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

搜索文档
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两家外资私募完成备案登记
环球网· 2025-06-18 12:13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 淡明私募与安耐德私募近日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 [1] - 淡明私募成立于2025年3月26日 注册资本210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位于上海市静安区 为外商独资企业 由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独立全资子公司True Light Capital Pte Ltd全资持股 [2] - 安耐德私募成立于2024年8月21日 注册资本200万美元 注册及办公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由美国资产管理公司Earnest Partners通过旗下Earnest Partners Private Capital LLC全资设立 [3] 公司背景与投资情况 - 淡明资本成立于2021年 总部位于新加坡 上海设有办公室 独立运营并对外募集资金 首期基金True Light Fund I于2023年10月完成33亿美元募资 重点投向大中华区生命科学、科技、消费及工业服务等领域 已投资节卡机器人、环动机器人、维亚生物等中国企业 [3] - Earnest Partners总部位于亚特兰大 资产管理规模超300亿美元 投资覆盖全球70余个市场 自2012年获得QFII资格以来持续布局中国 投资领域涵盖新基建、AI医疗、先进制造等 已投项目包括云天畅想、DeepCare、普达特半导体设备等 [3] 公司基本信息 - 淡明私募注册地址为南京西路1539号3801B室 办公地址相同 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企业性质为外商独资企业 法定代表人为许多 [2] - 安耐德私募注册及办公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 [3]
地缘冲突下的能源安全:中国石油海外资产如何“避险”?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43
中国石油海外资产布局与避险策略 海外资产规模与挑战 -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占总产量1/3,资产规模超万亿元,分布在60多个国家 [2] - 红海危机导致油轮保费上涨40%,单船额外成本增加200万美元,航程延长15天 [2][6] - 地缘风险包括中东政治动荡、中亚管道安全、非洲政局不稳、南美经济制裁等 [6] 全球战略布局 - 围绕"一带一路"构建"资源富集区+运输通道"网络:伊拉克鲁迈拉油田年产原油超2000万吨,哈萨克斯坦PK油田连接中哈管道,巴西布兹奥斯盐下油田匹配中国炼厂需求 [5] - 区域互补性设计:中东提供稳定产量,中亚降低运输成本(陆运比海运节省20天,成本降10%),非洲强化政治互信,南美布局未来增量 [5][8] - 资产类型多元化:从油气田扩展到LNG接收站(印尼唐古LNG工厂)、炼厂(沙特延布炼厂)、化工项目,形成全产业链覆盖 [8] 本地化运营策略 - 伊拉克项目本地员工占比超70%,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修建学校医院,转化"资源掠夺者"形象 [9] - 哈萨克斯坦项目与高校合作培养技术工人,成立"能源技术联盟"共享数据,成为区域能源枢纽 [9] - 尼日尔项目参与反恐安保,与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覆盖20个村庄的社区网络 [10] 技术创新应用 - 伊拉克鲁迈拉油田部署"智能油田管理系统",通过AI算法提前72小时预警井漏风险 [11] - 巴西超深水油田采用"智能完井系统",自动调整油嘴开度提升采收率5% [11] 金融对冲工具 - 2024年一季度完成超百亿美元原油期货套保,应对中东油价波动 [12] - 与航运公司签订"长期协议+浮动定价"条款,平衡运力与成本 [12] - 2023年通过政治风险保险减少红海危机损失2亿美元 [12] 核心避险逻辑 - 动态能力构建:通过多元化布局、本地化纽带、技术自主性、金融工具形成系统性抗风险生态 [13][14] - 从"单一项目安全"升级为"网络韧性",例如中东产量缺口由南美超预期产量弥补 [8][12]
6月18日投资早报|国芯科技研发的抗量子密码卡新品内测成功,京东方A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中油资本拟出资6.55亿元增资昆仑资本
搜狐财经· 2025-06-18 08:41
隔夜行情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跌0 04%,深成指跌0 12%,创业板指跌0 36%,北证50指数跌0 40%,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下跌,成交额12371亿元,较上日缩量64亿元 [2] - 港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弱,恒生指数跌0 34%或80 69点报23980 30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 4%报8694 6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 15%报5291 85点,全日成交额2021 44亿港元 [2]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标普500指数跌0 84%报5982 7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 91%报19521 09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0 7%报42215 8点 [2] 今日新股 - 无新股申购及上市 [3] 重要新闻 - 5月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较上月进一步增加,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水平 [4] - 5月银行结售汇转为顺差,企业及个人结汇意愿稳定,购汇需求回落,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4]
风向彻底变了,3000多亿外资涌入中国后,华尔街大鳄们纷纷改口
搜狐财经· 2025-06-18 00:28
外资流入中国 - 外资流入中国金额达3207亿人民币 [1] - 外商在中国新设立企业1.88万家 同比增长12.5% [5] - 德国福沃克集团在苏州投资5亿 罗氏制药在上海追加20.4亿投资 [5] GDP增速预测调整 - 德意志银行将中国GDP增速预测上调至4.7% [3] - 摩根士丹利将中国GDP增速预测从4.2%上调至4.5% [3] 出口表现 - 中国前五个月整体出口增长7.2% [5] - 对美出口下降35% 但对欧洲、中东、东南亚出口表现强劲 [5] 消费复苏 - 前五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7] - 线下消费场景明显复苏 如餐饮排队现象增加 [7] 产业链与政策环境 - 中国产业链稳定性对外资吸引力增强 [9] - 政策透明度提升成为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 [9] 经济结构调整 - 经济从追求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持续性 [9] - 青年就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仍是挑战 [9]
