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
搜索文档
扩内需政策加码 夯实经济向好之基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4:58
中国经济上半年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展现韧性和活力 扩内需政策成为推动经济稳健前行的关键动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服务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新型消费不断涌现 [1] -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发行使用 "两重"建设加快推进 [1] - 扩内需政策在消费与投资两端协同发力 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筑牢根基 扩大内需尤其是提振和扩大消费将成为下半年乃至"十五五"时期的必然选择 [1] 消费市场表现与政策支持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2] - 消费支持体系日益完善 1月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 4月《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印发 5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消费类目更加细化 涉及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以及银发经济、体育经济、冰雪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2] 金融对消费的支持 -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鼓励发行消费ETF等特色投资产品 优化消费信贷产品设计 [3] - 金融支持有望为相关领域引入增量资金 提振实体信贷需求 居民消费需求有望释放 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3] 投资表现与政策支持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 制造业投资增长8.5% [4] - 设备购置投资快速增长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加快 大项目投资"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 [4] -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4] - 截至6月25日 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已累计发行约1.93万亿元 显著多于去年同期 [4] 民间投资发展 - 1-5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8%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推介项目3200余个 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 [6] - 在基础设施、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技术领域 应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 [6] 未来政策方向 - 应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支点 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贯性 并不断提质扩围 实现从商品补贴到服务补贴的突破 [7] - 服务消费的空间可能较商品消费的空间更大 医疗、养育、教育、文娱等消费均有较大增长空间 [7] - 要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的直接投入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关注重点就业群体 并建立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 - 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受到重点关注 随着资金陆续到位 后期基建投资增速仍有望反弹 [7]
金融政策加码消费赛道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02:45
政策支持消费投资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股权融资层面释放政策信号,为消费投资注入动能 [2] - 《意见》支持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打通退出路径 [2] - 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养、文旅、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 [3] 耐心资本与政府基金作用 - 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 [3] - 政府投资基金通过参股不控股、阶段性退出等设计,解决早期项目融资缺口并降低社会资本投资风险 [3] - 政府基金可联合专业GP设立细分领域子基金,通过分层风控机制优先承担早期亏损,待项目成熟后向社会资本让利退出 [4] 消费赛道投资趋势 - 资本偏好转向两类消费项目:高频低客单价的民生刚需型消费(如社区餐饮、折扣零售)和深度融合硬科技的技术赋能型消费(如AI定制服装、智能家居) [5] - 资本要求企业具备"健康盈利"基础,如自有供应链或核心技术,而非盲目追求纯流量模式 [5] - 巴奴火锅通过保障供应链完整性、严控产品品质等策略成为典型案例 [5] 新兴消费投资机会 - 户外体育、消费科技及高质价比品牌等领域显现优质投资机会 [6] - 杭州赛会之城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远期规模5亿元,聚焦赛事运营、运动装备、数字经济等细分赛道 [6] - 该基金已储备多个拟投项目,预计年内完成投放,旨在激活后亚运时代消费市场潜力 [6]
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方向重点—— 加大金融支持提振消费力度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0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从供需两端强化服务以释放消费潜能 [1] - 政策将消费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推动经济从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 [1]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外需支撑作用减弱,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加速形成 [1] 金融支持消费的三大重点领域 - **商品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耐用品消费,去年商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相当 [2] - **服务消费**:发展空间较大,去年居民服务消费占GDP比重18%(发达国家约40%),央行设立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 [2][3] - **新型消费**: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渠道,支持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 [3] 具体政策措施 - **商品消费**: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强化外贸企业拓内销的金融支持,完善内贸险服务 [2] - **服务消费**: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创新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融资模式 [3] - **新型消费**: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为消费者减费让利 [3] 市场机遇与实施路径 - 消费金融面临结构性机遇,市场规模扩张与格局优化并存,金融机构需差异化竞争 [4] - 央行将加快政策落地,监测金融机构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4]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06:06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涵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六个方面 [1]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系统重要性城商行发放的服务消费贷款可按本金100%申请再贷款 [1][6] - 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金融支持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领域 [2][3]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商品消费 - 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家电回收、家装厨卫焕新等企业的信贷支持 [3] - 优化汽车贷款政策,合理确定贷款比例、期限和利率,减免以旧换新提前结清贷款的违约金 [3] - 强化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生产与消费的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流程 [3] 服务消费 - 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重点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产品 [4] -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 新型消费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金融支持渠道,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新模式 [4] - 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为消费者减费让利,支持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互联网贷款业务 [4] 金融供给与融资渠道 - 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 [6]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6]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6] 政策发力方向 -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体系 [7] - 提高消费供应效率:围绕适老改造、体育设施、充电装备等基础设施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贷款投放 [7] - 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支付服务、信用体系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7]
