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盘前利空放出 250亿资金鏖战寒武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6:02
公司动态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订单的传言 [2] - 寒武纪股价单日盘中跌幅一度接近9% 全天成交额超过250亿元 [2] - 公司8月股价大涨110.36% 一度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2]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3] - 公司掌握7nm先进工艺物理设计技术 产品应用于思元100/220/270/290/370等多款核心芯片 [4] - 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智能视觉、语音处理、推荐系统等AI场景表现优异 并实现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 [4] - 东吴证券上调盈利预测并给予买入评级 [5] - 股价在快速下跌后获巨量买盘拉升 从跌幅超9%收窄至小幅下跌 [6] 行业趋势 - 申万行业分类下102家A股芯片公司中 66家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 其中38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7家扭亏 15家减亏 [2] - 芯片产业链企业业绩整体向好 代工厂产能利用率攀升 产业呈现需求上扬、预期乐观的积极态势 [2] - 半导体设备自主化加速 外部制裁催化自主化进程 [7] - AI创新周期带动AI芯片、存储芯片(含HBM)及先进封装(含COWOS)扩产 [7] - 国内晶圆厂扩产确定性强 持续逆周期扩产推进关键产线建设和设备国产化 [7] - 美国加征对华关税及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强化国产替代逻辑 设计板块业绩高速增长 [7] - 芯片板块出现轮动现象 源杰科技、利扬芯片当日20cm涨停 华虹公司复牌后盘中大涨超10% [6]
通富微电(002156):Q2营收、归母净利历史同期单季度新高,绑定AMD净利亮眼
中泰证券· 2025-09-01 15:5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Q2营收69.46亿元创历史同期单季度新高 同比+19.8% 环比+14% [6] - Q2归母净利3.11亿元创历史同期单季度新高 同比+38.6% 环比+206% [6] - 深度绑定AMD大客户 受益于AI芯片增长红利 [8][13] - 2025年营收目标265亿元 同比增长10.96% 高于行业8.5%的增速预期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3,882百万元(+7%) 2025E营收26,857百万元(+12%) [4] - 2024年归母净利678百万元(+300%) 2025E归母净利1,048百万元(+55%) [4] - 2025E毛利率14.9% 2026E净利率5.7% [16] - 2025年计划资本支出60亿元 同比增长22.7% [12] 分工厂业绩 - 通富超威苏州厂25H1营收39.35亿元(+9.8%) 净利5.45亿元(+35.9%) [8] - 通富超威槟城厂25H1营收43.69亿元(+21.56%) 净利1.8亿元(-2.17%) [8] - 崇川工厂25H1净利1.3亿元(+173%) [9] - 南通通富25H1亏损2.3亿元(同比扩大) 合肥通富亏损0.41亿元 [9] 技术进展 - 大尺寸FCBGA已进入量产阶段 超大尺寸FCBGA进入工程考核阶段 [11] - 光电合封(CPO)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 [11] 行业背景 - 2025年全球封测行业规模预计890亿美元 同比增长8.5% [12] - AMD客户端业务Q2营收25亿美元(+67%) 游戏业务营收11亿美元(+73%) [8]
阿里云否认:相关消息不实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36
阿里云与寒武纪芯片传闻 - 传闻称阿里云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芯片订单至15万片 但阿里云回应称采购15万片GPU消息不实[2] 寒武纪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寒武纪8月股价大涨110.36% 主要因标的稀缺性和业绩反转[2] - 高盛一周内两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 最新12个月目标价上调14.7%至2104元 维持买入评级 较8月29日收盘价仍有41%上涨空间[2][3] - 高盛上调寒武纪2030年目标估值倍数从65倍至69倍 并预计2025年AI芯片出货量从14.3万片上调至14.5万片[3] - 寒武纪8月28日公告提示股价风险 称股价较7月28日上涨133.86% 存在脱离基本面风险[4]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5] - 截至发稿时寒武纪股价报1395.09元 单日下跌6.53%[6] 行业需求与政策支持 - 中国云服务巨头加速AI基础设施投资 阿里2025年Q2资本支出达390亿元 环比增57%同比增100% 腾讯同期资本支出同比增119%[3] - 本土大语言模型推出和推理需求增长推动本土芯片组崛起[4] - 国务院新指导方针设定目标 到2027年和2030年六大关键领域新一代智能终端和AI代理渗透率分别达70%和90%以上[4] 寒武纪竞争优势 - 公司作为本土AI芯片领先企业将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和政策支持[2] - 收入规模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有助于改善运营成本率[2] - 高盛看好公司基于云资本支出增加 芯片组平台多元化和强大研发能力[2]
A股超3200股飘红,半导体拉升,寒武纪下跌,黄金股集体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5:27
