.31港元,PE 7.58倍[9]
为何当前债市大幅走熊的可能性较低?
华源证券· 2025-08-18 2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自2005年以来经历多次债券熊市,主要受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资金趋势等因素影响,当前债市大幅走熊概率低,近1 - 2年更可能维持震荡格局,阶段性看多债市,10Y国债收益率可能重回1.65%左右,调整后信用债机会突出 [1][10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次债券熊市特征: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透视 - 2007 - 2008年: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CPI同比一度超8%,央行连续6次加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07年初3%升至2008年8月4.5%附近 [5] - 2010 - 2011年:“四万亿”刺激后通胀攀升,CPI同比突破6%,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0年9月3.2%升至2011年9月4.1% [8] - 2013年:“钱荒”和金融监管引发流动性危机,通胀预期升温,央行收紧流动性,隔夜回购利率一度超30%,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3年5月3.4%升至年末4.6% [9][10] - 2016 - 2017年:金融强监管、供给侧改革与棚改货币化,经济L型运行、资金泛滥,美联储加息等致资本外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6年10月2.7%左右升至2017年底3.9% [11] - 2020年:经济复苏与政策退出,公共卫生事件后经济回暖,资金利率回归正常,10年长端利率4月30日开始上行 [15] - 2022年:公共卫生事件结束提升市场经济复苏预期叠加理财负反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2年8月2.6%升至11月2.9% [19][21] - 债市熊市共性特征:政策驱动为货币政策收紧和金融监管强化;与经济周期关联,宏观经济向好、通胀上行时债市易走熊;资金是政策和市场纽带,未来债市波动围绕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全球流动性环境,需关注通胀、地产政策及金融监管动向 [22][23][24] 为何当前债市大幅走熊的可能性较低 过往牛转熊拐点信号 - 基本面拐点:6次拐点均伴随基本面拐点,且领先或同向于牛转熊拐点,但前期变化幅度大,后续不明显 [83] - 政策面拐点:6次拐点中有3次伴随明显货币政策紧缩,2次货币政策拐点领先于债市拐点 [83] - CPI或PPI回升:6次拐点中有2次伴随CPI明显上行,85次CPI破2%,2次破3%;4次伴随PPI明显上行,PPI见底6 - 12个月、平均9.3个月后债市转熊 [85] - 资金面拐点:收益率底滞后资金底区间为0 - 8个月,平均2.5个月;熊市拐点滞后资金底区间为0 - 19个月,平均10个月;危机模式下快速宽松会使资金底与收益率底同步,正常经济周期有滞后 [87] CPI回升是否为债市牛转熊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 CPI回升既不是牛转熊拐点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过去十年CPI波动收窄,对债市影响趋于弱化,供给冲击导致的通胀暂时性上行对债市趋势影响有限 [95][96] 当前债市大幅走熊可能性低的原因 - 货币政策:2025年上半年货币政策阶段性调整,下半年经济面临压力,年内显著转向紧缩概率极低 [97][98] - 经济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健但价格承压,25Q2名义GDP增速仅3.9%,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为负,PPI持续下行,短期内债券市场更可能维持震荡格局 [100] - 资金面:资金面偏宽松,DR001和DR007下降且波动率收敛,无趋势性收紧信号,债市调整反映经济弱复苏预期,10Y国债收益率突破1.80%难度大 [101] - “反内卷”政策:当前反内卷政策缺乏需求端强力刺激配套,难以复制2016年政策效果,债市更可能维持区间震荡 [104] - 外部环境:美国经济减速、就业疲软,加息预期低,对我国债市难以构成实质性利空压力 [105] 投资分析意见 - 当前债市大幅走熊概率低,阶段性看多债市,10Y国债收益率可能重回1.65%左右;调整后信用债机会突出,建议重视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债及资本债、保险次级债,力推民生、渤海、恒丰长久期资本债,看多城投点心债及美元债,关注北部湾银行、天津银行、中华财险等资本债 [106][107]
瑞达期货纯碱玻璃产业日报-20250818
