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工信部:积极参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全球治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21:57
政策导向 - 强调开放共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 要求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1] - 要求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鼓励外资企业深度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 [1] - 鼓励企业多元化布局和国际化发展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合作 [1] 全球治理参与 - 明确提出积极参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无线电频谱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全球治理 [1] - 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网络建设 [1] - 推动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1]
近5年累计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中国东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 2025-09-01 20:48
中国东方表示,下一步将把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参与各领 域存量资产盘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 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专业化水平,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证网讯(记者吴杨李蕴奇)记者9月1日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近年来,中国东方立足 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定位,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近5年来, 中国东方累计新增投放制造业项目122个,投资金额超450亿元。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进程加快,但仍面临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大、新兴技术商业化融资困难等痛 点堵点。中国东方聚焦制造业企业核心诉求,灵活运用不良资产收购、市场化债转股等业务模式,提供 从初创成长期到稳定成熟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务,满足制造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 ...
中力股份跌2.23%,成交额1.52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2875.43万
新浪财经· 2025-09-01 16: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股价下跌2.23%,成交额1.52亿元,换手率7.34%,总市值160.2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14.28万元,占成交额0.03%,行业资金流排名23/35 [6] - 近20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7017.39万元,主力持仓占比7.59%,筹码分布分散 [7] 业务定位与产品战略 - 公司专注于电动叉车等机动工业车辆研发生产,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 [2] - 采用正向研发模式,推出小金刚、油改电叉车、搬马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2] - 使命为"让人类搬运更简单、更绿色",推动从柴油叉车向锂电叉车及机器人搬运转型 [3] 市场布局与财务表现 - 海外营收占比达51.63%,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4.31亿元(同比增长9.20%),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6.64%) [10]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叉车及配件98.85%,其他业务1.15% [9] 上市与股东结构 - 2024年12月24日上市,注册制次新股 [3][5] - 股东户数2.00万户(较上期减少36.39%),人均流通股2575股(较上期增加62.35%) [10] - 上市后累计分红2.53亿元,十大流通股东新增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8.71万股)和财通资管先进制造混合(持股44.59万股) [11] 技术研发与应用 - 2020年推出搬马机器人系列产品,具备自动化程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 [2] - X-Mover搬马机器人已应用于物流公司转运中心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智能物流、工程机械、新型工业化等 [9] 行业属性与定位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 [9] - 被归类为人民币贬值受益概念股 [4] - 产品覆盖电动搬运设备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2][3]
拓邦股份跌2.04%,成交额6.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446.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4: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4%至14.89元/股 成交额6.11亿元 换手率3.80% 总市值185.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446.2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5524.67万元 大单净卖出2900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96% 近5日下跌1.59% 近20日上涨4.42% 近60日上涨9.89%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工具和家电占比79.54%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占比15.41% 机器人占比5.04%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02亿元 同比增长9.7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0亿元 同比减少15.11%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0.39万户 较上期减少2.17% [2] - 人均流通股10308股 较上期增加2.2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35亿元 [2] 机构持仓动向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497.24万股至2791.66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2]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218.19万股至1151.90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2]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增持209.86万股至1130.52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549.68万股至1082.62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 国泰智能汽车股票A增持83.69万股至864.46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2] 行业分类与业务定位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1] - 概念板块涵盖:汽车热管理、无人机、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概念、新型工业化等 [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2月9日 2007年6月29日上市 专注于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制造 [1]
数字金融赋能新型工业化战略路径
金融时报· 2025-09-01 12:04
