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越南今年GDP或增8%,结构性挑战仍待解
国际金融报· 2025-07-09 00:20
越南经济强劲增长 - 越南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 96%,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 52%,为2011-2025年期间同期最高水平 [1] - 在出口恢复与内需提振推动下,越南政府加紧落实政策以确保实现全年8%增长目标,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8 42% [1] 核心驱动力 - 越南总人口达1 016亿,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67%,0至14岁人群占比稳定在23%,仍处于人口结构"黄金时期" [3] - 2025年上半年劳动力参与人数达5300万,劳动适龄人口失业率降至2 22%,平均月收入上升至约325美元 [3] - 2025年6月出口额达219 8亿美元,同比增14 4%,贸易顺差扩大 [3] - 美越新贸易协议将多数越南出口商品关税下调至20%(原拟46%),增强越南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吸引力 [3] 风险与挑战 - 越南经济对外依存度高,易受国际局势动荡、通胀压力、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 [7] - 部分出口行业如电子、纺织、皮革、木材加工等订单增长乏力,公共投资资金到位缓慢,国内消费谨慎情绪仍存 [7] - 越南对美出口达1420亿美元,占其全年出口总额29%(约GDP的30%),美贸易政策调整可能迅速传导至越南出口商 [8] - 美越协议对转运商品仍征收40%关税,执行细节存不确定性,原产地规则合规性受质疑可能动摇出口优势 [8] - 世界银行预计越南2025年出口增速由2024年14%放缓至12 1%,2月曾出现15 5亿美元贸易逆差 [8] 产业升级挑战 - 越南需在高附加值环节实现突破,否则企业恐在全球价值链中被边缘化,需平衡对外开放与产业自主关系以确保增长持续性 [9]
十年增长百倍,东方美谷首度揭秘“品牌孵化公式”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8 20:58
中国化妆品产业转型 - 中国化妆品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牌跃升的关键阶段 [2] - 东方美谷发布国内首个可量化、动态化的品牌孵化力理论框架"PRIME模型" [2][5] - 奉贤区战略重心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企业标准、质量、服务全面升级 [4] PRIME模型核心架构 - 模型由五大要素构成:平台支撑(P)、资源整合(R)、创新驱动(I)、市场检验(M)、生态赋能(E),公式化表达为BEC=P×R×I×M×E [5] - 五要素存在乘数效应,任一要素趋零将导致整体效能非线性衰减 [21] - 要素权重动态调整:初创期侧重P/R,成长期侧重I/M,成熟期侧重M/E [22] 平台支撑体系 - 东方美谷构建"五大功能平台+八大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基础设施 [6] - 平台涵盖技术、资金、商务、人力资源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南上海科创中心提供专属产业政策 [10][11] - 精细化架构为品牌孵化奠定系统性运作基础 [11] 资源整合机制 - 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共生网络",划分硬资源(研发检测中心)与软资源(设计专家中心) [11] - 通过共享空间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智力协同实现供需匹配 [11] - 资源识别、配置、激活与转化推动价值增殖 [11] 创新驱动实践 - 南上海科创中心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技术融合应用催生新产业 [13] - 发挥中小企业集聚优势,打造新质生产力转化试验田 [13] 市场检验逻辑 - 建立"政府搭台,市场说话"机制,形成需求扩张→规模适配→份额验证→产业质变的正循环 [13] - 动态调适体系避免资源错配,为品牌发展提供精准指引 [13] 生态赋能系统 - 构建"1+1+X"生态架构:核心产业+生产性服务体系+跨界拓展(美妆+旅游/艺术/绿色理念) [16] - 生态系统通过经济、产业、文化、社会、生态五维度实现循环放大效应 [15] 模型实证基础 - 基于20家不同阶段企业的样本分析提炼PRIME五要素 [20][21] - 对170家自有商标企业进行SEM建模验证要素交互效应 [21] - 东方美谷品牌价值五年激增312%印证模型有效性 [17] 东方美谷发展成果 - 形成完整产业链,49家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累计专利超1000项(含发明专利100+) [30] - 推进"数字江海"等项目,通过AI和数字化底座提升产业集群水平 [32] - 区域品牌价值达338.78亿元(2023年) [33] 产业转型标杆意义 - PRIME模型填补美丽健康产业方法论空白,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27][34] - 推动园区角色从"空间租赁者"升级为"生态共建者",重构招商引资逻辑 [24] - 标志着中国化妆品产业进入"品牌生态驱动"新纪元 [34]
凤凰路再添新地标!济南云麓中心项目破土动工
齐鲁晚报网· 2025-07-08 18:50
项目概况 - 云麓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位于齐鲁软件园东片区城市更新单元[1] - 项目地处贤文片区08街区东门户 北接新泺大街 东临凤凰路 西靠小汉裕沟[3] - 规划建设用地57亩 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建设六栋楼体 配备1500平方米商业设施[3] - 预计2028年10月全面交付运营[3] 施工进展 - 施工区域临时道路硬化有序进行 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已进场[3] - 即将进入土方开挖阶段 标志项目步入实质性建设轨道[3] - 采用"混凝土支撑+钻孔灌注桩"复合支护体系应对地铁区域地质挑战[5] - 运用微型钢管桩注浆加固技术保障施工安全[5] 设计规划 - 以"曲水流觞"为主题的动态游线贯穿南北空间[5] - 在凤凰路与新泺大街交叉路口塑造城市门户建筑[5] 战略定位 - 建成后将吸引科创企业入驻 打造凤凰路沿线高科技企业总部集群[5] - 依托中央科创区产业升级势能及街区自我焕新动力[5] - 助力济南高新区中心区城市更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5] 区域发展 - 济南高新区中心区通过高标准城市更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7] - 中心区城市更新指挥部统筹推进产业谋划 规划策划 征收拆迁等工作[7] - 未来将持续推进空间拓展 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 护航"中央科创区"建设[7]
江阴银行(002807)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7:38
