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
搜索文档
特朗普对华政策为何软硬兼施?北大教授:风险与机会并存
南方都市报· 2025-07-05 17:12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分析 - 特朗普政府采取加征关税等强硬措施,如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曾提高到145%,同时释放友善信号,如邀请中国国家领导人参加就职典礼 [1][2] - 加征关税的目的并非脱钩,而是通过极限施压取得对华经贸谈判主动权,迫使中国在关键议题让步 [1][2] - 特朗普奉行利益驱动外交,将国际交往视为交易性谈判,认为问题可通过谈判和施压解决 [3] 加征关税的意图与影响 - 中美贸易规模庞大、结构互补,加征关税旨在通过极限施压取得谈判主动权 [2] - 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政策,通过提高关税增加财政收入并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 [2] - 打压其他国家并非目的,更多是关联伤害 [2] 中美经贸关系的新生态 - 关税战可能加速两国经贸和科技脱钩,冲突可能外溢到安全、人权等领域 [4] - 美国国内反华势力可能利用关税战制造麻烦,推动将关税战赋予反华目的 [4] - 两国经贸关系正形成新的相互制约生态,如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禁令,中国加快稀土出口审批 [4][5] 特朗普外交哲学与地缘政治考量 - 特朗普外交淡化意识形态,有助于中美务实合作 [5] - 随着中国崛起,特朗普意识到许多问题需中国合作,在对华敏感问题上保持谨慎 [3] - 美国政治生态高度集权,特朗普个人权威主义倾向影响政策决策 [3]
特朗普赚大了,“大而美”法案刚通过,就又有了三大动作!
搜狐财经· 2025-07-05 07:40
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计划从7月4日起分批次向各国发出通知,每次涉及十个国家,关税税率将高达20-50%,显著高于4月2日的水平 [4] - 4月2日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例如印度26%、韩国25%、印尼32%、欧盟20%、日本24% [4] - 美国财长表示约100个国家将面临10%的"对等关税",并可能在9日宽限期届满前公布一系列贸易协议 [4] 旅游业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指示内政部研究提高外国游客进入美国国家公园的票价,预计带来9000万美元额外收入 [7] - 白宫声称提高外国游客门票价格是常见做法,额外收入将用于国家公园维护项目 [7] 美联储 - 特朗普政府提前启动美联储主席继任者选拔工作,计划在秋季选出鲍威尔的继任者 [7] - 美国财长提到如果美联储7月不降息,9月可能会有更大规模的降息 [7] 经济法案 - "大而美"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减税4万亿美元,同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 [2] - 该法案延续并升级了特朗普首任期减税政策,并对拜登政府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 [2]
特朗普下令:“对外国游客涨价”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1:58
特朗普政府国家公园政策调整 - 签署行政令要求内政部研究提高外国游客国家公园票价 确保美国居民优先权 [1] - 提高外国游客门票价格被描述为全球国家公园普遍政策 [1] - 从外国游客增收费用预计为国家公园维护项目筹集数亿美元资金 [1] 预算与经费调整措施 - 2026财年政府预算草案计划削减国家公园管理局超过12亿美元拨款 [2] - 裁撤国家公园管理局约四分之一固定工作岗位及数千个临时岗位 [2] - 内政部授权对外国游客提高门票及服务价格 预计年增收9000万美元 [2] 政策动机与财务影响 - 行政令被宣称兑现"美国优先"政策承诺 [2] - 外国游客票价上调年收入9000万美元与预算削减的运营费用规模相当 [2]
加戏9小时难阻法案通过 “大而美”政治马戏再刷荒诞榜
央视新闻· 2025-07-04 07:47
法案通过 -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规模减税及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在国会众议院以218票支持、214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 [2] - 该法案此前于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 白宫表示特朗普将于4日签署使其生效 [2] - 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备受争议 两名共和党籍众议员投了反对票 [2] 政治博弈 - 民主党为拖延法案刷新演讲时长纪录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演讲持续8小时46分钟 [2] - 参议院民主党强制宣读长达940页的法案文本 耗时16小时 [6] - 两党在参议院展开"白板大战"和"马拉松式"修正案表决 最终以50-50平票后由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一票通过 [7] 政商冲突 - 企业家马斯克与特朗普因法案分歧爆发多轮骂战 马斯克批评法案"令人作呕"并威胁组建新政党 [3] - 特朗普威胁停止对马斯克企业的政府补贴与合同 