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7月财政数据点评:收入显著改善,支出加力保民生
联储证券· 2025-08-22 22:52
财政收入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结束年初负增长态势[4] - 7月单月收入增速达2.6%,创年内新高,中央和地方收入增速均达年内峰值[4][16] - 税收收入结构优化,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税和消费税四大税种合计贡献94%[4] -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8.8%,五年维度处于同期高位[25] - 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同比分别下降17.8%和15%,反映土地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25] 财政支出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与前期持平[5] - 中央支出增速8.8%,地方支出增速2.5%创年内新低[5][30] - 民生类支出高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9.8%,卫生健康支出增速5.3%[38] - 基建类支出疲弱,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及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下降7.7%、3.5%和3.3%[38] 政府性基金与专项债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0.7%,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下降4.6%[5][42]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31.7%,主要受专项债发力及低基数支撑[5][42]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1-7月完成全年限额63.1%,较前值提升14个百分点[5][42] 政策展望与风险 - 财政政策将围绕“存量政策提速+增量工具加码”双向发力,推动政府债券发行及内需提振[6][52] - 需关注基本面修复偏离预期及宏观政策超预期风险[7][53]
资产配置首选股票!险资下半年展望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8-22 16:55
宏观政策预期 - 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重点关注出口 消费 财政政策和房地产投资等领域 [2] - 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 重点关注适时降准降息 保持流动性充裕 以及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2] - 财政政策预期将更加积极 整体偏向扩张 希望能够扩大内需 提振消费 或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2] 资产配置偏好 - 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的投资资产是股票 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5] - 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各类资产配置比例与2025年初基本保持一致 部分保险机构有可能适度或微幅增加股票和债券投资 [5] 债券市场展望 - 多数保险机构对下半年债券市场持中性偏乐观态度 [5] - 下半年看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银行永续债 可转债以及10年期以上信用债 [5] - 经济基本面 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和市场流动性将是影响下半年债券市场的主要因素 [5] A股市场预期 - 多数保险机构对下半年A股市场持较乐观态度 其中52.78%的保险资管机构和55.81%的保险公司较乐观 38.89%的保险资管机构和36.05%的保险公司持中性看法 [5] - 52.78%的保险资管机构和59.30%的保险公司预期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将震荡上行 各有两成保险机构预期宽幅震荡或窄幅震荡 [5] A股估值判断 - 69.44%的保险资管机构和66.28%的保险公司认为当前A股估值基本合理 25%的保险资管机构和25.58%的保险公司认为A股估值较低 [6] 行业与主题偏好 - 保险机构偏好沪深300 科创50相关股票 [6] - 看好医药生物 电子 银行 计算机 通信和国防军工等行业 [6] - 关注人工智能 红利资产 新质生产力 高分红高股息和创新医药等投资领域 [6] - 企业盈利增速是影响下半年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 [6] 境外投资偏好 - 港股投资下半年受到险资青睐 [11] - 四成保险机构看好债券投资和黄金投资 [11] 投资风险关注 - 2025年下半年险资投资需重点关注资产荒与收益压力 利率下行与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10]
国债期货日报:LPR维稳支撑债市阶段性筑底-20250821
华泰期货· 2025-08-21 11: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8月LPR报价维持不变,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总量宽松信号仍不明确,符合市场预期;债市短期仍受股市风险偏好干扰,但在基本面和资金面支撑下,整体下行空间有限 [3] 各目录总结 一、利率定价跟踪指标 - 物价指标:中国CPI(月度)环比0.40%、同比0.00%,中国PPI(月度)环比 -0.20%、同比 -3.60% [9] - 经济指标(月度更新):社会融资规模431.26万亿元,环比 +1.04万亿元、+0.24%;M2同比8.80%,环比 +0.50%、+6.02%;制造业PMI49.30%,环比 -0.40%、-0.80% [9] - 经济指标(日度更新):美元指数98.23,环比 -0.04、-0.04%;美元兑人民币(离岸)7.1865,环比 +0.003、+0.04%;SHIBOR 7天1.53,环比 +0.02、+1.12%;DR0071.57,环比 +0.02、+1.48%;R0071.56,环比 -0.12、-7.38%;同业存单(AAA)3M1.55,环比 +0.00、-0.01%;AA - AAA信用利差(1Y)0.08,环比 +0.01、-0.01% [10] 二、国债与国债期货市场概况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收盘价走势、各品种涨跌幅情况、沉淀资金走势、持仓量占比、净持仓占比(前20名)、多空持仓比(前20名)、国开债 - 国债利差、国债发行情况等图表 [14][16][18] 三、货币市场资金面概况 - 展示Shibor利率走势、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益率走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统计、地方债发行情况等图表 [27][28] 四、价差概况 - 展示国债期货各品种跨期价差走势、现券期限利差与期货跨品种价差(4*TS - T、2*TS - TF、2*TF - T、3*T - TL)、现券利差与期货价差(2*TS - 3*TF + T)等图表 [31][38][40] 五、两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TS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IRR与资金利率、近三年基差走势、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42][45][52] 六、五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TF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IRR与资金利率、近三年基差走势、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51][54][56] 七、十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T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IRR与资金利率、近三年基差走势、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59][62] 八、三十年期国债期货 - 展示TL主力合约隐含利率与国债到期收益率、IRR与资金利率、近三年基差走势、近三年净基差走势等图表 [67][69][72] 策略 - 单边:回购利率回升,国债期货价格震荡,建议2509逢高做空 [4] - 套利:关注TF2509基差回落 [5] - 套保:中期存在调整压力,空头可采用远月合约适度套保 [5]
毕马威报告: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仍是今年经济工作重心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20:46
(原标题:毕马威报告: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仍是今年经济工作重心) 毕马威中国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下一阶段经济运 行需要关注三方面问题:一是物价低位运行,将对下一阶段内需的修复带来挑战;二是房地产仍处于修 复阶段,今年4月以来,房地产修复进程再度出现波折;三是下半年出口或将走弱,全球经济增速放 缓,叠加美国正在设定新一轮的贸易协定,将对开拓新市场带来潜在负面影响。 报告认为,在新一轮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房地产方面,将进一步因城施 策释放居民住房需求,并可能提高增量资金对房地产收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领域的支持,房地产 投资动能或将在下半年阶段性企稳。 从资金层面来看,报告预计,下半年的基建投资将有三类资金来源,一是尚待发行的增量政府债券。据 财政部披露,上半年已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其中"两新"3,350亿元,"两重"为3,233 亿元,下半年还剩4,767亿元可继续推进。二是前期发行尚未使用的国债、一般债资金,上半年发行尚 未形成支出的额度在0.4万亿元,这部分资金也有望在三季度加速投放。三是关注政策性金融 ...
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预算收支增速均加快
光大证券· 2025-08-20 14:52
财政收支增速 - 2025年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1%,较前值-0.3%回升[1]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3.4%,与前值持平[1]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7%,较前值-2.4%改善[1]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31.7%,较前值+30.0%加快[1] 收入结构改善 - 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0%,增速连续两个月改善[3] - 非税收入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至-12.93%[3] -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速高达125.37%,较上月提升58.23个百分点[6] 主力税种表现 - 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5.38%,增速回升3.43个百分点[4]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6.36%,增速明显改善[4] -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13.92%,增速上升7.15个百分点[5] 政府性基金收支 - 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8.9%,较上月+20.8%明显回落[22]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速+7.2%,较上月回落[22]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42.4%,上月为+79.2%[22] 财政政策展望 - 基建投资支出回升叠加重大项目开工有利于提振国内投资[2] - 财政政策在"落实落细"外仍留有加力余地择机推出[2]
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 持续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7:44
财政部8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7月份全 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年内最高,累计增幅首次转正。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分领域来看,上述负责人介绍,1-7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 出增长5.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0.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3%,文化旅游体 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3%。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分中央和地方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38亿元,同比下降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 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 3.1%,月度增幅均为今年以来最高。 上述负责人表示,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年内最高,累计增幅首次转正。 (责任编辑:朱赫)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 持续加强对重点 ...
