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工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巨头宣布,将裁员1.6万人;现货黄金加速拉升,一度触及4380美元;韩国人成柬埔寨电诈园区新猎物;蔚来回应被起诉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7:16
公司动态:雀巢 - 瑞士雀巢公司计划在今后两年内削减约1.6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其员工总数的6% [2] - 此次裁员波及1.2万个"白领岗位"以及4000个制造和供应链领域岗位 [2] 公司动态:蔚来汽车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起诉蔚来,指控其通过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 [3] - 蔚来相关人士回应称,案件源于2022年6月做空机构灰熊的不实指控,相关指控均无事实依据 [3] - 蔚来股价在新加坡下跌至6.25美元,降幅达10.2% [20] 公司动态:福耀玻璃 -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向公司提交了辞去董事长职务的报告,辞任后仍作为公司董事继续履职 [14] - 公司董事局已审议通过选举曹晖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局董事长 [14] 公司动态:小米集团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表示,小米汽车产品上市一年半时间,截至目前交付大约40万辆 [16] - 小米在组合辅助驾驶方面第一期总投入57.9亿元,智能驾驶团队规模超过1800人 [16] 公司动态:海南华铁 - 海南华铁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24] - 公司此前曾宣布36.9亿元算力大单告吹 [24] 公司动态: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就客户回国后手机"被保护性关停"事件发布说明并致歉 [19] - 客户号码因被系统判定存在风险导致关停,公司存在跨省协同不畅、主动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 [19] 行业政策:商务与贸易 - 商务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 [6] - 商务部回应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称是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美方解读严重曲解并夸大 [6] - 中方坚决反对荷兰当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分支机构安世半导体的运营 [7] 行业政策:市场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拟规定外卖平台应对无堂食商家加专属标识,明确"一证一店"的经营模式 [8] - 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 [8] 行业政策:科技与信息化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600次发射 [9] -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划在2027年基本建成城域"毫秒用算"网络体系,接入时延达到1毫秒以内 [9] 行业政策:医疗保障 -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目标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即时结算 [9] - 目标2026年底前实现即时结算资金占本地医保基金月结算资金的80%以上 [9] 行业数据:互联网平台经济 - 截至10月15日,已有超过4100家境内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首次涉税信息报送,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六成 [10] 市场表现:隔夜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65%,纳指跌0.47%,标普500指数跌0.63% [5] - 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AMD跌超1%,英伟达涨超1% [5]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1%,中概股多数下跌 [5] - 现货黄金一度触及4380.79美元/盎司,COMEX黄金突破4392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 [5] - 国际油价集体收跌,美油跌1.54%报56.95美元/桶,布油跌1.37%报61.06美元/桶 [5]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38%,法国CAC40指数涨1.38% [5] 市场表现:汇率与商品 - 美元指数报98.36,跌0.31% [26] - 人民币在岸报7.1230,离岸报7.1246 [26] - WTI原油报56.95美元/桶,跌1.54% [26] - 比特币报107830.79美元,跌2.65% [26] 公司并购与融资 - 龙佰集团收购VenatorUK钛白粉业务相关资产 [30] - 智光电气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控股子公司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 [30] - 国信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15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获证监会注册批复 [30] - 东方电缆中标项目金额约23.74亿元 [30] - 通源石油中标1.26亿美元项目 [30]
【头条评论】 优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新型工业化
证券时报· 2025-10-17 06:57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系统性、多元化新需求 [1] -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其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的优化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落地的关键力量 [1] - 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正推动银行机构从资源配置、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等多维度构建与新型工业化适配的金融服务生态 [1] 政策引导 -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 [1] - 2025年8月,央行等七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构建"贷款+债券+股权+保险"联动的金融工具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 [1] - 系列政策从顶层设计打破传统信贷局限,推动银行从单一融资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1] 当前银行服务实践与成效 - 头部银行已构建"商行+投行""境内+境外"双协同机制,通过全链条资金调配激活供应链融资活力 [2] - 