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

搜索文档
山西晋中:高校“活水”浇灌科技成果生“金”
环球网资讯· 2025-06-12 15:07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硅钢级氧化镁粉生产,产品应用于变压器制造领域[1] - 技术团队采用1150℃高温退火工艺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特种材料性能达标[1] - 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将实验室搬至生产车间,实现研发周期缩短三分之一[1] 晋中市产学研协同模式 - 晋中市拥有21所驻地高校和34.6万名师生,科教资源集聚度居山西省首位[2] - 政府推动高校全面开放校园及场馆,并建设创新生态基地促进校地融合[2] - 采用"链式思维"引导龙头企业与28所高校组建产学研联盟,例如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研发无铅水晶玻璃新材料[2] 区域产业学院建设 - 已建成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设立5家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包括太谷玛钢、平遥牛肉等产业学院[3] - 校地合作提升区域品牌效应,某企业广交会展位从1.5个增至16个,订单转化率提高30%[3] 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 山西晋农生物研发的猪牛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 - 介休聚贤石墨突破超高功率电极技术,打破进口垄断[4] - 太原理工大学与汾西华益合作开发千米级潮式喷浆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5] 校地合作量化成果 - 截至2024年底累计签订校地校企协议352项,科技创新类占258项,合同总额1.28亿元[5] - 合作覆盖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八大领域,例如安泰钢铁高纯净帘线钢技术打破中西部产业空白[5]
河北唐山高新区共享工厂专攻成果转化堵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2 08:04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唐山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系统谋划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延伸产业链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1] - 唐山高新区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特种机器人为特色、服务机器人为亮点的产业体系,拥有开元装备、百川集团、中信开诚、汇中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 [1] - 2024年唐山高新区引进机器人企业73家,机器人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占唐山市总数近90%、河北省65%以上,营业收入突破73亿元、同比增长21.3% [5]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由唐山百川集团建设,占地15万平方米,包含两个共享制造中心、一个共享中试基地,有激光切割机、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等设备800余台套,研发及生产人员1000余人,具备年产机器人产品3000台套的生产能力 [2] - 共享制造工厂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单位产品成本降低8%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 [3]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已为130余家机器人中小企业提供非标零部件研发及加工服务,50余项产品实现了从概念到市场的转化 [5] 助浴机器人案例 - 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助浴机器人可省力80%,使用过程不到2分钟 [1][3] - 该产品经过多功能、轻量化、小型化等升级迭代,生产过程依托百川共享制造工厂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3] - 创始人郭浩田团队通过百川共享制造工厂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实现了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化 [2] 科技成果转化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依托300余人的科研团队,帮助中小企业打通成果转化堵点,加快样机制作和小规模试产 [4] - 工厂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使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并提供"机享三保"保险项目和"中试综合保险"降低创新风险 [5] - 工厂从设计环节帮助中小企业节约成本,原材料享受集中采购价格,降低成果转化初期成本 [5] 未来发展 - 百川共享制造工厂正打造"共享智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创新 [6] - 工厂将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工厂联合组网,形成数据处理在唐山、生产能力在全国、智力资源在全球的发展格局 [6] - 工厂将加强与国内外科创平台、创新主体链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 [6]
新加坡奥锐精投资集团陈锦华:相信在成都会有很大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11 22:34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在"一带一路"中外知名创新型企业创投论坛上,新加坡奥锐精投 资集团(简称"奥锐精集团")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署了《关于共建中新双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战略合作协议》(简称 《合作协议》),创新发展"政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双向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出海、QFLP基金合作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奥锐精集团创始人及 首席执行官陈锦华表示,成都在科技人才储备、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等产业方面都很有优势,并且是重要的枢纽城市,能够 辐射整个西南地区。"我们相信,未来几年在成都会有很大发展!"陈锦华说。 ▲奥锐精集团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陈锦华 搭建沟通合作桥梁 看好成都人才、枢纽等优势 "成都能够辐射整个西南地区,AI、生物医药等产业都是成都的强项,这些产业很有优势。"陈锦华表示,很多东南亚的初创 公司都可以考虑引入成都市场,以充分利用成都的各项优势,更好地实现本地化,进而将业务拓展到整个西南地区。 据了解,奥锐精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持有新加坡金管局(MAS)资本市场服务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硬科技 领域的跨国投资与 ...