并扬言可能将其驱逐出境 [4] - 路透社称这场纠纷发生在"全世界最有权的人"与"全世界最有钱的人"之间 [5] 经济影响 - 法案大幅削减对富人及企业征税 削减"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近3000亿美元资金 [8] - 无党派机构估计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增加约3.3万亿美元赤字 118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 [8] - 德国媒体评论称法案将加剧美国债务上限争议 可能引发美元贬值和全球金融风险 [9] 政治影响 - 法案通过将进一步激化美国两党对立 民主党或将其作为中期选举攻击工具 [10] -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指出法案体现"美国优先"思路 削减绿色能源补贴将冲击全球能源转型 [8] - 法案被认为将扩大美国贫富差距 并影响全球经济结构 [8][9]
加拿大服软了,30国瑟瑟发抖,早听了中方的劝,也不会有如今下场
搜狐财经· 2025-07-03 18:46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 - 加拿大财政部突然取消原定次日生效的数字服务税 以推进对美贸易谈判 [1] - 数字服务税原计划针对全球年收入超11亿加元且在加年收入超2000万加元的跨国科技企业 对其在线广告和用户数据交易征收3%税款 并追溯至2022年应税收入 [1] - 该税种若实施 预计五年内可为加拿大政府带来72亿加元收入 [3] 美加贸易关系 - 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美国 汽车产业占其出口额18% 其中78%销往美国 软木出口65%依赖美国市场 [1] - 特朗普威胁停止所有美加贸易谈判 并称数字服务税是对美国的"赤裸裸攻击" [1] - 加拿大为换取贸易谈判重启机会 在政策生效前几小时取消税收 被白宫视为"屈服" [1][3] 国际谈判格局 - 日本成为特朗普重点施压对象 被威胁征收25%汽车关税以换取大米贸易让步 [3] - 欧盟坚持数字监管法规不纳入谈判 但可能在其它领域妥协 [3] - 印度虽设"两条红线" 但对美立场软化 红线可能被突破 [3] - 中国在关税谈判中坚持原则立场 强调抵抗才能维护权益 [5] 数字服务税全球趋势 - 全球35国已开征类似税种 包括法国、英国、印度等 [5] - 印度对Netflix等企业征收18%税款 西班牙"谷歌税"已入库5亿欧元 [5] - 美国阻挠盟友征税政策 实质推行"美国优先"原则 [5] 政策影响与争议 - 加拿大国内批评政府违背竞选承诺 在主权问题上向美国低头 [5] - 特朗普"关税威胁"策略再次奏效 强化"美国优先"政策导向 [7] - 美加同意7月21日前达成新贸易协议 但加方弱势地位暴露 [7]
对内“大而美” 对外高关税 美国什么思路?美联储也受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41
税收及支出法案 - 美国参议院通过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法案 提交众议院审议 [1] - 参议院与众议院版本在债务上限方面相差1万亿美元 比例达25% [2] - 参议院版本对医疗补助削减力度超1.2万亿美元 涵盖医疗保健和食品券 [2] - 法案整体倾向于美国富人群体 对中低收入阶层不利 [3] - 预计法案将大幅推高联邦债务 因减税政策难以抵消国防等支出增加 [3] 美国经济政策思路 - 对内实施减税吸引外资 对外加征关税保护国内市场 [4] - 大幅削减绿色能源补贴 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 [4] - 政策体现"美国优先"原则 不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外溢效应 [4]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暂不降息 [5] - 若非关税影响 美联储原计划2025年开始降息 [5]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通胀预测大幅上升 [5] - 鲍威尔态度出现微妙变化 不排除7月降息可能性 [6] - 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对美元利率形成压力 [6] - 鲍威尔表态反映其既要控制通胀 又面临多方压力的复杂立场 [7]
“对等关税”大限将至 对美国来说也是个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30
贸易谈判进展 - 特朗普政府给予主要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90天缓征期将于7月9日截止 [1] - 美日贸易谈判历经七轮磋商,核心的汽车关税问题仍无解,特朗普威胁可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30%或35%关税 [3] - 美韩谈判中,作为韩国对美第一大出口商品的汽车,其关税同样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4] - 美欧谈判可能在未来两周内达成一项无法完全满足任何一方目标的初步协议,但谈判破裂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4] - 加拿大为推进谈判,取消原定于6月30日生效的针对亚马逊、谷歌和Meta等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征收3%的数字服务税 [4][5] 美国经济影响 - 