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茶卡湖盐走向世界 成国际市场“中国味道”新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5-11-06 11:5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青海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茶卡湖盐凭借天然纯净的品质成为国际市场新宠 成功出口至美国 韩国 日本等国家 [1] - 茶卡湖盐是青海的宝贝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茶卡品牌食用盐已进入国内众多商超和电商渠道并稳步拓展国际市场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丰富产品线 发展天然低钠盐 弱碱性盐等特色产品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食用盐产量达5.8万吨 销量6.02万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增长2.07万吨和2.13万吨 [5] - 截至2025年9月底电商销售收入达1.2亿元 较2024年全年电商收入增加0.44亿元 增幅显著 [5] 产品品质与认证 - 公司是国家级绿色工厂 依托茶卡盐湖天然原料采用纯物理加工工艺 构建从盐湖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 [6] - 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 绿色食品A级 生态原产地保护等多重认证 并通过HACCP ISO9001及美国FDA等国际权威认证 [6] - 茶卡湖盐被认定为青海老字号 旗下茶卡3100藏青盐是全国盐行业唯一入选的湖盐类升级消费品 [6]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公司实施守土拓疆战略 构建线上+线下全域营销网络 线上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并开展直播带货 [7] - 线下在北京 上海 广州等地设立12家省外分公司 进驻各类连锁商超与便利店 [7] - 产品远销美国 新加坡 韩国 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及地区 覆盖中国香港 澳门等市场 [6]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创新推出一盐一码数字身份系统 为每袋食盐赋予专属二维码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7] - 技术团队通过创新技术应用和优化包装设计 成功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标识可辨度 [7][8]
“携手更多中国企业,拥抱发展新机遇” ——从第八届进博会看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1-06 11:09
进博会平台效应与规模 - 第八届进博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2] - 平台助力全球优质产品从展品变成商品,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2] - 进博会为全球供需对接架设桥梁,促进全球供应链伙伴融合发展[5] 跨国公司投资与业务拓展 - 资生堂对中国市场有信心持续投资深耕,看重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协同发展生态系统[2] - 默沙东未来五年预计有40余项新产品和新适应证在中国境内获批[2] - 达能纽迪希亚江苏无锡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封顶,将促进产能大幅提升[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领域[4] - 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已实现80%研发项目与全球同步,加强本土创新[4] - 中国能建与德国西门子能源等国际企业签约,引进设备技术助力绿色化、数智化转型[5] 绿色发展与低碳解决方案 - 立邦中国首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涂装解决方案”和“立邦辐射致冷涂料”,成为客商咨询热点[6] - 公司致力于携手中国企业拥抱新机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6] 消费升级与市场机遇 - 美团发布《2025上海进博美食指南》,演示无人机医药送检流程,通过即时零售等新型形态满足品质化需求[6] - 康宝莱多款创新成果实现亚洲首秀,紧盯中国消费者对科学依据、个性化方案及情感共鸣的综合需求[7] - 天猫国际带来超100款全球首发商品,助力海外品牌将进博会展品转化为商品[7] 跨境贸易与支付创新 - 支付平台PingPong展示助力企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升级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3] - 公司将利用进博会平台为企业开展数字贸易提供本地化服务网络[3] 生命科学与健康产业合作 - 欧加隆展示心血管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全球经验与本土创新能力保护消费者健康[7] - 盈康一生展出30余项创新成果,深化全球协作加大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技等产业布局[7]
南京与斯图加特双城联展亮相,书写合作新篇——
南京日报· 2025-11-06 10:51
"我们在策划过程中发现了诸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吴都赋》是描写南京的文 章,而左思的诗'山水有清音'又启发了斯图加特市'中国园林'——清音园的建造。两座城市的缘分冥冥之 中注定。"展览策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展区通过《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南京秦淮灯会与斯图加特 圣诞市集、斯图加特葡萄酒、两地的代表性企业创新产品等,展现两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 合作交流成果。 "斯图加特在本届进博会上与南京共同呈现联合展览,我们深感殊荣,这份默契源于南京与斯图加 特之间的诸多共鸣。"德国斯图加特市市长弗兰克·诺佩尔博士表示,斯图加特与南京同为重要经济与高 科技重镇,长久以来有着非常友好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合作,这次在进博会上与南京携手呈现联合展览, 既是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紧密合作决心的彰显。 "作为一家源自斯图加特并扎根南京的企业,博世中国的蓬勃发展正是南京与斯图加特深厚友谊的 生动见证。"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舒马遥博士介绍,南京与斯图加特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植根 南京的企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博世中国正以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驱动南京的创新实践,持续推动 中德合作纵深发展,我们将继续全力助力两市协作升 ...