为企服务西湖区又有新动作
每日商报· 2025-06-11 11:46
"成立场景创新服务中心是西湖区创新为企服务方式,以往我们更多是解决企业的具体问题、具体 诉求,现在是从企业发展角度挖掘更多业务资源,带动更多场景,推动企业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西 湖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综合办主任韩文凯介绍,中心将围绕优势产业、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挖掘新产 品、新技术、新业态,定期发布场景需求清单和场景机会清单,通过链接供方、需方,将技术验证、品 牌曝光、订单转化融为一体,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优中选优,西湖区第一批应用场景机会正式发布,涵盖科技、文化、养老、旅 游等重要领域。 其中,在打造具有西湖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方面,文三街数字生活街区开放场景集科技孵 化、成果展示、人才培养于一体,展示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AI大模型等前沿科技。机器人户外测 试场景在"石山下"矿坑公园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人机交互空间。紫金港科技城具身智能体验场景集 研究应用、互动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解锁具身智能新体验。 "产业转化一直是困扰企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在西湖区,政府不仅搭建起像'西湖链链看'这 样的平台,聚力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应用场景,让我们的 ...
营口释放内需潜力 经济运行向新向好
辽宁日报· 2025-06-11 08:49
固定资产投资与项目进展 - 1月至4月开复工项目419个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5亿元 居全省第三位 [1] - 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开复工137个 累计完成固投73.2亿元 [2] - 全年计划推动678个项目加快进度 计划新签约项目875个 [3] 进出口与消费表现 - 1月至4月进出口总额121.5亿元 总量居全省第三位 [1] -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 同比增长12.1% 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 [1] - 汽车以旧换新带动销售9.7亿元 家电及3C换新带动销售2亿元 [1] - 全年计划开展22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 力争旅游接待量及收入增长20%和15% [3] 工业与服务业发展 - 1月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 居全省第四位 [1] -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223.7亿元 增速4.7% [1] - 鞍钢中集焦炉煤气项目竣工投产 6个省级重点项目复工 [2] 农业与县域经济 -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产值24.9亿元 增长3.5% [1] - 大石桥市GDP总量跃居全省县域第四位 盖州市升至第七位 [2] 企业动态与改革 - 前4个月市属国企资产总额439.54亿元 营业总收入6.95亿元 [2] - 民营经济主体占比97% 税收贡献占比80.3% [2] - 实际利用外资305万美元 同比增长47.3% [2]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落地科技成果30项 技术合同成交额6.8亿元 增长13.3% [2]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08件 增长17.7% [2] -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30家 雏鹰企业16家 瞪羚企业4家 [2] - 全年目标转化科技成果80项 技术合同登记额20亿元 科技企业数量增长600家 [3] 港口与物流数据 - 营口港累计吞吐量6833.3万吨 其中集装箱183.8万标准箱 [2]
合肥下好科创先手棋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12
城市排名与产业表现 - 合肥在《2025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1名,较2024年上升4位,评估指标包括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维度 [1] - 合肥聚集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量子科技企业,空天信息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拥有120余家企业 [1] - 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7万辆,同比增长84%,产业链产值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710亿元,出口量攀升3.2倍 [1] 科技创新政策与布局 - 合肥确立"科技即产业"理念,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建立市委科创委统筹推进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格局 [2] - 合肥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等"七大平台",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设立直投型种子基金,构建"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2] - 合肥已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近300家,其中国家级65家,并培育高能级孵化器后备梯队 [2] 金融支持体系 - 合肥构建"股、贷、债、保、担"联动的金融支持体系,实施"共同成长计划",探索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科技保险补贴 [3] - 合肥联合头部投资机构设立近千亿元产业基金群,建立省市区联动的基金招商机制,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体系 [3] - 金融支持体系以耐心资本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驱动产业持续升级 [3]
赛摩智能: 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20:35