数字金融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关系 -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驱动力 通过系统性变革重塑金融服务范式 为新型工业化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有效破解传统金融服务在支持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中的结构性难题[1][14] - 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进程 本质上是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的转型升级[1] - 数字金融依托大数据 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传统金融业态 破解制造业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信用评估难 服务效率低等痛点问题[1] 数字金融内涵与核心维度 - 数字金融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 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金融业态 利用区块链 人工智能 云计算等技术深度重塑金融服务生态[2] - 内涵演进为工业化全要素配置的智能中枢 实现从基于财务报表的静态授信向基于数据流实时穿透的动态适配转变[3] - 核心维度包括驱动数据要素资本化破解工业数据沉默价值困境 推动产业技术融合形成信息流物流价值流高效协同 重塑生产要素连接方式构建适配产业进阶的金融供给体系[3] 数字金融赋能机理 - 基础支撑层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多维数据构建精准信用画像 利用区块链构建数据信用体系推动核心经营数据上链确权 将无形资产转化为可量化数字信用资产[4] - 深度赋能层面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解决方案 初创期企业适用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 成长期企业匹配供应链金融 成熟期企业通过绿色债券科创票据实现产业整合[5] - 拓展服务层面引导资金流向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通过碳账户绿色信贷支持工业节能降碳 利用区块链提升跨境贸易结算效率与透明度[5][6] 发展制约因素 - 技术应用矛盾表现为工业数据孤岛现象突出 跨系统安全共享机制缺失导致金融风控模型数据维度过窄 算法歧视问题对重资产制造业企业误贴高风险标签[7] - 制度协同瓶颈表现为现行金融监管框架难以适配工业数据资产化进程 数据信用型动产融资面临权属登记困境 缺乏法律依据[7] - 服务能力断层表现为金融机构产品同质化严重 难以匹配制造业长周期高波动专业化融资需求 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7] 科技赋能路径 - 构建全周期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技术研发期推广研发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组合工具 建立以专利价值评估为核心的风控模型[8] - 成果转化期深化科技产业金融专项 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平台整合技术专利与投资机构信息[8] - 产业化推广期利用区块链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动态调整保费率 建立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云平台提供IPO全流程服务[8] 产业链赋能路径 - 构建以数据信用为枢纽 物的信用为锚点 交易信用为网络的立体化赋能体系[9] - 数据信用维度通过区块链构建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电子凭证系统 实现应收账款不可篡改可拆分可追溯流转[9] - 物的信用维度推动建设物联网赋能的智能监管仓网络 部署传感器对动产质押物实施全生命周期监控生成数字孪生模型[9] 区域赋能路径 - 实施梯度化金融适配策略 中西部产业承接区创新飞地经济金融支持模式 开发产能转移贷产品通过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调取历史经营数据[10] -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端推行定制化银团服务 基于产业集群指标研发一链一策服务工具包 运用基建贷+设备租赁+订单贷等组合金融工具[11] - 跨境维度搭建跨境产业金融数字平台 整合多源信息生成企业跨境贸易信用白名单 提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服务[11] 技术融合路径 - 加速数字技术与工业场景融合创新 构建工业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 开发数据沙箱机制实现敏感数据可用不可见[12] - 深化人工智能应用训练垂直行业风控模型 创新数字人民币工业应用场景探索基于智能合约的订单融资自动发放[12] - 绿色制造领域推进工业碳金融一体化 建设工业碳账户贯通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与金融机构ESG数据库[12] 政策保障路径 - 建立产融数据分级分类共享国家标准 完善数据资产金融化配套法规 明确工业数据确权登记法律程序[13] - 构建适应性监管框架创新监管科技工具 推行监管节点上链实现资金流向实时追踪 对算法模型实施穿透式监管[13] - 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选拔金融机构骨干担任产业链金融顾问 建立健全科技产业金融人才职业认证体系[13]
能科科技跌2.04%,成交额4.6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17.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45.60元/股,成交额4.69亿元,换手率4.12%,总市值111.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17.12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69%和8.2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33%和21.8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2.6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06%/7.02%/54.52%,年内三次登上龙虎榜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聚焦国防军工、高科技电子与5G、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四大行业,并拓展新能源、消费品和基础设施领域 [2] - 收入构成:云产品与服务30.35%、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30.24%、软件系统与服务20.90%、AI产品与服务18.0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涵盖工业软件、数字孪生、新型工业化、东数西算、人工智能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4.91%,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8.75% [2] - 股东户数2.60万户,较上期减少13.21%,人均流通股9413股,较上期增加15.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65.01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140.03万元 [3] 机构持仓动态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持股373.16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未变动 [3] - 交银先进制造混合A(519704)新进持股334.67万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混合A(010936)新进持股213.40万股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2025年8月PMI数据解读:8月PMI:新动能或主要支撑经济修复
浙商证券· 2025-08-31 16:54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7月回升0.1个百分点,经济维持修复态势但仍在收缩区间[1] - 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3]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13] 行业分化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处于扩张区间[1]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保持扩张[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回升[1] 价格指数变化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扩张[17]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创年内最高点[17] 企业规模表现 - 大型企业生产指数运行在52%以上,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3] - 小型企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降幅收窄[3] 用电量数据 - 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指数为154.5,较2020年基期增长54.5%,同比增长7.3%[7] - 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指数为124.6,较2020年基期增长24.6%,同比增长0.5%[7] - 消费品制造业用电指数为128.6,较2020年基期增长28.6%,同比增长1.6%[7] 战略新兴产业 - 8月战略性新兴产业PMI为47.8%,较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19] - 新能源产业PMI为51.8%,节能环保产业PMI为50.5%,均超过临界点[20] - 新能源行业销售价格录得51.2%,经营预期上升至66.2%[20] 非制造业表现 -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22]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升至年内高点[2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25] 外贸与出口 - 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16] - 8月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5.92%[16] - 7月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68%[16] 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14] - 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14] - 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达194.0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攀升至56.7%[15] 高频数据指标 - 8月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为94.52万吨,较7月31日的87.65万吨震荡走高[9] - 8月全钢胎开工率63.17%,半钢胎开工率73.08%,均较7月小幅下行[11] - 8月高炉开工率83.47%,较7月83.38%小幅回升[11]
