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

搜索文档
海事金融: 主动应变 以融兴产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20
全球海事服务市场 - 2030年全球海事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42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 [1] - 全球贸易格局调整、航运技术革新和环保要求变化推动海事金融领域深刻变革 [1] 天津海事金融发展 - 天津发布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动航运金融、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发展 [2] - 天津航运集聚总部型融资租赁企业达589家,租赁总资产规模1.65万亿元,占全国近20% [2] - 天津加快打造国家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政策红利叠加释放推动航运金融高质量发展 [2] 海事金融创新实践 - 天津东疆落地全国首单跨境人民币船舶租赁、首单碳中和绿色船舶租赁等创新业务 [3] - 天津推动"租赁+集成式"创新,链接船舶制造维修企业和船东公司,实现全链条融通发展 [3] - 天津探索"租赁+保险"模式,拓展"中国资本+中国制造"服务制造型企业出海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国际航运市场经历结构性变革,行业处于秩序重塑关键时期 [3] - 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兴起为中国船舶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新方向 [6] - 金融租赁行业需通过模式创新、规模引领和风险对冲三位一体发力占据竞争优势 [6] 企业战略与应对措施 - 金融租赁公司需深化产业协同,联合船厂、航运企业构建全链条生态 [6] - 聚焦绿色船舶、ING船舶等高价值领域,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租赁+碳交易"延伸服务 [6] - 从简单借贷租赁模式向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战略模式转变 [6]
康明斯在华50年:扎根、创新与共赢的外资典范
环球网· 2025-06-18 10:50
扎根中国发展历程 - 公司50年前以技术引进为起点进入中国市场,逐步发展为本土创新并实现全球技术输出[2][4] - 中国研发成果已实现全球应用,如2.5升轻卡发动机成功拓展至巴西、印度等市场[4] - 无锡涡轮增压技术中心开发的技术同步应用于全球市场[6] 创新驱动战略 - 传统能源领域专注提升产品性能而非参与主机厂内卷竞争,已布局燃油燃气全系列产品并规划国七升级[7][9] - 新能源领域第一代产品表现优异,电机应用于客车领域,电驱桥产品系统效率节能测试结果优异[9] - 2026年将发布下一代新能源产品包括电机、电控、电驱及多合一控制器等[11] - 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技术已有成功市场应用,具备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11] 业务模式与服务创新 - 19家数字化产品赋能中心库带来36%的零件增长[14] - 矿山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TCO解决方案,配备120名驻矿技师[12] - 推动后市场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14] 全球布局与未来规划 - 重庆大马力发动机厂实现平台引进和本地化,提升供应链灵活性[15] - 支持中国整车厂商在东南亚、欧洲等地的业务拓展[17] - 聚焦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战略助力"双碳"目标[15] - 将继续推进合作伙伴链合创新,提供更清洁高效的多元动力技术解决方案[17]
“芯”动测试 | 电路与半导体前沿技术论坛—厦门站
半导体芯闻· 2025-06-17 18:05
行业趋势 - 数字化和电气化是推动高科技发展的两大核心方向,数字化体现在AIGC、新能源汽车和人型机器人等领域,电气化则以三代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为代表,推动能源、交通和工业向低碳高效发展 [4] - 数字化和电气化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各行各业,同时也给工程师的产品设计和验证带来新的挑战 [4] 研讨会主题 - 研讨会将围绕数字化的核心高速串行传输和电气化的核心电源及半导体展开,旨在帮助工程师应对时代挑战 [4] - 会议日程包括电源完整性测试方案、电源管理芯片和三代半导体全流程测试方案、高速信号设计和测量、半导体物理参数表征和可靠性测试、热门高速总线测试方案以及电源测试工具等 [7] 会议详情 - 会议时间为2025年6月20日10:00-15:15,地点在厦门佰翔软件园酒店 [6] - 现场听众有机会参与抽奖活动 [6][8] 公司服务 - 公司提供专业的测量洞见信息,帮助提高绩效并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11] - 公司设计和制造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旨在突破复杂性壁垒,加快全局创新步伐,帮助各级工程师更便捷、快速和准确地实现技术进步 [11] - 提供1对1专属服务,可通过扫码添加工程师小助手获得 [12][13]
