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赵俊杰:绿色能源转型与先进技术引领中国可持续投资新浪潮
新浪财经· 2025-05-19 12:44
她表示,百达也非常擅长寻找周期增长的主题,但在寻找到主题之后要去实施,所有人都在这个世界上 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她希望能够识别到早期的且能够为世界做出不同的企业。 责任编辑:彭紫晨 专题: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新质生产力 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 5月19日至20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 ——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公司路演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 场投资价值。瑞士百达资产管理亚洲(除日本)首席执行官赵俊杰在圆桌论坛"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中 国投资机遇"中发表关于中国独特投资优势的看法。 赵俊杰表示,绿色能源、制造业和数字化交通都是她关注的投资领域,百达资产管理公司在战略上一直 在投资于全球的主动市场,已经投资了30多年,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投资品类。百达希望能够找到 大的趋势,希望这些趋势能够在未来的25年、30年甚至50年茁壮发展。他们相信这些大的趋势,强大的 力量,社会、环境、经济中的力量,还有技术的力量能够真的改变世界。相信这些大趋势是长期收益的 一个重要机会。 先用环保作为一个例子。中国政府一 ...
聚灿光电(300708) - 300708聚灿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20:58
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坚持“聚焦战略客户、培育优质客户、挖掘潜力客户”营销策略和“调结构、强品牌、提性能、开新品”产品策略,4月LED业务满产满销,有望保持产销两旺并优化产品结构 [2]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海业务正常推进,尚无对美国直接出口业务,美国关税影响待观察 [3] 发展战略与市值管理 - 公司坚持“聚焦资源、做强主业”发展战略,认为坚实业绩是市值稳定增长核心驱动力,已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及《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 [3] 产品应用 - LED产品与光伏技术结合形成成熟应用体系,经典案例为太阳能路灯,覆盖多场景并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3] 项目进展 - “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有序推进,月产能10万片生产设备基本到货,部分工序设备调试中,产能爬坡,全部达产后年均营业收入增加超6亿元,年均净利润增加约1亿元 [4] 研发情况 - 2024年度研发投入1.2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69%,研发人员386人,占比26.28% [4]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拥有已授权境内外专利166项,其中境内144项,境外22项,持续在多产品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4][5] 现金流与回报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24亿元,2025年一季度1.76亿元,现金流用于持续扩产、股东分红、股份回购 [5] - 2024年度分红1.06亿元,派息率87.14%;投入3.00亿元完成3283万股股份回购,占总股本比例4.86% [5] 发展历程与挑战应对 - 公司2010年成立于苏州,2017年上市,发展历程可总结为“控成本、扩规模、调结构、促升级” [6] - 2012年行业供过于求深度调整,公司逆势扩产,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度过资金紧缺节点,实现产能初步跃升 [6][7] - 2015年下半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腰斩,公司低成本大幅扩产,产能翻倍,提升行业地位 [7] - 2017年末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在宿迁基地大规模扩产,通过多种方式投入30多亿元,实现月产能扩张 [7]
远景将在巴西打造拉美地区首个零碳产业园
快讯· 2025-05-12 20:35
巴西绿色能源合作 - 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期间与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会面,重点讨论巴西绿色能源转型、零碳产业园建设、生物航油及绿色氢氨技术发展 [1] - 巴西出口与投资促进局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绿色能源项目 [1] 远景科技集团在巴西的布局 - 远景将在巴西建设拉美首个零碳产业园,以生物航油为核心发展绿色燃料价值链 [1] - 公司将为巴西市场提供绿色氢氨装备,打造绿色石油生态系统 [1] - 远景计划通过零碳产业园助力巴西构建绿色新工业体系 [1] 远景科技集团的全球零碳产业园布局 - 公司目前已在内蒙古、江苏、西班牙等地建设多种形态的零碳产业园 [1]
沙特阿美2025年全球董事会在北京CBD举行
经济观察报· 2025-05-10 10:50
