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减排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碳市场四周年:首次扩围纳入钢铁等行业,覆盖80亿吨排放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0:28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预计重点排放单位达3700家,覆盖排放量约80亿吨[1][2][3] - 扩围后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超60%,温室气体种类扩大至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3] - 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四大行业已纳入碳市场,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行业待纳入[4] 市场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73亿吨,累计成交额超462亿元[1] - 2024年全年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180.44亿元,2025年碳价一度突破每吨100元,近期价格回落至70-80元/吨[1][7][9] - CCER成交均价87.79元/吨,比CEA价格高约15%,出现价格倒挂现象[9] 行业覆盖与配额管理 - 钢铁行业纳入履约的长流程企业约300家,排放量17亿吨,占钢铁企业总排放量90%以上[4] - 水泥行业先期纳入碳市场的是工艺最成熟的水泥熟料生产环节[4] - 铝冶炼行业直接碳排放体量较小,仅几千万吨,对碳市场总体影响较低[4] 自愿减排市场发展 - 2025年3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首批CCER正式签发[1][12] - 截至2025年7月15日,CCER累计成交量237.8万吨,累计成交额达两亿元[13] - 四类主体可在自愿减排市场开户,包括重点排放单位、项目业主、企业和金融机构[13] 国际比较与政策影响 - 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领域,面临国际碳壁垒压力[5]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核能、CCUS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能确保碳信用高质量供给[14] - 全国强制性碳市场5%的抵消机制形成庞大市场需求,远超其他国家[14]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中国是最大市场,更是伙伴、创新和人才的重要来源”——访力拓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许峰
新华社· 2025-07-16 17:14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力拓连续三年参加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与合作伙伴设立联合展台展示供应链协同效应 [1] - 中国是力拓最大市场、重要采购基地,以及伙伴、创新和人才的重要来源 [1] - 力拓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在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展示产业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澳大利亚西坡铁矿和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成果 [1] 产业链合作与低碳转型 - 力拓与宝武的合作覆盖从资源开发到低碳钢铁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现双向融合共赢关系 [2] - 公司展示的项目体现与中国伙伴共谋供应链稳定发展的承诺 [2] - 力拓积极推动与中国高校和企业的创新合作,探索产业价值链低碳转型和人才培养方案 [2] 中国市场与全球供应链 - 中国在碳减排技术上的优势帮助力拓提高运营效率,并助力产业实现碳减排目标 [3] - 中国高端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跨国公司带来更广阔市场前景 [3] -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3] 全球供应链发展 - 构建低碳、韧性与包容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 [3] - 中国扩大市场准入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为跨国企业带来更多合作机遇 [3] - 期待中国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大确定性 [3]
【有本好书送给你】下一个超级周期什么时候来?
重阳投资· 2025-07-16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 阅读是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径,重阳推崇通过阅读获得成长 [2][3] - 专栏每期围绕书籍展开,包括书评、书单或书摘,并设置互动话题 [4][5] - 精选优质好书赠送给高质量留言的读者 [6] - 阅读能带来思考的力量,帮助思想更有厚度和方向 [7] - 本期推荐书籍《周期与财富》,探讨财富与周期的关系 [9][31] 超级周期 - 1949-1968年:二战后爆发式增长,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婴儿潮增强需求端 [15] - 1982-2000年:现代周期,解决通胀是关键,美联储基准利率从10%提高到20%,道琼斯工业指数年复合实际回报率达15% [16] - 2009-2020年:后金融危机周期,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推动股市复苏,标普500从2007年高点下跌57%后开启长牛市 [17][18] - 超级周期的共同点:低估值、下降或低的资金成本、初始低收益率,强劲增长和监管改革降低风险溢价 [19] 肥而平时期 - 1968-1982年:高通胀和低回报率,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名义回报率-5%,年化-0.4%,债券回报率更低 [21] - 2000-2009年:科技股泡沫破灭,"9·11"冲击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高风险溢价,房地产繁荣和银行业危机引发大熊市 [22] 后现代周期 - 可能反映古典周期和现代周期特点,同时受碳减排、区域化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影响 [25] - 驱动因素包括资金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转向区域化、劳动力和大宗商品价格升高 [27] - 其他驱动因素:政府开支和债务增加、资本性和基础设施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地缘政治紧张加剧 [28][29] - 供给冲击如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供应链,企业关注点从效率转向抗压能力 [26] 书籍信息 - 书名:《周期与财富》,作者彼得•C.奥本海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 [9][32] - 作者是高盛集团全球投资研究部门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近40年宏观研究经验 [33] - 书籍探讨超级周期的驱动因素、拐点判断和技术进步影响,分析后现代周期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31]
