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搜索文档
Andrea Abitani:在美的的融合之旅——一位意大利工程师的跨国成长故事
经济观察网· 2025-10-17 17:03
公司整合与文化融合 - 美的于2016年收购意大利公司Clivet,收购初期Clivet研发团队对工作模式改变感到忐忑[3] - 美的为Clivet引入全新研发流程与标准,包括项目开发流程、零部件鉴定流程和设计评审流程,需要团队重新学习适应[4] - 整合初期面临语言沟通障碍和设计理念差异,Clivet依赖工程仿真而美的注重结构化测试,需反复沟通达成共识[4] - 美的调派核心工程师到Clivet,通过敬业精神和务实专业的态度打消当地团队顾虑,双方在协同项目中建立齐心协力的合作氛围[5] - Clivet研发负责人Andrea Abitani通过参与美的“航系”培养计划,全面认识美的文化,学习关注代际差异、文化差异与职能差异的团队管理理念[6] - 美的全球拥有超过3万名外籍员工,分布在约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和63个制造基地,共同推动全球化发展[10] 技术创新与产品发展 - 在美的支持下,Clivet在暖通热泵研发上取得突破,功率在150-200千瓦之间的新产品采用高效高品质的变频变容技术[5][6] - 美的在技术改进上持续投入并兼顾成本控制,使Clivet产品在市场更具竞争力[6] - Clivet推出的R290 EDGE PRO系列热泵获得2025年度德国iF设计奖[8] - 2025年Clivet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推进天然制冷剂R290在热泵中的应用、协助德国楷美Kermi引入美的旗下产品、拓展美国市场以及研发全新空气-水热交换应用平台[8] - 未来技术规划包括引入搭载磁悬浮压缩机的机组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新技术,并与欧洲顶尖高校及美的合作确保技术前沿[8] 市场战略与行业趋势 - Clivet 2025年市场战略重点包括拓展美国市场、重新设计屋顶式机组,并面临新法规实施带来的技术挑战[8] - 未来3-5年增长战略是融入美的楼宇科技气候板块,借助集团优势实现协同发展,并重点开拓数据中心领域和开发高温热泵产品等新业务[8] - 全球暖通热泵行业未来将朝可持续解决方案与系统转型、提升技术效率以及推动自动化发展方向前进[9] - 为保持领先地位,公司需要凭借创新解决方案进入新市场,加大前沿研究投入,并投资数字解决方案与人工智能技术[9] 组织管理与协同效应 - 通过协同项目合作,Clivet团队能够快速完成零部件鉴定,找到可靠解决方案以应对技术挑战[8] - 美的对研发投入力度大且具有持续性,始终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并高度关注客户需求,与Clivet追求技术卓越的理念相契合[5] - 建议海外同事通过参与协同项目主动投身团队协作,并深入了解美的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及产品技术情况以把握优势与潜力[10]
回望“十四五” | 创新潮涌 多维进阶:数观上市公司“十四五”蝶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7:59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在过去五年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迁的关键跨越 通过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不仅重塑了自身发展轨迹 也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和驱动创新、转型升级、全球进阶的先锋力量 [2][3][7][12][1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1.88万亿元 占全国研发经费总量的51.96% 研发强度提升至2.61% 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3] - 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3]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26家企业跻身“百亿研发俱乐部” [3]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科技属性凸显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和4.44个百分点 [4] - 百济神州2021年至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超470亿元 2024年研发投入141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52% [5] - 2021年以来 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 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 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6] 高端化转型 - 隆基绿能推进HP-BC2.0组件大规模量产 以技术差异赢得品牌溢价 [8] - 金固股份研发出“最轻钢制车轮” 强度达2000兆帕 为铝合金车轮的5至6倍 成本仅为其1/4 单个车轮减重15公斤 [8] - 96家中国企业入榜2025世界品牌500强 包括比亚迪、中国中车、中芯国际、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 [8] 智能化转型 - 瑞声科技常州工厂利用AI技术将产品测试时间从60秒压缩至24.9秒 产线单位小时产出达1万片 [7] - 我国已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7000多家先进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7] -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9] - 青岛港接入国产大模型智慧平台 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2.62自然箱/小时 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9] - 科大讯飞与中粮集团联手搭建农产品全链条智能底座 结合8亿亩耕地数据 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10] - 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10] 绿色化转型 - 2024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3.7万亿元 A股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投资规模达1.3万亿元 [10] - “十四五”时期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10] - 燕京啤酒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 一瓶500ml的U8啤酒碳足迹控制在100.04克二氧化碳当量 其国家级绿色工厂已达13家 [11] - 2023年上市公司单位营收碳排放量相较2020年下降约16.9% 降幅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1] - 发布独立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从2020年的约25%增至2024年的约45% [11] 全球化进阶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境外收入9.52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56.58% [12]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近66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12] - 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是全球化与本地化战略深度融合的关键落子 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12] - 上市公司“出海”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生态协同出海 [12] - 海尔智家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海外运营 积极为当地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与经济价值 [13]
