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竞争力领跑全球 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近万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26 08:19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经成长起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 何亚琼:未来,新成果在应用场景方面的先行先试成果转化,是最需要突破的。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制造,做好生物制 造顶层设计,做好生物制造政策的供给主要工作。 记者9月2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持续领跑。 产业规模与产能优势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近五年,我国主要生物制造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累计分别达13680项、9447项,占历史申请总量 的52.2%和63.8%,技术创新步伐显著加快。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在部分新兴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 (责任编辑:王擎宇) ...
安徽生物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6 05:49
长丰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卫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建设概念验证、技术熟化、成果转化等平台,为先导区 持续导入创新企业、人才和前沿技术,全力打造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新高地,加快推动生物制造 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核心赛道,安徽以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作为破题关键。今年 2月揭牌成立的合肥生物制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其核心承载地长丰县,成为安徽探索生物制造发展 的"试验田"。 "先导区正着力构建'政策+平台+资本'三位一体保障体系,为项目快速落地与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筑牢坚 实支撑。"长丰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斌表示,先导区通过成立省市县发展工作专班、建设一批创新平 台及组建安徽省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全力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链条。 在先导区政策红利与配套服务的赋能下,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我们在先导区内牵头建设人工智能 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重点解决从实验室小试到产业化的关键衔接问题。"安徽华恒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忠诚介绍,依托先导区的良好环境,公司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867万元, 新增6项发明专利与3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成果转化成效 ...
产业规模近万亿 生物制造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9-25 22:23
作为未来产业之一,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赛道。 清华大学主办的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9月25日在湖南常德开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中国的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经将近1万亿,中国的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一 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已经成长起来。但行业还存在着高质量数据和算法模型有待提升等问题。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在论坛上表示,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具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将会带来重构传统制造业的 生产模式,替代传统天然产物的获取方式,颠覆传统农业的种养殖模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王宏伟谈到,据预测,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3。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已经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 关键阶段,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构建友好应用环境。 常德作为湖南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企业35家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8月产值增长24.01%,利尔生物、 鸿健生物、引航生物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增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接近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21:03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接近万亿元 中新社湖南常德9月25日电 (记者 刘育英)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25日在湖南常德举行。中国工 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会上表示,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将近1万亿元人民币, 下一步将做好生物制造顶层设计。 何亚琼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生物制造作为未来产业正式提出,生物制造在中国产业板块 里已经处在非常重要的引领位置。 据他介绍,中国的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包括湖北、湖南在内,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 聚区已经成长起来。与此同时,生物制造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高质量数据和算法模型有待提升、中 试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 针对这些挑战,工信部近期遴选发布了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生物制 造标志性产品、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遴选发布,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 ...
产业规模近万亿,生物制造将迎更多政策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9-25 19:29
中国的发酵产能占全世界70%以上。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聚焦生物制造热点领域和重要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遴选发布了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生物制 造中试平台遴选发布,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在论坛上表示,生物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具备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将会带来重构传统制造业的 生产模式,替代传统天然产物的获取方式,颠覆传统农业的种养殖模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王宏伟谈到,据预测,2050年生物制造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3。当前,我国生物制造领域已经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 关键阶段,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构建友好应用环境。 常德作为湖南生物制造产业的重要基地,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企业35家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8月产值增长24.01%,利尔生物、 鸿健生物、引航生物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03.9%、101.1%、48.3%,跑出了产业发展"加速度"。 ...
我国高端功能糖实现自主创新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9-24 19:45
产品发布与市场意义 - 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于9月23日由中粮集团正式发布上市 填补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空白 [1] - 中粮集团是国内首家通过酶法工艺实现阿洛酮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标志着生物制造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1] - D-阿洛酮糖正式于今年7月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为新食品原料 [1] 产品特性与应用优势 - D-阿洛酮糖甜度为蔗糖70% 热量仅为蔗糖10% 被视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之一 [1] - 该糖可参与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风味构建 适配饮料、乳制品、烘焙、糖果及中式烹饪等多元场景 [1] - 产品为低糖茶饮与烘焙行业提供创新空间 使消费者在不牺牲口感前提下获得健康甜味体验 [2]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达1.477亿美元 预计2025至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超14% [1] 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 - 中粮自2017年起从498个基因库筛选改造 经上千次突变体试验 开发出高性能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2] - 2023年获国内首款该酶类食品加工用酶制剂批准 打破技术壁垒对产能的制约 [2] - 已完成17项专利系统布局 涵盖生产菌种、酶制剂、分离工艺及生产工艺 其中10项核心专利已获授权 [2] 战略定位与产业影响 - 产品推动国内代糖产业结构升级 与国家"体重管理年"等公共健康倡议高度一致 [2] - 中粮集团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 构建"战略引领、多元参与、产研融合"创新体系 [3] - 集团出台"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等政策 打造"大食物观创新生态圈" [3] 产业化能力建设 - 已形成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 构建覆盖饮料、烘焙、乳品、糖果的"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 [2] - 具备差异化供应能力 为D-阿洛酮糖在国内加速应用提供支撑 [2]
1/2、3/5、1/3、1/4、……“数”说新兴产品频繁出圈 “国人厨房”“世界餐桌”底气更足
央视网· 2025-09-24 16:19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河南坚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向科技、管护、防控、市场要粮。实施 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167万亩。 同时,河南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打造粮食、畜牧渔业、乡村农文旅等六大产业集群。油料、食用菌产量和生猪存栏量、外调 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蔬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培育小麦、生猪、食用菌等18条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乡村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路子。 如今的河南已经从"中原粮仓"变成名副其实的"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除了水饺、方便面等传统产品外,酸辣粉、辣条、茶饮品 等新兴产品频繁出圈。 从"中原粮仓"到"世界餐桌" 如果说用一种零食代表你的童年,相信很多人非辣条莫属。 位于河南漯河的这家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用一根根辣条串起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年销量超过100多亿包。每年100多亿包辣条的 背后,则是7.5万吨优质小麦面粉的支撑。 漯河市某食品公司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周宏旭介绍,这么大的需求量需要稳定性,否则就会影响产品口感和质量一致性。联合体保证 了他们的供应量,他们有信心做大市场。 漯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技与产业发展科科长吕伟洋介 ...
