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规

搜索文档
华瑞股份(300626.SZ)收到宁波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17:03
监管措施 - 华瑞股份收到宁波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华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25]8号)和《关于对孙瑞良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25]9号) [1]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孙瑞良为陈根辉代持300万股公司股份,2018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代持股份变动为540万股,截至2025年2月24日尚余180万股由孙瑞良继续代持 [1] - 代持股份事项导致公司招股说明书及2017年上市至今的定期报告中相关持股信息披露不准确 [1] 违规行为 - 公司行为违反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22号)第四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七条 [1] - 公司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条、第三条 [1] - 公司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1] 监管决定 - 宁波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2] - 监管措施将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董事长指示代理商隐匿排名?汉仪股份回应“未达披露标准”
第一财经· 2025-05-22 20:50
公司背景与业务模式 - 汉仪股份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字体设计行业头部公司,2022年8月登陆创业板成为A股首家字库类上市公司 [2] - 字库软件授权业务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19年该业务收入1.2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58.02%,其中外部版权服务商贡献75.61%的收入 [5] - 公司销售渠道分为直销团队(13.22%)、版权服务商(75.61%)、客户主动合作(10.77%)和字由业务(0.40%) [7] 关联交易争议 - 2019年公司与上海鲁门签订代理协议,后经诉讼披露上海鲁门实际控制人为销售总监徐建刚婚外情人郭某,出资人甘子赫系徐建刚表妹 [7] - 徐建刚时任北京区域销售总监,同时持有公司第一大股东泰州汉仪3.3843%股份 [11] - 在IPO审计期间,董事长谢立群指示徐建刚通过"改发票"、转移订单等方式将上海鲁门从前十大代理商名单中剔除 [8] 财务操作与利益输送 - 通过代理商销售时公司需支付30%-35%代理费及1.4%提成给徐建刚,而直销模式下仅需支付8%提成,存在明显利差 [12] - 2019年上海鲁门与关联公司上海喆爵涉及64.21万元返款纠纷,最终引发758.43万元赔偿诉讼 [14] - 2019年前五大版权服务商涵盖13个主体,其中9家在2020年3-10月间注销,单个服务商最高年佣金达298.16万元 [17][19] 信息披露问题 - 招股书未披露上海鲁门及其关联交易,公司解释称徐建刚不属于需披露的高管范围 [10] - 法律人士指出未披露关联交易构成重大遗漏,可能违反《证券法》第八十五条 [9] - 公司在诉讼中改称徐建刚为"具有忠诚义务的高级管理人员",与IPO信息披露存在矛盾 [21] 行业特征与经营风险 - 字库行业上游为设计公司/设计师,下游为企业/政府/个人用户,代理商多为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 [5][16] - 公司解释代理商采用个体户形式是因"税费控制优势",但该模式存在关联交易隐匿风险 [16] - 2019年公司前五大版权服务商中4家存续主体平均分成比例为35.62%,最高达38% [19]
富创精密财务总监离职 叠加业绩疲弱与信披违规带来股价压力
新浪证券· 2025-05-22 18:31
高管变动 - 富创精密财务总监崔静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未持有公司股份 [1] - 崔静任职财务总监仅9个月 加入公司刚满一年 在财务管理和战略规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总经理张璇将暂代财务总监职责 张璇去年8月上任 加入公司一年半 无财务工作经验 [1]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7.62亿元 同比增长8.62%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215.69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6042.96万元 [2] - 公司面临经营压力 业绩由盈转亏 [2] 监管问题 - 2025年2月因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辽宁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 - 违规行为涉及董事长郑广文 总经理张璇 时任财务总监杨爽 现任财务总监崔静 董事会秘书梁倩倩 [2] 市场反应 - 高管离职叠加信披违规导致股价表现低迷 [2] - 公司承诺尽快选聘新财务总监 但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2] 后续重点 - 需稳定投资者信心 加强财务管理和战略规划 [3] - 需尽快填补财务总监空缺 确保财务管理连续性 [3] - 需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及时披露经营和财务状况 [3]
从被动信披滞后到主动对抗监管,四次被立案的*ST紫天违规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6:56
监管立案与处罚 - 公司因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福建证监局责令公司30日内更正存在虚假记载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全面审计[1] - 公司未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导致股票自2025年3月17日起停牌[1] - 控股股东安常投资3350万股股份被冻结占总股本20.67%[1] - 公司及控股股东未及时披露股份冻结情况导致信息披露滞后[1]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股份冻结违规行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1] 财务造假与信息披露违规 - 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涉及8.97亿元预付账款异常[2] - 子公司8.12亿元预付款对方未收到且缺乏原始单据和进项税发票[2] - 2022-2023年通过无实质业务虚增营业收入[2] - 公司涉及超3亿元合同纠纷及民间借贷纠纷未及时披露[2] - 2023年净利润-12.1亿元与2022年1.7亿元形成大幅反差[3] - 公司未按规定在2024年1月31日前披露业绩预告[3]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在监管检查中拒绝提供资料且高管未配合监管[2] - 董事长宋庆、财务总监LIXIANG等对违规问题负有主要责任[3]
又一上市公司爆雷!连续6年财务造假将被强制退市!