道生天合季刚:从风电材料“细分第一”迈向跨国新材料平台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02:55
公司上市与战略愿景 - 新锐新材料公司道生天合于10月17日登陆沪市主板 [1] - 公司名称“道生天合”源自《道德经》,寓意以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为核心,向其他材料和行业延伸的平台化发展路径 [1] - 英文名“TECHSTORM”彰显以技术实力突破市场的雄心 [1] - 上市后平台化与全球化是两大发展主线,上市为公司装上发展“加速器” [1] 创业历程与市场突破 - 公司由“80后”季刚于2015年创办,抓住风电补贴退坡背景下产业国产化、降成本的需求机遇 [2] - 初创期面临“新公司困局”,通过产品先进性信心、主动分担风险及争取挂机试验实现突破 [2] - 与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风电行业头部客户成功合作,完成从0到1的跨越 [2] - 公司发展过程被视作持续创业,从2015年风电材料到2018年进军新能源汽车,再拓展至航空航天、储氢储能等领域 [3] 全球化战略与客户拓展 - 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但销售主要依赖占全球一半体量的中国市场 [4] - 海外拓展首个客户是风电整机领域的维斯塔斯,凭借国内第一的业绩背书及技术实力、服务能力成功切入 [4] - 与维斯塔斯合作开发风电叶尖防护材料,项目已持续一年且进展良好 [4] - 目标到2030年将海外收入占比从约20%提升至50%,且利润占比远大于一半 [4] 平台化战略与业务拓展 - 平台化战略是从单一材料生产商成长为跨材料、跨应用行业的平台型材料企业 [5] - 平台化可降低每增加一个产品线的管理和研发成本,使进入新行业的试错成本低而成功可能性高 [5] - IPO战略配售出现半导体行业潜在客户,已有项目开始接触与测试,为切入半导体、电子等高端市场铺垫 [5] - 未来将向机器人电机封装等高端材料方向拓展,挑战毛利率更高、技术难度更大的产品 [5] 财务表现与IPO募资用途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和32.3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55亿元和1.55亿元 [6] - 预计2025年1月至9月营业收入达26.0亿元至27.0亿元,同比增长22.32%至27.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45亿元至1.55亿元,同比增幅达48.21%至58.43% [6]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销两旺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6] - 首发募投项目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胶粘剂的扩产,因上市前该产品产能已非常紧张,且已获得海内外头部车企和电池厂商认可 [6] 上市后发展规划与企业文化 - 资本市场为公司带来股权激励、并购等资源与工具,可缩短进入新行业周期,为平台化战略加速 [7] - 公司目标每五年拓展2至3个全新行业领域,保持持续创业动力,成长为全球认可的跨行业平台型材料企业 [7] - 公司文化强调“思想上的勤奋比行动上的勤奋更重要”,鼓励深度思考与前瞻判断以提高决策正确率 [7] - 公司希望为市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值得信任”,视其为基础材料企业最核心的价值 [7]
创新潮涌 多维进阶 数观上市公司“十四五”蝶变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02:48
创新驱动发展 - 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1.88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总量的51.96%,研发强度提升至2.61% [3]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和4.63%,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3] - 百济神州2024年研发投入达141亿元,占营收比例52%,其明星抗癌药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 [3] - 科创板自2021年以来首发上市376家企业,募资超6000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5]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技术授权给国际车企,迈瑞医疗高端超声设备进入欧美顶级医院 [4] 产业转型升级 - 我国已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7000多家先进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 - 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7] - 瑞声科技工厂通过AI技术将产品测试时间从60秒压缩至24.9秒,产线单位小时产出达1万片 [6] - 青岛港接入国产大模型后桥吊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7] - 金固股份研发的"最轻钢制车轮"强度达2000兆帕,为铝合金车轮5至6倍,成本仅为其1/4 [6] 绿色低碳转型 - 2024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3.7万亿元,A股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投资规模达1.3万亿元 [8] - 上市公司单位营收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约16.9%,发布独立ESG报告的公司披露率从2020年约25%增至2024年约45% [9] - 燕京啤酒将500ml U8啤酒碳足迹控制在100.04克二氧化碳当量,已拥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9] -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建成643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8] 全球化发展进阶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境外收入9.5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58% [10]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近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10] - 比亚迪巴西工厂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并携手近百家本地供应链企业构建协作模式 [10] - 96家中国企业入榜2025世界品牌500强,包括比亚迪、中国中车、中芯国际等 [6] - 上市公司出海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生态协同出海 [10]
高端产品放量强化国产替代逻辑,普源精电南下港股“镀金”?