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拟与洛阳科创集团、航投基金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洛阳赛摩科创",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2500万元占比50%,科创集团认缴出资2450万元占比49%[1] - 合资公司将与驻洛科研院所合作,聚焦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及技术转化,提升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1] - 合资公司成立后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1] 关联交易性质及审批 - 因科创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2] - 关联董事杨景卓等4人回避表决,独立董事会议审议通过,认为交易定价公允且符合战略需求[7] - 本次交易未达重大资产重组标准,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关联方财务数据 - 科创集团注册资本23.8亿元,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45.84亿元,净资产34.63亿元,2024年营收未披露具体数值[2] - 航投基金注册资本8700万元,主营业务为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与公司无其他关联关系[3][4] 合资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5人席位中公司委派3人,科创集团委派2人,董事长由公司提名并担任法定代表人[5] - 总经理由公司推荐,财务负责人由科创集团委派[5] 交易目的及影响 - 通过技术授权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6] - 短期内不会对公司财务构成重大影响,长期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资源协同效应[6] 交易进度及监管程序 - 协议需经各方签字盖章并完成内部决策程序后生效[5] - 合资公司设立尚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6]
第六届和君小镇董秘论坛隆重举行,五大主题点明机会和前途
搜狐财经· 2025-06-10 20:11
瑞财经 钟鸣辰2025年6月6日至8日,第六届"和君小镇·中国上市公司董秘论坛"在江西会昌和君小镇盛大 举行。论坛由江西省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君集团、和君职业学院联合主办,和君 董秘邦、和君小镇承办。论坛围绕科技、消费、出海、并购重组、股票投资等五大主题展开,点明机 会、呈现前途。 蜜雪冰城、伊利股份、吉利汽车、华熙生物、华大智造、天元宠物、安必平等20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 市公司董秘和高管参加了论坛,这些公司的市值累计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参会的还有华夏基金、沙特阿美战略投资、中海油基金、美的资本、深创投、元禾资本等30多家投 资机构的管理者及合伙人,这些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规模累计超过二万亿元人民币。 两个"万亿规模",构成本届论坛的基本含金量。而出席论坛的20多位演讲嘉宾和广大参会者的思想见 地、专业水准和能力经验,更是无价之宝。 "2025年,经济大势怎么看、产业趋势怎么走、上市公司怎么干、股票投资怎么选?"是本届"和君小镇· 中国上市公司董秘论坛"的主题,也是广大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和政府招商引资部门的共同关切。论坛 由四场内容构成: 第一场是"科技与产业",院士、科学家和企业家代 ...
赛摩智能: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5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
快讯· 2025-06-10 19:31
合资公司设立 - 赛摩智能拟与洛阳科创集团、航投私募基金共同投资设立"洛阳赛摩科创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1] - 赛摩智能认缴出资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50%,洛阳科创集团认缴2450万元占49%,航投基金认缴50万元占1% [1] - 合资公司将与驻洛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工业领域自动化产品研发和技术合作 [1] 战略目标 - 合资公司旨在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1] - 通过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 交易性质 - 本次投资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在公司董事会审批权限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工信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金融资本深度参与试点
证券日报网· 2025-06-10 18:4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试点工作 - 工作目标聚焦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成果,通过中试熟化、孵化、市场推广等途径加快科研成果向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试点申报分为试点区域和试点单位两大类,试点单位包括产业化实施类(项目单位、应用企业、中试机构等)、第三方服务类(项目管理机构、孵化器等)和金融服务类(银行、基金、保险等) [1] 金融机构参与试点的作用 - 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和间接融资双向发力,疏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堵点,将金融"长钱"精准匹配到科技创新长线需求中,为高技术企业和原始创新项目提供早期资金支持 [2] - 金融服务类试点单位需向推介成果或其他试点单位倾斜投资,设计针对性金融产品,整合资源为企业治理、市场拓展、融资上市等赋能,并构建协同服务机制 [2] 金融产品创新方向 -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需设计长周期、灵活应对风险的金融产品,如股权投资转债权投资或延长投资期限,以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 [2] - "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订单融资"组合产品适合专精特新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财富,结合订单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2] - 金融机构需打破传统抵押逻辑,依托科技保险、成果转化基金、专利质押等手段构建"资本+技术+制度"协同框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