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经济
搜索文档
港股概念追踪 | 国办出台20条举措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消费站上新风口(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7:26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项20条重点举措 包括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 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 - 政策目标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 - 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1.49万亿元 其中体育服务业占增加值比重72.7% [1] 细分领域发展举措 - 积极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制定新一轮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 水上 汽车摩托车 航空等项目 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开展低空赛事活动 [2] -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 实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支持冰雪设备纳入设备更新范围 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 [2] - 国家体育总局此前推出19个户外运动精品线路和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3] 细分领域市场规模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3]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3]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3] 金融支持与资本活动 -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加强信贷管理 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 再融资 发行债券 资产证券化 [3] - 截至2025年9月4日 体育运动领域披露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16起 总金额约5.59亿元 2024年全年为9起 约10.49亿元 [4] 行业前景与品牌表现 - 户外经济催热运动服饰销售高景气 运动服饰高景气或持续 [2] - 国内运动鞋服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国产运动品牌销量有望实现亮眼增长 [4] - 李宁品牌布局完善 产品矩阵定位清晰 重视研发设计 专业与时尚双轮驱动 [6] - 安踏体育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 收入增长14% 安踏品牌收入增长5% 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23.3% [6] - 特步国际2025年中期收入68.38亿元 同比增7.14% 净利润9.14亿元 同比增21.47% 大众运动分部收入增4.5%至61亿元 [6]
调研速递|雪人股份接受中信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业绩与业务亮点突出
新浪财经· 2025-09-04 19:44
2024年半年度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6亿元 同比增长19.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9.60万元 同比增长18.50% [1] - 扣非净利润达2692.24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60.23% [1]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拓展以及工业化工等领域市场扩张 [1] - 扣非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净利润整体增幅 反映盈利质量实现实质性提升 [1] 冰雪经济相关业务 - 冰雪运动在中国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产业参与度预计持续攀升 [2] - 中国冰雪运动普及率相较于传统冰雪运动强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公司专注于冰雪场地制冷解决方案以及制冰造雪设备供应 [2] - 产品服务涵盖室内溜冰场、滑雪场、冰雪大世界等各类冰雪设施 [2] - 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波兰、澳大利亚、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2] - 具体项目包括韩国一山滑雪公园、波兰室外滑雪场、澳大利亚Lake Mountain滑雪场等 [2] - 涉足冰雪大世界娱乐业态 如广西桂林天湖露天滑雪场、长沙湘江冰雪大世界等项目 [2] 磁悬浮离心机业务 - AI数据中心向高算力、高集成度方向发展 对散热系统能效与制冷量要求更高 [3] - 磁悬浮离心机凭借低噪音、大冷量、高能效以及精准温控特性成为理想解决方案 [3] - 预计磁悬浮离心机在未来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3] - 公司推出SCM-FD系列高压比磁悬浮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面向工业及商业制冷领域 [3] - 产品集成航天级气动技术、高效永磁变频技术、主动磁悬浮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 [3] - 性能表现显著优于传统压缩机 [3] - 未来几年将加大磁悬浮离心机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市场推广力度 [3]
雪人集团(002639) - 002639雪人集团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903
2025-09-04 18: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6亿元,同比增长19.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9.6万元,同比增长18.5% [1] - 扣非净利润达2692.2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0.23% [1] - 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盈利质量实现实质性提升 [1] 冰雪经济业务 - 冰雪产业参与度预计持续攀升,消费增长态势突出 [1] - 中国冰雪运动普及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1] - 公司专注于冰雪场地制冷解决方案及制冰造雪设备供应 [1] - 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提供氨气液分离器项目 [2] - 为张家口崇礼赛区长城岭训练滑雪场提供制冷造雪系统 [2] - 涉足冰雪大世界娱乐业态如广西桂林天湖露天滑雪场等项目 [2] - 制冰造雪设备远销韩国、日本、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2] 磁悬浮离心机业务 - AI数据中心向高算力、高集成度方向发展 [2] - 磁悬浮离心机具有低噪音、大冷量、高能效及精准温控特性 [2] - 已成为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预计未来渗透率显著提升 [2] - 公司推出SCM-FD系列高压比磁悬浮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2] - 集成航天级气动技术、高效永磁变频技术等先进技术 [2] - 性能表现显著优于传统压缩机 [2] - 未来将加大磁悬浮离心机产品市场推广力度 [2] 信息披露 - 本次调研活动期间不存在透露任何未公开重大信息的情形 [2]