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与方向探讨 | 团体补充医疗险课题分报告(三)
新浪财经· 2025-06-17 08:54
医疗服务供给侧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2009年: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的形成 - 改革开放前公立医院收费低于成本,政府财政补贴负担沉重,导致医疗资源匮乏和服务能力不足 [2] - 1979年政策允许医院通过医疗服务创收,结余留用,初期缓解资源匮乏但导致药品耗材依赖加剧 [3] - 1992年政策推动公立医院市场化,加速以药补医模式,医药企业快速发展,医药代表达240万人 [4][5] - 1998-2009年医保体系初步建立,但覆盖面不足且保障水平有限,商业健康险保费增长10倍但体量小 [6] - 2009年医保基金支出占医疗费用30%,个人负担70%,商业健康险筹资占比稳定在5-7% [7][8] 2009—2017年:医保支付方博弈与商业健康险发展 - 2009年新医改提出公益性目标,但执行困难,公立医院仍依赖药品收入(2015年占比65%)[9][10] - 药品加成取消后耗材占比上升(2012年8.6%→2016年12.4%),技术劳务占比稳定21% [11][12] - 2015年政策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保覆盖率达100%,个人与医保支付比例达51%:49% [13][14][15] - 商业健康险保费占医疗费用比例2016年达17%,但赔付仅占4%,高端医疗市场崛起(如和睦家)[15][17][18] 2018年至今:医改剧变与精细化运营 -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推行DRG/DIP支付改革,2023年实现全国覆盖,促医疗机构成本控制 [20] - 药品耗材集采平均降价53%,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侧重技术劳务价值 [21][22] - 疫情加剧医院经营压力,推动线上医疗和精细化管理,商业健康险与高端医疗服务深度融合 [23][24][26] 商业健康保险与药械生产侧的协同发展 医药产业历史与市场变迁 - 中国医药市场2010-2020年复合增速7.8%,2020年占全球12%,但结构性过剩与创新不足并存 [31][33] - 外资药企市场份额从51.26%升至61.82%,贡献179个创新药(2018-2023年),聚焦肿瘤等领域 [35] - 集采和国谈政策累计节省9000亿元,但导致非医保药品市场收缩,部分外资药企退出 [36][37] 支付视角下的协同方向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9774亿元(同比+8.2%),但对医药市场支付占比仅3.3% [38][39] - 惠民保和百万医疗覆盖550种和441种药品,创新药支付从2019年30亿元增至2023年74亿元 [42] - 需构建2500亿元规模补充医保以降低新特药个人负担,推动创新药目录与数字化管理 [42][43] 高质量协同方向探讨 医疗服务侧:患者中心生态 - 建立集约化商保网络,整合公立/民营医疗资源,借助TPA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 [44][45] - 量化医疗质量评估体系(如并发症率、满意度等),结合DRG支付优化资源分配 [46] - 全流程控费:按病种/人头付费,健康管理预防,绩效激励与临床指南审核 [47][48][49] 药械生产侧:准入与研发协同 - 多元支付模式包括价格谈判、风险共担、按效果付费和药品福利折扣 [53][54] - 利用健康险医疗数据支持药械研发,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并加速患者招募 [55][56] - 供应链合作:直采降本、物流网络建设、院外处方流转与智能库存管理 [57][58][59]
CGI乡村振兴 | 田野对谈之对话吕德文(下):乡愁成为精神寄托
中金点睛· 2025-06-17 08:06
乡村振兴研究背景 - 中金研究院作为新型智库,专注于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交流,并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建议 [1] - 五年来实地调研覆盖21省58县149个乡镇300多个村庄,推出《田野对谈》节目,邀请三农专家深入探讨乡村振兴问题 [2] - 本期节目与武汉大学吕德文教授对谈,其深耕乡土社会研究20余年,走访上百个村庄 [3] 农村金融化影响 - 金融化加速农民进城,使更多家庭享受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但也导致农村家庭出现半城市化状态 [5] 乡村数字化变革 - 数字化对乡村影响显著但未形成结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数字化和销售渠道改变 [6] - 数字治理通过村民群等方式实现,未来村庄概念可能模糊化 [6] - 数字化生活渗透强,抖音快手等平台成为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主要使用平台,乡村风俗内容成为其精神生活重要来源 [6] 乡愁社会意义演变 - 乡愁从精英专属扩展为全社会现象,十四亿人普遍存在乡愁 [7] - 数字平台使乡愁成为精神依托,对维持乡村秩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构成深层文化基础和价值理念 [7]
探访卫龙美味第七代智能工厂 AI、光伏与区块链如何重塑“辣味价值链”?