布里“乾坤”大 “国际纺都”绍兴柯桥的“反内卷”观察
新华网· 2025-11-06 10:33
几乎没有人比浙江绍兴柯桥的布商更懂得卖布。 柯桥拥有8000余家纺织企业,从丝到布到衣,具备全球最完整的纺织产业链,贸易网覆盖200多个国家 和地区,在全球印染业"四分天下有其一",被称为"国际纺都"。 柯桥人常说,布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然而,在如今全球纺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 行业"内卷"压力下,柯桥布商们如何更好把布卖出去? 在2025第八届世界布商大会召开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柯桥,逛市场、进车间、看展览,探 寻"布里乾坤"。 "绿丝"筑起"护城河" 浙江汇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明进,深耕纺织行业30多年,如今将目光瞄准了生物基绿色材料的 未来。汇纤纺织新推出的"帛桑"长丝,以天然针叶为原料,加工成长丝后与真丝、羊毛等材料交织,不 仅具备天然抗菌抑菌功能,还拥有细腻亲肤的触感。目前,这款绿色再生材料正逐步推向市场。 吴明进是生物基材料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已经在这一材料的国产应用领域积累了10余年经验。面对 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他转向自研"帛桑"。这项"绿丝"技术并非一蹴而就,早在10年前,他就投身研 发有"植物羊绒"之称的环保可再生绿色纤维"新丽赛"。在此基础上,他不断钻研 ...
为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经济日报· 2025-11-06 09:27
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物质基础 [2] - 需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优化提升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 [2] -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鼓励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做强绿色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绿色服务业 [2] - 发展绿色供应链,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实现产品全周期绿色环保 [2] 绿色科技创新 - 绿色技术成为全球科技竞争重要领域,需加快科技创新以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3] - 绿色技术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3] - 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3] - 推动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 [3] - 增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 [3] 绿色制度保障 -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4] - 需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以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4] - 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 [4] - 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落实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加强绿色经济市场激励机制建设 [4]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1-06 09:25
高质量发展战略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提振有效需求[1]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1]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 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战略位置,围绕其布局产业链,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创建科技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以打造颠覆性产品[1] - 加快布局牵引未来经济增长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应用场景需求驱动科研攻关的新模式[23]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优势组建创新联盟[23] -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整合政产学研用金资源,在项目设计中同步推进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构建[16] 服务消费与内需激活 - 完善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并修订电子商务法、广告法等以构建统一法律框架[3] - 优化消费补贴发放机制,将文旅、体育、家政、培训等服务消费纳入支持范围[3] - 加快服务消费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实施效果动态评估与快速修订机制[3] - 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和平台载体,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与业态跨界融合,构建智慧商圈等新场景[3] - 引导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服务向创意性、沉浸式、定制化发展以顺应个性化消费趋势[4] 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 构建普职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推行学分互认制度以打破传统教育路径壁垒[6] - 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联合招生,实施技能+文化综合评价以畅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6] - 前瞻研判人口变化情况,科学规划配置教育资源,构建覆盖城乡的公益普惠学前教育体系[7]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要素改革 -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进程[8] - 深化对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新型要素形态的确权、定价、交易规律认识,加快制定流通规则[8] - 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探索创新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8] - 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要素市场化综合改革,打造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引力场[9] 文化产业发展 -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效的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人才、资本等要素顺畅流动[10][11] - 强化政策指引,包容审慎对待短剧、二次元文化周边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留足发展空间[11] -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数智赋能开发数字文博、考古沉浸式体验等文化消费新场景[11] 医疗卫生体系改革 - 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12] - 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机制,并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改革[12] - 通过优质资源下沉、数字赋能和精准经费投入,实现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可及、距离可及和费用可及[12]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 - 适应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科学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以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演变规律契合[14] - 构建涵盖生态、水、大气等要素的全方位遥感监测体系,并运用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14][15] - 统筹布局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绿色空间,发展户外文体活动、生态旅游等产业以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15]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 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资源形成科研合力,围绕种业创新、绿色种植等设立专项攻关项目[25] - 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场景,例如建设农业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26] -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鼓励通过技术入股、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26] 区域发展与融合 - 香港依托世界级科研实力与国际化的成果转化体系,深化与内地在前沿科技领域合作以助力国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7] - 香港依托健全的普通法体系及全球航运网络,为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走进来提供专业支持[27] - 西藏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牧、清洁能源、藏医药等产业,并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28] - 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支持台资企业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优势领域深度融入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18]