中日外长会谈45分钟,双方达成协议,日本向中方做出承诺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16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美国对日本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导致日本损失超百亿美元,日立建机等企业利润暴跌300亿日元 [1] - 野村研究所测算显示日本GDP将因此下降0.59%,央行被迫将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0.5% [1] - 美国关税引发日元贬值、进口成本上升、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牛肉饭价格突破500日元创历史新高,扇贝出口因关税从24%飙升至40%而锐减60% [1] - 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额近三成,若全面加税将直接冲击丰田、本田等支柱产业 [3] 中日关系新动向 - 日本外相岩屋毅在45分钟会谈中明确表示将"认真对待历史,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承诺恪守"村山谈话"立场 [4] - 中方回应审慎而务实,强调正确认识历史是中日关系的"道义之问",愿在日本切实履行承诺的基础上推动双方在绿色能源、大健康等领域的合作 [6] - 会谈前中方已解禁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被视为中日关系解冻的重要信号 [6] 日本国内政治生态 - 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岸田文雄等前首相长期推动的"反华叙事"已渗透到日本社会各层面 [7] - 2025年防卫省《防卫白皮书》草案宣称中国是"最大战略挑战",并计划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 [7] - 日本右翼势力正试图通过教育体系固化错误历史观,包括篡改教科书"侵略"表述和推动靖国神社"公职参拜"合法化 [9] 中日合作新机遇 - 神户氢能港与广东阳江风电场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年减碳量达100万吨 [10] - "日本技术+中国市场"模式正在大健康、智能出行等领域复制,日本介护机器人通过深圳企业算法优化成本下降40% [10] -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二十项共识,包括2025年举办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和在智能出行领域开展联合研发 [12] 历史教训与未来展望 - 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反复无常曾多次葬送中日关系发展机遇,如1982年"教科书事件"、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2012年"购岛"闹剧 [13] - 日本经济面临"失去的30年"后"跌落50年"的危机,若继续在历史问题上摇摆可能失去中国市场并被排除在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之外 [13] - 大阪商工会议所的企业家们已带着合作方案飞往广州,显示民间合作正在推进 [17]
每日速递 | 特朗普:将上调铜关税至50%
高工锂电· 2025-07-09 18:04
电池 - 宁德时代成立东营时代零碳新能源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涵盖碳减排技术研发、风力及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等 由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持股 [2][3] - 欣旺达成立江西欣圣元循环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聚焦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及储能技术服务 由欣旺达旗下再生材料公司全资持股 [4][5] - 恩力动力与均普智能达成战略合作 重点推进固态电池产线研发及北美市场代工业务 合作涵盖技术联合研发与全球化市场开拓 [6][7] - 力神电池发布六款全极耳圆柱电芯 其中46120-55Ah产品能量密度达330Wh/kg 支持18分钟快充 主要应用于eVTOL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8][9] 材料 - 宝明科技第四代复合铜箔产品进入客户送样测试阶段 通过微结构创新提升锂电池快充性能与安全性 [10][11] 海外 - 特朗普计划将进口铜关税上调至50% 预计7月底或8月初实施 同时拟对药品、半导体等行业征收新关税 药品关税或达200% [12][13]
飞友科技联合绿航时代 中飞院发布《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
中国民航网· 2025-07-09 12:08
报告背景与发布 - 《中国民航碳排放报告2024》由飞友科技主编 绿航时代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协作完成 自2022年首次发布以来已成为推动民航绿色转型的知识平台和决策参考工具 [1] - 报告重点聚焦中国民航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的低碳转型路径 展示碳排放管理 绿色治理 技术创新等方面最新进展 [1] - 报告为行业各方制定未来减排策略和推进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1] 中国民航低碳转型进展 - 中国民航业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实现多方面突破 包括航空器制造 空中交通管理 航空公司运营优化 替代燃料应用 零碳机场建设 [1] - 航空器制造方面 新型低碳飞机投入使用使碳排放逐步降低 [1] - 空中交通管理方面 引入智能化航班调度系统 优化航线等措施提高运行效率 降低碳排放 [1] 全球航空碳减排趋势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国际民航组织(ICAO)等机构提出多项国际减排标准和政策 推动各国航空企业与政府采取行动 [2]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未来航空业低碳发展重要支撑 其全球应用将成为推动碳减排核心力量 [2] - 报告分析了CORSIA等全球性减排机制的演变 [2] ESG理念与实践 - ESG(环境 社会和治理)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框架 [2] - 报告系统梳理ESG理念与实践路径 展现民航企业在绿色发展 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探索与成效 [2] - ESG理念将进一步融入民航企业战略规划 成为提升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市场恢复与案例分析 - 报告全面分析2023至2024年中国航空市场恢复情况与碳排放结构变化 [3] - 报告遴选航空公司和机场节能减排优秀案例 展示绿色技术应用 运营模式创新 节能管理方面的卓越实践 [3] - 通过CAPSE平台进行行业"双碳"调研 收集用户对绿色出行 低碳航空的反馈 为政策制定和企业服务提供参考 [3] 未来展望 - 中国民航绿色转型进入关键时期 将在政策 技术和市场三方面协同推进 [3] - 报告展示中国民航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的担当与努力 为全球气候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3]
好书推荐 | 下一个超级周期什么时候来?