每日债市速递 | 财政部公布多项数据
Wind万得· 2025-08-20 07:00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8月19日开展580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全额中标,单日净投放4657亿元(当日到期1146亿元)[1] 资金面 -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小幅收敛,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盘初突破1.50%后回落至1.47%,X-repo隔夜报价1.60%且供给稀少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6%[3] 同业存单 - 全国及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成交利率1.67%,较上日持平[7] 利率债与国债期货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9] - 国债期货集体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10年期涨0.03%,5年期涨0.07%,2年期涨0.03%[13] 财政数据与政策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0.1%),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0.3%),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62.5%)[14]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出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14] - 广东省拟在澳门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含绿色债券及全运会专项债券[14] 国际评级与债务 - 标普确认美国主权信用评级AA+/A-1+,预计净政府债务接近GDP的100%,2025-2026年经济增速约2%[15] 地方债与融资动态 - 贵州省计划下半年加快隐性债务清零,湖南省拟制定融资平台转型退出指导意见[17]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将招标100亿元30年期铁路建设债,安徽省计划发行877.5244亿元专项债[17] - 农发行将增发不超过355亿元金融债[17] 债券负面事件 - 上海陆家嘴集团等10家发债主体涉及中债隐含评级下调或违约事件,包括华夏幸福、国厚资产等[17] - 8月城投非标资产风险事件涉及民生信托、中融信托等8起违约或风险提示案例[18]
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 加大强度优化结构 持续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6:25
财政部8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7月份全 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年内最高,累计增幅首次转正。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分中央和地方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38亿元,同比下降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 入77301亿元,同比增长1.8%。 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央、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 3.1%,月度增幅均为今年以来最高。 上述负责人表示,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年内最高,累计增幅首次转正。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上述负责人介绍,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各级财政部门 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1-7月,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 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分领域来看,上述负责人介绍,1-7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教育支出增长5.7%,卫生健康支 出增长5.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7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为年内最高月度增幅 [1]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累计增长0.1% 增幅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1] - 中央收入增长2.2% 地方收入增长3.1% 均为今年以来最高增幅 [1] 税收收入表现 - 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同比下降0.3%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 [1] - 国内增值税增长3% 国内消费税增长2.1% 个人所得税增长8.8% 增幅分别较上半年提高0.2/0.4/0.8个百分点 [1] - 企业所得税下降0.4%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 [1] 行业税收贡献 - 装备制造业税收表现突出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长33%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0.1% 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增长8% [1] - 现代服务业税收增长显著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增长12.7% 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长4.1% [1] 财政支出结构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8% 教育支出增长5.7% 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3% 增速均高于整体支出增速 [2] - 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2% 节能环保支出增长4.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5.3% [2] 政府债券资金运用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出2.89万亿元 [3]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 债券资金在稳增长、补短板方面发挥关键拉动作用 [3] - 债券资金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形成协同效应 保障民生和高质量发展领域 [3]
用好消费贷贴息应打好“组合拳”
经济观察报· 2025-08-19 18:31
消费贷贴息政策分析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居民部门当前处于去杠杆阶段,提振消费面临挑战,消费贷贴息政策被视为"组合拳"中的一项工具[1][5] - 8月12日财政部等三部委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首次由中央财政对消费贷款定向补贴,体现政策向"民生支持"倾斜[2] - 2022年以来样本银行消费贷平均利率从6%降至3%,但同期住户消费贷款同比增速显著下行,显示利率下行未有效刺激贷款增长[3] 政策机制与限制 - 贴息规则:年息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合同利率50%,当前3%的消费贷利率可降至2%[4] - 贴息流程:财政部门预拨资金,经办机构直接扣减贴息部分,实际仍按3%利率获得回报[4] - 政策覆盖范围限于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地方性银行及其他机构面临不对等竞争[4] 政策效果评估 - 消费贷贴息无法替代以旧换新政策,因前者补贴信贷工具(限额/期限受限),后者直接补贴消费品[2][3] - 消费增速变化主导贷款增长,而非反之,3000元贴息对大额消费(如汽车)决策影响有限[3] - 2023年配套政策包括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3000亿元以旧换新特别国债及1000亿元育儿补贴预算[4] 行业影响 - 贴息政策显著利好覆盖范围内的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激励其扩大信贷投放[4] - 未被覆盖的地方性银行和中小消费金融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挤压,需关注未来政策扩围可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