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首创证券冲刺“A+H”上市;金岩高新再度递表港交所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00:20
乐摩物联二次递表港交所 - 公司于7月25日第二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此前2025年1月21日首次递表已失效 [1] - 公司是中国智能按摩服务赛道头部企业,旗下拥有"乐摩吧"品牌 [1] - 2022-2024年按交易额计算,公司在中国机器按摩服务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3.9%、37.3%和42.9%,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1] - 公司面临市场增长缓慢和业务模式单一等挑战 [1] 金岩高新再度申请港股上市 - 公司于7月25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国元国际和民银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是中国煤系高岭土行业头部企业,拥有从采矿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2]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精铸用莫来石材料生产商,市场份额达19.1% [2]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化解市场质疑并借助资本实现突破 [2] 胜软科技二次申请港股IPO - 公司于7月25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此前2025年1月23日首次申请已失效 [3] - 公司是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对象包括能源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和公共管理机构 [3] - 2023年6月曾申请A股上市但于2024年10月主动撤回 [3] - 公司需向投资者展示独特价值和增长潜力以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3] 首创证券筹划"H股"上市 - 公司董事会于7月25日通过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 [4] - 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4] - 公司已于2022年12月22日在A股上市,若H股上市成功将成为第14家"A+H"券商 [4] - 港股上市将帮助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并开展跨境业务 [4] 港股市场行情 - 7月25日恒生指数收报25388.35点,下跌1.09% [6] -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677.90点,下跌1.13% [6] - 国企指数收报9150.49点,下跌1.16% [6]
透视涂丨上市是涂料企业的“救命稻草”还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搜狐财经· 2025-07-27 22:12
行业整体表现 - 涂料行业上市企业普遍面临业绩下滑困境,2025年下行趋势加剧,多数企业处于生死存亡边缘[1] - 除三棵树外,渝三峡、金力泰、亚士创能、凯伦股份、飞鹿股份等曾经的行业优等生均陷入经营危机[1] - 最早一批上市涂料企业如渝三峡、西北化工、天津灯塔、武汉双虎多被资本甩卖,失去发展活力[3] 企业具体案例 - 渝三峡2024年营收仅3.504亿元,同比减少29.94%,倒退至2006-2007年水平,高管频繁变动沦为壳资源[5] - 金力泰2024年营收7.315亿元(同比-0.44%),归母净利润2091万元(同比+115.66%),但9年内更换7任董事长[9] - 亚士创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56亿-1.9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76亿-2.2亿元[11] - 飞鹿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526.97万元(同比-12.63%),31岁二代接班存不确定性[13] - 凯伦股份2024年巨亏5.39亿元,2025年Q1营收4.66亿元(同比-11.83%),净利润661.94万元(同比-15.89%)[15] - 科顺股份2020-2024年营收增长率从34.09%降至-14.04%,防水主业增长乏力[17] 上市利弊分析 - 上市可能加剧经营压力:公开披露要求带来增长压力,连续三年不增长面临退市风险[19] - 资本短期逐利性导致企业战略扭曲:多数企业上市后创始团队丧失进取心,套现行为频发[25] - 融资效用有限:恒兴股份从北交所转新三板上市,反映当前IPO难度大[21] - 非上市企业优势:华为案例显示不上市可避免资本市场短期行为干扰长期战略[23] 行业深层问题 - 资本运作负面影响:早期上市企业多沦为资本玩具,如双虎涂料13年更换8任董事长[7] - 战略目标错位:多数企业"为上市而上市",将IPO作为管理层面子工程而非发展手段[25] - 市场环境恶化:需求下降导致东方雨虹等头部企业也难以维持高速增长[7][17] 发展建议 - 警惕盲目上市:行业上市公司集体溃败为后来者敲响警钟[25] - 注重长期生存:活得久比一时活得好更重要,应优先考虑可持续经营[25] - 理性评估需求:上市应服务于实际发展需求而非跟风,警惕"雪上加霜"效应[17][23]
掏空利润37.9亿!与格力开撕10多年,27连败后他决定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01
