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链进展持续突破,固态进入中试关键期
2025-06-18 08:54
摘要 固态电池预计在 2027 年实现约 1GWh 的放量,2030 年有望突破 100GWh。工信部项目总资金约 60 亿,涉及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 等七家公司,旨在推动车规级电芯下线和固态电池量产及装车示范运营。 预计到 2028-2029 年,硫化固态电池成本将从千万级降至百万级,长 期或降至 20 万左右。硫化锂价格也将从大几百万降至 10-20 万左右, 性能和性价比将在未来几年显著改善。 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等提前半年实现了 60 安时车规级电芯落地。 中科固能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可实现千米级大卷量产,厚度做到 30 微米 以下,离子导率达到 3 到 5 之间,设备和材料端取得超预期进展。 硅碳体系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350-400 瓦时每公斤,充放电倍率为 0.5-1C,循环寿命约 1,000 次,成本约 2-3 元每瓦时,已达中试阶段。 硫化物基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450-500 瓦时每公斤,充放电倍率为 1-2C,但循环寿命仅 300-500 次,成本较高。 固态电池技术难点包括固固界面缝隙问题及材料工艺与设备能力不足。 解决缝隙问题需提升材料柔软性或提高设备精度。目前材料工艺与设备 能 ...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将施行从“能量密度为王”转向“安全性能为先”
证券时报· 2025-06-18 02:14
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2026年7月实施 [1][2] - 相比2020版国标,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底部撞击测试,修订热扩散测试,强化热失控后报警信号和温度控制要求(5分钟报警、2小时观察期温度低于60℃) [2] -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能量冲击后无泄漏、破裂、起火或爆炸 [3] - 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且不起火不爆炸 [3]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行业从"续航竞赛"转向"安全竞赛",推动低端产能出清,市场资源向头部集中 [1][8]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已提前布局并宣布产品达标,宁德时代2020年量产的无热扩散技术提前6年满足新国标 [4] - 中小企业因技术储备不足或资金有限可能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7][8] 技术升级方向 - 隔膜技术升级:星源材质芳纶涂覆隔膜耐高温超400℃,可延缓热蔓延 [5][6] - 固态电池受益:贝特瑞推出半固态/全固态方案,高镍三元正极包覆技术推迟热失控110分钟,针刺通过率提升80% [6] - 固态电池安全性优势:固态电解质耐高温、不可燃,满足新国标"不起火不爆炸"标准,产业化进程或加速 [6][8] 产业链生态重塑 - 新国标逆转"唯价格论"恶性竞争,推动行业向"质量优先"转型 [7] -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体现在体系化安全设计、产品落地转化速度和品牌信任红利 [8]
免费领取!2025年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
鑫椤锂电· 2025-06-17 19:58
2025年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 - 分布图尺寸为1.5米X1米,详细描绘全球锂电产业全链条生态,包括原材料、四大主材、电池制造到终端应用 [3] - 覆盖地域包括中国、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四大锂电产业主要聚集区 [3] 分布图领取方式 - 可在2025年7月8日-9日于上海浦东假日酒店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现场领取 [4] - 支持顺丰快递寄送,运费需自费 [5] - 目前正在按照登记顺序依次派发 [6] 2025中国固态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浦东假日酒店举办 [9] - 主办方为鑫椤资讯,将邀请全球固态电池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 [9] - 会议将探讨固态电池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产业化路径、市场应用趋势及挑战机遇 [9]
太蓝新能源招聘:固态电池专家 25-45K 15薪
鑫椤锂电· 2025-06-17 16:33