江阴地区经济与产业情况 - 2024 年江阴 GDP 突破 5100 亿元,工业占比超 50%,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前列 [2]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服务业比重提升 [2] - 政府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巩固三大支柱产业,主攻四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五大未来产业,推进“智改数转”和绿色转型 [2] 银行信贷投放方向 - 聚焦产业升级需求,支持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节能设备更新及新兴产业链扩产与技术升级 [2][3] - 服务本地实体根基,倾斜资源给“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项目及普惠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应用和科创企业 [2][3] 2025 年一季度息差情况 - 一季度净息差收窄,受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包括市场利率下行和 LPR 调降、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新发放贷款定价 [3] - 负债端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等措施推动成本下降,部分对冲资产端压力 [3] 全年息差走势判断 - 基于负债端优化成效释放、资产端结构优化与定价管理以及资产端定价压力边际缓解,全年息差走势有望逐步企稳 [3]
数据赋能破局 浙江宁波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17:07
港口物流数字化升级 - 宁波舟山港通过港航物流专题库整合AIS数据及40类本地港航数据,构建28个分析模型,实现船舶动态追踪与货物吞吐量实时监控,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30% [1] - 该平台2023年保障830万箱货物高效流转,进口货值达5 2亿元,出口货值16亿元,支撑长三角多式联运数据基础 [1] 工业能效智能化管理 - 江北区"能效洞察者"平台融合工业企业信息、产业链与电力数据,通过智能诊断模型提供定制化节能方案,某电子厂实施改造后年节电30万千瓦时,度电产值提升40% [2] - 平台已服务220家企业,带动全区年节电超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 07万吨,企业用能成本平均降低36% [2] 跨境贸易物流优化 - 浙江省"四港"联动云平台打通海陆空信息港数据壁垒,创新多式联运产品,实现一键订舱等功能,某跨境电商企业操作效率提升50%,杭州至宁波联运时间缩短50%至24小时,年省物流成本200万元 [2] 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 - 宁波市中医院应用中医临床循证质控管理平台,AI自动生成病历初稿,医生仅需补充细节,显著提升诊疗记录效率 [2] 数据要素全链条机制 - 宁波市数据局建立"数据归集—治理—应用"全链条机制,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推动数据在港口物流、智能制造、跨境贸易、医疗等产业高效流动 [3]
密云以科技创新筑牢首都水源安全防线
中国环境报· 2025-07-08 13:47
水源保护与生态治理 - 北京市密云区作为首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密云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成为绿色典范 [1] - 黑山寺村因民宿产业发展导致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2019年成立科技小院以污水处理为切入点开展水源保护工作 [1] -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商务部支持下,专家团队创新构建"林药""林菇""林鸡"等复合生态模式,推动农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型 [1] 技术创新与污染防控 - 科技小院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筛选适应性强的湿地植物芦苇,研发以板栗壳生物炭为主的污水净化工艺 [2] - 黑山寺村建成日处理量15吨的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净水示范工程,出水稳定达标且运行成本优势明显 [2] - 升级坡耕地面源污染监测系统,研发"桑树+野牛草""黄芩+野牛草"等高效防控模式,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和经济效益 [2] 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升级 - 研发智能堆肥装备及农林有机废弃物快速腐解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率达70%—95% [2] - 集成林药固土保水固碳等技术,建成"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示范点 [2] - 通过板栗壳、蘑菇渣等农林废弃物转化为肥料还田,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覆盖5个镇43个村 [1] 成效与示范效应 - 黑山寺村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水达标处理,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3] - 知识技能培训和科普活动提升居民就业技能与环保参与度,带动绿色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 [3] - 黑山寺村获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北京市美丽休闲乡村",成为面源污染防治样板 [3] - 密云区科技创新赋能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探索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 [3]
上饶银行:金融引擎驱动科技创新,赋能 有色金属产业“智造跃迁”
和讯网· 2025-07-08 11:39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江西省将有色金属产业定位为"万亿级产业" 要求通过技术改造 数字赋能 低碳转型实现升级发展 [2] - 上饶银行紧扣省委省政府部署 以"金融活水润民企春风行动"和"金融活水育新能谷雨行动"为抓手 聚焦科技金融 [1] 金融产品创新案例 - 为红旗集团江西铜业发放1000万元"绿碳铜益贷" 引入碳排放数据挂钩机制 动态调整利率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2] - 为江西群鑫强磁新材料提供500万元"惠企贷" 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解决轻资产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 [3] - 为江西屹鑫新材料发放200万元"科贷通"贷款 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4] 产业升级技术突破 - 红旗集团江西铜业研发240级芳香族聚酰亚胺特微细漆包圆铜线并量产 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链高端化 [2] - 江西群鑫强磁新材料拥有28项专利 资金用于稀土废料回收技术研发 巩固国内稀土循环利用领先地位 [3] 综合金融服务成效 - 上饶银行累计为1000余户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超63亿元 其中支持有色金属产业链达42亿元 [4] - 深化与上饶经开区 弋阳新材料产业园等四大产业基地合作 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4] 未来发展方向 - 上饶银行将持续赋能江西有色金属高质量"智造跃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 [5]