一周龙江要闻回顾【8.25-8.31】
新浪财经· 2025-08-31 15:34
党建工作与作风建设 - 省委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强调提高政治站位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 为全面振兴提供保障[2] - 统筹抓好学习教育和当前重点工作 将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 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2] 金融合作与产业投资 - 省委书记会见中金公司董事长 希望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冰雪经济等领域深化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合作[3] - 中金公司表示将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 创新投融资服务模式 对接落实合作事项 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3] 农业现代化发展 - 农业农村厅召开涉农行业协会培训会 强调行业协会要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6][7] - 聚焦服务创新与资源整合 发挥协会在标准制定、品牌推广、产销对接中的优势 助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6][7] 新型工业化规划 - 哈尔滨市公开征集新型工业化"十五五"发展规划建议 内容需具备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8] - 征集对象包括工业企业、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 截止日期为12月30日[8] 文旅体产业融合 - 哈尔滨举办文旅体产业博览会暨马拉松博览会 打造"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平台[8] - 2025哈尔滨马拉松参赛规模达35000人 创单届赛事历史之最 获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认证[9]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 - 绥化市召开产业项目调度会 强调推动招商引资方式创新、能力提升、体系优化[10] -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进度 突出优势产业招商、产业配套招商、新兴产业招商及科技成果招商[10]
刘小涛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举行工作会谈
苏州日报· 2025-08-31 07:23
谢少锋感谢苏州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有力支持。他表示,苏州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创新活力十 足,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成效明显。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 与苏州交流合作,紧密结合地方发展所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相关项目建设,集聚更多专业人 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苏州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更好服务高 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所长杨建军,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威伟;副市长毛 伟,苏州高新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8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华东总部项目签约落户苏州。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 涛出席签约仪式,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一行举行工作会谈。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研究的权威机构,2005年在苏州设立 华东分所,并已发展成为华东区域功能齐全的质量可靠性公共服务平台。此次签约的电子五所华东总部 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将落户苏州高新区,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 方向,建立中试验证、可靠性提升和质量保障等专业化技术服务能力,为产业产品提供全链条和全生 ...
13只万亿股,4只“深圳造”
第一财经· 2025-08-30 18:54
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现状 - 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扩容至13家上市公司 包括7家国字号企业和6家地方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 [1] - 工商银行以24597亿元市值位居榜首 农业银行23882亿元紧随其后 贵州茅台18592亿元位列第三 [3] - 宁德时代市值14085亿元排名第八 招商银行10857亿元第九 工业富联10690亿元第十 [3] 深圳万亿市值企业格局 - 深圳拥有4家A股万亿市值企业:招商银行(10857亿元) 中国平安(10267亿元) 工业富联(10690亿元) 比亚迪(10039亿元) [1][3] - 加上H股上市的腾讯控股(54700亿港元) 深圳成为除北京外万亿市值企业最多的城市 [2] - 工业富联8月末市值首破万亿 7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120% 上半年营收3608亿元同比增长35.6% 净利润121亿元增长38.6% [5] 重点企业业绩表现 -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 首次超越特斯拉 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3.8% [7] - 招商银行上半年营收1699.7亿元 净利润749.3亿元同比增长0.25% [7] - 中国平安上半年营运利润777.3亿元同比增长3.7% 新业务价值223.4亿元大增39.8% [7] - 腾讯二季度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 净利润556.3亿元增长17% 广告收入358亿元增长20% [7] 深圳产业生态与上市资源 - 深圳A股上市公司425家市值10.39万亿元 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二 境外上市公司159家居全国第三 [4] - 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4710.5亿元占GDP比重12.8% 与北京上海并列金融城市第一梯队 [9]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密度全国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 [11] - 2024年以来11家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IPO募资93.92亿元 上市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10] 龙头企业与产业链协同 - 华为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 净利润372亿元 研发投入970亿元占营收22.7% [8] - 比亚迪2024年汽车产销430万/427万辆 营收7771亿元 净利润403亿元 2025年前7月销量249万辆增长27.4% [6] - 链主企业如华为腾讯带动中小企业集聚 形成完善产业链生态 推动企业上市和市值增长 [11]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深圳2023年推出20条措施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12] - 计划到2027年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 独角兽企业80家 聚焦人工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12] -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达5个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