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搜索文档
上半年经济成绩亮眼:GDP同比增长5.3%,消费是主动力;商品房销售降幅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4:14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31.2% [1]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 [1]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8.8%,其中消费是主动力 [8] 经济运行特点 - GDP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3] - 月度调查失业率基本在5.0%~5.4% [5] - 6月CPI由负转正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 [6]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7]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6月末M2同比增长8.3% [8] 新质生产力发展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8] - 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12] - 1~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增长12.8% [1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近10% [1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12] - "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保持较高增速 [13] 房地产市场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降幅同比收窄15.5个百分点 [14] - 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5.5%,降幅同比收窄19.5个百分点 [14] - 6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分别收窄0.3、0.5和0.3个百分点 [18]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同比收窄16.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 [18] -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5月末减少479万平方米,连续四个月减少 [18]
今天,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3:26
项目概况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是国家重大外资项目,也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产品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1] - 项目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国内单套装置最大产能)、120万吨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50万吨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世界最大单体产能)及95万吨差异化聚丙烯装置[2] - 项目采用预处理外置环保模式(国内首例)和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技术,支持低碳排放[3] 技术优势与产品定位 - 聚乙烯产品采用专有技术,具有强度、耐用性、热封性和光学特性优势,覆盖从通用型到工程塑料多等级[3] - 产品组合可满足轻量化、环保、安全性需求,部分采用可循环材料,助力客户可持续发展[3] - 大亚湾研发中心配备北美以外首个聚丙烯中试装置,加速差异化聚丙烯开发,聚焦基础化学研发[3] 产业协同与区域发展 - 项目将减少高性能聚烯烃进口依赖,支撑大湾区塑料、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2] - 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前列(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380万吨/年),连续6年居中国化工园区第一[1][9] -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30.2平方公里,与大亚湾石化区形成"原料互供、设施共享"的一体化格局,已落户40个项目总投资474亿元[12][13] 建设效率与政府支持 - 项目从考察到动工仅18个月(常规需5年),创"惠州速度"记录[5][6] - 政府成立专班提供24小时服务,推动审批流程从"串联"转为"并联"[7] - 埃克森美孚在华首笔人民币贷款落地惠州,多家银行提供项目贷款支持[8] 行业地位与未来规划 - 大亚湾石化区吸引13家世界500强企业,世界级企业投资占比近90%,已形成碳二至芳烃等完整产业链[9][10] - 广东省提出到2027年形成乙烯54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660万吨/年产能,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高地[13]
就在今天,国家电投10周岁,资产增长超1.1万亿!
中国电力报· 2025-07-15 13:10
公司重组与发展历程 -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 - 成立时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资源的综合能源集团 [3]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火电厂上海杨树浦电厂,拥有百年电力工业发展积淀 [4] 经营业绩与规模扩张 - 电力装机从重组当年1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2.7亿千瓦 [9] - 清洁能源占比从38.47%提升至73.08% [13] - 资产总额从7738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增幅1.46倍 [14] - 年度营业收入从2015年不到2000亿元增至2024年接近4000亿元 [14] - 年度利润从2015年不到140亿元跃升至2024年接近500亿元,增长2.55倍 [14] 业务布局与国际化 - 业务区域从"三北"地区拓展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全国范围 [14] - 境外业务覆盖国家从24个扩展至47个 [15] - 境外装机容量从不到30万千瓦扩展至1267万千瓦 [28] 能源结构转型 - 光伏装机从485万千瓦增长至8673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 [17] - 风电装机增长5倍达到6253万千瓦,海上风电从无到有装机512万千瓦 [17] - 水电装机达2653万千瓦,强化黄河上游和长江支流流域梯级开发 [18] - 核电装机从224万千瓦增长至1074万千瓦 [19] - 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超67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超3400万千瓦 [20] 科技创新成果 - 主导"国和一号"三代核电自主化项目,掌握3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22] - 研发"国冉一号"30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2] - 累计获授权专利超1.8万件,突破晶硅光伏组件回收等核心技术 [22] - 自主研发"和睿"系列数字化仪控系统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23] 新兴业务探索 - 发展换电重卡和氢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电能替代业务 [25] - 建成"暖核一号"核能供热项目,供热面积达560万平方米 [25] - 构建全球首个"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模式 [25] - 建设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县(河南兰考) [25] - 发行REITs、碳中和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引入资金超1200亿元 [25]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半年报”凸显四大亮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2:57
中国经济"半年报"四大亮点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2]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2] - 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 [2] -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新动能发展情况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明显,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26.3%、21.5% [3]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3] -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3] 绿色发展成效 - 新能源汽车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 [4] - 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较快 [4] 国内大循环改善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5]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 [5]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5]
创新国际赴港上市正常推进,招股书有望近期更新
智通财经· 2025-07-15 09:03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067亿港元 为去年同期近8倍 重返全球第一 [1] - 截至6月12日超过170家公司递交A1上市申请 状态处于"处理中" [1] - 上周有5家公司同日上市 反映市场热度 [1] - 若6个月内未过聆讯或上市 申请自动失效 需更新招股书重新提交 [1] 创新国际上市进展 - 1月13日递交申请 当前状态显示"失效" 正更新数据准备二次递表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华泰国际 [2]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海外产能扩张(电解铝冶炼厂及设备)占比最高 绿色能源项目(发电站及设备) 营运资金补充 [2] 铝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聚焦铝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环节 主营电解铝及氧化铝生产销售 [2] - 通过风能太阳能布局构建绿色电解铝产业壁垒 [2] - 战略目标为打造世界级绿色铝产业集团 [2] 港股IPO流程特点 - 主要步骤:递表→聆讯→公开招股→定价→暗盘交易→挂牌 [1] - "A+H"上市潮加速 科企专线开通推动市场活跃度 [1]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 2025-07-15 09:0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超过35万亿元[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 -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在5.5%,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比"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2]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每年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3] 创新突破与产业升级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5] - 集成电路年产量增长7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10.4%[5] - 累计在研创新药4000余款占全球30%,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5] - 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取得新突破[5] 绿色发展成效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7]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煤电,清洁发电占比达1/3,单位GDP能耗下降11.6%[7]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7] - 废钢循环利用率超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达二类标准[7] 民生与社会保障 - 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年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8] - 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超95%,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8] - 新增402种医保药品,跨省异地就医惠及4亿人次,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64.6%[8] 改革开放深化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减至106项,清理4218件妨碍公平竞争规定[9] - 组建国家数据局和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9][10] - 外商直接投资累计4.7万亿元(2021-2024年5月),超"十三五"总额[10] - 外资企业贡献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3000万就业岗位[10]