瑞达期货· 2025-08-18 17: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短期纯碱市场淡稳震荡,供应宽松需求回落价格承压,伴随反内卷炒作或有变数,建议纯碱主力短期待逢低布局多单 [2] - 玻璃市场临近旺季有望开启补库预期,若价格回落至1100元附近关注20号降息预期机会,建议主力合约逢低布局多单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纯碱主力合约收盘价1386元/吨,环比-9;玻璃主力合约收盘价1212元/吨,环比+1 [2] - 纯碱与玻璃价差174元/吨,环比-10;纯碱主力合约持仓量1398920手,环比-10970;玻璃主力合约持仓量1115020手,环比+19010 [2] - 纯碱前20名净持仓-361252,环比+3587;玻璃前20名净持仓-264184,环比+40727 [2] - 纯碱交易所仓单10192吨,环比无变化;玻璃交易所仓单2438吨,环比-805 [2] - 纯碱9月 - 1月合约价差-114,环比-12;玻璃合约9月 - 1月价差-182,环比-17 [2] - 纯碱基差-115元/吨,环比+25;玻璃基差-128,环比-5 [2] 现货市场 - 华北重碱1280元/吨,环比+20;华中重碱1325元/吨,环比无变化 [2] - 华东轻碱1270元/吨,环比无变化;华中轻碱1220元/吨,环比无变化 [2] - 沙河玻璃大板1088元/吨,环比无变化;华中玻璃大板1110元/吨,环比无变化 [2] 产业情况 - 纯碱装置开工率87.32%,环比+1.91;浮法玻璃企业开工率75.34%,环比+2.34 [2] - 玻璃在产产能15.96万吨/年,环比无变化;玻璃在产生产线条数223条,环比无变化 [2] - 纯碱企业库存189.73万吨,环比+0.35;玻璃企业库存6342.6万重箱,环比+157.9 [2] 下游情况 -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值30364.32万平米,环比+7180.71;房地产竣工面积累计值22566.61万平米,环比+4181.47 [2] 行业消息 - 国内纯碱市场走势一般,碱厂装置运行稳定,供应增量,下游需求一般,预计短期淡稳震荡 [2] - 浮法玻璃现货价格1153元/吨,环比-7元/吨,各区域市场价格有不同表现 [2] - 7月70城房价出炉,各线城市商品住宅售价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收窄 [2] 宏观面 - 纯碱供应端开工率和产量上涨,检修不及预期但利润下滑,预计后续产量下行,需求端玻璃产线冷修无变化,产量底部 [2] - 玻璃供应端产量底部,需求端地产低迷,深加工订单小幅抬升,采购刚需为主,汽车增长边际减弱,临近旺季有望补库 [2]
“反内卷”政策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石化ETF(159731)布局价值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2:44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并持续上行 中证石化产业指数高开后小幅震荡 [1] - 成分股中凯赛生物涨超5% 巨化股份 联泓新科 中复神鹰等跟涨 [1] 行业分析 - 化工行情推动力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 政策催化在PPI底部区间顺势而为 [1] - 当前化工周期在底部区间徘徊已久 需求端CPI PMI 居民杠杆率等指标短期改善有限 [1] - 行业将通过供给端突破优化供需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 [1] 指数构成 - 中证石化产业指数前三大行业为炼化及贸易(28.79%) 化学制品(22.8%) 农化制品(19.45%) [1] - 指数有望受益于反内卷 调结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 [1] 产品跟踪 - 石化ETF(159731)及其联接基金(017855/017856)紧密跟踪中证石化产业指数 [1]
“百亿级”基金业绩回暖!机构:市场有望迎来可持续的“慢牛”
券商中国· 2025-08-16 23:53
核心观点 - 权益市场回暖带动"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反弹,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20%-70% [1][2] - 医药、科技、先进制造等热门行业布局是基金业绩回暖主因 [1][2][6] - 机构普遍看好A股进入"慢牛"阶段,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产业升级构成核心驱动 [1][7][9] 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22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多数实现正收益,鹏华碳中和主题A(73.46%)、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65.27%)领跑 [2][4] - 工银前沿医疗A(34.06%)、睿远成长价值A(32%)收益率超30% [4] - 兴全合宜A(28.77%)、中欧医疗健康A(27.4%)、广发多因子(22.95%)、中欧时代先锋A(21.16%)收益率超20% [4][5] 行业配置策略 - 医药行业:工银前沿医疗A超配创新药板块,中欧医疗健康A重点配置创新药 [2][6] - 科技领域:睿远成长价值A布局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中欧时代先锋A重仓人工智能产业链 [2][6] - 先进制造: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重点持仓人形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 [2][4] 市场展望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资金面正循环驱动指数上行,高风险偏好资金与机构投资者形成共振 [7] - "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升级(AI/机器人/高端制造)与传统行业转型将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塑 [9] - 宏观数据显示"强供给弱需求"特征,需关注地方项目开工和"反内卷"政策成效 [7]
速来,压箱底培训!
