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
搜索文档
厦门航空,有上市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0:04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厦门航空计划深化体制改革 推动资本运作和优化公司治理 发展新质生产力[1] - 公司三方股东签署《关于共同支持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框架协议》 可能代表上市计划[2] -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从严监管分拆上市[2] 股权结构与股东关系 - 南方航空持有厦门航空55%股权 为第一大股东 厦航上市需南航支持[2] - 厦门航空2024年营收364.38亿元 净利润6.97亿元 为南航贡献盈利[3] - 南方航空2024年营收1742.24亿元(同比增长8.9%) 净亏损16.9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3] 经营业绩表现 - 南方航空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34.07亿元(同比下降2.68%) 净亏损7.47亿元(同比下降198.81%)[4] - 厦门航空主业子公司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盈利 业绩突出[6] - 公司面临成本压力凸显 市场收益下滑 收入端和成本端两头承压[5] 行业环境挑战 - 航空业短期内内卷依然存在 叠加高铁分流导致收益下滑[5] - 民航中长期发展方式从规模增长向效率提升转变[5]
极米科技计划H股上市,去年营收34亿,五年间境外业务飞速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3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宣布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动国际化进程和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1] - 公司正与多家中介机构合作探讨H股发行及上市具体细节旨在获得更多国际资本支持海外业务拓展[1] - 公司于2021年3月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专注于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等创新产品[1] 财务表现与业务数据 - 公司境外业务营收从2020年1.77亿元增长至2024年10.86亿元占比从6.25%大幅提升至31.89%[3] - 境外业务毛利率过去五年始终保持在40%以上高水平[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4.05亿元同比下降4.27%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0.30%[3] 业绩预告与市场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63%归母净利润8866.22万元同比增长超过20倍[3] - 截至最近交易日公司股价报110.10元/股总市值达到77亿元[3] - 国际化战略深入实施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广阔发展空间[3]
隆平高科:种业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90%以上
金融界· 2025-08-05 09:28
公司费用率与同业差异原因 - 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远高于同业 但强调与同业在收入结构和销售模式上存在差异导致不可比 [1] - 公司种业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90%以上 而部分同业种业收入占比较低 计算基数大使得费用率低于公司 [1] - 公司销售品种大都是自研品种 与部分同业销售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销售费用率相对较高 [1] 2024年经营状况 - 2024年种业市场整体承压 公司聚焦主业并强化科研 展现出较强经营韧性 [1] 2025年发展战略 - 公司持续聚焦种业主业发展 夯实创新根基并巩固优势行业地位 [1] - 通过资本运作和瘦身健体改善资本结构 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并提升管理能力 [1]
孙宇晨的资本炼金术:父亲买壳、儿子敲钟、募资买币
投中网· 2025-07-31 14:42
核心观点 - 孙宇晨通过反向并购将波场(TRON)生态系统注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Tron Inc,并申请10亿美元混合储架发行以进一步收购TRX代币,实现加密资产与传统资本市场的深度绑定 [4][5][29] - 该操作创造了一种新型"加密-传统"混合商业模式:上市公司核心资产为加密货币TRX,并通过质押等DeFi操作产生收益,模仿MicroStrategy但更具激进性 [22][28] - 资本运作手法包含多重设计:离岸架构隔离风险、TRX代币作为收购对价、优先股+权证组合确保控制权,形成环环相扣的资本炼金术 [11][13][14] 资本运作路径 反向并购阶段 - 目标公司选择:原SRM Entertainment为年营收仅数百万美元的玩具制造商,具备干净壳资源特征 [11] - 交易结构:孙宇晨父亲控制的离岸实体True Wise Limited以1亿美元等值TRX代币收购控制权,支付方式包含B系列优先股(可转2亿普通股)及附加认股权证 [11][13] - 控制权重构:董事会全面更换为波场系成员,孙宇晨担任战略顾问规避直接法律责任 [16][17][18] 上市后操作 - 品牌转移:公司更名为Tron Inc,股票代码变更为TRON,实现零成本品牌价值注入 [19][20][21] - 资产重组:资产负债表置换为TRX代币,计划通过质押参与波场DeFi协议产生收益 [22] - 融资计划:提交S-3表格申请10亿美元混合储架发行,资金明确用于增持TRX代币 [4][5] 市场影响与商业模式 - 股价反应:消息公布后TRON股价单日暴涨25%至12美元/股,显示市场对叙事的高度认可 [5] - 商业逻辑:构建"融资-购币-质押-推高市值"的正向循环,使上市公司成为TRX代币的流动性入口和价格支撑 [22][29] - 行业意义:首次实现加密货币项目通过合规上市公司渠道吸纳传统资本,模糊去中心化与中心化金融边界 [28][30] 关键数据与交易细节 - 交易规模:初始收购对价1亿美元TRX代币,潜在权证行权后总对价超2亿美元 [13] - 股权稀释:交易设计确保原股东股权被极度稀释,孙氏家族获得绝对控制权 [13][14] - 代币资产:Tron Inc资产负债表显示持有上亿美元规模TRX代币 [9][22]
