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
搜索文档
“融”出幸福味,长株潭一体化加速提质
长沙晚报· 2025-07-25 10:10
产业协同 - 长株潭地区一季度生产总值突破5385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9.6%,长沙以3712.38亿元体量稳居主引擎地位 [3] - 湘江科学城76个政府投资项目加速推进,湘江科学中心封顶(2026年建成),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今秋开学,白庭路、科创大道等融城干道及湖南钢铁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同步建设 [3] - 三市形成错位竞争格局:长沙主攻工程机械与电子信息,株洲深耕航空动力与轨道交通,湘潭聚焦先进材料,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集群跻身国家级,工程机械与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3] - 雨韶、雨华飞地园区加速建设,渌口(长沙)飞地孵化器组建,龙头企业与高校联合发布100项科研成果 [3]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上"长株潭造"智能装备引全球客商关注,三市首次以都市圈整体形象赴深招商,深化"研发在长沙、配套在株潭"等模式 [4] 交通网络 - 长沙地铁1号线北延一期通车,4号线北延线施工中,长浏快线提速,长浏、长宁、长株3条磁浮城际快线推进,将形成全国首个"磁浮都市圈" [6] - 新韶山南路通车,白庭路、科创大道施工加速,暮坪湘江特大桥合龙,连接长沙南部与大王山片区 [7] - 虞公港完成万吨级船舶靠泊,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上半年完成年度投资54.8%,建成后破解枯水期瓶颈,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连续4年保持千列规模 [7] 生态与文旅 - 天心区南托街道东窑港理想村通过生态修复转型为集民宿、研学、市集于一体的微度假综合体,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8] - 绿心保护条例落地,国家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创建中,长沙奥体中心、跳马片区绿道二期等项目开工,湖湘绿厅、三市峰等项目前期推进 [9] 民生服务 - 长沙品牌中小学校托管株潭14所学校,湖南师范大学竹埠港实验中学为合作共建案例 [10] - 三市16家三甲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级以上医院"一卡通",200项高频政务服务"跨域通办",288种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10]
康佳易主华润 半导体业务整合成最大看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7:07
股权变更 - 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所持康佳集团全部A股及B股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国华润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华侨城彻底退出[2] - 华润系通过磐石润创和合贸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康佳30%股权,其中磐石润创持有21.76% A股,合贸持有8.24% B股[2][3]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华侨城集团变更为中国华润,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亿元至5.0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大幅收窄[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5亿元至11.0亿元,与上年同期11.03亿元亏损额几乎持平[4] - 净利润减亏主要得益于4.5亿至7.0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包括股权会计核算方式变更及金融资产处置等项目[4] 业务现状 - 消费电子业务持续亏损,主因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结构不匹配国补政策及库存清理损失毛利[5] - 半导体业务处于产业化初期,虽技术研发有突破但未形成规模化效益化产出,整体经营亏损[5] - 公司整体有息负债较高,财务成本负担较重[5] 华润入主后的挑战与机遇 - 华润微电子拥有完整半导体产业链,与康佳光电半导体、存储业务存在产业协同潜力[7] - 康佳当前面临内部治理和战略聚焦问题,需明确业务调整方向与资源分配优先级[7] - 新管理团队尚未到位,业务梳理和改革路线图预计明年才能初见成效[7]
华侨城集团,彻底退出!昔日“彩电大王”易主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22:47
股权变更 - 康佳集团控股权由华侨城集团无偿划转至中国华润下属企业,华侨城彻底退出,华润系合计持股30%成为新控股股东 [1][3][4] - 股权划转自2025年4月29日首次披露,7月完成交割,其中磐石润创持有21.76% A股,合贸有限公司持有8.24% B股 [2][3][4]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市场认为此次划转带有产业整合意图 [5] 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3.6亿至5.0亿元,较上年同期10.8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但扣非净利润亏损9.5亿至11.0亿元,与上年同期11.03亿元基本持平 [5][6] - 净利润减亏主要依赖4.5亿至7.0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武汉天源股权会计核算变更和金融资产处置等项目 [6] - 公司有息负债较高导致财务成本负担重,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7] 业务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持续亏损,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不及预期、产品结构与国补政策不匹配及库存清理损失毛利 [7] - 半导体业务虽取得技术突破但仍处产业化初期,未形成规模效益,整体经营亏损 [7] - 华润微电子完整半导体产业链或能与康佳光电半导体、存储业务形成协同,加速产业化进程 [9] 未来展望 - 华润接手后面临品牌底蕴与渠道优势同主业亏损、转型缓慢的双重挑战 [8] - 产业协同尤其是半导体业务整合被视为关键突破点,但需先解决内部治理和战略聚焦问题 [9] - 新管理团队尚未公布,业务全面梳理和改革路线图预计明年才能初见成效,短期内需稳住经营基本盘控制亏损 [9]