自2024年11月后,在“关税战”预期下,美国企业开始“抢进口”,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一直处于高位 [7] - 2024年前5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7] - 贸易逆差扩大让美国GDP数据表现不佳,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5% [7] - 若美国在7月9日强硬恢复对等关税,物价上涨、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将更快显现 [7] 行业与公司风险 - 日本汽车业因潜在的30%或35%关税面临严峻考验 [3] - 韩国汽车行业作为对美第一大出口商品面临关税障碍 [4] - 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如亚马逊、谷歌和Meta因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而避免被追溯至2022年收入的3%税款 [4][5] - 美国旅游业受累,外国游客因对特朗普贸易政策和言论担忧而取消赴美旅行计划 [5]
乌外长紧急召见美国大使求恢复武器供应,俄罗斯则“大赞”美国
金十数据· 2025-07-03 10:50
美国暂停对乌克兰军事援助 - 美国白宫突然停止向乌克兰运送多种高价值武器,包括数十枚PAC-3拦截弹、数十套"毒刺"防空系统、100多枚"地狱火"和AIM导弹以及250枚GMLRS弹药 [1][2][3] - 乌克兰召见美国大使馆高级外交官,抗议援助延迟,称这会鼓励俄罗斯的侵略行为 [1] - 美国国防部表示正在审查军事援助方式,以维护"美国优先"议程,并确保自身国防优先事项 [1][2] 乌克兰防御态势受冲击 - 乌克兰依赖这些武器进行防空和前线支援,暂停援助将使其民用基础设施暴露于攻击 [2] - 缺少"爱国者"导弹将导致俄罗斯导弹袭击成功率上升,增加平民伤亡 [3] - 缺少GMLRS导弹将限制乌克兰对作战纵深目标的打击能力 [3] 俄罗斯军事行动升级 - 俄罗斯近期发动了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轰炸 [2] - 俄罗斯现在一天内攻击乌克兰的无人机数量相当于一年前一个月的用量 [3] - 俄罗斯总统普京相信其军队可以继续推进,并以自去年11月以来最快速度进攻 [4] 国际反应与影响 - 克里姆林宫欢迎美国决定,称武器供应越少冲突结束越快 [3] - 欧洲和亚洲来源可能部分弥补武器减少,但短期内乌克兰军队将面临更大困难 [4] - 分析认为扣留援助不太可能促成特朗普期望的停火 [4]
美国正式关闭国际开发署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8
美国政府关闭USAID - 美国政府冻结并削减数十亿美元对外援助 强调"美国优先"战略 重创USAID运作 [1]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7月1日正式停止USAID运营 未来将优先考虑贸易和投资而非援助 [1] - USAID部分符合政策的项目将移交给国务院管理 [3] USAID历史与审查结果 - USAID成立于1961年 由肯尼迪总统设立 初衷是与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4] - 特朗普政府审查发现USAID数十年来执行数千个项目 支出超7150亿美元 [3] - 审查结果显示USAID工作"收效甚微" 受援地区发展目标很少实现 不稳定局势加剧 反美情绪增加 [3] 各方反应与专家分析 - 前总统奥巴马批评解散USAID是"巨大错误" 称"对许多人而言USAID就是美国" [3] - 专家指出美国关闭USAID是对"干涉性外交"的变形延续 从"用援助搞乱世界"转向"用贸易和投资搞乱世界" [1] - 专家认为此举间接承认美国衰落 战略重点转向投资和贸易依然围绕中国展开 [4] 新政策方向 - 新政策将支持有能力自助的国家 资源投入能产生乘数效应并催化私人企业和全球投资的领域 [3] - 鲁比奥声称新模式能让美国更好对抗中国"剥削性援助模式" 促进美国战略利益 [3] - 专家指出美国继续将贸易和投资武器化 服务于地缘政治竞争 [4]
美欧齐砍援助!乌克兰人道救援体系濒临停摆
金十数据· 2025-07-02 16:39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随着依赖美国资金的国际救援委员会(IRC)等组织陷入困境,以及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主要捐助国也 在削减人道援助以节省资金增加国防开支,乌克兰人道救援体系正濒临崩溃。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金的最大接受者。据 该机构现已关闭的网站显示,此后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26亿美元人道援助、50亿美元发展援助,并直接 向乌预算注资300亿美元,而这一切几乎已停止。特朗普今年1月下令冻结了USAID对外援助计划。 美国的支持曾用于支付教师和急救人员工资、帮助国内外流离失所的乌克兰人、排雷及支持当地媒体。 对乌援助的削减恰逢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中越来越偏向支持俄罗斯,这使得乌克兰比冲突初期以来任何时 候都更脆弱。 路透社采访了八家为乌克兰人提供从医疗救助到撤离等人道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它们详细描述了美国突 然撤资和其他国家削减资金造成的混乱:两家组织裁员,部分员工降薪,一家关闭基辅办公室,另一家 缩减在乌全境业务,所有组织都因资金放缓大幅缩编。 欧洲未能填补缺口 对这个小村庄的人们来说,失去援助难以想象——最近的医院在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