市场整体表现 - 创业板指上涨2.29% 深证成指上涨1% 上证指数上涨0.46% [1] - 沪深京三市超3200只股票上涨 成交额超2.78万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和CPO板块大幅上涨 光模块指数上涨7.04% 光芯片指数上涨4.94% [3][4][5] - 黄金概念股集体爆发 黄金珠宝指数上涨5.69% 西部黄金等10余股涨停 [3][14] - 创新药概念股反弹 CRO指数上涨3.69% 创新药指数上涨3.62% 长春高新涨停 [3][4][5] - 大金融股集体调整 保险股领跌 [3] - 卫星通信概念股调整 中国卫星和中国卫通均下跌超5% [3] 个股表现 - 中际旭创上涨14.42% 股价首次突破400元 [5][6] - 新易盛上涨10% 股价逼近400元 [5] - 源杰科技20CM涨停 华工科技涨停 [4][6] - 寒武纪早盘一度下跌近9% 收盘下跌近3% 报1448.39元/股 [6][7] - 兆易创新涨停 现价174.88元 涨幅10.00% [6][8] - 华虹公司复牌上涨超12% 盘初一度逼近涨停 收盘上涨超9% [8][9] 黄金市场 - 现货黄金突破3480美元/盎司关口 最新报3489.85美元/盎司 日内上涨1.22% [11] - COMEX黄金期货主力报3552.3美元/盎司 日内上涨1.03% [11] - 中金黄金 湖南黄金 西部黄金 豫光金铅4股涨停 [14] - 赤峰黄金和山东黄金上涨超8% [14] 公司动态 -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2104元 [8] - 华虹公司公告拟购买华力微97.4988%股权 交易完成后华力微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9] - 国投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兆易创新利基DRAM格局改善 定制化存储打开成长空间 [8] - 阿里透露正开发新一代AI芯片并由国内企业代工 [8]
逆势加仓!半导体ETF(159813)盘中净申购1.17亿份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29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 北京君正领涨4.96% 兆易创新上涨4.09% 沪硅产业上涨3.86% 瑞芯微领跌 [1] - 半导体ETF最新报价1.05元 盘中净申购1.17亿份 [1] 行业财务数据 - 半导体行业25H1营收389.2亿元 同比增长31.7% 归母净利润63.1亿元 同比增长20.3% [1] - 半导体行业25Q2营收210.4亿元 同比增长33.5% 归母净利润37.4亿元 同比增长19.4% [1] 行业发展趋势 - 半导体设备自主化加速 外部因素升级催化自主化进程 [1] - AI引领创新周期 带动AI芯片 存储芯片及先进封装扩产 国内晶圆厂扩产确定性强 [1] 指数成分结构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等 合计占比70.69% [2] - 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 [1] 产品信息 - 半导体ETF紧密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 [1]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A类012969 C类012970 I类022863 [3]
复旦微电跌2.06%,成交额2.6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61.9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1 10: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62.36元/股 成交额2.67亿元 换手率0.78% 总市值512.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61.9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60%和8.8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91%和25.8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2.78%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4.28%/18.71%/27.71%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占比37.04%)、非挥发性存储器(23.92%)、安全与识别芯片(21.35%)、智能电表芯片(13.46%)及测试服务(4.15%) [2] - 通过子公司开展探针卡制造、软硬件开发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 [2] - 属于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行业 涉及AI芯片、汽车芯片、存储概念等板块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2.49% 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44.38% [3] - 股东户数2.17万户较上期减少7.44% 人均流通股24,735股增加8.04% [3]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3.11亿元 近三年派现2.58亿元 [4] 机构持仓变动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72.80万股至765.46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4]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392.42万股至578.38万股 南方军工改革混合新进持股565.49万股 [4] - 银河创新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4]
【点金互动易】昇腾+液冷,公司产品批量用于包括昇腾在内的国产AI芯片,并可用于AI服务器液冷领域
财联社· 2025-09-01 09:01
产品定位 - 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 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 分析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要点[1] - 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 将信息价值用专业视角 朴素语言 图文并茂方式呈现[1] 公司业务布局 - 昇腾+液冷业务:产品批量用于包括昇腾在内的国产AI芯片 并可用于AI服务器液冷领域 正在推进电子产品散热部件应用[1] - 英伟达+算力业务:子公司已推出英伟达端侧设备 能为客户提供AI服务器 GPU算力卡等算力解决方案[1]
高盛再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2104元…
是说芯语· 2025-09-01 08:44