外资,进一步增持境内股票
财联社· 2025-06-17 17:23
跨境资金流动 - 5月份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 [1] - 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水平 [1] -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规模较上月进一步增加 [1] - 服务贸易、外商投资企业分红派息、对外直接投资等资金净流出总体稳定 [1] 外汇市场运行 - 5月份银行结售汇转为顺差 [1] - 企业、个人结汇意愿稳定,购汇需求回落 [1] - 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1] - 当前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支撑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1]
丝巾女神洪霞再出发!贝莱德基金原副总加盟永赢任高级顾问
新浪基金· 2025-06-17 11:58
人事变动 - 贝莱德基金原副总经理洪霞正式加盟永赢基金担任高级顾问 [1] - 洪霞以标志性丝巾造型和优雅气质著称 被称为资管界"顶流" [1][5] - 此次人事变动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1] 职业形象 - 洪霞在2023年分析师大会上作为颁奖嘉宾 展现专业权威与温婉亲和的形象 [3] - 被同行评价为"专业和格调的代名词" 丝巾是其标志性特征 [5] - 独特气质与专业功底成为其在业界的闪亮名片 [5] 贝莱德任职经历 - 2021年加入贝莱德基金 分管市场与运营 [6] - 主导搭建中国零售渠道体系 推动首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创下66.81亿元首募纪录 [6] - 2023年升任副总经理 深度参与贝莱德在华深耕战略 [6] - 截至2024年底 贝莱德在华资产规模达107.8亿元 [6] - 推动国际经验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 是外资机构"二次本土化"的积极践行者 [6] 加盟永赢基金 - 洪霞选择加盟成长迅猛的本土力量永赢基金 [7][8] - 此举被视为对本土平台实力与前景的强力背书 [8] - 预计将为永赢基金带来投研底蕴提升和战略布局优化 [8] - 洪霞的国际视野、市场经验和对本土化实践的理解将为永赢注入新动能 [8] - 这一选择反映了中国资管行业格局的演变 [8]
巩固国家级经开区 外贸外资“第一梯队”地位
中国证券报· 2025-06-17 04:49
外资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情况 - 妥思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7000万美元建设亚太研发制造总部项目 这是其在海外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 预计2026年投产 [1] - 罗氏诊断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10亿瑞士法郎建设亚太试剂及仪器设备生产和研发基地 是其在华最大单笔投资项目 预计2028年投产 [2][3] - 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200个 实际利用外资超420亿美元 10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89个项目 [3] - 2024年1-5月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 同比增长5.5% [3] 苏州工业园区外贸发展情况 - 2024年1-4月苏州工业园区完成进出口2474.5亿元 同比增长15.7% [5] - 2024年5月预计完成进出口额677亿元 同比增长18.6% 1-5月预计完成3150亿元 同比增长16.3% [5] -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稳外贸专班建立企业问题处理闭环机制 从供应链韧性 内需挖掘 产业链协同等六个方面支持外贸企业 [4] 中新集团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持作用 - 中新集团累计为苏州工业园区招引项目超2570个 落地科技类项目约650个 引进外资超191亿美元 内资超1600亿元 [6] - 中新集团成功引入5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88个项目 [6] - 作为首个上市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运营主体 中新集团通过上市融资强化资源集聚能力 [6] 国家级经开区的政策支持 - 商务部明确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7]
成都:加快打造全球产业创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23:33
成都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尹建表示,成都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将 围绕解决外资企业的问题痛点,在外籍人才引进和管理服务、特殊物品出入境、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等 环节开展制度性创新,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两业融合"等服务业领域标准制修订和国际交流等,让外籍人 才引进更顺畅,特殊物品出入境更便利,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更高效。(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前,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极核功能的重要举措。数据 显示,今年前5个月,成都市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497个,同比增长182%。今年1月至4月,成都到位外 资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8.89%,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副局长朱和金表示,成都拥有重要的战略位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健全的产业 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制造业项目来蓉发展。他介绍称,成都拥有37个工业门类,规上工业企业 超5000家,2024年工业增加值近5000亿元,规上工业营收超1.7万亿元。成都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提 升了该市汇聚全球产业资源、增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能力水平。 随着中国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服务业开放成为 ...