事件概述 - 沙特阿美全球董事会于5月8日至9日在北京CBD举行 这是该董事会首次在北京召开 并正式拉开2025北京CBD论坛年会的序幕 [1] - 此次会议为北京CBD打造全球董事会品牌活动增添重要一笔 今年北京CBD将支持多家总部企业召开全球董事会 [1] 公司背景与地位 - 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唯一国有石油公司 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化工一体化公司之一 [1] - 公司在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排名第4位 [1] - 沙特阿美已连续多年蝉联对华原油出口量第一 [2] 合作历史与业务布局 - 沙特阿美与北京CBD有十余年的友谊与信任 2013年其亚洲区总部落户北京CBD [1][2] - 2015年沙特阿美北京研发中心在朝阳区成立 为与中国企业广泛开展研发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2] - 公司已与我国部分央企建立了密切的贸易伙伴关系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沙特阿美亚太区域总部扎根北京CBD后 深化了与本地企业在科技研发 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3] - 公司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成为助力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3] - 北京CBD不断强化国际化发展定位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通过品牌活动实现全球朋友圈持续扩容 [2]
赤道几内亚政府与卓然股份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7:13
战略合作洽谈 - 赤道几内亚副总统曼格率团与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洽谈会 围绕能源化工全产业链建设开展深度交流 探索炼油化工 绿色氢能 天然气处理等核心领域合作 [1] - 双方探讨资源整合 贸易加工等创新合作模式 [1] - 曼格副总统高度认可公司技术实力与发展理念 强调赤道几内亚将通过产业链融合对接非洲区域与国际市场 [2] 一带一路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业务覆盖国内27个省级行政区和海外16个国家 [2] - 赤道几内亚凭借地理位置 能源资源和港口条件优势 积极拥抱一带一路倡议 深化与中国经贸合作 [2] - 公司提出以垂直整合战略为核心的协同发展方案 涵盖原油供应端开发 炼油化工绿色升级 高附加值产品精深加工 [2] 绿色能源与技术实力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1 13亿元 同比增长21 62% 占营收比例提升0 84个百分点至3 99% [4]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90项 包括发明专利52项 实用新型专利202项 国际专利18项 软件著作权18件 2024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8项 [4] - 研发方向包括乙烯 绿色能源 绿色化工 新材料等 与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合作探索全产业链技术提升 [4] 合作方向与规划 - 合作方向包含乙烯 绿色氢能技术应用 公司将深化定制涵盖技术 物流 绿色能源和金融等领域的产业发展方案 [5] - 公司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化工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为产业链国际合作提供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 [3] - 双方将携手打造全球协同的产业合作创新模式 [5]
多元化资金保障能源绿色转型——“政府+市场”的双重融资策略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3 17:47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能源转型是中国经济“超额”增长重要发力点,在“双碳”目标下,需利用政府财政与市场资金双重主动性,用少量资金撬动巨额投资,实现绿色能源转型背景下经济稳定增长并提前至2040年实现碳中和 [1] 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双碳”目标的资金命题 - 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绿色革命,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份额将接近50%,为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未来全球清洁能源年均投资需从2022年的超1.7万亿美元增至4.3万亿美元 [3] - 中国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后,能源转型紧迫性与资金需求矛盾凸显,提前至2040年实现碳中和需重构能源、产业与经济结构,核心是应对资金供给结构性矛盾,需创新政策工具破解融资困局 [3] 解析绿色转型资金缺口 - 2024 - 2040年间政府每年至少需填补3万亿元资金缺口至绿色能源领域,以实现或提前实现“双碳”目标,测算基于维持5%的GDP增速与3%的能源转型贡献率,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5] - 2025年国家电网预计全年投资超6500亿元,由集中式新能源装机外送需求驱动,但中央财政直接投入能源占比不足8%,地方政府专项债与绿色国债协同效应未完全释放,财政资金杠杆撬动效率待提升 [5] - 绿色能源行业发展使资金需求逐年增加,资金融通主要来自政府财政,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但仅靠政府融资不够,需市场力量合力撬动资金实现绿色转型 [5] - 2016 - 