陈顺军接任药易购董事长,人才组织协同蓄力未来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10:03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及高管聘任 治理结构优化 为战略落地奠定基础 标志医药产业互联网企业在医药健康 数智化与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全面升级 [1] - 陈顺军接任董事长 体现公司向科技驱动 多元生态构建与资本运作转型的战略决心 [1][2] 战略领导更迭 - 陈顺军从副董事长升任董事长并继续兼任总经理 战略重心转向科技驱动 多元生态构建与资本运作 [2] - 陈顺军在人工智能 大数据 数智化新零售及企业战略规划等领域具备丰富经验 展现对前沿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洞察 [2] - 前任董事长李燕飞作为创始人 在医药流通等领域积累深厚资源 未来持续为行业资源板块赋能 [2] - 陈顺军接棒象征公司从规模扩张向生态发展的升维换挡 [2] 产业结构与生态布局 - 陈顺军主导数智科技板块 整合数智化信息技术 医药电商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构建医药+科技双轮驱动模式 [3] - 通过参股投资 生态合作等方式加大对大健康 药食同源 中医药 数智科技 自主供应链 B2C等项目的孵化 探索构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3] - 率先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 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供应链金融 直播电商等场景 [3] - 与空港保理合作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 打造药聚力平台重构行业模式 通过数据资产入表等创新实践探索新的价值增长点 [3] 治理架构升级 - 第四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涵盖非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及职工代表董事 [4] - 独立董事团队背景多元 干胜道深耕金融与会计领域 范雪飞在法律与合规领域经验深厚 柴俊武专注营销与战略研究 [4] - 多元专业背景董事为合规经营 风险管控及战略决策提供专业支撑 在科技大健康 资本运作等创新领域注入外部智慧 [4] -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由董事长陈顺军牵头 成员涵盖创始人李燕飞 甘孟等深耕医药大健康与企业管理成员 凸显对主业深耕与战略拓展的双重重视 [4] 管理团队与战略定位 - 陈顺军提出医药+科技 平台+生态 自营+赋能的核心理念 制定以全渠道供应链为核心 以数智创新技术为驱动 通过人才与资本加速发展的企业战略 [5]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郑德强拥有多家企业财务管控经验 擅长内控与资源整合 [5]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明怡具备丰富资本运作经验 为合规经营与资本对接提供保障 [5] - 审计负责人王亚东具有华西证券 中信建投等从业背景 推动企业规范运作 促进有序增长 [5] - 人才引进和组织升级动作与聚焦医药产业互联网主业 延伸拓展产业布局 高度重视资本运作的长期方向高度契合 [5] 未来发展方向 - 董事会的资本视角与经营团队的执行能力形成互补 叠加专业资源引进和创新项目想象空间 [6] - 有望在巩固原主营业务优势的同时 在新的发展模式与市场环境下取得业务增长与产业突破 [6]
“辽宁创业投资之家”走进阜新、朝阳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1:53
活动概况 - "辽宁创业投资之家"走进地市系列活动首站在阜新、朝阳两地举办 活动由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指导 阜新、朝阳市财政局与辽宁基金联合主办 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招商局资本共同支持 [1] - 活动旨在提升地市资本运作意识 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 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金融活水 [1] - 招商局资本、辽控集团、辽宁基金、辽股交、中天证券、中天辽创、省担保集团参加本次活动 两市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分别参加培训与对接活动 [1] 培训内容 - 辽宁基金详细介绍其省级政府引导基金的功能定位、业务板块、基金体系、投资布局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 已吸引120余家优秀GP、LP合作 带动超800亿社会资本投入辽宁实体经济 [1] - 招商局资本解读私募股权融资对企业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商业计划书撰写、估值方法等融资实务 介绍与辽宁基金共同设立的兴辽招金基金投资策略及运作思路 [1] - 辽股交介绍"创投辽宁"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与"专精特新"专板高质量建设情况 引导企业注册"创投辽宁"平台并授权 实现投融资双方信息畅通和高效对接 [1] 投融资对接 - 阜新达得利化工、建兴固废等9家阜新企业 朝阳飞马车辆、鑫淼储能等10余家朝阳企业分别介绍企业基本情况、经营情况与融资需求 [2] - 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与经营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2] 政策支持 -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优化金融生态 制定《辽宁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打造全量金融资源服务模式 线下运行"科技金融服务驿站" 依托辽宁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提供高效线上金融服务 [3] - 打造"创投辽宁"品牌 连续两年举办2024辽宁产投融合发展大会、2025"创投辽宁"发展大会 邀请国内200余家创投机构走进辽宁 推介350个科技项目 [3] - 破解投融资信息不对称 搭建高效平台实现优质项目与资本精准匹配 促进科技企业与投资机构合作共赢 [3] 企业走访 - 实地走访朝阳浪马轮有限责任公司 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业务特点以及经营情况 鼓励企业加快筹备上市工作 [4] 后续计划 - "辽宁创业投资之家"走进地市系列活动将持续到11月中旬 覆盖辽宁省14个地市和沈抚示范区 每个地市活动为期一天 [4]
国内外买地的少林寺,为啥那么有钱?