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推出专项服务举措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2]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专利价值评估突破轻资产抵押限制,首台(套)装备保险依托保险补偿机制分担技术落地风险 [2] 现存挑战与结构性难题 - 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突出,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尚未充分满足 [2] - 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可得性不足的问题,风险与收益匹配机制尚不健全 [2] - 数字化服务能力滞后于产业需求,跨机构数据壁垒导致对企业技术价值评估精准度不足 [2] 优化方向与关键举措 - 资源配置需强化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落实制造业信贷计划单列,将更多资金投向基础零部件、工业软件等薄弱领域 [3] - 产品创新需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对初创期企业侧重股权融资与知识产权质押,对成长期企业提供并购贷款与跨境金融,对成熟期企业开展绿色信贷与资产证券化 [3] - 服务模式应深化"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通过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等工具打通上下游资金循环 [3] 数字化转型与风险防控 - 银行需依托大数据构建科技企业专属授信模型,建立"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的评估体系,突破传统逻辑 [3] - 需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通过与政府产业基金合作、发展科技保险等方式分散研发创新风险 [3] - 在绿色金融领域,应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对接工业绿色转型需求 [3] 生态共建与政策协同 - 银行应主动对接国家级产业基金与制造业创新平台,参与"资金支持+平台孵化+产业对接"的生态闭环建设 [4] - 监管部门需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优化不良贷款处置流程,为银行信贷投放解除后顾之忧 [4] - 产融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将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5]
【头条评论】优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新型工业化
证券时报· 2025-10-17 03:01
政策引导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于2024年4月联合发文,要求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并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 [1] - 央行等七部门于2025年8月发布指导意见,提出构建贷款、债券、股权、保险联动的金融工具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 [1] - 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银行从单一融资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1] 银行服务现状与成效 - 头部银行已构建商行+投行、境内+境外双协同机制,整合资源以激活供应链融资活力和推动科技企业贷款 [2] - 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推出专项服务举措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2]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专利价值评估突破轻资产抵押限制,首台(套)装备保险通过保险补偿机制分担技术落地风险 [2] 当前面临的挑战 - 资源配置失衡,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中长期资金需求未充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不足 [2] - 风险与收益匹配机制不健全,科技研发高风险性与信贷资金安全性要求存在冲突 [2] - 数字化服务能力滞后,跨机构数据壁垒导致对企业技术价值评估精准度不足,服务效率难以适配产业迭代速度 [2] 优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 资源配置需强化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落实信贷计划单列,推动资金投向基础零部件、工业软件等薄弱领域 [3] - 需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对初创期企业侧重股权融资与知识产权质押,对成长期企业提供并购贷款与跨境金融,对成熟期企业开展绿色信贷与资产证券化 [3] - 在产业链服务上深化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模式,通过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等工具打通上下游资金循环 [3] 数字化转型与风险防控 - 需依托大数据构建科技企业专属授信模型,建立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的评估体系,突破传统逻辑 [3] - 应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通过与政府产业基金合作、发展科技保险等方式分散研发创新风险 [3] - 在绿色金融领域应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对接工业绿色转型需求 [3] 生态共建与未来展望 - 银行应主动对接国家级产业基金与制造业创新平台,参与资金支持、平台孵化、产业对接的生态闭环建设 [4] - 监管部门需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优化不良贷款处置流程,为银行信贷投放解除后顾之忧 [4] - 银行服务体系的优化完善将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推动产融深度融合 [4]
优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新型工业化
证券时报· 2025-10-17 02:55