打破国际技术垄断,阿洛酮糖新品填补了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空白
选股宝· 2025-09-24 07:30
行业动态 - 中粮生物科技联合研发生产的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正式发布上市 填补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空白并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1] - D-阿洛酮糖作为代糖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乳制品等领域 具有低能量、不升血糖特性且安全性获多国批准 [1] - 全球D-阿洛酮糖市场规模2024年达1.47亿美元 预计2025-203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4% [1] - 中国卫健委批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 国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1] 市场供需 - 目前中国阿洛酮糖产品全部用于出口 国内获批后本土应用预计加速推开 [2] 公司产能 - 百龙创园是国内首家具备阿洛酮糖工业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3] - 保龄宝现有超5000吨运行产能 2025年3月启动扩建 预计2026年达3万吨产能 [3]
中粮集团D-阿洛酮糖产品面世 撬动亿元级市场新蓝海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8:44
产品发布与市场意义 - 中粮集团旗下公司研发生产的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正式上市 填补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空白 [1] - 该产品是国内首家通过酶法工艺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阿洛酮糖 标志着生物制造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1] - D-阿洛酮糖甜度为蔗糖70%但热量仅10% 被业内视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之一 [1]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7月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为新食品原料 [1] - 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达1.477亿美元 预计2025-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超14% [1] - 产品推出与国家"体重管理年"等公共健康倡议方向高度一致 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产业支撑 [2] 技术优势与产业布局 - 公司已完成生物法合成阿洛酮糖的系统专利布局 共17项专利涵盖生产菌种 酶制剂 分离工艺等 [2] - 其中10项核心专利已获授权 形成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 [2] - 构建覆盖饮料 烘焙 乳品 糖果等多元场景的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与差异化供应能力 [2] 创新机制与发展战略 - 公司成立集团科技创新部统筹规划布局 出台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 成果转化收益与科研人员分享等政策 [3] - 积极打造"大食物观创新生态圈" 携手产业链各方共同做大健康食品产业 [3] - 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
中粮集团发布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8:01
产品发布与市场意义 - 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产品于9月23日由中粮集团旗下公司正式发布 [1] - 该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功能糖市场的空白 [1] - 标志着中国在生物制造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1] - D-阿洛酮糖于今年7月正式获批为新食品原料 [1] 产品特性与应用前景 - D-阿洛酮糖甜度约为蔗糖的70%,热量仅为其10%左右 [1] - 产品可参与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风味构建,适用于饮料、乳制品、烘焙、糖果、冰品等多元场景以及家庭厨房与餐饮后厨 [1] - 业内广泛视其为最具潜力的蔗糖替代品之一 [1] - 产品上市为低糖茶饮与烘焙行业打开了更多创新空间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为1.477亿美元 [1] - 预计2025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4% [1] 技术突破与研发历程 - 中粮集团是国内首家通过酶法工艺实现阿洛酮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1] - 研发团队从498个基因库中筛选改造,历经上千次突变体试验 [2] - 于2023年获批国内首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食品加工用酶制剂 [2] - 整个科研攻关与系统性布局历时8年 [2] 知识产权与产业布局 - 公司在生物法合成阿洛酮糖方面已完成系统的专利布局,涵盖17项专利,其中10项核心专利已获授权 [2] - 已形成产业化的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 [2] - 构建起覆盖多元场景的"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与"差异化供应能力"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将科技创新上升为"核心战略",构建"战略引领、多元参与、产研融合"的创新体系 [3] - 公司出台"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成果转化收益与科研人员分享"等政策举措 [3] - 产品推出与国家"体重管理年"等公共健康倡议方向高度一致 [2] - 公司将积极打造"大食物观创新生态圈",携手产业链各方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