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利好,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00:17
政策方向与市场信心 - 政策举措立足长远,主要针对制度建设、金融开放等领域,为中长期金融改革锚定方向 [1][3] - 政策利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中长期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中国权益市场 [1][4] - 金融开放从单纯市场准入拓展至国际金融治理话语权的构建 [3] - 监管机构对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开放与价格稳定高度重视,有望为资本市场持续注入活力和信心 [4]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通过创设人民币外汇期货和便利跨境自由贸易,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程度 [3] - 扩大外资参与金融试点范围,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投资中国市场,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 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加大开放力度,人民币国际化提速,有利于提升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4] 科创板改革与科技创新支持 - 深化科创板改革,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6] - 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6] - 完善科技创新债券,恢复科创板和创业板未盈利高科技企业上市,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 [3] - 科技创新是未来资本市场的主基调,高科技上市企业的增加将增强中国金融市场的科技含量 [3] 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 - 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等新举措落实 [6] - 并购重组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为上市公司产业整合、收购资产等提供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7] -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硬科技企业中进行横向扩张和纵向整合,通过有效并购重组盘活资产价值,增强中国科技企业竞争力 [7] 经济前景与市场表现 - 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及经济结构转向内需的目标逐步实现,预计整体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4] - 在政策支持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中国权益市场表现有望优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 [4]
国泰海通|宏观:全球变局下的金融:促改革、扩开放、重科创——2025年陆家嘴论坛政策解读
全球金融治理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继续朝着少数几个主权货币并存、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格局演进 [2] -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朝着更加高效、安全、包容、多元的方向发展 [2] - 国际金融组织需要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 [2] - 关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试点、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试点、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等 [2] 金融开放 - 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广阔 聚焦消费需求扩容升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五大领域 [2] - 科技金融蓝海宽广 大力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 [2] - 绿色金融动能强劲 外资机构陆续将ESG评级体系、气候风险管理等工具引入中国 [2] - 养老金融有序扩大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专属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试点 [2] - 财富管理迎来黄金期 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方面加大布局 [2] - 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 [2] 资本市场改革 - 加力推出"1+6"政策措施 包括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等 [3] - 对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3] - 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3]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3] - 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 [3] - 更大力度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3] -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3] - 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 [3] 外汇管理创新 - 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3] - 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等10项便利化政策 [3]
多箭齐发!建立更加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上海宣布八项措施引外资“活水”|聚焦2025陆家嘴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6-18 23:2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八项措施 [2] - 上海市市长龚正强调强化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沪展业兴业 [2] - 上海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交易所,构建完备规范高效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要素资源加速集聚高效配置 [4] 金融开放政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中国金融业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变,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4] - 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提出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外资,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 [2] - 证监会主席吴清透露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优化QFII制度,拓展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 [2] 外资机构参与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中国设有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市场 [7]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9] - 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发展 [7]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 外汇管理局将深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缩减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流程和资金使用负面清单 [6] - 金融监管总局将在全国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7] - 近期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在自贸试验区实施10项外汇创新政策 [8] 金融产品创新 - 证监会与央行共同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5] - 外汇管理局将完善外汇市场产品体系,扩大境内外汇市场参与主体 [6]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等领域加大布局 [9]