石头山种出果满园(美丽中国·这里的荒漠化这样治)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 - 贵州毕节黔西市古胜村通过近20年生态治理,将石漠化严重区域转变为森林覆盖率74.44%的绿洲,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500元增至1.45万元 [5][7] - 治理策略采用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分区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统一 [5] - 全村果树种植面积从250亩扩展至3402亩,主要品种包括核桃、柿子、樱桃、枇杷等 [7][13] 技术推广与管护 - 林业站推广"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将果树成活率从50%提升至90% [10] - 退耕还林政策提供每亩每年222元补贴或150斤稻谷/苞谷,持续5年并可延长,鼓励农户转型 [11] - 种植大户冯长国通过精细化管护实现枇杷每斤溢价2元,年总收入达15-16万元 [13][14] 产业升级与多元化 - 古胜村举办樱桃节并发展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推动农旅融合 [15] - 黔西市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2.15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7.12% [15] - 农户采用"果树+套种"模式,在挂果前套种苞谷、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 [11][14]
探寻亚投行的“成功密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5 05:41
亚投行10年发展成就 - 成员数量从57个增至110个,覆盖全球81%人口和65%GDP [6] - 累计批准超300个项目,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资本超2000亿美元 [6] - 交通基础设施超5.1万公里,惠及4.1亿人口 [7] - 新增213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年减排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7] - 为871万人提供安全饮用水 [7] 战略优先领域进展 - 跨境互联互通项目占比达33%,超2030年目标(25%-30%)[9] - 气候融资占比67%(56.1亿美元),连续三年超50%目标 [9] - 推出"基础设施科技平台"推动技术分享 [9] - 追加6000万美元投资亚洲首个基础设施证券化平台Bayfront [10] 发展中国家支持案例 - 孟加拉国配电系统改造投入1.65亿美元,惠及1250万农村人口 [6][14][15] - 老挝—越南跨境风电项目实现绿电贸易创新 [7] - 印度尼西亚贫民窟改造项目受益970万居民 [7] - 埃及亚历山大地铁项目缓解拥堵并减排 [7] - 科特迪瓦农村公路项目促进农产品出口 [13] 未来10年规划 - 2030年目标:年度贷款规模170亿美元,气候融资持续超50% [16] - 聚焦绿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驱动及私营资本动员 [17] - 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绿色金融技术应用 [17] - 中国将完善制度鼓励民企参与跨境基建项目 [18]
泰政能源:向“新”而行点亮绿色发展矩阵
新华日报· 2025-07-15 05:41
光伏发电项目进展 - 泰州泰政能源与泰兴江桥公司合资投建的贝辰光伏电站一期3 87兆瓦项目已并网发电 该项目规划装机规模10兆瓦 建成后年发电量1000万千瓦时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93 2吨 [1] - 公司已为扬州潍柴动力 华信药业 中海油等企业建成10座光伏电站 并网容量22兆瓦 年节省标煤约1万吨 减碳约3万吨 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2] - 公司在公共建筑领域推进1 49兆瓦江苏牧院生活区 1 2兆瓦泰州火车站街区的光伏项目 另有1 46兆瓦港城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招标 [2] 业务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能源经营转型 油品销售年产值近30亿元 现重点发展清洁能源 打造"苏中能源国企第一品牌" [1] - 计划联手开发园区打造"零碳园区" 实现屋顶光伏发电 能源数据监测 碳足迹追踪管理 [2] - 与风电上市公司战略合作 推进风电资源开发 形成区域多能互补体系 目标"十五五"末风光发电规模突破100兆瓦 [3] 创新业务布局 - 启动"光储充一体化"试点 在泰州高铁南站 客运西站建设快充电站 推广能源生产与消费新模式 [3] - 拓展农业领域 完成苏中园艺花卉大棚屋顶光伏试点可研 与乡镇达成"农光互补"战略合作意向 [2] 资本运作规划 - 编制上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升级版 择机启动股改 引入战略投资者 加快上市进程 [3]
*ST宇顺: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5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335,000万元收购中恩云科技、申惠碧源、中恩云信息100%股权[6][11] - 交易标的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运营[11] - 交易采用收益法评估,标的整体估值336,100万元,增值率197.53%[11] - 资金来源包括控股股东借款、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11] 交易影响分析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将扩展至数据中心领域,形成多元化布局[11][12] - 预计交易后公司资产总额从40,497.71万元增至605,424.60万元[13] - 营业收入从4,572.74万元增至26,383.61万元,净利润从296万元增至4,786.63万元[13] - 资产负债率将从38.15%上升至91.55%[13] 标的公司情况 - 标的公司采用批发型数据中心模式,主要客户为互联网客户A[10][11] - 客户合同期限为10年(2021-2030年),前6年为锁定期[28] - 2023-2025年1-3月标的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1,546.77万元[32] - 标的公司股权目前质押给中信银行北京分行[26] 行业背景 - 数据中心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强调绿色高效发展方向[29] - 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固定资产投入大且折旧成本占比高[27] - 电力成本对运营影响显著,电价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27] - 优质数据中心资源正成为稀缺资产[29] 交易风险提示 - 存在审批风险,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及监管部门批准[24] - 标的公司客户集中度高,单一客户占比100%[28] - 交易后商誉将增至251,445.39万元,占总资产41.53%[25] - 资金偿付压力较大,需在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90%付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