数据复盘丨商贸零售、银行等行业走强 龙虎榜机构抢筹12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8:2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765.88点,下跌1.25%,成交额11079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盘12118.70点,下跌2.83%,成交额14363.65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盘2776.25点,下跌4.25%,成交额7163.17亿元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226.98点,下跌6.08%,成交额905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5442.6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801.75亿元 [1] - 2106只个股上涨,2908只个股下跌,132只平盘,7只停牌 [3] - 40只个股涨停,48只个股跌停 [3] 行业板块表现 - 商贸零售、银行、美容护理、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行业涨幅靠前 [3] - 社区团购、乳业、预制菜、免税、宠物经济、冰雪经济等概念走势活跃 [3] - 通信、电子、有色金属、国防军工、计算机、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跌幅居前 [3] - CPO、光通信模块、激光雷达、存储芯片、氮化镓、AI手机、PCB、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概念走势较弱 [3]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商贸零售、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等行业 [3] 个股涨停情况 - 安正时尚连续3天涨停板 [6] - 景兴纸业、通润装备、美邦服饰、欧亚集团、*ST正平、首开股份、ST景峰均连续2天涨停 [6]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676.8亿元 [8]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19.52亿元 [8]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63.25亿元 [8]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5.99亿元 [8]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商贸零售行业净流入12.7亿元,石油石化净流入2.66亿元,建筑装饰净流入2.21亿元 [8]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出,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30.25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126.27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出91.73亿元,机械设备净流出68.97亿元,汽车净流出47.68亿元,国防军工净流出47.43亿元,有色金属净流出45.47亿元 [8]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 - 57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12] - 胜利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7.87亿元,涨幅10.09% [13] - 天通股份净流入6.81亿元,涨幅3.77% [13] - 步步高净流入6.71亿元,涨幅9.98% [13] - 立讯精密净流入6.6亿元,涨幅2.71% [13] - 太平洋净流入5.89亿元,涨幅10.11% [13] - 金财互联净流入5.88亿元,涨幅9.96% [13]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 200只个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超1亿元 [15] - 岩山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30.26亿元,跌幅9.98% [16] - 中际旭创净流出20.63亿元,跌幅13.39% [16] - 新易盛净流出18.43亿元,跌幅15.58% [16] - 比亚迪净流出18.13亿元,跌幅2.99% [16] - 东方财富净流出14.29亿元,跌幅1.58% [16] - 中兴通讯净流出13.9亿元,跌幅7.06% [16] 龙虎榜机构交易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约2.16亿元 [19] - 天孚通信获机构净买入约6.23亿元,跌幅15.42% [20] - 新易盛获机构净买入约4.09亿元,跌幅15.58% [20] - 科新机电获机构净买入约1.04亿元,跌幅5.1% [20] - 数据港遭机构净卖出约1.76亿元,跌幅10.01% [19][20] - 沪电股份遭机构净卖出约1.29亿元,跌幅10% [20] - 上能电气遭机构净卖出约1.02亿元,涨幅13.32% [20]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18:1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政策文件 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培育世界级体育企业和赛事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13]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开展赛事评级 推动公共资源向赛事开放 优化审批流程[5][14] - 制定新一轮户外运动发展规划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项目 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6][14] - 开展低空赛事活动促进低空体育消费 培育冰雪经济 支持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范围[6][14] -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研发体育器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加强体育科技研发和转化 建设创新研发中心[6][15]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打造运动空间 挖掘城市"金角银边"空间配建设施[15] - 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围绕全民健身日/春节/国庆等节点开展消费季/消费月活动 鼓励体育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动[6][15] -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对体育消费领域服务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发放体育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6][15] - 扩大体育消费群体 发布全民健身计划 开展青少年公益性赛事 加强老年人运动指导[6][16]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 - 做大做强体育企业 扩大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引导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8][16] - 深化体育产业交流合作 实施中国体育品牌海外推广计划 支持企业"走出去"培育国际竞争力集团[8][16]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 推动补链延链强链 鼓励改造升级公共体育场馆[16] 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 - 深化行业融合发展 开展商旅文体健联动 推动体医融合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16]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体育产业带 支持地区将体育培育为支柱产业[16] - 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完善数据产权规则[8][17] 强化产业要素支撑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高校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适度扩大体育专业学位招生规模[9][17]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9][17] - 丰富体育场地供给 出台国家步道体系建设方案 通过中央预算投资/专项债券等支持设施建设[9][18]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场景 应用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9][17] - 做好统计监测工作 修订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加强部门间数据互通共享[10][18]