证券日报· 2025-06-17 00:40
公司战略升级 - 卫龙美味通过第七代智能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融合AI视觉分选、区块链溯源、光伏发电等技术重塑辣味休闲食品价值链[2][3] - 工厂采用"黑灯生产""零碳实验"与"柔性智造"模式,光伏发电覆盖30%电力需求,魔芋渣回收制成有机肥实现循环经济[3] - 第七代魔芋设备自动化升级使工序人员减少1/3,切花机效能提升2倍,冷冻时间缩短80%,包装机时速提高1倍[3] 财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2024年公司营收62.66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蔬菜制品(魔芋爽为核心)营收33.71亿元占比53.8%,增速达59.1%[4] - 调味面制品营收26.67亿元占比42.6%,较2023年52.3%的占比显著下降,显示产品结构向健康化转型[4] 魔芋品类发展 - 魔芋制品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中国魔芋制品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28%远超行业水平[5][6] - 魔芋膳食纤维含量是燕麦3倍、热量仅苹果1/3,产品从解馋零食升级为功能食品,如酸辣火锅味素毛肚和登山能量包[6] - 东吴证券预测魔芋品类有望达到辣条200亿元规模体量,公司掌握魔芋精粉提取核心技术形成供应链壁垒[4][6] 行业趋势与渠道拓展 - 健康消费浪潮下公司精准卡位健康化与场景化趋势,被分析师视为中式零食爆款打造标杆[6] - 2024年计划推出魔芋新品及发力海带品类,同步拓展零食量贩、兴趣电商、会员商超等新兴渠道[6]
弘正储能创始人、董事长封安华:找准储能行业差异化突围之道
中国能源网· 2025-06-16 11:04
储能行业发展机遇 - 储能行业正经历从功能化设备向智慧化平台跃迁的技术变革,数字化能力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3][4] - "136号文"政策推动储能行业进入市场驱动新阶段,电力现货市场与虚拟电厂机制成熟将带来工商业储能认知拐点[3] - 行业终极形态将是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的深度融合,需与电网深度交互实现电力系统调节价值[3] 弘正储能战略定位 - 选择差异化路径深耕工商业储能赛道,避开与头部企业在大型储能市场的资金资源竞争[2] - 聚焦项目分散、定制化要求高的工商业场景,以灵活性和数字化服务能力构建护城河[2] - 战略定力获市场验证,2025年3月以价格策略实现两天内斩获近3亿元订单[5] 数字化技术布局 - 研发投入占比超50%,超半数人员专注研发创新,形成AI算法、智能运维、电池安全诊断三大数字化产品体系[4] - 电力交易决策智能体实现电价精准预测与动态策略优化,新一代COSMOS 2.0平台融合智能运维与精准调控[4] - 构建"云边端协同+AI决策中枢"的"储无忧"产品,覆盖峰谷价差/辅助服务/电力现货/虚拟电厂等多维收益场景[5] 全球化战略实施 - 从泛全球化转向区域深耕,选择欧洲国家作为出海起点,在捷克和东欧探索本地化合作与联合品牌模式[6] - 依托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输出系统解决方案,而非单纯硬件供应[6][7] - 强调需具备对新能源发电、电网、用户及场景的系统性理解能力[6] 行业竞争逻辑 - 硬件趋同化背景下,软件与策略敏捷迭代能力成为价值创造新高地[5] - 工商业储能需打通硬件/软件/算法交易平台全系统,通过定制化方案创造客户价值[2] - 行业"两头卷"现状下,企业需回归市场化竞争本源,强化产品能力与服务黏性[2]
看金盘科技从海南到全球的智造征程——“数字化+人工智能”驱动智造未来
海南日报· 2025-06-16 08:59
公司概况 - 金盘科技成立于1997年,从传统电力设备企业转型为创新型、科技型、数字化企业 [1] - 公司在全球建立生产基地,覆盖墨西哥、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产品辐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主要产品获得美国UL、荷兰KEMA等国际权威认证 [1] 主营业务与业绩 - 主营业务为变压器系列、成套系列、储能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稳步增长,数据中心、风能等领域销售收入增长明显 [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成套系列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3.25% [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56亿元,拥有有效专利284项、软件著作权73项、商标37项 [2] - 完成《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的20.6MVA机舱内置干式变压器》等项目,被认定为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项目 [2] - 2025年计划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矩阵丰富 [3] 智能制造战略 - 2024年成立金盘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 [1][3] - 探索AI技术与数字化制造平台深度融合,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 [3] - 重点发展智能焊接、智能搬运和智能协作机器人细分领域 [3] - 采用"数字基座+智能装备"双轮驱动模式,推动行业智能制造转型 [3]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全球精准市场布局+高附加值产品+高效生产运营体系"三维驱动模型 [4] - 建立"技术+服务"深度绑定模式,挖掘AI与能源领域高潜力客户 [4] - 目标实现国内外市场双增长 [4]
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
经济日报· 2025-06-16 06:02
多家银行不久前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银行纷纷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加力提升银行贷款服务小 微企业融资的质效。 银行提升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精准支持,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有利于激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 动能,使其迸发更多活力。立足当前普惠金融发展阶段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要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服 务提供商的数字化,加强政银企衔接,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量和可得性。 推进服务商数字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银行 需积极寻求科技赋能,破解这一问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能够突破信息边界,助 力银行在评估企业信用时,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企业数据,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小微 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例如,依托集成行业数据的"产业大脑",银行可以直接抓取核心企业数据,掌 握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经营状况,全面评估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线上无感授信。还可通过数字 化降低金融服务商运营成本,使小微企业受益。 小微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难以提供合规足值的抵质押物,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财务信息不健 全,银行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对其信任度较低, ...
刘宁到新乡长垣市调研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
河南日报· 2025-06-15 18:42
调研中,刘宁听取长垣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 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产业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 面振兴,扎实开展我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查改"系列专项行动,保持经济运行良好态势,确保实现"双过半"。 省领导陈星参加。(记者 刘婵 张笑闻/文 董亮/图) 责任编辑: 杨露露 近年来,长垣市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了起重装备、医疗器械等主导产业。在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刘宁详细询问技术创 新、应用场景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刘宁说,要强化企 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技术,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全链条应用,持续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探索独具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 式。刘宁还来到驼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察看产品研发、市场运行等情况,希望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打通企业、医院、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