高盛对寒武纪的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 - 2025年营收指引符合预期 [4] - 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2104元 [4]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上调至65.6亿元、139.6亿元、299.5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预测上调34%、21%、19%至20.22亿元、36.8亿元、77亿元 [4] 寒武纪市场份额与出货量展望 - 2025年AI芯片出货量预计达14.5万颗 [5] - 2028年出货量预计超100万颗,营收达438亿元 [5] - 国内市场份额预估为11% [5] 云服务厂商资本支出预期调整 - 2025/2026年国内云厂商资本支出预期分别上调23%和17% [6] - 2026年资本支出预计同比增长13% [6] 营收与净利润增长逻辑分析 - 营收增长及国内份额决定公司市场地位与技术能力 [7] - 净利润率超预期但营收为核心关键指标 [7] - 2026年营收预估被指保守,后续存在上调空间 [8] AI芯片行业发展趋势 - 推理卡爆发将成为今明两年现象级产业方向 [9] - 沐曦IPO时间点有望强化科技牛市行情 [9]
凭什么?仅仅9年,85后创始人,3年干出1541亿身家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12
公司发展历程 - 寒武纪于2016年由陈天石和陈云霁创立 从10人学术团队起步 2021年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AI芯片第一股 首发价64.39元 对应市值257.62亿元 [3] - 公司市值在4年内增长20倍 截至8月22日达5200亿元 创始人陈天石持股29.63% 身家达1541亿元 [1][3] 技术路线与突破 - 选择自建生态技术路线 而非兼容英伟达CUDA生态 DeepSeek模型采用FP8精度格式 相比FP16实现芯片面积下性能翻倍且功耗更低 [5] - DeepSeek模型在国产芯片运行效果显著 R1推理模型以低训练成本震撼AI圈 V3.1版本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优化设计 [5]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超270万张 国产芯片出货82万张占比30% 寒武纪出货2.6万片位列国产厂商前列 [7] - 国产芯片份额从两年前不足10%升至当前30% 东海证券预测2025年将达40% 英伟达在中国算卡市场占70-80%份额 规模超100亿美元 [7] 市场需求增长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千亿增至6月底30万亿 1年半增长300倍 字节跳动每三个月消耗量接近翻倍 [7] - 第一上海证券预测当日均Token消耗达60万亿时将出现算力缺口 互联网巨头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超3000亿元 叠加运营商需求后总算力投资有望超5000亿元 [7][10] 客户拓展与行业认可 - 腾讯在财报会透露将依托华为 寒武纪 海光等国产厂商满足算力需求 标志着互联网大厂开始接受国产芯片 [10] - 高盛将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 对应市值近8000亿元 理由包括云服务商资本支出增加 供应链多元化和研发投入加强 [12] 财务与运营指标 - 公司存货从2023年末3.45亿元暴增至2024年一季度27.55亿元 预付款项从1.48亿元增至9.73亿元 显示订单需求旺盛 [12] - 若国产芯片获取英伟达在华100亿美元市场的一半份额 对应市场规模将达500亿美元(约3500亿元人民币) [7]
最新消息:阿里巴巴三步走战略替代英伟达的,追加寒武纪GPU至15万片
是说芯语· 2025-08-30 15:46
新一代AI芯片开发 - 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AI芯片 聚焦多功能推理场景 核心目标是填补英伟达H20退出后的市场空白[1] - 芯片采用国产14nm或更先进制程 由长江存储等本土代工厂支持 通过异构计算架构集成高密度计算单元和大容量内存[1] - 预计LPDDR5X带宽超1TB/s 单卡算力目标达到300-400TOPS(INT8) 与H20约300TOPS基本持平[1] 技术优势与兼容性 - 芯片核心优势在于全场景兼容性 支持FP8/FP16混合精度计算 通过动态指令翻译层实现与CUDA生态无缝对接[3] - 工程师可直接复用现有代码 迁移成本降低70%以上[3] - 阿里云已在通义千问大模型推理环节部署寒武纪思元370芯片 通过MagicMind工具链实现模型转换效率提升3倍[3]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公司紧急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订单至15万片 该芯片基于7nm工艺采用Chiplet技术 集成390亿晶体管[5] - 实测算力达300TOPS(INT8) 在ResNet-50等典型模型性能与H20持平 能效比提升40%[5] - 采用双代工厂备份策略:中芯国际14nm产线良率稳定在95%以上 月产能达5万片[6] - 与华虹半导体合作开发7nm工艺 预计2026年量产 目标算力突破500TOPS 能效比提升30%[8] 存储技术突破 - 与长江存储合作研发基于国产制程的AI芯片 重点突破存储瓶颈[5] - 长江存储294层3D NAND技术实现20GB/mm²存储密度和7000MB/s读写速度 较上一代提升40%[5] - 使AI芯片本地存储容量扩大至128GB 减少对外部存储依赖[5] 市场应用进展 - 截至2025年Q2 思元370已覆盖阿里云60%的推理需求[5] - 通过PCIe 5.0接口实现多卡互联 支撑通义千问用户增长[5] 技术发展路线图 - 短期2025-2026:聚焦7nm/14nm工艺推理芯片 通过兼容生态快速抢占市场份额[10] - 中期2027-2028:推出4nm工艺训练芯片 支持千卡级集群互联 目标算力达1EFLOPS 对标英伟达H100[10] - 长期2030后:探索光子计算和存算一体等颠覆性技术[10] - 阿里云已发布全球首款商用光子AI芯片 速度较GPU提升1000倍 功耗降低90%[10]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公司国产算力突围本质是技术攻坚与生态重构双重战役 通过兼容-替代-超越三步走策略打破英伟达垄断格局[11] - 与寒武纪和长江存储等产业链伙伴深度协同 对RISC-V和光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布局 为中国AI芯片自主可控提供可行路径[11] - 未来两年是关键窗口期 若2026年前实现4nm训练芯片量产 有望在全球算力竞争中占据更主动地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