如图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广告- Z、自感电池的测试与双语刀们, 3、根据测试数据分析提出调整方案: 4、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固态电解质的改性工作: 6、熟练掌握锂离子电池相关实验设备: 7、固态电解质的性能评测. 8、固态电解质制备工艺的开发: 9、详细记录研发过程的数据并整理汇总; 10、最新相关文献、资料或专利的收集和分享。 任职资格 1、硕士以上学历、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相关专业2年 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具备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经验: 2、组电池材料基础、锂电池检测分析、锂电池设计基 础、固态锂电池开发、有机聚合物及无机材料合成工 艺及设备相关基础知识、实验室安全与化学实验操作 基础知识: 3、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具备文献、专利检索的能力: 4、锂电池材料中试合成操作能力、能够主导锂电池材 料中试和量产、投产; 5、熟练掌握智离子电池相关知识: 5、熟练使用Origin、Jade等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 Zview軟件的熟练使用。 2025年7月8–9日,鑫椤资讯在 上海·浦东假日酒店 举办" 2025(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 场 ...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新动作
DT新材料· 2025-06-16 23:41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专利技术 - 小米汽车公布"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包含其复合电极的固态电池"专利,展示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布局 [1] - 专利采用复合电极结构设计,使固态电解质沿集流体厚度方向贯通电极材料层,大幅缩短金属离子传输路径 [2] - 实验室数据显示电极载量达500mg/cm²,2C快充下容量保持率75%,CLTC工况续航1200公里,充电10分钟支持800公里行驶 [2] - 固态电池相比液态锂电池具备更高安全性(热失控风险降低)、能量密度(超1000Wh/L)和低温性能(-20℃放电效率提升20%) [2] - 小米计划2027年小规模示范装车,2030年前后大规模量产,技术路线图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重合 [2]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与行业对比 - 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300-400Wh/kg),固态电池理论能量密度超500Wh/kg [3] - 小米专利中1200公里续航数据对特斯拉Model S Plaid(780km)、蔚来ET7(700km)形成代际压制 [3] - 卫蓝新能源2024年为蔚来提供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并与华友钴业、恩捷股份等合作推进产业化 [4] 行业竞争格局与车企布局 - 上汽集团计划2024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新一代固态电池 [4] - 丰田汽车预计2025年小规模试产,2026年初期量产,2027-2028年全面商业化 [4] - 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并应用于昊铂车型 [4]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全固态电池 [4] - 奇瑞汽车设2026年全固态电池上车目标,2027年规模化量产 [4] 产业链投资布局 - 小米系已投资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法恩莱特、天目先导、因势新材料等固态电池相关企业 [4]
亿纬锂能港股IPO:不甘“龙二”的宿命
港股IPO市场反应 - 亿纬锂能港股IPO消息发布后A股股价下跌近5%至42 78元 市场反应平淡[2][3] - 与宁德时代港股IPO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认为其"不缺钱也要上港股"逻辑不适用[4] - 市场反应平淡反映锂电行业增长放缓及对公司资金压力的关切[6] 资金需求与财务压力 - 公司账面现金134亿元 但海外工厂项目累计投资达174亿元 存在40亿元资金缺口[19]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35 13%持续攀升至2025Q1的62%[20] - 2024年可转债募资50亿元计划因深交所两轮问询受阻 最终在获得美洲大客户订单前获批[22] 海外扩张战略 - 匈牙利工厂专注圆柱电池生产 深度绑定宝马[13] - 马来西亚基地兼顾圆柱电池与储能项目 利用东南亚低成本优势[15] - 美国通过CLS模式与戴姆勒卡车等合资建厂 