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智造
icon
搜索文档
布局全球的中国重汽,驶向世界的“中国智造”
新浪财经· 2025-07-24 17:17
市场表现与全球化布局 - 中国重汽重卡出口上半年突破7万辆,同比增长3%,出口营业收入达221亿元 [1] - 公司在全球重卡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每卖出5辆重卡就有2辆来自山东重工集团 [1] - 产品已覆盖东南亚、非洲、南美、澳大利亚等多个地区,应用于物流、矿业、工程等场景 [1][3]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全新一代动力系统采用场景化创新,汕德卡G7H燃气牵引车搭载潍柴WP16NG发动机,峰值扭矩达3400N·m [3] - 动力系统整合S-AMT集成式变速箱与MAN驱动桥,在干线物流、煤炭运输等场景表现突出 [3] - 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轻型汽车先锋官VEV版亮相广交会,展示自主可控技术 [5] - 针对不同地区开发定制化产品,如热带气候车型和大马力新能源矿卡 [5] 全球服务网络建设 - 已在全球建立28家KD组装工厂、246个服务网点和217个配件中心 [6] - 推行"亲人服务"标准,承诺5分钟响应、2小时到达、24小时解决问题 [6] - 在越南共建轻卡生产线,在非洲前置配件仓库至地级市,解决供应链难题 [6] - 培养国际化团队,首届外籍培训师训练营助力服务理念传播 [6] 品牌影响力与行业地位 - 连续20年蝉联中国重卡出口冠军 [8] - 上半年创下全球市占率新高 [8] - 产品从低价竞争转向技术驱动,正在定义行业标准 [3][5] - 通过本地化合作和技术转移,获得超越商业的价值认同 [6][8]
出口增长7.2%≠你的增长?小渔夫研判品牌出海两大发力点
全球贸易正经历"冰火两重天":世界贸易组织预警全球经济前景恶化,关税上调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贸易造成巨大压 力。"越在低迷期,越要看到逆向机遇。"小渔夫联合创始人何孔在解读市场时指出。 第一个转型,是中国外贸产业的结构转型,成效非常显著。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从数 据中就可以看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再是主导地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正逐步完成。 (2)市场结构转型:从"单极依赖"到"多元突围" 全球贸易的"压力测试",实则为中国外贸企业品牌出海撕开了精准切口:当欧美市场陷入波动,"一带一路"沿线对中国高端制造、 绿色技术的需求却在暴增,中国商品的高品质与高性价比在全球是不可或缺的…… 小渔夫联合创始人何孔.ICEE广州跨博会观点分享 市场正如何孔的观点所料,中国上半年的出口数据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总态势。 一、上半年出口逆势增长 7月14日上午,海关总署公布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令人瞩目:202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而 出口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在重重压力之下,中国外贸展现出了 ...
天空之眼中国造!唯卓仕90mm镜头上阵 国产影视装备崛起正当时
唯卓仕 AF 90mm F3.5 DL 绝非简单的"能用"替代品。其采用 9 组 12 片的精密光学结构,有效抑制散射 和畸变,提供从中心到边缘的高锐度与高解析力,确保匹配悟 3 禅思 X9-8K 云台相机的超高分辨率需 求。170 克的极致轻量化设计,是材料科学、精密制造与空气动力学优化的成果,显著降低无人机负 载,提升飞行性能与安全(特别是保障全向避障灵敏度),这本身就是对航拍镜头设计极限的挑战与突 破。F3.5 光圈与大疆设备优异的双原生 ISO 和动态范围协同工作,确保复杂光线下的优异画质。这些 核心性能指标,无不体现唯卓仕扎实的光学功底与创新能力,为航拍镜头树立了新的性能标杆。 生态共赢,国产影视装备链日趋成熟 DL 卡口作为大疆打通天空(悟 3)与地面(如影 4D)的专业影像生态接口,其战略意义重大。唯卓仕 90mm DL 镜头的加入,不仅丰富了 DL 卡口镜头群的焦段覆盖(特别是关键的中长焦),实现了在建 筑测绘、风光摄影等场景更精准的透视控制,更以"一镜通吃"空地的兼容性,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灵 活性与效率提升。这标志着国产高端影视设备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完善和壮大。国产无人机平台、国产电 影机、 ...
