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
搜索文档
AI加速落地实体经济,蚂蚁数科在外滩大会签约14家机构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4:18
核心观点 - 蚂蚁数科与14家机构达成合作 推动AI技术在能源 数据 医疗 出行等关键领域规模化落地 展现AI技术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1][2] 数据产业合作 - 与武汉硚口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数据产业基地" 构建多元一体AI数据产业发展体系 [1] - 与上海数据发展科技合作推进"高质量数据集项目" 构建可信数据空间架构下的数据融合平台 提升数据要素流通效率 [1] 绿色能源创新 - 与林洋能源 能辉科技 蜂电网络 霍普建筑设计 天域生物等企业合作 推进虚拟电厂 电力交易AI大模型 储能资产上链 新能源智能体等创新应用 [1] - 与协鑫集成启动"协鑫碳链3.0"项目 深化光伏碳链管理 加速绿色资产数字化进程 [1] 智慧出行升级 - 与无锡极酷车业 智迈外卖车 金丰机电等企业合作 围绕数智骑行生态 智能外卖车 AI金融一体机等方向提升两轮出行科技水平 [2] - 与南京公交集团就"线网优化与客流预测大模型项目"展开二期合作 深化智慧交通系统建设 [2] 公共服务拓展 - 与济南云壶共济健康合作"AI中医智能一体机项目" 推动智能中医诊疗服务升级 [2] - 与小砖块网络科技联合开发"AI数字人就业一体机" 打造全国15分钟就业圈 [2] 技术能力展示 - 基于EnergyTS大模型的"能源服务智能体"在发电预测 运营策略生成等环节显著提效 助力企业投资决策效率提升超60倍 [2] - 自研金融推理大模型Agentar-Fin-R1在多项权威评测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 目前已应用于财富管理 智能客服等场景 可助力金融机构顾问服务客户数提升10倍以上 [2]
新华社权威快报 | 8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保持历史低位
新华社· 2025-09-12 19:57
企业贷款利率 - 8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月略有下降[3] - 企业贷款利率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3] - 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3]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 8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3]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3]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3] 人民币贷款总量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3] - 贷款增长显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3] 货币供应量 -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31.98万亿元[3] - M2同比增长8.8%[3] - 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3] 社会融资规模 -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3]
央行最新发布:8月两大重要金融指标均增8.8% 资金活化进一步提高
搜狐财经· 2025-09-12 19:32
金融总量指标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亿元 [1] - 8月末社会融资存量增速和M2增速均为8.8% 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保持高增 [1] - M1与M2增速差收窄至2.8%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显示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1][4] 信贷结构与利率水平 - 8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6.8% 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实际增速约7.8% [2] - 东部某银行1-8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比53% 较2024年全年提升33个百分点 [2] - 8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 同比低40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 同比低25个基点 [3] 货币供应与资金活化 - 8月M1增速6%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M2增速8.8% 与上月持平 [4] - M1增速提升受财政抽水效应减弱 理财产品扩容放缓及低基数等因素推动 [5] - 化债政策改善企业资金状况 对M1形成支持 [5] 政策协同与结构优化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支撑社融增长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需发挥牵引作用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能力 [6] - 宏观政策需聚焦深层次矛盾 推进社会保障 政府债务管理和税收制度优化 [6][7]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对外开放航空产业链群发展等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9-12 11:19
对外开放政策 - 充分发挥西安优势拓展国际朋友圈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2] - 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2] - 深化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国际合作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 - 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2] 航空产业链发展 - 大力加强航空产业链群建设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3] - 增强大飞机配套能力提高航空科技发展水平 [3] - 促进航空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 [3] 人才队伍建设 - 扎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2] - 健全选育管用机制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 [3] - 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推动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3]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通证经济的未来必须深深植根于实体经济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5:59
通证经济定位 - 通证需从虚拟世界价值存储和投机交易对象转变为解决实体经济信任、效率与成本问题的工具[1] - 通证经济必须植根于实体经济才能释放价值并形成可持续、有深度、有广度的生态体系[1] - 通证经济价值的探索和风险防控需放在同等位置[1]
21社论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治理非理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7:05