规避IRA法案限制[17] 动力电池业务挑战 - 动力电池营收占比近40% 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71天攀升至2024年95天[25][29] - 国内车企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171 6天 远高于欧美品牌60天水平[28] - 哪吒汽车拖欠货款超60亿元 与亿纬锂能合同纠纷案已开庭[32] 储能业务风险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50 45GWh全球第二 营收占比39 14%[36] - 美国IRA法案要求2025年起储能项目100%本土化生产 叠加40%关税[39] - 重要客户Powin申请破产 涉及15GWh采购协议 货款支付存不确定性[40][42][43] 技术研发竞争 - 研发投入从5年前7亿元增至29 42亿元[47] - 固态电池规划2028年量产400Wh/kg产品 进度落后于国轩/赣锋/孚能等对手[49][52][53] - 大容量电芯方面 628Ah产品量产但落后于蜂巢770Ah和海辰1175Ah产品[57][58] 行业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 车企财务危机可能引发供应链连锁反应[30] - 威马汽车破产导致供应商塔菲尔陷入困境 猎豹/华晨破产引发坏账[31] - 储能市场价格内卷严重 出海面临政策风险[37][39] 港股上市战略意义 - 募资用于海外工厂建设/全球化布局/营运资金补充[11] - 上市成为支撑海外扩张/技术攻坚/风险抵御的关键"生命线"[60] - 募资效率将深刻影响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的立足与发展[61]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专利公布
高工锂电· 2025-06-16 20:47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1] - 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 [4]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举行 [5] 小米汽车固态电池专利 - 小米汽车公布固态电池专利《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包含其复合电极的固态电池》 [2] - 专利采用聚合物与金属盐复合材料作为固态电解质方案 [2] - 专利技术可缩短离子传输路径,提升传输速率,优化电极载量和倍率性能 [2] - 小米自2021年起布局电池技术,已投资卫蓝新能源、赣锋锂业等企业 [2] - 2025年3月与宁德时代、北汽合资成立电池公司研发电芯级动力电池技术 [2] - 目前SU7 Max车型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续航达800km [2] - 固态电池专利可能是实现CLTC续航超1000km目标的关键技术 [2] 固态电池行业现状 - 固态电池规划总产能接近450GWh,对应超2500亿元投资 [3] - 实际投产产能约25GWh,有效利用率不足20GWh [3] - 超过30家企业具备100MWh生产能力,但产能超1.5GWh的企业仅6家 [6] - 固态电解质规划产能超10万吨,已投产超万吨 [6] - 产能超3000吨级的企业不足3家 [6] - 多数企业产能仍处于实验室到中试过渡阶段 [6] 行业发展趋势 - 小米入局可能加速固态电池"装车"竞赛 [6] - 若技术验证顺利,小米有望在2026-2027年率先搭载固态电池 [6]
重磅,小米汽车固态电池来了!
鑫椤锂电· 2025-06-16 16:52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汽车行业早知道 日前, 小米汽车申请公布了一项全新的固态电池技术专利。 -广告- 其中, 鑫椤资讯将邀请 全球固态电池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投资机构代表等,共同探讨固态电池技术的 最新研究进展、产业化路径、市场应用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专利中的复合电极由集流体和电极材料层构成,电极材料层沿集流体厚度方向层叠,内部固态电解质(含聚合物和金 属盐)贯通电极材料层。 这一设计缩短了金属离子的传输路径,提高离子传输速率,同时兼顾高电极载量和倍率性能。 该技术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可显著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快充效率。 例如,实验数据显示,搭载此类电池的车型 CLTC续航可达1200公里,充电10分钟可支持800公里行驶。此外,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更高,通过优化界面和电解 质材料,可降低热失控风险。 近三年小米申请的电池专利中,62%涉及固态电解质制备和极片成型工艺,覆盖材料、封装、工艺全链条。 预计, 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装车示范,2030年前后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头部企 ...