智通财经· 2025-10-16 20:06
公司概况与战略 - 公司为国内最大的电子测量仪器供应商,拥有二十余年历史,2002年研发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商业化台式数字示波器 [1] - 公司凭借自主核心技术打破海外垄断,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并于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 [1]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G-THSA”策略框架强化竞争力,长期目标是成为世界顶尖品牌 [1][1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6.31亿元、6.71亿元、7.76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07亿元取得可观增幅 [2][5]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2年的3.21亿元增至2024年的4.26亿元,同期毛利率从50.9%提升至54.9%,但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1.9%,较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5] - 公司净利润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9248.8万元、1.08亿元、9230.3万元、1.62亿元 [5] 产品与收入结构 - 数字示波器是公司核心产品,2024年其销售收入占比为47.1%,但2025年上半年降至44.5%,显示营收结构多元化趋势 [3][5] - 搭载自研核心技术平台的数字示波器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在2024年显著提升至84.93%,较上年同期增长8.9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微波射频仪器和直流精密仪器收入占比分别为13%和23%,模块化仪器开始贡献规模化收入,半年度创收763.3万元,占比2.2% [3][5] - 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规模从2022年的5793.5万元增至2024年的1.3亿元,收入占比从9.2%升至16.8% [4][5]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571亿元,预计2025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其中数字示波器增长率最高,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 [6] - 海外企业主导全球市场,市占率前七均为美企或日企,2024年公司全球市占率约为1.1%,排名第八 [8] - 高端产品市场空间更大,13GHz带宽以上的高端示波器市场空间占比高达70%,但目前高端示波器等产品的国产化率不足1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8][9] 技术实力与研发进展 - 公司持续聚焦示波器核心芯片组研发,具备超过十年的投入与迭代积累,开发了高度定制化的ASIC架构芯片组 [9] - 公司已推出“凤凰座”、“仙女座”、“半人马座”三大芯片组平台,搭载自研芯片的示波器产品出货占比已提升至85% [9] - 公司是科技自主性较高的企业,早在十余年前便开始自研芯片,新品研发速度较快,高端化迭代增速明显快于海外企业 [9][13][14]
新股前瞻|高端产品放量强化国产替代逻辑,普源精电(688337.SH)南下港股“镀金”?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8:10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最大电子测量仪器供应商,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G-THSA”策略框架强化全球竞争力,长期目标是成为世界顶尖品牌 [1] - 公司是电子测量仪器国产替代先锋,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1%,排名第八 [8] - 公司自研核心芯片组,已推出三大芯片组平台,搭载自研芯片的示波器产品出货占比提升至85% [9]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6.31亿元、6.71亿元、7.76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07亿元取得可观增幅 [2] - 数字示波器是核心产品,2024年其销售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至84.93%,较上年同期增长8.9个百分点 [3] - 公司营收结构多元化,数字示波器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2.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4.5%,同期微波射频仪器和直流精密仪器分别贡献13%和23%的收入 [3] - 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规模从2022年的5793.5万元增至2024年的1.3亿元,收入占比从9.2%升至16.8% [4]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2年的3.21亿元增至2024年的4.26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1.9%,较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5] 行业前景与机遇 - 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571亿元,预计2025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数字示波器细分市场增长率预计保持在6%以上 [6] - 高端电子测量仪器国产化率不足1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高端示波器市场空间占比高达70% [8][9] - 本土品牌新品研发速度较快,高端化迭代增速明显快于海外企业,技术差距有望持续缩小 [13]
汪群斌:以创新驱动,复星全球化攀登之路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30