梧桐树下V· 2025-05-22 15:33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2017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涉及菲律宾风光一体化项目和印度尼西亚矿权相关财务数据 [3] - 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虚增利润总额7.76亿元,虚减利润总额5.67亿元 [1] - 2017年度虚增营业收入14.03亿元(占当期92.18%),虚增利润总额5.53亿元(占当期136.17%) [4] - 2018年度虚增营业收入4.68亿元(占当期36.00%),虚增利润总额2.18亿元(占当期94.92%) [4] - 2020年至2022年虚增印度尼西亚矿权无形资产,2020年度虚增无形资产3.00亿元(占当期总资产6.53%) [4] 公司高管责任 - JIA XIAOYU组织参与菲律宾项目财务造假,管理矿权事项但未及时处理,被处以650万元罚款及10年市场禁入 [5][7] - 邱岳知悉财务造假及矿权问题但未正确会计处理,被处以200万元罚款 [5][7] - 李向罡作为项目负责人未有效管控,被处以150万元罚款 [5][7] - 刘涛、于秀成、陈荣东等财务高管因参与造假或未勤勉尽责,分别被处以100万元罚款 [6][7] 公司上市及审计问题 - 公司因2023年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及内控否定意见,深交所拟终止上市 [8]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8] - 连续3年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2024年审计机构认为无法确认4.46亿元光伏项目合同对价的充分证据 [11][12] - 公司董事会质疑审计机构未履行充分审计程序,认为其推卸责任 [12] 重大诉讼事项 - 2023年印度尼西亚子公司涉案金额6.27亿元(占2022年末净资产57.47%),但未及时披露 [7] - JIA XIAOYU隐瞒诉讼事项,时任董事长杨纪国、董秘赵子明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分别被处以30万元、20万元罚款 [7]
因信披不准高能环境与三高管收警示函 2024年净利降4.52%商誉减值6088万元
长江商报· 2025-05-21 07:07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仅仅是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前不久高能环境子公司还因污染环境 被罚。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徐佳 信披及内控存多项问题,高能环境(603588)(603588.SH)收监管罚单。 5月19日晚间,高能环境公告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经查,高能环境存在多项问题,其一是商誉减值计提依据不充分,未充分考虑合作洽谈不确定性及经营 策略转变的影响,且盈利预测期后实现率较低;其二是合并报表范围不完整,导致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 少计402.58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0.04%,净利润少计694.21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37%。 此外,高能环境还存在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不准确、商誉减值测试信息披露不规范、采购及存货管理内 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北京证监局认为,高能环境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李卫国作为公司董事长、凌锦明作为公司总经 理、吴秀姣作为公司时任财务负责人,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高能环境、李卫国、凌锦明、吴秀姣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 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年报显示,2024年度,高能环境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 ...
华神科技: 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24
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内容 - 公司存在错误计入无形资产的问题,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二条第二款 [1] - 2023年子公司西藏康域药业有限公司在未发生实物流转且控制权未转移的情况下确认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并发生期后退货,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及第四项 [1] - 2023年子公司成都远泓矿泉水有限公司将少量销售费用核算至其他子公司,影响业绩考核测算精准性,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 [1]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与实控人之间发生的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 - 子公司四川华神钢构有限责任公司未严格执行采购管理制度 [2] - 公司未建立大额非主业支出内控制度,导致2021年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 - 子公司西藏康域财务经理同时兼任客户财务负责人,人员管理不规范,违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五条、第三十六条 [2] 相关责任人及处罚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实控人黄明良对会计核算、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内控管理与执行问题均负有责任 [3] - 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李俊对会计核算、内控管理与执行问题负有责任 [3] - 公司副总裁、华神钢构董事长宋钢对华神钢构内控执行问题负有责任 [3] - 四川证监局对黄明良、李俊、宋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3] 公司整改措施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全面梳理财务会计核算、资金使用、内部控制等方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整改 [3]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之日起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并对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3] - 公司表示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遵守规定,强化规范运作意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 公司称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将继续做好经营管理和规范治理工作 [4]