最新议题!2025(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6-16 16:5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背景 - 全球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对高性能、高安全性电池的需求提升 [2] - 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提升和安全性能优化方面面临技术瓶颈 [2] -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具有显著提升潜力 [2] - 固态电池技术有望突破现有电池技术物理极限,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和储能系统成本降低 [2]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2024年中国固态/半固态电池产量已达5.2GWh [3] - 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布局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加大政策扶持与科研投入 [3] - 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取得重要突破,部分企业实现样品制备与测试验证,并逐步推进产业化 [3] - 固态电池商业化仍面临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电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优化、大规模生产工艺开发等技术难题 [3] 2025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举办,聚焦固态电池技术最新进展、产业化路径、市场应用趋势等 [4] - 论坛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投资机构代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4] - 论坛旨在加速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推动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 论坛议题 - 全固态电池工程技术难点 [6] - 硅基负极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6]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上的应用 [6] - 固态电池新材料开发进展 [6] - 固态电解质膜解决方案 [6]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趋势与产品布局 [6] - 固态电池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6] - 高性能固态锂电池开发 [6] - 固态电池市场投资前景 [7] - 固态电池终端应用市场现状与前景展望 [7] 鑫椤资讯往届会议 - 2024年第二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及新型材料体系发展高峰论坛 [10] - 第九届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技术交流会 [21] - 第八届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技术交流会 [25] - 2019锂电材料与新型电源前瞻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 [28] - 2017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技术交流会 [32] - 2016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技术交流会 [35]
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全解析与产业化前景展望
鑫椤锂电· 2025-06-16 14:11
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特点与优势 -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达10⁻²至10⁻³ S/cm,接近液态电解液水平,支持10-15分钟快速充电(20%-80%)[3][4] - 工作温度范围覆盖-40℃至80℃,电化学窗口宽达4.5V以上,适配高镍三元等高压正极材料[4] - 能量密度达300-400Wh/kg,是传统液态电池1.5-2倍,锂金属负极理论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4] - 界面兼容性优异,抑制锂枝晶生长,从根本上解决短路和起火问题[4] - 兼容现有锂电产线,干法电极技术使正极活性物质含量提升至9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0%[5] 产业化挑战与解决方案 - 化学稳定性差:电解质对空气/水分敏感,易生成H2S气体,人工SEI层技术可将循环寿命提升至200次以上[6][9] - 量产工艺复杂:需惰性气氛高温烧结,干法电极技术实现99.5%物料排料率,30μm超薄膜片[7][9] - 成本高昂:当前电解质价格千万级/吨,2026年目标降至250万/吨,2030年10-20万/吨[8][9] - 中科固能已实现1000米级连续电解质膜生产,单卷幅宽400毫米[7] - 国轩高科中试线良品率达90%,设计产能0.2GWh[9] 技术路线对比 - 硫化物路线离子电导率(10⁻²至10⁻³ S/cm)显著高于氧化物(10⁻³至10⁻⁴ S/cm)和聚合物(10⁻⁴至10⁻⁵ S/cm)[11] - 清陶能源硫化物体系适配400Wh/kg高镍正极,氧化物路线通常限制在300Wh/kg[11] - 硫化物路线安全性优异,撞击穿刺测试中不起火爆炸[12] - 2030年预测全固态电池出货量614.1GWh,硫化物电解质市场份额达65%[13] 企业布局与产业化进程 - 丰田计划2025年混动车型小规模量产,2027年推出1200km续航全固态电动车[14][17] - 上汽2025年建成0.5GWh产线,能量密度400Wh/kg,2027年量产[15][17] - 比亚迪计划2025年推出300Wh/kg半固态电池,2027年全固态示范装车[15][17] - 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已申请十余项硫化物电解质专利[16] - 卫蓝新能源2023年交付360Wh/kg半固态电芯,组成1044km续航电池包[16] 技术突破与趋势 - 中科院吴凡团队开发Li₆.₈Si₀.₈As₀.₂S₅I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1.04×10⁻² S/cm[19] - 2025年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2030年>500Wh/kg,2035年>700Wh/kg[20] - 太蓝新能源研发720Wh/kg车规级全固态锂金属电池[20] - eVTOL领域应用突破,亿航智能完成全球首次固态电池飞行试验[21] - 预计2028-2035年固态电池电动车增长37倍,成本降至40美元/KWh[20] 成本优化与市场前景 - 材料创新+工艺简化+规模效应+产业链协同四大降本路径[23] - 电动汽车领域:丰田2027年1200km续航车型,比亚迪2030年"固液同价"[24] - eVTOL领域:亿航智能计划2026年航空级全固态电池商业化[21][24] - 预计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出货量131GWh,硫化物路线占比30%[28] - 2025-2030年硫化物固态电池市场规模CAGR达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