行业竞争态势 - 非理性竞争现象在一些领域出现 主要表现为内卷式竞争[1] - 低附加值领域企业倾向于采取价格战方式追求市场占有率[1] - 高附加值领域企业更多依靠技术差异化和品牌构建建立市场优势[1] 非理性竞争影响 - 企业压缩必要生产成本和降低产品质量换取价格优势[2] - 挤压产业链上下游利润空间 影响企业再生产与研发投入[2] - 损害消费者利益 导致市场对相关商品信任感下降[2] - 落后产能挤出先进产能 抑制行业创新活力[2] - 扭曲资源配置效率 导致市场淘汰机制失灵[2]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 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更加重视实体经济[2] - 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 建设全球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2] - 制造业升级获取更多利润 让产业链从业人员变得更加富裕[2] -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超大规模市场需求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2] 创新驱动机制 - 技术创新及技术扩散带动整体生产率提升 培育更多新产业[3] - 新产业带来更高利润和税收 更多家庭变得富裕而增加消费[3] - 政府有更多收入支撑增加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3] - 非理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过低 使制造业和创新无法持续吸引投资[3] 政策导向 - 从战略高度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3] - 以公平竞争取代无序竞争 实现高质量发展[3] - 治理非理性竞争关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攀登高峰[3]
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产业创新政策导向 - 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 - 要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1] - 提出健全梯度培育体系 培育产业领军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科技创新实施路径 - 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推进关键共性技术 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 [2] - 要求一体推进软硬件创新和标准制定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2] - 建设高水平产业服务平台 提升中试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能力 [2]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 完善技术转移促进机制 培育懂技术懂产业懂市场的科技经纪人 [2] - 坚持应用导向 用好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支持政策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2] - 形成以创新带应用 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2] 企业调研案例 - 调研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四川凌空天行科技 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情况 [1] - 期间调研四川天味食品集团食品安全工作 强调全链条监管要求 [2]
张国清在四川调研时强调 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新华网· 2025-09-10 21:54
调研核心观点 - 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以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以实体经济为根基 持续推进产业创新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1] -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完善激励保障措施 [1] -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产业创新生力军 [1] 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健全梯度培育体系 培育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产业领军企业 [1] - 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打造更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独角兽企业 [1] - 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1] 科技创新方向与支撑 - 面向产业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2] - 推进关键共性技术 现代工程技术 颠覆性技术创新 [2] - 一体推进软硬件创新和标准制定 打造自主可控 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2] - 建设高水平产业服务平台 提升中试验证 计量标准 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能力 [2]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 完善技术转移促进机制 培育懂技术懂产业懂市场的科技经纪人 [2] - 促进技术交易 推动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 [2] - 坚持应用导向 用好首台套 首批次 首版次等支持政策 [2] - 推动创新产品迭代升级 形成以创新带应用 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2]
富达国际:IPO及内地散户资金持续流入A股 料下半年中央仍推宽松财政政策
智通财经· 2025-09-10 14:01
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分析师刘培乾表示,展望未来,中国内地股市两大资金来源将左右市场对实体经济的 影响程度。其一,首次公开招股(IPO)复苏,有助巩固良性融资循环,增强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传 导机制。其二,宜密切留意内地散户的入市行动,虽然目前散户入市的热度仍未及十年前,但随着保证 金融资增加及更多资金由家庭存款流向股市,中国内地市场的散户动力正逐步形成。 上述两大资金来源持续流入A股股市,将有助产生财富效应,从而提升家庭可支配收入,恢复家庭消费 信心。临近中国内地十一国庆假期,旅游支出和房地产每周成交数据,将提供重要的早期经济讯号。 关于未来政策走向,刘培乾认为,宽松财政政策很大机会仍为下半年中国内地政策主调。假如经济增长 仍未见更趋稳定的迹象,房地产市场政策可望有进一步松绑空间,中国内地政府也有可能增加福利开 支,扩大补贴计划。然而,这可能需要动用更多财政资源,央行未来数季或因而面临挑战,需在支持实 体经济稳步增长与防止股市过热或出现炒风之间取得平衡。 刘培乾表示,中国内地股市近期升势并非由单一催化剂,而是由国策调整、流动性改善、中美关系缓 和,及经济基本面增强等多项重大利好因素所驱动。 刘培乾认为,中国内地 ...
深耕实体经济 哈尔滨银行(06138)展现金融担当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0:12
公司战略定位 - 立足金融本源 将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 - 围绕黑龙江省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和4567现代产业体系 依托集团经营机构分布优势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1] - 深耕科技绿色等重点金融领域 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能源全产业链信贷投放[1] 业务发展重点 - 支持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 深化政府及国企项目合作[1] - 响应房地产融资机制 强化同业合作与民企小微支持[1] - 公司类贷款总额达2332.24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78.198亿元[1] - 公司类贷款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8.7%[1] 发展成效 - 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为自身业务拓展和优化资产结构创造条件[1] - 持续受益于实体经济发展红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