公司财务与分红行为 - 公司在冲刺港股IPO前进行37.9亿元巨额分红,分红前账上现金51亿元,分红后仅剩29亿元,几乎分光前两年利润 [1][3][4] - 分红后公司资产负债率仍高达85%,现金流吃紧,36.52亿分红流入郑氏家族口袋(持股96.36%)[6][12] - 港股市场对IPO前分红限制较宽松,为创始家族兑现经营成果提供便利 [11] 公司治理结构 - 创始人郑坚江及家族成员合计持股96.36%,董事会由亲属组成,决策高度集中 [7][8] - 奥克斯空调是核心资产,其他两家上市公司(三星医疗、奥克斯国际)的营收利润总和不及该业务 [7] 行业竞争与经营困境 - 公司毛利率仅21%,远低于格力、美的等竞争对手,低价策略导致利润空间狭窄 [17] - 2024年主动降价10%仍未能阻止市场份额下滑,面临格力、美的低价子品牌和小米等新玩家的双重挤压 [15][17] - 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不足6亿元,仅为行业龙头十分之一,核心零部件依赖外购 [21] 品牌与法律风险 - 与格力的专利诉讼累计败诉27次,赔偿1.16亿元,并因虚假宣传受罚,品牌声誉受损 [18] - 海外业务90%依赖代工模式,自有品牌占比不足10%,利润微薄且品牌影响力有限 [23] 上市动机分析 - IPO募资计划用于研发、渠道扩张等,但上市前大额分红行为与募资用途形成矛盾 [4][25] - 公司面临技术短板、市场份额流失等多重压力,上市被视为"自救"手段 [25][2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88.3%降至2023年78.8%,但ROE同期从143.9%大幅降至83.3% [12]
文旅企业上市难度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7-26 16:11
企业上市定义 - 企业上市(IPO)是将公司股份通过股票形式出售给大众投资者 实现从"私有"到"公有"的转变 公司获得融资 投资者获得分红权[2] 上市平台 - 中国内地市场包含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科创板) 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创业板) 北京证券交易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新三板(适合初创企业但流动性低)[5] - 香港市场有主板和创业板 美国市场包含NYSE NASDAQ AMEX和粉单市场[5] - 伦敦 新加坡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交易量较大但较少成为中国企业选择[5] 上市门槛 - 主体资格要求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且股东/管理层稳定[6] - 财务指标对营收和利润有具体要求[6] - 要求合法合规 产权清晰 业务独立[6] - 不同交易所对股本和发行比例有不同要求[6] 文旅企业上市矛盾 - 上市要求连续盈利与独立业务 但盈利企业融资需求低[8] - 该要求更适合互联网/科技类企业 文旅企业核心资源(如景区)具有不可复制性[9] - 文旅行业资本市场与实业经营存在反向关系 资本市场看预期而实业需稳扎稳打[9] 文旅企业上市现状 - 自然资源类文旅企业上市难度极大 因重资产投入且利润低[11] - 目前符合上市要求的仅有宋城演艺(300144) 通过品牌输出模式在全国复制13个千古情项目[12] - 未上市但符合要求的包括乐园系列(方特/融创/华侨城)和演艺系列(王潮歌导演作品)[13][15] 单体景区上市可能性 - 需满足品牌顶尖和不盲目跨界扩张两个条件[20] - 黄山旅游(600054)模式可行 围绕核心景区做配套不跨界[16] - 西藏旅游(600749)因1.2万亿工程落地迎来发展机会[16] - 旅游城市文旅企业需通过业务划分实现轻资产上市 如曲江文旅(600706)模式[16] 行业总结 - 99.99%文旅景区相关企业无需将上市作为发展目标[20] - 已上市文旅企业无序扩张堵死了多数商业模式路径[20] - 资本市场繁荣需以实体经营出色为前提[21]
空调巨头奥克斯冲击IPO,去年突击分红38亿
搜狐财经· 2025-07-26 14:05
公司上市动态 - 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于7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郑坚江旗下已有两家上市公司:A股三星医疗(智能配用电和医疗服务)和港股奥克斯国际(物业管理) [3] - 此次上市若成功将显著提升郑坚江个人财富,其曾于2009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3] - 公司此前经历多次上市尝试:2016年新三板挂牌后2017年摘牌,2023年完成A股IPO辅导后转战港股 [18] 行业竞争格局 - 空调行业高度集中,上半年美的/格力/海尔零售量合计占比68.2%,零售额占比73.6% [4] - 奥克斯以7.1%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在中国2500元以下大众市场占比近30% [9] - 公司长期采取低价策略,2001年曾将40多款机型降价30%,1.5匹空调定价1880元(竞品约3000元)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维持在21%左右,显著低于格力/美的/海尔 [9] - 分业务毛利率:家用空调20-20.5%,中央空调27.5-28.9%,其他业务46.8-50.5% [10]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59亿元,归母净利润29.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5.18亿元 [11] - 2023年向股东派发股息37.94亿元,实控人郑坚江通过96.36%投票权获主要收益 [12] 历史纠纷事件 - 2019年格力举报奥克斯空调能效虚标,经查实后被宁波市监局罚款10万元 [6][7] - 2017-2023年间格力发起27起专利诉讼均胜诉,纠纷源于奥克斯2018年收购东芝压缩机专利后反诉格力 [8] 公司治理结构 - 管理层近年频繁变动:2020年总经理冷泠卸任由黄小伟接任,2024年再由忻宁接替 [18] - 董事会呈现家族化特征,郑坚江兄弟郑江和妻弟何锡万担任董事 [18]