36氪· 2025-07-30 11:02
核心观点 - 少林寺通过系统化商业运作和品牌IP开发 构建了多元化收入体系 年营收超10亿元 颠覆传统寺庙的运营模式 [2][3][13] 商业版图与收入结构 - 年客流量超450万人次 门票收入超3亿元 禅修及武术体验收入约1亿元 [3] - 武僧团全球年巡演超200场 单场收入10万-60万美元 年总收入达7.2亿元 海外商演占比65% 毛利率78% [3][17] - 文创、直播、IP联名年收入约3亿元 2023年仅直播带货和打赏收入即超2亿元 [3][19] - 医药板块代表产品"少林活络膏"定价198元/盒 2023年销售额6000万元 毛利率68% [18] - 少林功夫AI教学系统服务全球200家武馆 年服务费超5000万元 [18] 品牌IP与资本运作 - 国内申请商标超700个 覆盖45类商品和服务 并在30余国完成国际商标注册 [7] - 品牌授权采用"基础费+销售额提成"模式 基础费500万-2000万元/年 提成比例3%-15% [23] - 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持有房地产项目 如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 并投资1.02亿元在澳大利亚购地开发 [20][22] - 全球设立50余个海外文化中心 会员年费5000-2万美元 采用连锁经营模式 [23] 商业化历程与战略 -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后 年客流量从不足万人激增 门票收入迅速突破千万元 [4] - 1997年建立中国首个寺庙官网 半年访问量过万 1998年通过官网预约实现海外演出收入15万美元 [9][11][12] - 1998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为中国佛教界首家公司 [12] - 品牌营销早于商标维权 2005年以38万元授权开发同名网游 开创宗教机构IP商业化先例 [7][8] 运营模式创新 - 武僧团演出成本控制策略:武僧薪资计入寺庙日常支出 仅承担差旅与场地分成 成本比普通演艺公司低50%以上 [17] - 电商平台通过"少林品牌"文化溢价实现高定价 如素饼、禅茶价格显著高于同类产品 [18] - 短视频矩阵运营:抖音账号粉丝半年破千万 单场直播带货销售额破500万元 [18][19]
广药集团连续5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0:27
世界500强排名与行业地位 - 广药集团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459位 连续五年上榜 同时连续三年入选制药分行业榜单 位居全球制药企业第14位 仅次于葛兰素史克集团 是分行业榜单中唯一中国企业[1] - 在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115名 位居医药类企业前三名[1] 科研实力与创新成果 - 建成各级科研平台超100家 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15家 高新技术企业超20家 国家级及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20家[1] -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 有效发明专利授权超800件 实用新型专利超200件 外观专利超500件 中国专利优秀奖超30项[1] - 拥有在研项目200余项 涵盖疫苗类生物药 抗体类生物药 化学药创新药 中药新药等领域[1] - 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广东省唯一中药领域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 "国家犬类实验动物资源库"入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有效解决实验用比格犬的战略性资源问题[1] - 采芝林药业牵头的"广东创新中药制剂转化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中试平台[1]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建设中药材智慧溯源系统 智能化生产车间 智慧药房 医药智慧物流中心等数字化设施[2] - 白云山中一奇星药业打造数字化车间 实现从工艺设计到车间生产 药品销售的全面智能化管理[2] - 广州医药智慧物流中心是全国自动化 智能化水平领先的现代医药物流智慧分拨枢纽 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供应链物流覆盖体系建设的重要枢纽[2] - 2025年3月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在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 数字化底座 数字化应用 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2] 资本运作与产业布局 - 2025年2月旗下王老吉药业完成对采善堂的收购 集团老字号数量扩充至13个[2] - 2025年5月旗下广州医药在新三板成功挂牌[2] - 2025年7月在原10亿元广药基金基础上 进一步出资设立15亿元广药二期基金 通过子基金投资 项目直接投资等方式投向医药 医疗器械 医疗服务等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2] 国际化发展成果 - 产品华佗再造丸登陆全球六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 连续十余年稳居中成药出口前列[3] - 辛夷鼻炎丸 三七化痔丸 复方南板蓝根颗粒 加味藿香正气丸均在海外获批上市[3] - 王老吉产品销售至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在澳门设立国际总部 建成澳门首家GMP中药制药厂[3] - 2025年与韩国农心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与马来西亚宝钢制罐 P C I 罐装公司达成东南亚本土化生产协议 实现"产业链+渠道+品牌"多维出海[3]