政策引导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于2024年4月联合发文,明确要求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并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 [1] - 央行等七部门于2025年8月发布指导意见,提出构建“贷款+债券+股权+保险”联动的金融工具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 [1] - 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银行从单一融资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1] 银行服务体系现状 - 头部银行已构建“商行+投行”和“境内+境外”双协同机制,整合资源以激活供应链融资活力和推动科技企业贷款规模与覆盖广度双提升 [2] - 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银行推出专项服务举措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 [2] -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首台(套)装备保险等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前者通过专利价值评估突破轻资产抵押限制,后者依托保险补偿机制分担技术落地风险 [2] 当前面临的挑战 - 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突出,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中长期资金需求尚未充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不足 [2] - 科技研发的高风险性与信贷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存在冲突,部分银行因风险顾虑不敢贷、不愿贷 [2] - 数字化服务能力滞后于产业需求,跨机构数据壁垒导致对企业技术价值的评估精准度不足 [2] 优化方向与措施 - 在资源配置层面,需强化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落实制造业信贷计划单列要求,推动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向基础零部件、工业软件等薄弱领域 [3] - 需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对初创期企业侧重股权融资与知识产权质押,对成长期企业提供并购贷款与跨境金融,对成熟期企业开展绿色信贷与资产证券化 [3] - 应深化“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模式,通过应收账款融资、仓单质押等工具打通上下游资金循环 [3] 数字化转型与风险防控 - 银行需依托大数据构建科技企业专属授信模型,建立“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的评估体系,突破传统逻辑 [3] - 需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通过与政府产业基金合作、发展科技保险等方式分散研发创新风险 [3] - 在绿色金融领域,应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对接工业绿色转型需求 [3] 生态共建与政策协同 - 银行应主动对接国家级产业基金与制造业创新平台,参与“资金支持+平台孵化+产业对接”的生态闭环建设 [4] - 监管部门需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优化不良贷款处置流程,为银行信贷投放解除后顾之忧 [4] - 银行服务体系的优化完善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其资源配置、产品服务和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将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4]
中国建行未来三年力争为各类制造业主体提供融资超5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22:58
建设银行制造业金融业务 - 建设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突破3.5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超过50% [1] - 建设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连续六年稳步提升 [1] - 未来三年,建设银行将力争为各类制造业主体提供融资规模超过5万亿元 [1] 建设银行服务方案与政策导向 - 建设银行发布支持新型工业化“善建智造”服务方案,推出六大专项行动 [1] - 服务方案包括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着力解决产业链资金错配问题 [1] - 公司将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深度对接工信部产融合作平台,用好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目标 - 中国央行等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1] - 政策目标是到2027年使金融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1] 建设银行未来资源配置重点 - 建设银行将把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 - 公司计划为制造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场景的综合金融服务 [1] - 金融资源将精准配置到制造业重大项目、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1]
建设银行:力争未来三年为各类制造业主体提供融资规模超5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0-16 22:06
公司战略与融资目标 - 建设银行计划未来三年为各类制造业主体提供融资规模超过5万亿元 [1] - 公司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突破3.5万亿元,且制造业贷款占比连续六年稳步提升 [3] - 公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超过50% [3] 专项服务方案与行动 - 推出六大专项行动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包括建'工'长融、建'工'科创、建'工'升级、建'工'链融、建'工'集群和建'工'跨境 [2] - 通过设备更新贷、科技研发贷、融资租赁等服务满足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融资需求,并利用国家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 同业首创脱核链贷产品,着力解决产业链资金错配问题,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供应链产品体系 [2] 行业政策与监管支持 - 人民银行与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同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3] - 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构建多元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3] - 工信部将深化政策协同,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并与建设银行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 [3] 企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建设银行与华为、奇瑞集团、宁德时代、京东方集团等8家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通过"一群一策"方式提供覆盖G、B、C三端的综合化服务,创新集群快贷专属产品以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2] - 充分发挥全球网络布局和跨境金融服务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综合化金融解决方案 [2]
十大行业!工信部重磅发布,透露哪些转型新信号?