润田创始人之妻自曝家丑被打脸,“准上市公司”实为小微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20:56
润田实业与黄安根关系 - 润田实业声明与黄安根及其配偶魏苗苗无任何股权或劳动关系[3][8] - 黄安根1994年创立润田饮用水品牌 2007年获软银赛富2亿元A轮融资[5] - 润田2008年完成股改并计划2009年IPO 后因市场环境搁浅[5] - 2014年润田饮料陷入债务危机 润田实业成立并完成承债式重组[5] - 2016年润田实业引入国资转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黄安根彻底出局[5] 黄安根关联企业现状 - 黄安根现存3家关联公司:汉朔建元生物科技 汉朔建元健康管理 秦沃食品[9] - 汉朔建元生物科技注册资本10亿元 实缴2100万元 黄安根持股20%[14] - 汉朔建元生物科技社保缴纳13人 旗下有3家子公司[14] - 秦沃食品与汉朔建元生物科技同注册地 但现场未见其招牌[10] - 汉朔建元健康管理注册地已由其他公司入驻 同层商户无印象[12] 企业运营与上市传闻 - 汉朔建元生物科技员工称不清楚上市计划 东莞工厂规模不明[12] - 魏苗苗担任汉朔建元健康管理法人及秦沃食品董事[17] - 润田旧公司债务问题未解决 黄安根仍为被执行人[5]
菊乐股份五度冲刺IPO:“痴迷”上市7年,掌舵者终圆梦北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7-24 18:41
上市历程与挑战 - 公司七年内五次冲击IPO,从深交所转战北交所,近期通过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并披露招股说明书 [1][3] - 四次深交所IPO失败原因包括材料不齐、内控问题(9577万元资金挪用)、审计失误等,更换保荐机构后仍未能成功 [4][5][6] - 北交所上市最大挑战在于创新性评价指标,2022-2024年研发费用仅630万、474.1万、514.9万,占比营收0.43%、0.30%、0.31% [3][10]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72亿、15.62亿、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1.72亿、1.96亿、2.32亿元,毛利率从29.60%提升至33.46% [11] - 2024年川内营收占比76.03%,东北三省(收购惠丰乳品)占比8.02%,电商渠道营收1.46亿元(同比增73.81%) [8][9][10] - 与行业龙头差距显著:伊利2024年营收1123.93亿元,蒙牛886.7亿元,新乳业2024年净利润5.36亿元 [11][12] 募资与扩张计划 - 募资额从2017年4.86亿元调增至2023年13.63亿元,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5.52亿元(缩水60%),其中5530.9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7][10][13] - 拟投入2.78亿元扩建温江生产基地,新增12万吨产能(当前产能25.44万吨,利用率84.49%),预计年均营收9.35亿元 [13] - 战略重点转向牦牛奶产品,注册3家子公司培育第二增长曲线,需资金支持技术转化和市场拓展 [10] 行业背景与竞争压力 - 乳制品行业需求增速放缓,2025年生鲜乳价格跌至3.07元/千克,但人均消费量仍低于国际水平 [7] -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伊利蒙牛等巨头挤压区域市场,公司自嘲"混得最差的牛奶牌子",全国化扩张受阻 [7][8] - 上市被视为突破区域壁垒的关键,同行新乳业上市后营收快速破百亿,强化公司IPO决心 [12]
申报新三板挂牌17月未过审!利润过亿的重数传媒三启上市进展仍缓
搜狐财经· 2025-07-24 02:37
公司概况 - 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重数传媒)是重庆地区独家IPTV集成播控服务运营商,依托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授权开展业务,提供跨平台、多终端视听内容服务 [3] - 公司过去几年IPTV业务收入占比超过总营收的90%,与贵州多彩新媒体(多彩新媒)业务高度相似,且两家公司董事会存在同一位独立董事 [3][8] - 2019-2023年公司净利润稳定超1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达5156.42万元 [11][32] 上市历程 - 2016年9月首次申报创业板IPO,2017年11月被证监会否决,主因业务独立性不足,与控股股东重庆广电存在同业竞争 [13][14] - 2020年12月二次申报创业板IPO,整改后仍因2022年创业板新规(研发投入与营收增速不达标)被迫撤回,2020-2022年研发投入仅174.99万/173.92万/382.6万,占营收比0.64%/0.64%/1.38% [7][17][18] - 2024年2月转道申报新三板(作为北交所上市跳板),但审核已超17个月(同期企业平均半年内完成),成为股转系统129家在审企业中审核最久的"钉子户" [10][11] 业务与合规问题 - 监管持续关注业务独立性:股转系统三轮问询均聚焦对重庆广电的依赖,包括版权采购占比、IPTV收入来源、人员混同等 [20][21] - 