从“价格竞争”到“技术比拼” 多行业 “反内卷” 转向价值竞争
央视新闻· 2025-07-08 10:28
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 - 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 推动行业转型 摒弃"内卷式"竞争 [1] - 倡议书提出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追求内在价值和长期价值 不拼凑规模 不盲目扩张 不设"空壳架构" [3]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强调建筑行业需聚焦主责主业 加大产品研发和成本管控 增强核心竞争力 [5] 行业转型升级措施 - 转型升级是破解"内卷"的关键手段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行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迈进 [7] - 建筑行业需摒弃单纯"价格竞争" 转向更有技术含量的"价值竞争" [7] - 钢铁 光伏 水泥等行业已开展减产限产行动 光伏玻璃企业7月起集体减产30% [9] 其他行业"反内卷"进展 -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意见 明确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钢铁行业部分钢厂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9] - 钢铁工业协会去年召集18家头部企业控产量 降库存 水泥行业多省协会发布"反内卷"倡议书 [11] - 水泥行业价格和效益回升明显 实现扭亏为盈 "反内卷"初见成效 [12] "内卷"定义与解决路径 - 经济领域"内卷"指产业竞争"内耗" 企业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利润微薄 [12] - "反内卷"需通过产业升级和创新转型 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 品质和服务竞争 [12]
郭永航会见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一行
广州日报· 2025-07-08 09:40
张冬云对广州发展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钦佩,他说,南充坚定贯彻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决策部署,谋划实 施了"1558"工作思路,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坚持把"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作 为工作总抓手,推动经济加快向好、跨越升位,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好经验好做法。广州是中国 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火车头,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希 望广州能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等方面与南充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助力南充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建设。南充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来南投资兴业的企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广州市领导边立明、江智涛,南充市领导王毅、罗明远参加会见。 相关附件 7月7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会见来穗调研考察的南充市委书记张冬云一行。 郭永航对张冬云一行表示欢迎,对南充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表示赞赏,并介绍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 说,当前广州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排头兵、领头 羊、火车头"标高追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巩固提升"6+4"城市性质和核 心功能,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建设具 ...
河南郑州:外贸增速居中部城市首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8 06:18
外贸表现 - 郑州市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2285.7亿元,同比增长40.8%,增速位居中部城市第1位、国家中心城市第1位、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 [1] - 机电产品出口1252.7亿元,同比增长76.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7.7亿元,同比增长92.9% [1] - 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幅高达243.6%,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 [1]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全市进口的82.9%和69.2% [1] 市场布局 - 郑州市与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欧盟、东盟、美国、日本、印度、韩国为主要贸易伙伴 [1] - 五大市场进出口额占全市外贸总额的55.8% [1] - 对巴西、马来西亚、德国等市场的贸易增速显著 [1] 物流优势 - 航空运输进出口货物1439.1亿元,同比增长56.3%,占全市外贸总额的63% [2] - 郑州航空港区通过"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体系提升通关效率 [2] - 物流体系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 产业升级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表明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2] - 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突破带动外贸增长 [2] - 郑州市商务局力争年内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突破6000家 [2] - 计划保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在60%以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