国办: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9-04 17:26
总体目标 - 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1][3] -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3] - 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 体育赛事发展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开展赛事评级 [4] -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赛事 [4] - 支持赛事纳入奥运会积分赛体系 [4] - 优化赛事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4] - 推进体育赛事版权确权及交易服务 [4] - 科学核定赛场安全容量提高可售票数量 [4] 户外运动产业 - 差异化发展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 [4] - 推动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4] - 开展低空运动/航空模型运动等低空赛事活动 [4] 冰雪经济发展 - 实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4] - 支持冰雪设备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范围 [4] - 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 [4] 体育用品升级 - 研发运动员竞技/训练/测试/康复装备器材 [4] - 建设体育用品创新研发中心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4] - 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打造国货潮牌 [4] - 支持开设体育用品首店举办首发活动 [4] 消费场景拓展 - 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打造体育运动空间 [5] - 配建"小而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5] - 引导商业综合体/景区引入体育业态 [5] - 打造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 [5] - 培育智能化/定制化体育消费新模式 [5] - 促进夜间体育消费和适老体育活动 [5] 消费促进活动 - 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活动 [5] - 围绕全民健身日等节点举办消费季活动 [5] - 鼓励体育企业与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联动 [5] 消费惠民举措 - 开展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 [5] - 对体育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5] - 发放体育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 [5] 企业培育发展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建设 [6] - 扩大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 [6] - 引导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 [6] - 培育专业化体育场馆运营主体 [6] 产业交流合作 - 利用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深化体育交流 [6] - 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举办体育赛事 [6] - 实施中国体育品牌海外推广计划 [6] 行业融合发展 - 开展商旅文体健联动丰富产业业态 [7] - 推动体医融合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7] - 支持体育与科技/传媒/养老等产业复合经营 [7] 区域协调发展 - 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体育产业带 [7] - 打造主导产业明确的体育产业集聚区 [7] - 实施区域一体化体育消费惠民措施 [7] 数字化发展 - 推进"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7] - 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体育领域应用 [7] - 加快体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7] 金融支持措施 - 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 [7] - 支持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 [7] - 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7] 场地设施建设 - 推动户外运动设施/全民健身中心等建设 [7] - 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场地建设 [7] - 支持发行基础设施REITs [7] 市场环境优化 - 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应用场景 [7] - 实行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 [7] - 实施体育赛事门票实名制管理 [7]
架设中奥经贸合作彩虹桥
经济日报· 2025-09-02 06:27
经贸合作基于全面了解与积极互信,只有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新疆的发展和成就、新疆的发展投资环 境和消费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寻求合作,选准投资方向。正如奥中商业协会主席格奥尔格·章格所 言,很高兴能有机会了解更加真实的新疆,希望此行能和更多新疆企业共同努力深化关系,实现合作共 赢。在此次活动中,许多奥地利来宾表示"没想到",这其中,既有为开放、繁荣、文明、美丽的新疆点 赞,没想到新疆的发展如此活力迸发、欣欣向荣;也有对于合作机会的惊喜,"没想到竟有这么多商 机"。 在日常烟火中认识"中国西北角",在现代车间里触摸发展新脉动,在熙攘市场中探寻合作新商机,在广 袤田野上感受大地新能量,在动人歌舞中领略"最炫民族风"…… 在收获的秋天,由经济日报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奥地利商界及媒体新疆行活动中, 20多名奥地利来宾走进工厂、访问园区、探访市场、驻足田间、徜徉古城,完成了一次认识新疆之旅、 收获友谊之旅、寻求合作之旅。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架设起一道中奥经贸合作彩虹桥。 中国新疆与奥地利虽相距万里,但有很多共同点和互补性。比如,奥地利是冰雪运动强国,具有冰雪经 济发展优势,在滑雪度假区基础设施、冰雪装备、 ...