点拾投资· 2025-07-08 15:04
巴菲特早期投资表现 - 1957-1968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收益远超道琼斯指数 1968年业绩领先道琼斯指数50个点 [1] - 1966年停止接受新投资者 1967年表示难以适应市场形势 1968年获评"全美最优秀的投资经理"后宣布退出投资界 [1] 超级周期特征 - 战后1945-1968年黄金年代:马歇尔计划推动经济爆发增长 婴儿潮刺激需求端 [7] - 1982-2000年现代周期:通胀问题解决(利率从20%降至10%) 柏林墙倒塌提振信心 道琼斯指数年化实际回报达15% [8] - 2009-2020年后金融危机周期:标普500从高点跌57%后开启最长牛市 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估值修复 [10] - 共同驱动因素:低估值起点 下降的资金成本 初始低收益率 叠加技术变革与全球化 [11][12] 肥而平时期特征 - 1968-198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引发高通胀 标普500名义回报率-5%(年化-0.4%) 仅实物资产正回报 [15][16] - 2000-2009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叠加9·11事件 房地产繁荣后崩盘引发银行业危机 [17][18] 后现代周期驱动因素 - 宏观转向:资金成本上升(量化紧缩) 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速下降) 全球化转为区域化 [23][24] - 成本结构变化:劳动力/大宗商品价格升高 政府债务及税收增加 ESG需求推高资本支出 [24][25] - 地缘政治影响:供应链区域化重构 多极化世界提升风险溢价 人工智能与碳减排催生新机会 [21][22][26]
中万宝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5 08:40
公司成立信息 - 中万宝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成荣,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中万环球有限公司(持股55%)和江苏宝砺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5%)共同持股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1185号1幢1层J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营业期限从2025-7-3至无固定期限 [1] 经营范围 - 主要业务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涉及新能源领域业务包括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桩销售等 [1] - 包含电力相关业务如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力设施器材销售、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销售等 [1] - 涵盖环保技术业务如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1] - 其他业务包括软件开发、电子元器件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等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技术推广服务 [1]
仕净科技等成立新材料科技公司
快讯· 2025-07-04 13:55
公司动态 - 佛山雅诺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献华 [1] - 经营范围包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等 [1] - 该公司由仕净科技(301030)旗下安徽雅诺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1] 行业趋势 - 新公司聚焦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显示行业对碳中和技术的关注度提升 [1] - 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被纳入经营范围,反映循环经济领域的发展潜力 [1]
京博非粮生物基橡胶产品进入万吨级产业化阶段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0:57
公司动态 - 京博中聚入选山东好成果专报,其非粮生物基橡胶产线获批建设标志着行业进入万吨级产业化阶段 [1] - 公司实现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产业化,以玉米芯为原料贯通非粮生物基合成橡胶产业链 [1] - 项目已获取全产业链ISCC PLUS认证,从原料到生产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 - 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突破原料开发、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等核心技术 [2] 技术突破 - 每生产1吨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可减少CO排放约1.4吨,产品生物基碳含量达20%~100% [1] - 相较传统玉米原料合成方式,每吨橡胶可节约2.8吨玉米并减少碳排放1.4吨 [2] - 产品具有抗老化性、耐湿滑、耐磨性、耐高温等优势,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行业影响 - 非粮生物基合成橡胶以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碳排放比石油基低50%~80% [1] - 技术破解"石油依赖"和"粮食安全"双重挑战,避免"与民争粮""与畜争饲"矛盾 [1][2] - 产品已在高端鞋材、防护手套、轮胎等领域推广应用 [2] 发展规划 - 万吨级非粮生物基橡胶装置预计三年内建成投产 [2] - 项目将推动全球碳减排和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