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余额

搜索文档
A股重磅,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数量创年内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15 06:32
截至8月13日,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5.68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004家,有融资融券负债的 投资者数量为172.18万名。 根据中国结算数据,截至2024年底,开立了两融证券账户的投资者数量为720.38万,其中个人投资者 715.2万。2024年当年,新开立个人两融证券账户数为47.52万,机构投资者数为0.75万。 公开数据显示,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52.34万名,创年内新高,超过了今年2月21 日的52.14万名。与上一交易日相比,投资者数量增加了4.61万名,环比增长9.67%。 华西证券研报认为,A股市场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高位,背后动力主要在于政策预期改善与市场风险 偏好回升的共振。监管层密集释放稳定资本市场的政策信号,增量改革与制度优化预期不断增强,提振 了投资者对后市发展的信心。从资金流向来看,年内融资资金主要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等行业, 这彰显出资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看好,也折射出市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 "总体来看,与十年前相比,此次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所处的市场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政策更加完 善,资金更加稳健,投向更加精准,呈现出明显的价值 ...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收盘冲高回落
搜狐财经· 2025-08-14 20:35
8月14日,沪指盘中成功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最高触及3704.77点,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阶段新高。然而,午盘之后市场风云突变,指数大幅跳水,尾 盘加速下跌,最终各大指数多数收跌。 对于近期A股市场持续上涨并推动沪指冲击3700点,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沪指突破是几个有利因素共振推动的。首先是近期稳增长、扩内需和 促消费的利好政策不断落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再者流动性环境持续宽松,近期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公募私募加仓意愿明显提升,市场易涨难跌。最后经 济数据出现了边际改善态势,对市场情绪有支撑。短中期可能会有一段时间震荡整理,但只要政策面不收紧,A股市场仍有向上空间。 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也认为,中长期仍看好指数向上突破。两融余额节节攀升,市场成交温和放大,场外资金有跑步进场的迹象。在资金面与基本面 共同驱动下,市场中长期走势依然是乐观的。板块方向上,当前依然是多板块轮动的节奏,对于3天内持续拉升的品种,切忌追高。可以继续关注有逻辑的 板块和个股回踩的机会。景气度较高的AI算力板块已经不适合再去追涨,但短期涨幅不大的个股可能有补涨机会,可以在AI应用、游戏、创新药、军工装 备、机器人等景 ...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牛市旗手”证券ETF(512880)狂吸金!资金火热布局,近10日吸金超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4:43
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 [1] - 证券ETF(512880)近10日资金净流入超20亿元 [1] - 证券ETF规模达366.35亿元,在21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2] 两融数据 - 截至8月7日两融余额达2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3% [1]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10.12% [1] - 2015年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超4.5%,交易额占比突破20% [1] 行业前景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 [1] - 国家队托底权益市场 [1] - 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 [1] - 两融余额上行空间利好券商经纪与信用业务 [1] 指数构成 - 证券ETF跟踪中证证券公司指数(399975) [1] - 指数覆盖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 [1] - 成分股全面反映证券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牛市旗手券商ETF(512000)连续4日上涨,上市券商2024年报分红实施陆续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37
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 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 [1]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上涨0.72% [1] - 券商ETF上涨0.84% 冲击4连涨 [1] - 长城证券上涨8.33% 国盛金控上涨6.20% 中银证券上涨4.29% 华泰证券上涨4.07% 东方证券上涨2.59% [1] 流动性及资金流向 - 券商ETF盘中换手5.48% 成交14.61亿元 [3] - 近1月日均成交10.17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前2 [3] - 最新规模达263.60亿元 创近半年新高 [3] - 近1周份额增长7.19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5个交易日有3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4.85亿元 [3] 行业基本面 - 