全球十大滑雪场中国占据七席,南方室内滑雪场最集中在这三省→
第一财经· 2025-09-01 22:4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2025冰雪季冰雪运动带动的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 相比上一冰雪季增长超25% [4] - 室内滑雪场数量从2013-2014冰雪季的5个增长至2024-2025冰雪季的79个 [4] - 热雪奇迹旗下10家场馆累计客流近1300万人次 [9] - 热雪奇迹培训板块自2021年起每年保持8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11] 市场渗透与区域发展 - 浙江 江苏 广东成为南方室内滑雪场最集中省份 分别有12家 7家和5家 [6] - 华南地区冰雪运动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广州热雪奇迹成为最快达成年访客量超百万的室内滑雪场 [7] - 深圳华发冰雪热雪奇迹将于9月29日开业 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 [6][9] - 热雪奇迹正与澳大利亚 泰国 越南 沙特等国进行室内滑雪场项目前期沟通 [12] 设施建设与全球地位 - 全球前十大室内滑雪场按雪区面积排名中国占据七席 前五名全部位于中国 [9]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包含9万平方米室内真雪场 预计暑期客流超50万人次 [6] - 行业形成"室内滑雪+商业综合体"和"旱雪训练+室内真雪"运营新模式 [6] - 国内企业在建筑保温 制冷造雪等设备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11] 用户生态与业务拓展 - 室内滑雪场定位"城市健身房"高频消费场景 会籍服务和培训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11] - 热雪奇迹累计培训学员160万人次 协助院校建立213支滑雪竞技队 培养约2000名竞技滑雪人才 [11] - 滑雪场通过举办电音节 整合酒店商业 与航空物流企业合作形成多元生态 [12] - 行业需注重理性投资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与消费能力差异化定位雪场规模 [12]
全球十大滑雪场中国占据七席,持续高速发展出海在即?
第一财经· 2025-09-01 22:2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2025冰雪季冰雪运动消费规模超1875亿元 同比增长超25% [2] - 室内滑雪场数量从2013—2014冰雪季的5个增长至2024—2025冰雪季的79个 [2] - 热雪奇迹旗下10家场馆累计客流近1300万人次 [6] - 热雪奇迹培训学员达160万人次 培训业务2021年至今复合增长率超80% [9] 区域市场发展 - 浙江 江苏 广东为南方室内滑雪场最集中省份 分别有12家 7家和5家 [5] - 华南地区冰雪运动成为常态化经济增长动力 广州热雪奇迹年访客量超百万 [5] - 热雪奇迹在深圳新建国际赛事标准场馆 与广州场馆联动服务大湾区市场 [6] 设施建设与全球地位 - 全球前十大室内滑雪场按雪区面积排名中国占七席 前五名均位于中国 [6]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含9万平方米室内雪场 暑期预计客流超50万人次 [4] - 深圳华发冰雪热雪奇迹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为热雪奇迹第11座室内滑雪场 [4][8] 商业模式创新 - 南方城市探索"室内滑雪+商业综合体"及"旱雪训练+室内真雪"运营模式 [5] - 室内滑雪场形成"城市健身房"高频消费场景 收入来源包括门票 会籍及培训 [9] - 热雪奇迹整合酒店 商业 航空等资源形成生态合作 并在广州举办电音节等活动 [10]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室内滑雪场建设带动建筑保温 制冷造雪设备等技术突破 形成产业链协同 [9] - 热雪奇迹协助院校建立213支滑雪竞技队 培养约2000名竞技滑雪人才 [9] 企业扩张与国际化 - 热雪奇迹从2021年管理6个场馆扩张至2024年11个场馆 2025年计划新增苏州项目 [8] - 企业与澳大利亚 泰国 越南 沙特等国开展室内滑雪场建设与运营出海合作 [10]
擎冰雪经济大旗共绘上合新篇 聚龙江丝路优势同筑体育高地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17:24
以亚冬会等重大赛事为契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冰球、花样滑冰运 动队开展联合训练。聘请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速度滑冰、越野滑雪等项目教练员执教,共同提升队 伍竞技水平。目前,示范区已形成"教育—训练—科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冰雪运动国际化发展提 供智力支撑。依托区域科教资源优势,示范区持续加强高校间沟通联络,成立中俄区域性冰雪体育大学 联盟,15所中俄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等高校与俄 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体育大学、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师生互访、实验室开发等多 领域进行合作。 对标国际标准,黑龙江省发布《上合组织雪地自行车赛赛事场地规范》等两项地方标准,推动冰雪产业 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建设示范区冰雪装备产业园,乾卯雪龙、黑龙国际、百凝盾等企业入驻,持续推 出高精尖和大众冰雪装备产品,生产的冰雪欢腾新款滑雪板、头盔等雪具,宇峰索道拖牵产品等产品被 亚冬会采用,实现国产冰雪产品为国际赛事提供核心装备"零"的突破。 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发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在上合组织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间推动体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