非银金融行业点评报告:金融开放与资本市场改革迈出新一步,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东吴证券· 2025-06-18 2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陆家嘴金融论坛宣布多项金融举措推动金融开放与资本市场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5]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利好期货公司,尤其境外业务规模大的机构 [5] - 金监总局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支持外资参与业务试点等 [5] - 科创板“1+6”政策和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强化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能力,券商分享增量机会 [5] - 落实“并购六条”,打通并购市场堵点,2024年沪深市重大资产重组有增长 [5]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保险资金利好私募股权投资和险企 [5] - 非银金融平均估值低,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证券>其他多元金融,推荐多家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18日陆家嘴金融论坛开幕,央行、金监总局与证监会宣布多项聚焦金融开放与资本市场改革的举措 [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央行发布8项举措,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等,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 [5] - 离岸人民币结算催生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带动期货公司业务收入增长,利好境外业务规模大的机构 [5] 金融高水平开放 - 金监总局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等试点,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5] - 复制推广自贸区等开放经验,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5] - 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根据外资特点优化政策,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5] 资本市场改革 - 推出科创板“1+6”政策,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5] - 落实“并购六条”,打通并购市场堵点,提高重组审核时效,2024年沪深市重大资产重组有增长 [5] 培育资本 - 聚焦私募基金各环节卡点,推动社保等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 [5] - 支持编制科技创新指数、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引导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5] 行业排序及公司推荐 - 非银金融平均估值低,具有安全边际,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证券>其他多元金融 [5] - 重点推荐新华保险、中国财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等公司 [5]
股指日报:陆家嘴论坛缺乏超预期亮点,市场反应平淡-20250618
南华期货· 2025-06-18 21: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陆家嘴论坛释出信息无明显超预期亮点,市场反应平淡,当日维持震荡且量能无明显变化 [4] - 经济基本面处于弱复苏状态,无明显趋势性表现,对指数驱动有限,外围局势动荡使短期内指数上行有较大阻力,但管理层稳市场决心较强,股指下方空间有限,短期内预期股指区间震荡,等待新驱动出现 [4] 各目录总结 市场回顾 - 今日除沪深300指数收涨外,其余股指均收跌,两市成交额减少161.46亿元,IF、IC放量上涨,IH、IM缩量上涨 [2] 重要资讯 - 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等 [3] - 证监会将从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 [3] 策略推荐 - 持仓观望 [5] 期指市场观察 | | IF | IH | IC | IM | | --- | --- | --- | --- | --- | | 主力日内涨跌幅(%) | 0.23 | 0.01 | 0.03 | 0.10 | | 成交量(万手) | 10.5667 | 4.843 | 8.8945 | 18.8199 | | 成交量环比(万手) | 1.0037 | -0.2249 | 0.2632 | 0.8241 | | 持仓量(万手) | 23.8264 | 8.1317 | 21.9162 | 32.1988 | | 持仓量环比(万手) | 0.0486 | -0.1259 | 0.0926 | -0.7768 | [5][6] 现货市场观察 | 名称 | 数值 | | --- | --- | | 上证涨跌幅(%) | 0.04 | | 深证涨跌幅(%) | 0.24 | | 个股涨跌数比 | 0.52 | | 两市成交额(亿元) | 11910.67 | | 成交额环比(亿元) | -161.46 | [6]
2025陆家嘴论坛释放新信号:央地协同擘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55
金融开放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以提升跨市场风险监测能力,标志着中国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向穿透式监管的重要跨越 [2]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将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贸易融资等场景的应用,探索"数字人民币+稳定币"跨境结算模式 [3]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企业上市 [4] - QFII制度优化方案将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扩展至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完善外汇衍生品序列 [4] 资本市场改革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引入资深专业投资者制度,提升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 [4] - 并购重组'分期支付'机制和数据中心REITs的推出将激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4] - 证监会推动科创债ETF和科技创新指数开发,引导中长期资金投向硬科技领域 [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央行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自贸离岸债发行,为"一带一路"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 [5]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探索跨境银团贷款、非居民账户体系优化等38项举措 [5]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累计交易保费近16亿元,登记业务超1200亿元,为大国重器提供风险保障 [6] 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 - 央行在沪试点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和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提升贸易真实性审核效率 [6] - 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扩展至转型金融领域 [6]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联动香港、东盟等区域,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国际金融合作 - 沪港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推动转数快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互联 [8] - 联合开发离岸经贸金融产品,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 [8] - 中国推动《巴塞尔协议III》落实,加强与CPTPP等国际规则对接 [8] 市场影响与机遇 -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预计可带动外贸企业资金成本下降50-100个基点 [9] - 科创板改革和REITs扩容将激活券商投行业务,头部机构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有望受益 [9] - 人民币国际化和绿色金融体系完善将利好跨境金融平台和碳中和主题基金 [9]
货币市场日报:6月18日
新华财经· 2025-06-18 21:43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 开展156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持平1.40% [1] - 当日1640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现净回笼77亿元 [1]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隔夜Shibor下跌0.30BP至1.3660% [1][2] - 7天Shibor下跌0.30BP至1.5050% [1][2] - 14天Shibor上涨8.40BP至1.6550% [1][2] - 1个月期Shibor报1.6200%上涨0.10BP [2] - 3个月期Shibor报1.6300%上涨0.40BP [2] - 6个月期Shibor报1.6470%上涨0.60BP [2] - 9个月期Shibor报1.6660%上涨0.40BP [2] - 1年期Shibor报1.6760%上涨0.30BP [2]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3706%与前日持平 [6] - R001加权平均利率上行0.7BP至1.4307% 成交额增加2619亿元 [6] - 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0.4BP至1.5267% 成交额减少168亿元 [6] - 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2.5BP至1.5773% 成交额减少446亿元 [6] - DR014加权平均利率上行7.2BP至1.673% 成交额增加100亿元 [6] - R014加权平均利率上行0.5BP至1.7464% 成交额增加601亿元 [6] 资金市场交易情况 - 资金面整体均衡 大行国股部分融出 [11] - 隔夜押利率存单成交在1.52%-1.55% 押信用融出在1.55%-1.58% [11] - 7天押利率存单成交在1.55%附近 押信用1.58%-1.60%融出 [11] - 跨月14-21天押利率融出在1.68%-1.70% [11] - 午后资金面略有收紧 隔夜成交升至1.55%-1.60% [11] 同业存单市场 - 当日157只同业存单发行 实际发行量3446亿元 [12] - 一级存单交投情绪集中在9个月期限 [12] - 二级存单收益率基本持平 1年期国股收1.645%下行0.5BP [12] 金融开放政策举措 - 人民银行宣布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14]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14]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14] - 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14]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14]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1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支持建设行动方案 [14][15] - 鼓励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 [14] - 支持全国性银行在沪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14] - 推动外资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15] - 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和新型多边金融组织落户上海 [15] 国际金融合作 - 人民银行与匈牙利国家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16] - 合作涵盖经济金融形势交流、绿色金融等领域 [16]
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有何影响?专家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38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1] - 提升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金融中的使用率能够简化跨境交易流程、减少交易成本,为跨境支付和国际贸易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 [4] -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将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4] 金融市场开放 - 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新举措可以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资金的融通效率 [3] - 离岸债、自贸账户优化等政策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提振股市与债市信心 [6] - 深化跨境金融政策和服务将为跨境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更好地助力外贸企业发展 [6] 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 - 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等措施,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 [8] - 金融机构可获得更多数据支持,创设差异化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10] - 汇集金融交易数据可提升交易数据透明度,增强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的针对性,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10] 政策总体影响 - 八项措施有助于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与跨境贸易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12] - 政策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 [12]
【王牌决策情报;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24
一、智库中国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旨在提升金融市场服务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2][3] - 上海临港新片区将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2] - 推动自贸离岸债发展,遵循国际规则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提升跨境资金融通效率 [3] - 上海将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并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以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 [3] 二、国内要文 - 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已下达1620亿元资金,2025年政策将全年实施 [5] - 六部门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比例超70%,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场景和60个标杆企业 [7]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需围绕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研究形成成果 [9] 三、地方频道 - 佛山聚焦银发经济,将发布行动方案并成立促进会,现有84家老年用品生产企业加速转型 [11] - 2025南京软件大会发布工业软件发展报告及创新成果,启动"源景"行动征集应用场景赋能工业软件 [13] - 沪港签署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6方面共38条举措 [15] 四、公司化运营 - 重庆启动500亿元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创设"渝科融"专项支持科创企业,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17]
中央金融委,印发重要意见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2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提出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牵引,通过提高金融国际化、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等举措,5-10年内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1]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方案》,从金融机构集聚、制度型开放等7方面提出27条具体措施 [6] 主要政策举措 深化金融市场建设 - 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支持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 - 支持上期所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推动货币、外汇市场发展 [2] - 深化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稳步发展资产支持证券 [2] 提升金融机构能级 - 集聚境内外大型金融机构法人及分支机构,培育金融控股公司 [2] - 推动国际金融组织落户,丰富资产管理行业主体 [2] - 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6] 金融基础设施完善 - 建设国际领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 [2] - 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研究支持上金所国际板设立出口监管仓库 [2] 金融高水平开放 - 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离岸金融体系 [3] - 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和航运保险发展 [6] - 研究探索离岸金融创新,推动机构参与金融市场建设 [6] 服务实体经济 -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绿色金融与国际合作 [3] - 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供应链金融,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3] - 鼓励碳金融业务,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6] 金融安全与监管 - 运用区块链、AI等技术加强风险研判,建立跨境资金监测体系 [3] - 对金融创新试点实施尽职免责机制,强化央地监管协同 [7] 实施机制 - 中央金融办与上海市政府牵头,联合央行、证监会等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4] - 建立上海市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机制,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