公司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已在中国、欧盟、英国、新加坡、印度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惠及全球逾11万名患者 [3][4] - H药是首个且目前唯一在欧盟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其胃癌围手术期III期临床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支持提前申报上市,未来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有望不再需要进行辅助化疗 [4] - 公司靶向PD-L1的抗体偶联药物HLX43正在中、美、日、澳等国家开展非小细胞肺癌、胸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全球范围内尚无PD-L1 ADC获批上市,该药物有潜力成为高效、安全的“广谱抗癌药” [5] - 公司自研的靶向药物复迈宁获批两项罕见病适应症,填补了相关罕见病肿瘤领域的治疗空白 [5] 公司全球化业务布局与能力 - 公司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深耕,旗下生物药创新产品已触达近6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超85万患者 [5] - 公司乳腺癌治疗核心产品汉曲优是中国、欧盟、美国获批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累计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5] - 公司打造了领先的小分子创新药平台、大分子技术平台、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前瞻布局核药技术平台,专注于大分子的复宏汉霖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800余项药政注册申请,并获得600余项批准 [6] - 公司长期与Abbott、Dr. Reddy's、Lotus、Sandoz等通过战略合作加速拓展全球主要市场,今年上半年复宏汉霖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80% [6] 公司非医药领域创新应用 - 在文旅消费领域,公司旗下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持续深化AI数字化升级,G.M Copilot对话助手提供7x24小时即时响应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已覆盖巴西、法国、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12个国家市场 [6] - 今年8月,复星旅文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合作,基于通义千问模型共同开发文旅智能体“AI G.O”,旨在提升全球客户的度假全流程体验 [6] - 在金融服务领域,复星葡萄牙保险依托AI应用全面提升业务全流程效率并提高数据准确性,车险自动理赔率从2023年末的48%提升至66% [7] 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与ESG实践 - 在抗击全球疟疾方面,公司将青蒿素研发成为中国001号(青蒿琥酯)、002号(注射用青蒿琥酯)创新药,截至2025年6月底,已累计向全球供应超过4.2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计救治全球超8400万重症疟疾患者 [8] - 2023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Argesun获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成为首个通过该预认证的一步配制青蒿琥酯注射剂,极大提升了临床使用的便利性 [8][9] - 在中国乡村,公司于2017年发起乡村医生项目,经过8年发展,该项目已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78个县,守护着2.5万名村医,惠及300万户农村家庭、超1600万农村人口 [9] - 今年9月,公司推出AI村医助手(1.0),依托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打造,将《乡村医生诊疗口袋书》转化为数字数据库,以高效辅助村医日常工作 [9] - 公司MSCI ESG评级保持为AA,连续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在中国企业中名列最佳1%,富时罗素ESG评分也持续领先全球同业 [9]
复星参与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 汪群斌:以创新驱动全球价值创造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30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参会嘉宾约500位 [1]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 - 公司定位为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将全球化视野与本地化深耕相结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3] - 公司认为全球化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与价值链整合能力,作为最早出海的中国民营企业之一,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深耕 [5] - 创新被视为价值创造的源动力,是公司出海最重要的锚 [7] 医药领域创新与成果 - 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已在中国、欧盟、英国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惠及全球逾11万名患者 [3][4] - H药是首个且目前唯一在欧盟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其胃癌围手术期III期临床研究于10月9日达到主要终点,支持提前申报上市 [4] - 靶向PD-L1的抗体偶联药物HLX43正在中、美、日、澳等国家开展临床研究,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药物获批,有潜力成为高效、安全的广谱抗癌药 [5] - 自研靶向药物复迈宁获批两项罕见病适应症,填补了相关罕见病肿瘤领域的治疗空白 [5] - 公司旗下生物药创新产品已触达近6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超85万患者,其中乳腺癌治疗核心产品汉曲优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5] 全球研发与业务发展 - 公司打造了领先的小分子创新药平台、大分子技术平台、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前瞻布局核药技术平台 [6] - 专注于大分子的复宏汉霖已在全球完成800余项药政注册申请,并获得600余项批准 [6] - 在全球BD方面,公司与Abbott、Dr. Reddy's等通过战略合作加速拓展全球主要市场,复宏汉霖今年上半年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 [6] - 今年8月,公司两款自研的小分子抑制剂连续实现对外授权 [6] 文旅与金融服务创新 - 在文旅消费领域,复星旅文Club Med持续深化AI数字化升级,G.M Copilot对话助手提供7x24小时个性化服务,已覆盖全球12个国家市场 [6] - 今年8月,复星旅文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合作,基于通义千问模型共同开发文旅智能体“AI G.O” [6] - 在金融服务领域,复星葡萄牙保险依托AI应用提升业务效率,车险自动理赔率从2023年末的48%提升至66% [7] 企业社会责任与ESG实践 - 公司将青蒿素研发成为中国001号和002号创新药,截至2025年6月底,已累计向全球供应超过4.2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计救治全球超8400万重症疟疾患者 [8] - 2023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Argesun获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成为首个通过该预认证的一步配制青蒿琥酯注射剂,提升了临床使用便利性 [8][9] - 在中国乡村,公司于2017年发起乡村医生项目,目前已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78个县,守护2.5万名村医,惠及300万户农村家庭、超1600万农村人口 [9] - 今年9月,公司推出AI村医助手(1.0),依托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打造,以辅助村医日常工作 [9] - 公司MSCI ESG评级保持为AA,连续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在中国企业中名列最佳1%,富时罗素ESG评分持续领先全球同业 [9]
对话凯文·凯利:中国将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06
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他表示,自己是中国的支持者,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可 持续发展和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为世界展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也有可能成为首个AI优先 的国家,真正将AI融入司法体系、金融体系等领域。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会议期间,新浪财经对话 了《2049》作者、科技预言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 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除此之外,他还能提到中国的另一个角色:引领全球全球化进程。通过资助、支持和推动全球化相关事 务,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助力人类迈向行星文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完全有能力成为推动全球化发 展的领导者。 ...
申万宏源:维持上美股份(02145)“买入”评级 公司战略落地成效持续显现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4:53
公司战略与长期优势 - 多品牌协同、渠道优化、研发加码构筑长期优势,战略落地成效持续显现 [1] - 研发加码同时聚焦核心赛道,进行渠道结构升级、品类多元拓展、新品牌精准卡位 [1] - 受益于国货崛起与性价比消费趋势,在中高端与细分赛道打开增量 [1] - 执行“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长期增长蓝图清晰,目标打造千亿级国际美妆集团 [5] 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 韩束官宣王嘉尔为全球形象代言人,借助其全球粉丝基础和高端形象背书进行品牌升维和国际化铺垫 [2] - 提前签约明星丁禹兮、田栩宁等,官宣田栩宁首日带货达五六千万元,显示粉丝强劲购买力 [2] - 双十一大促策略稳健,重点联动李佳琦直播间,主推X肽高端系列与韩束彩妆红运系列 [3] - X肽借王嘉尔背书强化高端属性,红运系列以“红运”概念贴合双十一至春节场景,有望推动彩妆板块突破 [3] 运营能力与竞争壁垒 - 品牌沉淀深厚,经历“大屏曝光时代”,用户营销覆盖度广,消费者心智深厚 [4] - 组织响应快速,实行“顶流顶配”策略,高管层面“高激励+充分授权+事业梦想”,可实时应对线上销售平台规则变化 [4] - 销售体量位居国内化妆品集团前列,谈判能力强,凭借强科研背书等优势优先获取达人资源 [4] - 供应链实现纵向一体化,3-4个月即可推出新品,通过包材通用控制成本及规模化优势维持高毛利水平 [4] 财务表现与增长前景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49亿元、14.96亿元、18.06亿元,对应市盈率为32倍、25倍、21倍 [1] - 韩束品牌2025年上半年线上GMV达45亿元,抖音平台破亿商品数量翻倍至6个,次抛精华、男士护肤套盒等新品销售额破亿 [5] - 2025年推出的三大新品牌(聚光白、Nan Beauty、面包超人)上市以来数据表现良好,后续计划孵化柯南、初音未来等IP品牌 [5] - 全球化首站落子东南亚,已投资3亿元建厂,未来计划拓展北美、欧洲市场,支撑2030年三百亿营收目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