44家券商进行2024年报分红 其中30余家已实施派发 [3] - 两融余额达2万亿元 占A股流通市值2.3% [3] - 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10.12% [3] - 相比2015年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超4.5% 交易额占比可突破20% [3]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 国家队托底市场 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 [3] 产品结构 - 券商ETF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涵盖49只上市券商股 [5] - 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 包括东方财富(权重15.14%) 中信证券(权重13.96%) 国泰海通(权重11.21%) [5] - 华泰证券权重4.72% 招商证券权重3.38% 东方证券权重2.62% 广发证券权重2.57% 申万宏源权重2.34% 兴业证券权重2.21% 中金公司权重2.14% [5] - 4成仓位配置中小券商 兼顾业绩高弹性 [5]
两融余额三连升 杠杆资金大比例加仓2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3:08
两融余额整体变动 - 沪深北两融余额最新达20462.51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增加367.35亿元,单日增加117.18亿元 [1] - 分市场看:沪市两融余额10388.87亿元(单日+34.31亿元),深市10007.46亿元(单日+82.54亿元),北交所66.18亿元(单日+3339.85万元) [1] - 融资余额总量20320.61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16.96亿元 [1] 行业融资变动特征 - 31个申万行业中27个行业融资余额增长,电子行业增量最高达74.59亿元,机械设备(+35.79亿元)、通信(+32.08亿元)紧随其后 [1][2] - 增幅前三行业:综合(+5.28%)、通信(+4.59%)、银行(+3.96%) [1][2] - 仅4个行业融资余额下降,传媒(-1.87亿元)、煤炭(-1.00亿元)缩减明显 [1][3] 个股融资异动情况 - 28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50%,铁拓机械(+144.54%)、科威尔(+129.11%)、飞沃科技(+119.76%)增幅居前 [4][5] - 电力设备行业个股在融资增幅榜中占比最高(7只),机械设备与电子行业各占7只和5只 [4] - 121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亿元,新易盛(+9.91亿元)、大族激光(+7.88亿元)、中际旭创(+7.78亿元)位列前三 [6][7] 融资与股价联动表现 - 融资余额增幅超50%的个股期间平均股价上涨10.33%,跑赢大盘,欧陆通(+34.78%)、万通发展(+33.03%)涨幅领先 [4][5][7] - 融资净买入亿元级个股中,新易盛(+29.78%)、万通发展(+33.03%)、胜宏科技(+23.72%)股价表现突出 [6][7]
工业富联持续走强,股价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21
股价表现 - 工业富联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近一个月累计有10个交易日刷新历史纪录 截至交易日09:48上涨1.17%至44.19元 [2] - 最新A股总市值达8775.90亿元 流通市值8775.33亿元 成交金额25.65亿元 换手率0.30% [2] - 近10日融资余额增加10.29亿元至32.22亿元 环比增长46.90% 两融余额总计32.46亿元 [2] 行业对比 - 电子行业整体涨幅0.51% 行业内164只个股上涨 涨幅前三位为龙图光罩(16.66%)、冠石科技(9.99%)、和而泰(9.99%) [2] - 行业内313只个股下跌 跌幅前三位为中船特气(8.00%)、景旺电子(6.43%)、福日电子(6.03%) [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07.60亿元 同比增长35.58% [3] - 上半年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3] - 基本每股收益0.6100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4% [3] 机构评级 - 近10日共有10家机构进行评级 东方证券8月13日研报给予最高目标价48.18元 [2]
435股融资余额增幅超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9:53
市场整体表现 - 8月13日沪指上涨0.48%,市场两融余额为20462.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17.18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0388.8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4.31亿元 [1] - 深市两融余额10007.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2.54亿元 [1] - 北交所两融余额66.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33亿元 [1] 行业融资余额变化 -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有26个,非银金融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3.13亿元,增幅最大 [1] - 通信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9.03亿元,医药生物行业融资余额增加17.06亿元 [1] 个股融资余额增幅 - 融资余额增长的股票有2028只,占比54.59%,其中435股融资余额增幅超过5% [1] - 新安洁融资余额增幅最大,达100.64%,最新融资余额891.01万元 [1] - C广建科融资余额增幅91.40%,邦德股份融资余额增幅79.54%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20只个股平均上涨8.78%,涨幅居前的有C广建科(28.20%)、铜冠铜箔(20.02%)、金橙子(20.01%) [2][3] 个股融资余额降幅 - 1687股融资余额出现下降,其中270只降幅超过5% [4] - 天纺标融资余额降幅最大,达35.47%,最新融资余额1087.23万元 [4] - 博迅生物融资余额下降31.18%,恒合股份融资余额下降28.95% [4] - 融资余额降幅前20只个股中,天纺标当日跌幅3.76%,博迅生物跌幅1.90% [5][6]
持续上涨!近期持有体验良好,不过...市场过热了吗?