华光国瓷:科技之光点亮千年窑火,文化之魂铸就时代名片
齐鲁晚报· 2025-07-23 18:57
科技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天然矿物骨质瓷,强度、白度、热稳定性三大指标超越国际标准,热稳定性达200℃(国际标准140℃)[3] - 实现无铅材质与抗菌功能双重突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100%[3] - 通过上千次试验将产品合格率从行业平均70%提升至97%,累计获千余项国家专利[3] 文化赋能 - 公司产品作为"国宴用瓷"亮相APEC峰会、上合青岛峰会,设计融合泰山祥云、海浪波纹等东方元素[4] - "千峰翠色"茶咖具以华青瓷为基,荷风茶器结合荷花浮雕与釉下彩工艺,风华凝香女神杯融入《芙蓉锦鸡图》美学[4] - 通过央视春晚生肖福礼瓷出圈,推动传统文化从高端场景向大众市场渗透[4][6] 品牌战略 - 实施"三个坚定不移"战略:品牌经营(IP联名、媒体矩阵)、自主创新(全流程质量管理)、文化融合(转型文化创意产业)[5] - 构建"产品+服务+文化体验"生态闭环,连续四年打造春晚生肖瓷爆款[6] 全球化布局 - 产品进入故宫博物院、英国皇室及G20峰会、迪拜世博会等国际场合,远销欧美、东南亚十余国[7] - 以无铅抗菌瓷、高温釉中彩等高附加值产品突破传统陶瓷出口瓶颈[7] 行业定位 - 公司提出"陶瓷是朝阳产业",通过"科技+文化"双引擎重新定义行业价值[3][7] - 以"华光标准"高于国标的品质要求,树立健康用瓷新标杆[5]
新华时评丨创新驱动,激发增长新动能——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创新性
新华社· 2025-07-23 13:03
中国制造业创新表现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1]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1] - 工业机器人上半年出口增长61.5% [3] 重大科技创新突破 -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 [1] - "嫦娥六号"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 [1] - 国产大飞机C919按国际适航标准实现商业飞行 [1] -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拥有最多百强科技创新集群 [1] 新质生产力与全球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DeepSeek)应用于沙特阿美数据中心提升运营效率 [2] - 移动支付技术在马来西亚推动旅游业便捷消费 [2] - 无人机技术助力南非、莫桑比克等国发展智慧农业 [2] -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新能源汽车制造等绿色技术突破降低全球清洁能源成本 [3] 绿色技术国际输出 - 札纳塔斯风电站、图尔古孙水电站等中国项目推动中亚绿色转型 [3]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转型 [3] - 雅万高铁提升东南亚交通连通性 [3] 全球创新合作生态 - 特斯拉、辉瑞等国际企业在中国布局创新业务 [4] - 2024年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达118个 [4] -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总数超70家 [4]
广东汕头 金融“玩转”产业跃升
金融时报· 2025-07-22 10:59
不仅如此,农业银行汕头分行还与开发建设中科智谷玩具产业园的中科智谷实业(广东)有限公司达成 合作,目前累计发放工业厂房按揭贷款32笔,累计金额超1.1亿元。 从80年代的家庭塑料小作坊,到园区集聚的"世界玩具工厂",从贴牌代工的"幕后"角色到品牌创造 的"台前"主角,澄海玩具产业用40多年的积淀,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玩具产业链。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是全球玩具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这里集聚6万多家玩具企业、30多万名玩具从业 者,包揽全球33%的玩具产能,每天推出超1000款新品,玩具品牌拥有量、IP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均列 全国第一。 农业银行汕头分行立足区域特色产业,以普惠贷款精准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力传统玩具制造 向"中国智造"跃升。截至目前,该行已为澄海127家玩具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方案,累计发放贷款超 过21亿元,支持澄海玩具产业实现"千亿蓝图"。在近日召开的澄海区玩具创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 玩具协会特别授予农业银行澄海支行"年度热心奉献奖"称号。 汕头市模乐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模乐玩具")主营变色龙等仿生塑胶玩具的制造和销售。"还 记得最难的时候,要买新的注塑机,需要更大的场地,但原场地 ...