郑州航空港推出科创游 解码中原新引擎崛起密码
环球网· 2025-07-23 12:06
郑州比亚迪工厂参观活动 - 400多名新疆青少年师生参观郑州比亚迪工厂,学习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 [1] - 学生们观摩自动化生产线和前沿能源技术,对机械手臂等现代化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 [1] 郑州航空港科创游径 - 科创游径由郑州航空港区丝路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专业机构打造,聚焦科技创新与航空枢纽 [3] - 游径展示港区从"交通枢纽"向"经济引擎"的转型,以及从"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的跨越 [3] - 中原信创谷展示中心以龙芯CPU技术体系为核心,呈现全栈信创产业链 [3] - 龙芯中科中原总部展示国产芯片自主突破成果,实施"1+3"战略的本土化实践 [3] 比亚迪郑州工厂 - 比亚迪郑州工厂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7个月,体现"河南速度" [4] - 工厂拥有全球最长的7.69公里园区智能云巴线路,采用L级无人驾驶和AI动态调度技术 [4] - 总装车间55秒下线一台整车,自动化焊接率达97% [4] - 刀片电池与总装线高效协同,展现"中国效率" [4] 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 - 比亚迪芯片封装测试本地化应用于热门车型,"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适配龙芯CPU [5] - 筹建中的龙芯-比亚迪联合实验室推动国产芯片从"单点突破"向"系统主导"发展 [5] - 形成"根技术-应用-市场"的深度闭环,展现河南向"创新型经济强省"转型 [5] 郑州机场北货运区 - 北货运区采用无人叉车和数字化仓储技术 [5] - 实现高效精准的"空空中转"智能调度 [5] - 拥有密集覆盖亚欧美"三洲"的国际货运航线 [5] 科创游径价值 - 科创游径面向潜在投资者、企业考察团等群体,提供多种考察方案 [5] - 展示从芯片到整车、从实验室到全球物流网络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5] - 展现港区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临空经济等领域的集群优势 [5]
一汽解放与特来电深化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7-22 21:22
战略合作 - 一汽解放与特来电新能源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共同致力于新能源生态共建及产业协同 [1] - 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充电网络全球化布局 [1] 行业影响 - 加速推动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1]
清仓!盛航股份1.8亿元出售原实控人关联公司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22:51
公司股权变动 - 盛航股份拟将所持联营企业安德福48.55%股权全部转让,交易总对价为1.84亿元 [1] - 股权受让方为江苏天晏(28.55%)、玥加科技(10%)和业阳供应链(10%),其中业阳供应链为安德福现有股东刘鑫控制的企业 [1] - 交易完成后,刘鑫及相关方对安德福的持股比例将升至15% [1] 标的公司财务及经营情况 - 安德福2024年营收1.80亿元,净利润1522.91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5703.34万元,净利润亏损130.43万元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安德福资产总额8.16亿元,净资产4.34亿元,应收账款3.25亿元 [3] - 安德福能源实缴注册资本3.08亿元,资产12亿元,拥有危化品运输车辆352台,年运输规模约80万吨 [2] 公司战略与管理层调整 - 盛航股份新管理团队持续清理前实控人相关资产,此次股权转让被视为与前实控人李桃元的进一步切割 [4] - 2025年2月,公司9名董监高人员辞职,由新实控人万达控股提名的团队接任 [5] - 公司表示将借助万达控股的品牌影响力,加强山东及周边区域市场开拓,探索产业协同路径 [5] 标的公司业务发展 - 安德福能源规划的南京49000立方米低温液氨储罐项目已于2024年10月开工,占地168亩,总投资7亿元 [2] - 未来将推进辽宁、山东、福建、广西等地的罐区建设 [2]
华润接盘康佳完成股权转让,正式派驻人选尚未明确
第一财经· 2025-07-21 21:09
股权转让完成 - 华润旗下子公司磐石润创和合贸公司完成受让华侨城所持康佳全部股权 转让于7月21日全部完成 [3][4] - 磐石润创持有康佳52402.2432万股A股股份 占总股本21.76% 合贸公司持有8.24%股权 华润间接共持股30% [4] - 康佳控股股东变更为磐石润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华润 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3] 华润入主影响 - 华润成为大股东后将缓解康佳资金和信用压力 [1][3] - 华润半导体业务有望协同康佳电视和MLED业务发展 地产业务及营销网络也将提供助力 [5] - 华润正式派驻康佳人选尚未明确 业务显著变化预计需等到明年 [3][5] 公司经营现状 - 康佳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亏3.6亿-5亿元 主因消费电子业务竞争加剧及新品上市进度滞后 [5] - 半导体业务仍处产业化初期 未实现规模化效益 处于亏损状态 [5] - 公司有息负债较高 财务成本负担重 并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5] 市场反应 - 股权转让完成当日 康佳股价微涨0.4%至5.04元/股 [6]
长三角“协奏曲”更加响亮
经济日报· 2025-07-19 05:58