天天基金网· 2025-08-13 18:51
市场表现分析 - 上证指数突破去年10月高点 市场情绪乐观 自4月8日以来86个交易日中 上证指数上涨57天 占比66.3% 仅次于万得微盘股指数的69.3% [4] - 7月1日以来30个交易日中 上证指数上涨23天 占比76% 与沪深300 万得微盘股 中证1000等指数并列上涨天数第一 [4] - 技术指标PSY心理线显示 上涨天数占比提升反映投资者心理波动 市场情绪趋于亢奋 [6] 两融余额动态 - 8月5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 融资余额占比更高 反映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 [7][8]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2.3% 交易额占成交额10.1% 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水平5.6%和30% 杠杆率更温和 [10] - 参与两融个股数量超4000只 为2015年五倍 前100名个股融资余额占比从41%降至25% 风险集中度降低 [10] 行业资金流向 - 4月以来新增融资资金主要流入医药生物 汽车 国防军工 机械设备等成长板块 [13] - 7月以来医药生物 电子 电力设备成为融资资金主要流入方向 [13] - 2014-2015年牛市期间 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合计占融资净买入额20% 当前资金分散度显著提高 [13] 市场结构特征 - 杠杆资金更倾向于基本面稳健 具备长期逻辑的优质标的 显示交易理性化趋势 [12] - 行业数据分化明显 存在结构性机会 市场呈现"理性繁荣"特征 [15]
沪指创近三年半新高,后市如何演绎?机构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8-13 15:45
沪指延续7月以来的单边上涨行情,8月13日早盘越过3674.4点,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点,创2021年12月 17日以来的新高,此后继续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报3683.46,涨0.48%。 在指数创下近三年新高的同时,两融余额也时隔十年再次回到2万亿元以上水平,并仍持续上升。不少投 资者也担心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是否意味着市场见顶。 多家机构指出,两融余额重返高位,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并不代表市场必然见顶,市场的火热 是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的结果,有机构指出,市场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流入形成正循环,市场或将 延续上行态势。 两融余额破2万亿元表明投资者信心回升 并不代表市场必然见顶 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流入形成正循环 市场或将延续上行态势 沪指上一次达到3674是在924行情期间。 除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外,市场日成交量也逼近2万亿元,显示场内交投活跃。杨德龙指出,新基金发行 量明显回升,去年同期新基金发行困难,而近期单只基金发行额超过10亿元的情况越来越多,这说明市场 赚钱效应已吸引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2024年9月24日,央行、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联手推出 ...
杨德龙:本轮牛市行情渐入佳境
新浪基金· 2025-08-13 13:5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为2015年大牛市5000点以来首次[1] - 市场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15年5000点水平,主要因新股上市和投资者资金量增加[1] - 日成交量逼近2万亿元人民币,显示交投活跃[2] - 新基金发行回暖,单只基金发行额超10亿元案例增多,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规模达160万亿元[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超过5%的预定目标[1] - 央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逆回购操作,7月MLF净投放1000亿元,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3]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回升,利率下降提升股市估值水平[3] 行业动态 - 机器人产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5.6%,服务机器人增25.5%[5]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1500余件产品,首发新品超100款,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5] - 人形机器人商业应用领先全球,被视为"AI+消费"最佳落地场景[5] 国际因素 - 中美贸易谈判期限延长90天,暂停加征关税[4] - 国际金价反弹与俄乌冲突等短期因素相关,长期走势受美元信用影响[4] -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美元供给,推动金价长期上行[4] 市场趋势判断 - 当前处于慢牛行情初期,节奏较2015年更平缓[1] - 资本市场走强被视作促进消费和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2] - 上市公司盈利处于下行周期尾声,政策有望改善下半年盈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