汪林朋意外离世、曾套现40亿!居然智家资金告急,痛失董事长后如何破局自救
搜狐财经· 2025-07-29 14:00
公司事件 - 居然智家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坠楼身亡,终年57岁 [1] - 汪林朋在2025年4月18日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调查,7月23日解除留置,4天后发生坠楼事件 [3] - 这是家居行业10天内第二起创始人坠亡事件,7月17日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同样坠楼身亡 [3] 公司背景 - 居然智家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领先的家居零售商,业务涵盖家居产品零售、制造及线上线下综合销售平台 [4] - 公司曾用名为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汪林朋,注册资本62.87亿元人民币 [5] - 2019年借壳武汉中商登陆A股,上市首日市值达630亿元,超越红星美凯龙成为家居卖场第一股 [6] 资本运作 - 2018年引入阿里巴巴、泰康等机构130亿元联合投资,其中阿里系投资54.53亿元持股15%成为第二大股东 [6] - 汪林朋个人财富峰值达368亿元,通过减持套现约26.70亿元,直接间接权益分红接近20亿元 [6]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7.07%,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与短期借款合计46.91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16.74亿元 [7] - 2024年营业收入129.66亿元同比下降4.04%,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下降40.83% [7]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39.39% [7]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26.35亿元同比下降31.31%,较2021年的57.01亿元下降53.78% [9] - 投资活动现金流2023年净流出29.68亿元,2024年净流出5.46亿元 [9] - 筹资活动现金流2024年净流出30.12亿元同比下降29.00% [9]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从2020年1.25下降至2024年0.58,速动比率从1.1下降至0.45,均低于安全线 [11] - 带息负债合计接近9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与带息债务比例仅为0.02 [7] 市场反应 - 2025年7月28日股价开盘2.84元/股,收盘2.94元/股,单日跌幅6.96% [13] - 近5年股价持续下滑,基本面和技术面均处于低迷状态 [13]
金智科技7.05亿筹划易主:南京智迪成第一大股东,国资背景浙江智勇同步接盘
证券之星· 2025-07-28 11:15
控制权变更 - 金智科技控股股东金智集团拟以7.05亿元对价向南京智迪和浙江智勇协议转让16.01%股权,其中南京智迪受让9.08%股权(3637.2398万股),浙江智勇受让6.93%股权(2775.9991万股),转让价格为11元/股 [1][2] - 南京智迪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取得控股权,赵丹和肖明通过间接持股浙创智汇27.27%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由无实控人状态变更为共同控制 [1][2][3] - 交易完成后金智集团保留4.02%股权退居第二大股东,南京智迪和浙江智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确保控制权稳定 [2][3] 收购方背景 - 南京智迪成立于2025年6月26日,其执行事务合伙人浙创智汇成立于2025年5月22日,均为本次交易专门设立,背后实控人赵丹和肖明分别控制光伏产业链企业和电子元器件企业 [1][3][5] - 浙江智勇成立于2025年6月18日,由浙商创投实控人陈越孟和武义县财政局控股的武义金投(出资99%)共同设立,具有地方国资和创投背景 [1][3][5] - 收购方看中公司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计划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1][5]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专注于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业务,智慧能源板块覆盖智能发电、输变电、配电及新能源领域 [4] - 2024年实现营收17.73亿元(同比+9.7%),归母净利润7226.72万元(同比+19.46%),2025年一季度营收3.11亿元,净利润1529.69万元 [7] - 近三月累计中标金额达4.21亿元,包括国家电网1.33亿元项目(占2024年营收7.47%)、智能交通项目1.13亿元及新能源项目8440.91万元 [6] 公司治理调整 - 交易完成后将改组董事会为9人构成,南京智迪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2名独立董事,浙江智勇提名1名独立董事,金智集团保留1名非独立董事提名权 [3] - 取消监事会设置,职工代表董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改组将在股份过户后2个月内完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