区域协同联动 - 苏州吴江片区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后,推进土地管理、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重点改革,首创"跨域通办·云综窗",实现购房"零门槛"和异地医保刷卡免备案 [2] - 南京北站建设进展顺利,主站房万余根桩基已完成,将成为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推动"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 [2][3] - 南京都市圈内每日从安徽马鞍山东站来往南京的客流约1.2万人次,宁马高速公路往返车辆约2万辆次 [3] 产业协作互补 - 江苏栋澄科技从上海迁移至南京浦口区,涉税事项迁移办理用时不到24小时,企业权益和资质可跨区域承继 [4] - 浙江华睿生物技术在安徽滁州建立万吨级生产基地,享受与苏州工业园区同等服务,获得税收减免和业务拓展支持 [4] - 中新苏滁高新区2024年新签约亿元项目38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达80%,累计引进工业项目超300个 [4] 科技创新协同 - 苏州牵头成立集成电路、智能驾驶、激光等产业联盟,1000多家企业加入相关联盟 [5][6] - 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协同格局:上海优势在芯片设计,苏州强于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无锡擅长半导体材料和设备 [6] - 长三角已设立12家创新联合体,构建15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络,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等平台建设 [6] 民生便利共享 - 长三角20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78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用",年减少群众跑腿2.3亿人次 [8] - 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升级为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两省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15分钟可办结社保等手续 [7] - 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累计使用超5000万人次 [8] 生态共保联治 - 太浦河推行联合河湖长制,建立五大联合机制,年均水质连续6年稳定达Ⅱ类,主要污染物指标下降18%-54% [9][10] - 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实现跨区域污染精准预报和联防联控,共享信息和数据 [10][11] - 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新体系持续构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1]
文投控股: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20:20
业绩预告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0万元至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500万元至0万元[1]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572,741.51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9,536,232.39元[1]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10元[2] 业绩预盈原因 - 影院业务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多业态运营模式提升非票房收入占比,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叠加电影票房市场增长强劲,实现扭亏为盈[2] - 游戏业务加速新游戏产品立项与研发投入,强化发行能力和渠道优势,但受存量游戏产品生命周期影响,收入同比下滑[2] - 创新业务开展短剧、赛事活动、文艺演出、会展服务等业态专项考察,并与北青传媒联合主办KOD 2025全球街舞大赛总决赛[2] - 未来将通过整合场景、技术与IP资源,探索新业态发展模式[2] 其他事项 - 本期业绩预告数据为初步测算,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2] - 具体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3]
百亿煤炭巨头入局,前陕西首富李黑记的商业帝国迎来“接盘人”
36氪· 2025-07-14 08:43
东岭集团发展历程 - 东岭集团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联盟综合服务部",涵盖黑白铁加工、木材加工、车辆修理等项目 [2] - 1994年正式组建东岭集团,收入突破亿元大关,通过并购当地亏损国企快速扩张 [3] - 1999年起实施股份制改造,成长为集钢铁、有色锌冶炼、煤炭开采、矿产能源、商业贸易、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多元化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集团 [3] - 2011年创始人李黑记以45亿身价成为陕西省首富 [4] - 2017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2018年净利润增长38.14%至15.9亿元 [4] 东岭集团业务布局 - 钢铁与有色金属业务为支柱产业,建成陕西略阳钢铁公司(年产能130万吨)和凤翔冶炼厂(主营铅锌冶炼) [3] - 2000年至2009年间对十余家国企累计投资超过50亿元,完成大宗商品全产业布局 [3] - 2023年营收达1257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205名,资产总额近400亿元,员工约1.8万人 [2] 东岭集团经营危机 - 2019年营收增至1260.28亿元,但净利润从2018年的15.9亿元腰斩至7.66亿元 [5] - 2020年、2021年净利润进一步下跌至5.36亿元、3.89亿元 [6] - 2024年因流动性危机申请破产重整,旗下资产被司法拍卖 [2] 接班与转型挑战 - 2019年起李黑记之子李磊担任副总裁,2021年起兼任总裁,推动组织架构优化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6] - 市场传闻破产原因为李磊境外炒期货爆雷导致资金链断裂 [6] - 中国60%以上民企在二代接班后经营能力减弱 [7] 行业环境变化 - 2020年起疫情、新能源及绿色发展政策、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 [8] - 房地产、钢铁、金属冶炼、矿产能源等主业开始走下坡路 [8] - 2022年钢材与锌价双双下跌 [8] 重整进展与战略意义 - 彬县煤炭获得东岭集团等42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及宝鸡兴胜达公司重整投资权 [1] - 彬县煤炭资产总额306亿元,业务涉及煤炭、电力、煤化工、盐化工、商贸物流等领域 [10] - 重整后可整合东岭系产业链资源,如陕西永陇能源崔木煤矿(资源量3.7亿吨,年产360万吨) [11] - 预计重整后彬县煤炭年营收将突破千亿元,形成煤炭—钢铁—有色产业融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