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型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升级(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3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亮点 - 突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 注重经济领域改革与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协同联动 推动产学研用集成 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深度融合 [2] - 突出改革的问题导向和落地见效 聚焦高质量发展卡点和堵点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探索负面清单制度 对负面清单外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长期使用权 [2] - 突出改革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 在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方面推出探索性举措 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单证 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 [3] 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产业部署 - 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3年全国城市双第一 将推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成群成势 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4] - 实施"四个一批"策略:攻关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关键技术 探索AI辅助医疗设备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深化"千行百业+AI"应用 拓展低空物流、观光等场景 培育高成长性创新企业 [4]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 深圳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全国城市首位 将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 [5] - 扩大制度型开放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 在前海、河套等平台先行先试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领域 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 推动货物贸易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 深化跨境电商和数字人民币应用 [6] - 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 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培育国际性产业组织 [6] 改革实施保障 - 加强部门与地方协同联动 跟踪试点新情况 支持深圳优化实施路径 推动改革落地 [7]
改革再出发,成就朝气蓬勃的深圳
深圳商报· 2025-06-13 00:46
中办、国办近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这是深圳改革 开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深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干部群众、专家学者、企业 家投资人兴奋激动,热议深圳迎来又一次的改革红利。 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广东省、深圳市以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意见》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部委的解读、省里的支持、深圳的表态、媒体的关切,为《意 见》落地再造舆论氛围,吸引全球目光。 发布会对深圳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近5年来,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 验,已经在全国普遍展开,不少原创性制度成果已被规范上升为国家层面相关制度和政策,为全国进一 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资源、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发布会对《意见》赋予深圳的新任务进行深度阐述。 在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治理模式等方面开展探索,改革任务具有明显的首创性和引领 性。比如,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探索依托电子提单开展抵押融资等业 务;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探索央行数 ...
全力支持深圳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3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举措,为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 [1] - 《意见》突出三方面亮点: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经济与科教人才改革联动)、问题导向落地见效(破解高质量发展卡点堵点)、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等领域探索性举措) [2] 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势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全球第二,2024年专利授权量达24.19万件(全国首位连续7年),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 [2] - 广东将支持深圳建设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措施包括建设高水平高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模式、开放场景应用 [3] 要素市场化与开放型经济 - 广东支持深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探索数据交易规则与场景、完善人员流动配套机制 [3] - 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城市首位,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措施包括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规则)、打造国际贸易枢纽(跨境电商、数字人民币应用)、促进双向投资(保障外资国民待遇)、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4][5] 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 深圳将高水平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争取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领域先行先试 [4] - 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动友城友港网络与外贸进出口、对外投资融合,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5]
事关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这场发布会给出详解
新华网· 2025-06-12 22:31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 - 本次意见是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旨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并深化改革开放 [3] - 2020-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78万亿元增至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3年全国城市第一 [3]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90%,202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5]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领先全国,出台首部地方专项法规,无人机产量全球领先,累计开通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170多万架次 [4] - 科技部将支持深圳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功能、产业创新引领动能及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功能 [5] - 深圳计划布局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科技攻关项目,拓展物流、观光等应用场景,培育高成长性创新企业 [8] 对外开放与外贸发展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 [6] - 深圳将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领域先行先试,完善内外贸一体化机制及对外投资服务体系 [6] - 深圳计划通过"五外联动"组合拳(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6] 改革落实与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将联合广东省、深圳市建立"落地方案+操作规范+应用场景+评估体系"改革落实体系,依法赋予深圳更多管理权限 [8] - 广东将支持深圳建设高水平高校、深化数据交易规则探索、推进前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及放宽市场准入 [8] - 科技部将通过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实施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及科技成果赋权机制强化深圳创新优势 [8]
五年来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北京“两区”建设制度型开放走向纵深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2:09
北京"两区"建设五年成效 - 北京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占全市比重从设立之初不到10%提升至超20% [2] - 五年来北京实际使用外资661.8亿美元,占全国的8.4%,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比重超九成 [2] - 2022年至2024年北京进出口连续三年站上3.6万亿台阶,服务贸易规模保持全国前三,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9.4% [2] - 累计落地投资额10亿元以上内资大项目近700个,涉及金额超3万亿元 [2] - 落地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近250个,涉及外资超630亿美元 [2] 金融领域开放成果 - 金融领域开放试点措施占比近40% [3] - 北京金融业2024年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3] - 2024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3] - 近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落地展业 [3] - 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从2020年到2024年增长67.4%,达到2.4万亿美元,占全国16.9% [3] - 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从2020年的49.7%提升至2024年的65% [3] 贸易便利化措施 - 北京地区试点银行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超14万笔,规模超1600亿美元 [4] - 京津冀晋蒙"五地共建"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互认业务已联合发布互认优质企业近3000家 [5] - 北京地区银行便利化业务金额累计超2.2万亿元人民币 [5] - 北京地区对RCEP国家进出口累计突破2万亿元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实施"五大行动":制度型开放引领行动、园区开放能级提升行动、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深化行动、区域协同开放行动和国际化发展环境提升行动 [6]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3.0方案报批工作,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 [6] - 推动四个综合保税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6] - 提升科技、数字经济、金融、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开放水平 [6] - 深化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7] - 深化北交所改革,加强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领域普惠金融服务 [7]