一瑜中的· 2025-08-15 23:31
培训活动安排 - 华创宏观将于8月20日至9月6日举办为期18天的压箱底培训活动 每天下午15:30进行一期 [1][5] - 培训材料获取方式为转发文章至朋友圈 并上传截图至指定链接 活动结束后PPT将发送至预留邮箱 [1] - 培训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多个领域 包括宏观方向洞察 经济结构变化 存款搬家观察 低利率应对 财政规律分析等 [6][8][10][11] 培训主题与讲师 - 系列一主题为洞察宏观大方向 由华创研究所副所长张瑜主讲 [6][8] - 系列二关注经济新形态的十大结构变化 由宏观组副组长陆银波讲解 [8] - 系列三分析存款搬家现象 通过三支箭观察存款流向 由文若愚主讲 [8] - 系列四探讨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由殷雯卿进行分析 [8] - 系列五解读财政十大经验规律 由高拓主讲 [8] 后续培训内容 - 系列六聚焦地方财税问题 由袁玲玲讲解 [8][9] - 系列七关注政策微变化追踪 继续由袁玲玲主讲 [8] - 系列八分析美国两党博弈 由付春生解读 [10] - 系列九至十三分别涵盖出口分析 供给侧改革 资产表现 汇率研判 战略重构等主题 [11]
人民银行:发展服务消费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需求较强领域的服务消费供给不足
北京商报· 2025-08-15 19:49
服务消费供给不足问题 - 供给总量不足: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不到10%,低于OECD国家平均约36%的水平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7张,低于多数OECD国家 [1] - 供给质量有待提升:服务消费存在低端化、同质化供给过剩,专业化、个性化供给不足 家政服务企业集中于基础保洁业务,难以满足营养膳食、健康护理等专业化需求 [1] - 企业盈利能力不足:服务消费领域盈利水平受消费群体偏好影响明显 新兴消费领域的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 [1]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工具 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2] - 拓宽支持消费的融资渠道: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 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业态融合 [2] - 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发挥财政、就业和社保等政策的协同效应 加快制定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 加大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优化养老、育幼、医疗等服务体系 [2]
国泰海通|新能源:产业链价格持稳,供需情况有望修复
光伏产业链价格动态 - 8月13日光伏产业链价格总体持稳,多晶硅价格略有上涨,部分企业价格上调1元/公斤 [1][2] - 7月多晶硅价格已调至成本线,头部企业签单量较大,去库效果显著,个别企业实现清库 [2] - 组件排产方面,7月为52.4GW(环比6月53GW微降),预计8月维稳在52-53GW [3] 供给侧与供需修复 - 部分硅料企业计划9月协同限产,若落实到位,产出有望环比持平,缓解供需压力 [2] - 上游价格积累的涨幅或对组件价格形成支撑,部分型号/市场存在小幅上涨可能 [3] - 行业正摆脱低价恶性竞争困境,9月排产下修有助于市场预期修复 [2][3] 政策与行业规范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8月6日公开征求对《价格法修正草案》的意见,重点涉及价格行为规范、调控机制等 [3] - 价格法修订或推动产业链回归理性竞争,为不低于成本价销售提供法律依据 [3] 企业经营与竞争格局 - 当前多晶硅价格仍处低位,头部企业凭借成本与品质优势经营改善更显著 [2] - 中国市场分布式与集中式项目因"先并后装"及四季度项目前移仍在拉货 [3]
“反内卷”优化化工行业供需结构,石化ETF(159731)涨超1%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59
市场表现 - 中证石化产业指数8月15日早盘低开高走 盘中涨幅一度超1.5% [1] - 指数成分股中联泓新科 新凤鸣 金发科技领涨 [1] - 石化ETF(159731)跟随指数上行 [1] 行业格局 - 化工行业面临产品价格走弱 产能利用率走低问题 [1] - 供给端竞争加剧导致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局面 [1] - 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有望改善行业竞争格局 [1] 政策环境 - 2025年以来多项扩内需政策逐步落地 [1] - 国内需求有望企稳修复 [1] - 供给侧改革将推动化工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1] 产品结构 - 石化ETF(159731)及其联接基金(017855/017856)紧密跟踪中证石化产业指数 [1] - 指数以基础化工和石油石化行业为主 权重占比合计超93% [1] - 前十大重仓股包含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 权重占比合计超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