谁在买港股新消费和创新药?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软件服务业、汽车、专业零售、工业工程、银行、其他金融、石油及天然气、保险、一般金属及矿石、资讯科技 [1][4][10] - **公司**:美团、阿里巴巴、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泡泡玛特、建设银行、中行、中移动、中石油、腾讯、小米、小鹏汽车、金泰控股、恒瑞医药、京东健康、中海油、中国神华、招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财险、中芯国际、中信证券、汇丰建投、联想、速腾科技、橘创科技、药明康德、港交所、汇丰控股、英恩生物、石药集团 [11][12][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南下资金是推动港股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上涨及支撑港股市场的主要力量,今年港股行情主要由内地机构资金推动,海外资金回流不显著 [1][7][9] - **论据** - 4 月 8 日至 6 月 9 日,创新药板块净流入超 288 亿港元,新消费板块净流入超 63 亿港元,国际中介(外资)同期净流出 226 亿港元 [1][3] - 今年以来至 6 月中旬,南下资金对创新药板块净流入超 550 亿港元,对新消费板块净流入超 180 亿港元,累计通过港股通流入超 6,600 亿港元 [1][5] - 新消费板块,外资先加仓并高位获利了结,南下资金右侧趋势跟随;创新药板块,2 月底至 3 月底两类资本均增持,之后外资持续减持超 300 亿,南下资金累计加仓超 520 亿且无明显波动 [1][6] - 今年内地公募基金、私募和个人投资者,以及保险机构投资者南下参与港股交易,增持创新药、科技股及红利板块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 月 7 日至 6 月 11 日,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平均上涨超 50%,远超同期的恒华科技及一些互联网龙头企业 [2] - 4 月 8 日至 6 月 9 日,资金加仓最多的行业包括软件服务业、药品研发及生物科技、汽车、专业零售、工业工程;减持较多的行业包括银行、其他金融、石油及天然气、保险以及一般金属及矿石 [4][10] - 海外资金年初流入,3 月港股行情见顶及外部扰动后持续流出,4 月有回流迹象,近期因利率倒挂部分对冲基金流出,海外长线资金尚未明显回流,预计三季度末至四季度或有政策和经济改善信号吸引回流 [8] - 最近两个月各类资金操作情况 - 内地资金增持创新药、科技股、红利板块,减持软件服务和资讯科技 [10] - 国际中介加仓软件服务和资讯科技器材,减仓银行、创新药及专业零售 [10] - 香港本地中介加仓阿里巴巴、美团、中芯国际等,减仓金融类公司 [10] - 外资加仓腾讯、小米等,净流出美团、阿里巴巴等红利板块,医药板块内部有分化 [12] - 中资机构加仓阿里巴巴、美团等,减持金融类公司 [13] - 南下资金呈现哑铃型配置思路,加仓成长股和高分红标的,减持腾讯、小米等个股 [4][11]
《2025胡润制造业外企在华投资30强》发布 汽车制造业占四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20:50
中新社廊坊6月16日电 (赵丹媚 宋敏涛)胡润研究院16日于2025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举办期间发 布《2025胡润制造业外企在华投资30强》榜单,其中,汽车制造业上榜企业数量占四成。除了整车制造 品牌外,还有汽车供应链的龙头企业。 《2025胡润制造业外企在华投资30强》发布 汽车制造业占四成 该榜单列出制造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30家外资企业,依据这些企业最新财年在中国内地(大陆)的销售额 和员工规模两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该榜单。 据悉,本次30强上榜企业涉及八大类别。汽车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类别上 榜企业数量最多,合计达20家。 胡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 国家,"Made in China"享誉世界,这背后,外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外资制造业企业持续向 中国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产业链升级;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 新突破,不断提升自主制造能力。 胡润表示,很多跨国企业在其全球化战略中将中国定位为"必赢战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长期主义 投资热土所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