绿水青山织锦绣
海南日报· 2025-11-06 09:12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海南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17] - 海南实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标志性工程 [17] - 海南加快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17]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云雾缭绕,霸王岭片区栖息着海南长臂猿 [2][4] - 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脸琵鹭、鹭鸟等鸟类的栖息地 [12][14] - 各方力量成功救治并放归在三亚亚龙湾青梅港搁浅的糙齿海豚,志愿者在三亚大东海海底种植珊瑚苗以修复生态系统 [6][15] 清洁能源与基础设施升级 - 海南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 [8] - 明阳(临高)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检测试验基地和大唐文昌光伏电站是清洁能源项目的代表 [8][10] - 博鳌零碳示范区是标志性工程之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辆在海南投入使用 [17]
张博:为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经济日报· 2025-11-06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被确立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强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 - 实现全面绿色转型需从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制度及绿色文化四个关键方面协同着力 [1] 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需通过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2] - 具体路径包括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如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的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2] - 发展绿色供应链,将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及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融入产品全周期 [2] 绿色科技创新 - 绿色技术是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需加快科技创新以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并为碳达峰目标提供支撑 [3]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3] - 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在电力、工农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3] 绿色制度建设 - 制度是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4] - “十五五”时期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包括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监管制度 [4] - 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并推行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等政策制度 [4] - 完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强绿色经济市场激励机制以吸引资金和资源投入 [4] 绿色文化培育 - 推动绿色转型需转变思想观念,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风尚 [5] -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低碳出行等行动 [5]
携手更多中国企业,拥抱发展新机遇”(进博会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6 07:17
进博会平台效应 - 第八届进博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持续释放开放红利 [2] - 借助进博会平台,全球优质产品从展品变成商品,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 [2] - 进博会助力贸易采购精准对接,促成越来越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更多展商变投资商 [2] 企业投资与市场拓展 - 资生堂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认为中国有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能加快创新成果落地和业务规模化 [2] - 默沙东得益于进博会溢出效应,去年展示的多款在研药物已陆续在华获批上市,未来五年预计有40余项新产品和新适应证在中国境内获批 [2] - 达能纽迪希亚江苏无锡生产基地扩建项目顺利封顶,将促进产能大幅提升,是达能加大中国市场投入的重要举措 [2] - 支付平台PingPong展示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将为企业开展数字贸易提供本地化服务网络 [3] 产业创新与绿色升级 - 本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创新、绿色特征突出,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 [4] - 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已实现80%研发项目与全球同步,未来将继续探索不同创新合作模式 [4]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能源等国际企业签约合作,引进的设备、技术将助力公司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发展 [5] - 立邦在中国首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涂装解决方案”和“立邦辐射致冷涂料”,将携手中国企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5] 消费升级与市场机遇 - 进博会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推动产业跨界联动,丰富国内消费者选择 [7] - 美团发布美食指南并演示无人机医药送检流程,通过即时零售等新型形态满足消费者品质化、多元化需求 [7] - 康宝莱多款创新成果实现亚洲首秀,认为中国消费者追求科学依据、个性化方案及情感共鸣的综合价值 [7] - 天猫国际带来超100款全球首发、进博首秀商品,持续将更多海外品质好物带给国内消费者 [8] - 欧加隆展示心血管领域整体解决方案,将结合全球经验与本土创新能力保护消费者健康 [8] - 盈康一生展出30余项创新成果,将深化全球协作,构建科技与数智驱动的大健康生态 [8]
运营首月,沈白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超66万人次 东北省际高铁首次形成闭环(产经观察·收官之际看工程)
人民日报· 2025-11-06 06:12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 重大工程,既有利于稳投资、促就业,又有利于强基础、补短板,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迈入"十四 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一项项重大工程不断刷新"进度条",着力补短 板、优网络、提效能。 今起,本版推出"收官之际看工程"系列报道,带您走近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一起感受"中国建造"的 魅力、剖析重大工程的"乘数效应"。 ——编者 祖国东北角,高铁网再添关键一笔。 沈佳高铁沈阳至长白山段,简称沈白高铁,全长约430公里,横跨辽宁、吉林两省。随着沈白、京哈、 沈大等高铁路网相互连接,东北省际高铁首次形成了"O"形闭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条修建于高寒地区的高铁有何特色?开通运营后给当地带来哪些改变?记者进 行了采访。 从一张网到一盘棋—— 高铁拉动冰雪经济 更为重要的是,沈白高铁的开通,激活了东北文旅发展的一江春水。 在滑雪爱好者眼中,它是一条快速路。 "4个半小时就能从北京直达长白山脚,滑雪说走就走,冰雪游触手可及。"北京市市民许晴说。 在东北"老铁"眼中,它是一条开放路。 "白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