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发挥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政策发布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是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旨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 - 政策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已有改革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1] - 政策亮点体现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问题导向落地见效、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三个方面 [1] 改革系统集成与协同联动 - 注重经济领域改革与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改革的协同联动,推出相互配合的举措 [2] - 推动产学研用集成,促进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2] - 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育掌握硬科技的创新创业人才 [2] -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深度融合 [2] 问题导向与关键领域改革 - 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堵点,推动关联环节协同放权和协调支持 [2] - 针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分割确权难、考核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低等问题,从赋权、考核、转化三方面深化探索 [2] 先行先试与示范引领举措 - 在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出探索性举措 [3] - 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探索电子提单抵押融资业务 [3] - 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 [3] - 深化国际航行船舶配套制度改革,为港澳台船员办理社保提供便利服务 [3]
发改委详解新一轮深圳综改试点,三大突出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6-12 13:03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作为2020年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 [2][4] - 目标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四链融合、拓展粤港澳合作、建设创新型城市等方面先行先试 [2] - 2020-2024年深圳GDP从2.78万亿元增至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 [4]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1510.8亿元增至2023年2236.6亿元,年均增长13.9% [4] - 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3年全国城市"双第一" [4] 四大重点改革举措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强产学研协同 [5] - 推进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5] -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优化货物贸易 [5] - 健全精细化治理模式提升民生保障 [5] 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部署 - 将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 [7] - 围绕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集聚资源 [7] - 推动产业加力提速发展,形成集群效应 [7] 制度型开放创新 - 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和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 [6] - 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创新 [6] - 深化国际船舶配套制度改革,便利港澳台船员社保经办 [6] - 2023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城市首位 [7] 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 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负面清单制度 [5] - 对清单外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10年以上长期使用权 [5] - 从赋权考核转化三方面解决成果转化难题 [5] 改革实施机制 - 采用清单化台账式管理细化任务分工 [8] - 建立"落地方案+操作规范+应用场景+评估体系"全链条落实体系 [8] - 通过规则先行和配套监管协同推进改革 [8]
专访郭万达:新一轮深圳综改,为何“置顶”这一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1:43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新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方向 - 新一轮深圳综改试点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置于四大改革任务之首,取代2020年方案中"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首要地位 [1] - 政策旨在抓住人工智能引领的全球科技革命机遇,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路径 [1][4] - 深圳被赋予新使命: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引擎作用,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 [3] 科技创新机制突破 - 突出科技领军企业的"出题人"角色,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1] - 重点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如深圳医学科学院),采用"四不像"混合体制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4] - 引入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借鉴美国DARPA模式实现科研机构市场化运作 [5] - 配套改革包括: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深化等 [4] 开放型经济新举措 - 聚焦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游艇自由行口岸扩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等具体措施 [7] - 探索跨境直升机飞行等低空经济新场景,强化深港规则衔接 [7] - 政策释放中国坚持单边开放的信号,港澳成为制度型开放突破口 [7] 前期改革成效 - 首轮综改全面落地,包括:全国首创二三产混合用地改革、率先成立深圳数据交易所 [3] - 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专项立法形成制度创新标杆 [3] - 改革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带动深圳创新能级和开放水平提升 [3]
深圳: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以更大力度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
快讯· 2025-06-12 11:17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要点 - 深圳将实施"五外联动"组合拳(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以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1] - 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成为基地、平台、通道和枢纽 [1] 制度型开放措施 - 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高水平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1] - 全面对标国际经贸规则 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领域先行先试 [1] 国际贸易枢纽建设 - 构建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 推动货物贸易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 [1] - 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1] - 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 提升外贸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1] 双向投资促进措施 - 完善外资工作机制 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任务 [2] - 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2] - 健全对外投资管理体系 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2] 城市国际化建设 - 对标全球一流城市 推进国际化硬件软件环境建设 [2] -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2] - 完善国际人才流动机制 深化国际职称认可改革 [2] -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2]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 以更大力度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
快讯· 2025-06-12 11:11
扩大制度型开放 - 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高水平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开放平台 [1] - 全面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1] - 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 [1] 打造高能级国际贸易枢纽 - 加快构建面向中长期的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 [1] -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机制 [1] - 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1] - 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 [1] - 提升对外贸企业进出口信贷、跨境结算、货物通关、物流运输等服务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