机器人圈· 2025-10-16 17:30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方案旨在兼顾短期稳预期与长期调结构,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 - 十大行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70%,其稳定直接关系工业经济基本盘 [5] - 方案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有利于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 [2][9] 稳增长方案概述与目标 - 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已全部发布,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电子信息制造业 [3] - 汽车行业目标为2025年实现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6] - 建材行业目标为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 [6] - 钢铁行业目标为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6] 方案主要特点 - 方案呈现目标明确、实施周期明确、行业举措差异化、强调质量效益提升三大特点 [7] - 方案具有精准化、协同化、绿色化特征,针对行业痛点设计差异化措施,供需协同发力,并将“双碳”目标融入规划 [7] - 供需两端需协同发力,培育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型消费业态拉动新增长 [8] 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汽车行业机遇在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渗透、全球化渠道拓展,挑战在于价格战、芯片短板、海外合规 [9] - 电子信息制造业机遇在于AI终端、算力基础设施、国产替代,挑战在于技术代差与设备受限 [10] - 钢铁和有色行业机遇在于高端材料、新能源材料应用,挑战在于能碳约束与产能过剩风险 [10] - 机械行业机遇在于智能制造、机器人、海外基建,挑战在于高端核心部件与工业软件短板 [10]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十大行业未来将呈现结构性分化与全球化竞争态势,传统行业通过产能出清和技术改造优化,新兴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11] - 实现稳增长目标需把握技术攻关、政策落地、生态优化三大环节,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强化政策执行,优化产业生态 [13] - 建议利用财政贴息、绿色信贷等形成低成本长周期资本结构,加力利用AI+降本提效,加强风险合规与人才储备 [13] - 根本路径是新型工业化,短期以稳为主避免硬着陆,中期以质促量培育新动能,长期以绿色化、数字化重构产业竞争力 [14]
云涌科技跌2.06%,成交额762.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53
公司股价与市场表现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41.87元/股,成交额为762.41万元,换手率为0.30%,总市值为25.20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91%,近5个交易日下跌1.53%,近20日上涨0.65%,近60日上涨11.89% [1] - 公司股东户数为4993户,较上期增加5.72%,人均流通股为12055股,较上期减少5.41%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6.55% [1]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86.39万元,同比减少254.58%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04.00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2] 公司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61.12%,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18.99%,信创产品13.06%,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6.83%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微盘股、国产软件、融资融券、新型工业化等 [1] 公司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成中证360互联网+指数A(002236)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2]
威尔高跌2.02%,成交额1.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8.6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6 10:21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57.38元/股,成交额1.40亿元,换手率4.47%,总市值77.2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8.62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71.00万元(占比1.22%),大单净卖出82.38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5.09%,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52%、5.32%、42.91% [2] - 今年以来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8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5365.09万元,买入总额2.51亿元(占总成交额16.06%),卖出总额1.97亿元(占总成交额12.63%)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印制电路板占比87.45%,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2.55%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58.71%;归母净利润4520.25万元,同比增长18.3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07.86万元 [3]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为1.86万,较上期增加13.93%;人均流通股2901股,较上期减少12.22% [2] 公司背景与行业属性 - 公司全称为江西威尔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7日,于2023年9月6日上市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概念板块包括小盘、PCB概念、新型工业化、机器人概念、光通信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72.39万股 [3] - 大成成长进取混合A(010371)和大成科技消费股票A(00893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中天、亨通等合作伙伴揭牌成立“中国移动5G-A新型工业网络创新示范区”(附图片)
新浪财经· 2025-10-16 09:05
项目成立与参与方 - “中国移动5G-A新型工业网络创新示范区”正式成立,由中国移动研究院和江苏移动共同打造 [2] - 揭牌仪式有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江苏移动总经理、淮安市工信局局长、华为无线网络5G-A领域总裁及中国信通院、中天钢铁、亨通光电、汇川技术等合作伙伴出席 [2] - 示范区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联合江苏移动与华为等产业伙伴共建 [3] 技术核心与建设目标 - 示范区致力于打造以“5G-A×AI”为核心的新型工业网络,集成5G-A内生确定性、网算智一体等技术 [3] - 目标是构建连接、算力与AI融合的数字底座,为企业提供通用连接、强大算力和精准AI服务 [3] - 旨在覆盖产线优化、预测维护、智能排产等核心场景,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新型工业化样板 [3] 政策背景与行业地位 - 国家持续出台5G、人工智能等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 [3] - 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中国移动作为5G及新一代移动通信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携手产业伙伴推动5G-A和AI融入工业核心生产环节 [3] - 2025年江苏移动参与合建5G工厂新增51家,全国排名第一 [3] 标杆项目与具体应用 - 淮安中天钢铁项目构建了5G-A新型工业网络与智能控制系统,计划打造成国家领航级智能工厂 [3] - 中天钢铁项目未来将上线超4000个5G链接,成为全球最大规模新型工业网络和智能控制工厂 [3] - 苏州亨通光电打造业界首个广域精简5G LAN工业互联应用,实现跨省多厂区二层组网及AI协同,项目已获评“灯塔工厂” [3] - 亨通光电未来将在产线级工艺优化、生产控制,车间级预测维护、质检,工厂级仓储物流、排产调度等场景持续推进5G-A和AI赋能 [3]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示范区的落地是央地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举措,为江苏“智造强省”注入新动能 [4] - 江苏移动将继续发挥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深化产业主体间的协同与合作,集聚发展新动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