2024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呈“国有主导、短期化、同质化”特征,国有资本占比超40%,民营企业发行占比不及10%,2024年国有资本占比达69.88%,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受限 [6] - 绿色债券期限错配问题突出,3年期以下债券近九年平均占比58.4%,导致资金难以精准注入关键环节,抑制市场化活力 [6] 平衡政策工具绿色领域效能 - 中央财政政策目标为“稳增长、防风险、促转型”,2024年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本级支出实际占比约12.5%,对地方转移支付占比约87.5%,预计今年中央本级占比下调20个基点,地方实际使用比重超八成,中央财政注资需找平衡支点 [7] - 地方专项债有更强市场化适配性,如广东省2023年发行的绿色专项债票面利率较同期国债低20个基点,资金定向支持区域特色产业 [7] - 应采用“中央引导 + 地方创新”模式,中央从“输血者”转向“风险共担者”,设立国家级绿色转型债券或基金,如发行十年期3%固定利率绿色国债,撬动社会资本跟投,支持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革新 [7] - 新能源产业有强大产业链带动效应和显著经济稳定乘数效应,与国家战略契合,有望成为中央财政政策关键着力点 [7]
6.X储能电池舱全球首发,与多家企业签约!中车株洲所精彩亮相ESIE 2025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14 17:35
展会概况 - 公司以700平米超大型展台亮相ESIE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全景呈现从系统集成 智慧运维到商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实力 [1] - 展会围绕"新品发布 技术赋能 生态共建"三大主线展开 [1] 新品发布 - 中车株洲所发布全新一代6X储能电池舱 适用于电源侧 电网侧 用户侧等全方位储能应用场景 [3] - 新品通过五大技术维度驱动全场景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升级:能量密度跃迁(提升38% 场站投资成本降低20%) 全域安全防护(热失控风险降至最低) 智控融合架构(电站综合收益提高10%) 全维兼容架构(运输运维灵活性提高50%) 静音工程体系(噪音低至70dB) [5][6] 技术突破 - 企业专家团队展示多元化技术路径的大储与工商储系统解决方案 构建全场景应用生态 [9] - 推出新能源场站智慧运维体系与柔性并网解决方案 重塑电力系统交互模式 [9] - 通过储能系统极致热管理及主动安全防控体系 打造行业安全新标杆 [9] - 氢能电解槽核心技术突破 开启绿氢制备新纪元 [9] 生态合作 - 公司与南源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储能领域合作协议 [12] - 联合8家产业链核心零部件企业召开6X储能系统冷机及消防系统新品联合发布签约仪式 [12] 行业地位 - 中国中车集团产业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刘建勋现场致辞 肯定公司在储能行业的领先地位 [14]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系统提供商 将持续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14]
16家储能系统企业2024业绩出炉
鑫椤储能· 2025-03-28 10:30
储能行业2024年业绩概览 - 16家以上上市企业布局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包括特斯拉、Wärtsilä、海博思创、Fluence等国际知名企业[2]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5%,电力储能锂电池占比达88%且增速最快(+70%)[3] - 电力/户用/工商业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分别实现+70%/+25%/+40%的同比增长[3] - 全球表前锂电储能系统装机达63GW/165GWh,同比大幅增长61.5%/77.4%[4] 企业业绩表现 国际企业 - 特斯拉储能业务收入100.86亿美元(占总收入10.3%),储能收入同比增长67%但整体净利润下滑53%[3] - Wärtsilä营收64.49亿欧元(+7%),净利润5.07亿欧元(+88.5%)[3] - Fluence营收27亿美元(+22%),净利润0.304亿美元(+129.03%)[3] 国内企业 - 海博思创营收82.7亿元(+18.44%),净利润6.47亿元(+11.92%)[3] - 华宝新能营收34-37亿元(+146.94%-159.91%),净利润2-2.5亿元(+215.13%-243.91%)[3] - 新风光营收18.95亿元(+11.39%),净利润1.7亿元(+2.77%)[3] - 上海电气净利润6.8-8.1亿元(+138.6%-184.2%)[3] 业绩下滑企业 - 阿特斯营收461.61亿元(-10.03%),净利润22.91亿元(-21.09%)[3] - 特变电工净利润39-43亿元(-59.81%至-63.55%)[3] - 南都电源营收84-95亿元(-35.22%至-42.01%),亏损12-15.6亿元(-3505.88%至-4429.58%)[3] - 东方日升亏损27-35亿元(-301.91%至-356.80%)[3]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消纳需求增长[4] - 美国电网储能系统需求增加[4] - 欧洲绿色能源转型及能源安全保障需求[4] - 跨国电网互联互通需求提升[4]