资质合规风险突出:首次IPO因缺乏《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被否,后续整改后仍被质疑超资质运营 [13][21] 财务异常操作 - 研发投入异常激增: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141%至922.51万元(最后4个月突击投入614万),2024年达1559.06万元,疑似为满足北交所创新指标(需三年研发占比超3%或年均投入超1000万) [25][26][27] - 巨额分红争议:2021-2023年累计分红近2.7亿元(占同期净利润80%),其中2023年单次分红2.46亿元,触及北交所"清仓式分红"红线(超净利润80%) [30][31][32] 行业对比 - 多彩新媒与重数传媒同为西南地区IPTV运营商,两者IPO均失败:多彩新媒2022年4月申报创业板,2023年3月过会但两年未进入注册环节后撤回 [8][9] - 行业共性困境:高度依赖单一IPTV业务(营收占比超90%),创新性与成长性不足导致难以满足A股上市标准 [3][8][18]
新材料型企业上市陪跑全攻略:100 件事按顺序做完就能过审,让你少花千万学费的实操手册!
搜狐财经· 2025-07-23 17:10
大家好,我是胡华成,智和岛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上市陪跑》这本书的作者。在上市陪跑这个领域,我算得上是最早入局的一批人。从开创这个赛道到制 定行业标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深耕上市陪跑服务。见过太多年营收一亿以上的新材料企业,本来发展势头正好,却在上市的路上栽了跟头,实在可惜。 新材料行业是个特殊的领域,技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市场壁垒也高。年营收过亿,说明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想通过上市实现跨越式发 展,绝非易事。今天,我就结合新材料企业的特点,把上市前必须做的 100 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这些都是我在陪跑众多企业过程中总结出的经 验,照着做,能让你们少走很多弯路。 为了提升认知,可以多参加针对新材料企业的上市培训,和已经上市的同行交流。比如去看看万华化学、宁德时代这些企业上市前后的变化,分析它们的成 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现成的教材,能让你少踩坑。最后,记得制定心理调适计划,遇到困难时,怎么调整心态,保证企业的研发和经营不受影 响。 咱们新材料企业上市,靠老板一个人肯定不行,得有专业的团队来执行。这 20 件事,就是教你怎么搭建适合新材料企业的上市团队。 先确定领导小组职责。领导小组一 ...
技源集团上市募5.4亿首日涨275% 对雅培是否存依赖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5:29
上市表现 - 技源集团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收盘价40.75元,涨幅274.54%,换手率80.75%,成交额13.72亿元,总市值163.00亿元 [1] - 发行价格为10.88元/股,发行数量5,00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54,410.88万元,净额47,981.82万元,较原计划少12,291.11万元 [3][4]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技源香港持股78.76%,发行后降至68.92% [1] - 实际控制人周京石、龙玲夫妇通过技源香港和技源咨询合计控制表决权从84.47%降至73.91% [2] - 周京石为美国国籍,龙玲为中国国籍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4,724.39万元、89,189.42万元、100,185.7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4,360.82万元、16,050.90万元、17,534.41万元 [5]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6,500.37万元(同比+16.59%),净利润4,280.80万元(同比+9.40%) [7][8] - 预计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6,000-62,000万元(同比+15.03%-27.36%),净利润10,200-11,200万元(同比+8.56%-19.20%) [9]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60,272.93万元用于4个项目:营养健康原料生产基地(20,628.68万元)、食品生产线扩建(14,730.50万元)、技术创新中心(9,913.7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5,000万元) [4] 客户情况 - 雅培集团是HMB业务主要客户,2022-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3.44%、17.38%、19.44%,占HMB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9.26%、64.69%、66.19% [10] 现金流状况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8,391.77万元、16,900.56万元、22,417.42万元 [6] - 2025年1-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6.29万元,同比减少80.8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