全面构建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06-25 02:12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挖掘基础性服务消费潜力 [1] -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促进改善性服务消费活力 [1]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1] - 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 [1] - 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 [1]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 实施好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2] - 加快推进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和融资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增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3] - 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3] 强化消费基础设施 - 围绕文旅体育设施、赛事演艺场馆、医疗养老设施、通信基站、充电装备、适老改造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 [3] - 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助力优化消费环境 [3] 政策实施与监测 - 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意见》各项政策实施落地,强化跟踪监测,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3]
六部门联合发重磅举措促消费!本周五湾区金融消费周刊上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20:19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涵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六个方面[2] - 广东省已率先行动,5月9日发布《广东金融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六个专项行动[10] 宏观经济与消费基础支持 - 实施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联动,保持流动性充裕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运用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3] -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投资与融资协调发展[3] - 强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放宽条件并简化流程以促进创业增收[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规范投资理财业务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4] - 研发长期限、有收益率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推动商业保险年金、健康保险及长期护理保险创新[5]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城商行发放服务消费领域贷款[6] 信贷与融资渠道拓展 - 优化消费信贷产品,扩大首贷、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范围,推广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升便利度[6] - 支持文化、旅游、教育企业发行债券,鼓励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升级[7] - 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及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开发场景化金融产品[7] 重点消费领域支持 - 加大汽车贷款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比例与期限,减免以旧换新违约金,强化绿色智能家电家居金融支持[8] - 增加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创新文旅、体育等产业融资模式[9] - 培育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支持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及定制消费,探索社交电商与直播电商合作[9] 地方行动与媒体联动 - 广东推出《粤融粤精彩·金"融"都市新生活指南》周刊,聚焦金融赋能都市生活,涵盖理财、投保等专题[10][11] - 南都·湾财社推出系列栏目分析金融机构服务新趋势,包括"理财新知""投保新知"等[10][11]
“股债贷保”齐上阵 六部门打出金融促消费组合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0:15
金融促消费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 [1] - 政策涵盖六大方面19项举措,包括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居民消费潜力等 [1] - 明确金融支持三大重点领域: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 [2] 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 提出五大发力方向:信贷支持主渠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债券市场融资支持、股权融资、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 [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对26家金融机构发放的服务消费领域贷款按本金100%提供再贷款 [2] -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业发放贷款,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效 [2] 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 - 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鼓励科创企业发债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产品升级 [3] - 允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信贷规模,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 [3]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IPO或新三板挂牌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 [4] 金融机构协同与产品创新 - 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提升自主获客和风控能力,汽车金融公司丰富购车信贷产品 [4] - 规范小贷公司业务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鼓励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场景化消费金融产品 [5] - 鼓励研发长期限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扩大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发展老年旅游保险 [5] 消费基础设施与供应链优化 - 围绕适老改造、体育设施、充电装备等消费基建领域创新融资模式,加大贷款投放 [6] - 提升县域物流配送和供应链效率,合理设置贷款期限支持商贸流通项目 [6] - 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信用体系,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6] 政策协同与实施保障 - 要求金融机构与财政、产业部门协同,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7] - 完善消费领域贷款统计监测,强化信息共享和融资分析 [7] - 探索政策效果评估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 [7]
央行等六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消费领域提供多样化、差异化金融服务
期货日报网· 2025-06-24 20:03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1] -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产品服务 [1] - 政策从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1] 宏观经济与金融支持措施 - 夯实宏观经济金融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优化保险保障,积极培育消费需求 [1] - 实施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2] 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重点领域支持 - 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1] -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发放贷款 [2] - 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涉农、小微企业贷款 [2] 新型消费与金融创新 - 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 [3] - 加强金融创新,支持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 [3] - 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 消费环境优化与政策实施 - 优化消费支付服务,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2] - 引导金融机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合作,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期限和利率 [3] - 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强化跟踪监测,持续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3]
央行等六部门发文提振和扩大消费 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领域迎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6-24 19:53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政策核心内容 - 六部门联合推出19条重点举措 涵盖增强消费能力 扩大金融供给 挖掘消费潜力 提升供给效能 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 [1] - 政策精准指向家居家装行业"焕新"需求 绿色智能升级等领域 配套实质性金融支持措施 [5]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包括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 废旧家电回收 家装厨卫焕新 生活必需品保供等企业信贷 [4] - 加强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生产和消费的金融支持 优化审批流程 提升服务质效 [5] 新型消费培育措施 - 探索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 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金融支持渠道 发展体验消费 智能消费 定制消费等新模式 [5] - 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 参与促销活动 为消费者减费让利 [5] - 引导金融机构合规开展社交电商 直播电商合作 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期限和利率 [5] 行业影响 - 政策为家居家装行业注入强心针 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降低消费者购买门槛 [5] - 国家层面肯定家居家装产业在扩内需 促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