重要信息延迟披露一年有余 瀚川智能实控人遭通报批评
中国经营报· 2025-05-20 13:14
公司控制权风险 - 瀚川智能实控人蔡昌蔚延迟一年多未通知上市公司关于股权质押合同及违约情形,导致信息披露不及时 [2][3] - 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交易所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2][4] - 股权质押合同触发违约情形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不稳定或实控人变更,属于应立即披露的情形 [4] 股权质押详情 - 2023年7月7日,蔡昌蔚将所持瀚川投资52.43%股权质押给华能贵诚信托,占其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80.58%,占公司总股本14.64% [3] - 瀚川投资同时质押瀚川智能1313.43万股股票给华能贵诚信托,占其持有公司股份26.74%,占公司总股本7.47% [3] - 因2024年上半年亏损,触发合同加速到期条款和违约情形,华能贵诚信托有权要求立即清偿债务并办理股份质押登记 [3][7] 融资及资金用途 - 蔡昌蔚通过质押瀚川投资52.43%股权融资2.2亿元,期限12个月,用于增持股权、偿还借款、对外投资等 [6] - 资金具体用途包括增持瀚川投资股权约9000万元、偿还个人借款5400万元、对外投资3000万元等 [6] - 融资增信手段包括瀚川投资质押瀚川智能股票及陈雄斌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6] 违约及潜在影响 -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负值触发违约,华能贵诚信托有权宣布投资期限提前终止 [7] - 蔡昌蔚部分到期本息未按时偿还,已触及违约情形 [7] - 若质押股权及股票被司法强制执行,公司可能面临控制权不稳定或实控人变更风险 [7] 公司回应 - 公司表示收到警示函事项不会影响正常经营管理活动,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提高规范意识 [5] - 截至发稿,公司未就相关事项回复记者采访 [8]
易成新能信披不准诚信缺失4高管被警示 产品持续跌价扣非5年亏9.36亿
长江商报· 2025-05-20 07:25
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河南证监局警示函 涉及两处信披不准确行为:重大资产重组会计差错更正和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差异较大 [1][2] - 4位高管被认定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包括董事长杜永红、总经理李欣平、财务总监王尚锋、董事会秘书常兴华 [3] - 公司连续三年因信披问题收到监管措施 涉及高管违规减持、子公司业绩承诺披露不准确、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等 [4] 财务表现 - 公司近5年净利润累计亏损5.35亿元 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9.36亿元 [1][5] - 2024年营业收入34.22亿元同比下降65.38% 净利润亏损8.51亿元同比下降1948.20% 扣非净利润亏损9.47亿元同比下降15588.43% [6]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90亿元 影响归母净利润减少3.12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业绩有所回暖 营业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9.50% 净利润亏损4802.84万元同比收窄 [8] 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受石墨电极产品价格下跌影响 利润空间大幅压缩 [1][7] - 已出售亏损的平煤隆基光伏电池片业务 未来业绩不受其波动影响 [7] - 部分业务板块表现亮眼:青海天蓝二期项目满产满销 易成阳光产品A品率95%以上 开封时代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效率提升至70%成本降40% 南阳天成建成负极材料全流程生产线 [8] 行业影响 - 光伏电池片技术更新迭代导致相关业务亏损 [7] - 石墨电极产品受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影响价格持续下跌 [1][7]
ST华微、ST龙宇涉巨额资金占用且信披违规广济药业、祥源文旅涉信披违规且被查和被罚
新浪财经· 2025-05-20 07:21
监管动态 - 法治化进程进入"严监管、强震慑"阶段,财务造假、信披违规、资金占用等行为面临"零容忍"监管框架 [1] - 近期ST龙宇、ST华微、广济药业、祥源文旅等上市企业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查,导致投资者损失 [1] ST龙宇违规详情 - 因涉嫌信披违规于2024年12月16日被证监会立案 [2] - 2023年8月现场检查发现两大问题:未披露大额关联交易(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部分贸易业务缺乏商业实质导致财报虚假记载 [2]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累计非经营性占用资金9.18亿元,已归还5000万元,剩余8.68亿元未清偿 [2] - 2023年审计机构对财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否定,导致股票"披星戴帽" [2] ST华微违规详情 - 2024年5月16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4] - 自查发现14.35亿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资金往来缺乏商业实质(流出81.39亿元,流入68.52亿元) [4] - 资金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可能违反证券法 [4] 广济药业违规详情 - 2024年10月26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5] - 2023年因会计差错被湖北证监局警示,涉及子公司济康药业收入核算方法调整(总额法改为净额法),导致多期财报数据不准确 [6] - 2023年11月公司及三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 [6] 祥源文旅违规详情 - 2024年10月18日公司及实控人俞发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6] - 具体违规细节未披露,监管部门将全面核查信息披露合规性 [7] 投资者索赔条件 - ST龙宇:2023年4月28日-2024年4月29日买入且2024年4月29日后卖出/持有,或2024年12月16日前买入且12月17日后卖出/持有 [3] - ST华微:2016年4月23日-2024年4月29日买入且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持有 [4] - 广济药业:2024年10月25日前买入且10月26日后卖出/持有 [6] - 祥源文旅:2024年10月18日前买入且10月19日后卖出/持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