(聚焦博鳌)中国能建携创新方案助力亚洲绿色能源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3-26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能建通过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推动亚洲能源结构绿色升级,带来绿色低碳发展方案助力亚洲绿色能源转型 [1][3] 行业情况 -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73吉瓦,亚洲占69%份额,中国占比63%,成亚洲绿色发展“压舱石” [3] - 2013 - 2023年全球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2.5%,亚洲为4.5%,中国用电量占亚洲总量52%,驱动亚洲成全球能源需求“心脏” [3] - 亚洲虽面临低碳转型压力,但通过技术突破和政策引领走出独特发展路径,大型火电等技术发展为能源转型提供支撑,旺盛市场需求为清洁能源提供广阔空间 [3] 公司举措 -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探索高空风能发电等前沿技术,通过“三绿一体化”模式推动多能互补和产业融合,如云南普洱“咖光互补”、福建宁德风电与海洋牧场结合 [3][4] - 中电工程参与亚洲能源互联互通项目,如参与越南电力规划、与老挝开展电力联网项目 [4] - 中电工程成立东盟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国际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4] 公司展望 - 绿色能源是亚洲乃至全球未来发展方向,中电工程将推动新能源开发与产业融合,探索更多绿色能源应用场景,加强与亚洲各国合作 [4]
铜材“大挪移”放大供需矛盾 产业链上下游“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华财经· 2025-03-25 20:13
铜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全球铜价持续攀升,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主力铜期货合约报价约5.1470美元/磅,创历史新高,3月以来累计涨幅接近13%,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8% [1]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上破10000美元/吨后震荡,年初至今涨幅达12%,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主力合约报81910元/吨,年初迄今涨幅为11% [3] - 本轮铜价上行由全球地缘政治、供需错配及产业链传导多因素叠加驱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网改造等行业对铜的需求大幅上升,强化了其关键金属角色 [5] 美国“抢铜潮”与市场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抢铜潮”,标普道琼斯预测未来几周将有10万至15万吨精炼铜抵美,可能突破2022年1月13.69万吨的历史纪录 [6] -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摩科瑞预计约50万吨铜正流向美国,远超其正常月进口量约7万吨,导致COMEX铜价显著高于LME铜价,价差持续性与幅度显著提升 [6] - 交易商正利用价差套利并规避关税风险,摩科瑞有8.5万至9万吨铜在运往美国途中,托克集团、嘉能可等也从亚洲调拨库存,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 [7] - 大量铜涌入美国可能导致其他主要消费国面临供应短缺,摩科瑞高管预计LME铜价或攀升至12000-13000美元/吨 [7] 长期供需基本面分析 - 全球铜供需失衡,2024年全球原生精炼铜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分别为4.7%和2.9%,均高于矿产铜2.4%的增速,绿色能源转型推动需求持续攀升 [8] - 智利、秘鲁等主产国铜产量下滑,2025年一季度全球铜矿产量同比下降3.2%,预计2025年铜精矿供应维持低增速,而冶炼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2% [8] - 高盛预测2025年全球铜市场将出现18万吨供应缺口,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预计未来十年全球铜供应缺口将达到1000万吨 [9] - 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将大幅增加铜需求,预计到2050年,数据中心对铜的年需求将从现在约50万吨增至近300万吨,按现价计算价值约2000亿元人民币(290亿美元) [9] 短期供应缺口预测 - 中信证券测算,未来2至3个月内,即便调用LME库存及主产国50%产量,美国铜供给缺口也难以缓解,预计3至5个月缺口分别为15.4万吨、6.7万吨和1.1万吨 [10] - 若考虑关税担忧带来的备货情绪,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当前COMEX与LME价差不足以完全弥补关税预期下的潜在亏损,COMEX铜价需达到12000美元/吨以上才能维持平衡 [10] 产业链影响与企业业绩 - 铜价上涨对产业链影响分化,上游铜矿山获得绝大部分上涨收益,开采利润丰厚,矿山价值水涨船高 [11] - 铜冶炼行业面临困境,难以在铜价上涨中获益,仅能赚取加工费,铜精矿现货冶炼每吨亏损2083元,长单冶炼每吨亏损678元,进口铜精矿指数为-15.83美元/吨,持续刷新历史低位 [11] - 下游加工企业压力各异,高端制造领域压力相对较小,但电线电缆加工企业竞争激烈、产能饱和,经营压力很大,可能因成本上升而减少采购或停产 [11] - 受益于铜价上涨,上游矿企业绩亮眼,紫金矿业2024年实现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增长51.76%,洛阳钼业2024年实现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 [12] - 金诚信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5.3亿元至16.2亿元,同比增长48.37%到57.09%,主要得益于矿山资源开发业务 [13] - 下游电缆企业如太阳电缆表示铜成本占产品成本比例高,价格波动将加大经营压力,铜箔企业诺德股份采用“铜价+加工费”定价模式,并通过套期保值及弹性采购策略缓冲成本压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