广东外贸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新三样”产品出口增28.8%
第一财经· 2025-07-18 19:38
广东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总值4.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1] - 出口2.89万亿元,增长1.1%,进口1.66万亿元,增长9.5% [1] - 广东外贸占全国比重20.9%,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28% [1] - 广东外贸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 [1] 外贸企业结构 - 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13万家,增加7.6% [1][2] - 民营企业数量11万家,增加8.6%,进出口总值2.92万亿元,增长4.3%,占全省外贸总值64.2%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2万亿元,增长5.5% [2]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1.96万亿元,增长7.2%,占出口总值67.8% [2] - 电子元件出口2954亿元,增长17.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2154.1亿元,增长15.9% [2] - 高技术产品出口5054.3亿元,增长13.3%,机床出口增长18.7%,无人机出口增长29.2%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8.8%,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11.2% [2] 东莞玩具产业表现 - 东莞上半年玩具出口99.7亿元人民币,覆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 [3] - 东莞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和15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 [3] - 全球25%动漫衍生品、中国85%潮玩在东莞生产 [3] - 潮玩企业从代加工升级为参与品牌IP研发制造,从"卖商品"转向"卖创意"和"文化展示" [3][4] 进口产品结构变化 - 进口机电产品1.16万亿元,大幅增长19.3%,占进口总值70.1% [5] - 中央处理部件进口增长322.5%,航空器零部件增长27.5%,集成电路增长14.3% [5] - 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增加24.6%,铝矿砂及其精矿增加12.1%,未锻轧铜及铜材增加8.2% [5] - 航空航天装备进口增长63.8%,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增长31.5% [5] - 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47%,机床增长14.6%,轻工机械增长12.7% [5]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下顶住压力、保持动力、展现活力
央广网· 2025-07-18 11:12
外贸表现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 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高端装备增长超20% "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2]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新兴市场贡献增量 [2] 新能源汽车行业 - 300台上汽大通纯电物流车启运欧洲 为DHL欧洲地区采购量最大的中国品牌汽车 [1] - 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全球领先水平 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首屈一指 [1] - 企业针对国际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 如纯电动专属平台和场景优化开发 [1] 制造业创新与出口 - 江苏昆山企业出口4500多台定制化电动滑板车至荷兰 产品具备全地形适应性和70公里续航 [1][2] - 品尼高运动用品研发全地形滑板车 采用双联板前减震和真空全地形宽胎 满足海外消费者需求 [2] - 浙江美新化妆品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 1-5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全年产值目标1亿元 [3] 物流与通道建设 - 重庆开通首趟"东盟快班"回程班列 实现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 [3] - 重庆计划提速建设146个集疏运重大项目 力争枢纽通道联运量提高20% [3] 政策与行业信心 - 海关总署强调外贸韧性来自多元市场、创新产品和应变能力 [4] - 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信心连续两个月回升 [3]
从“双奥”到太空:以中国智造,英派斯铸就健康守护传奇
齐鲁晚报· 2025-07-17 15:33
航天健身科技突破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将英派斯"飞天"系列核心肌肉锻炼装置送入中国空间站,标志着中国健身科技在航天领域的历史性突破[1] - 该设备针对太空失重环境设计,可精准模拟地面负重训练,通过卷腹、屈髋、推举等多组动作对抗骨密度流失(每月1%流失速度),维持肌肉质量,改善心血管系统异常[2][4] - 设备采用"一器多用"颠覆性设计,融合有氧与力量训练元素,突破性解决卷腹、平板支撑等核心动作在太空难以完成的难题[4] 研发与技术标准 - 研发过程严格遵循航天"零缺陷、零故障"标准,攻克轻量化(适配太空发射)、空间适配(狭小安装条件)、操作便捷与数据可视化等挑战[6] - 联合多学科专家团队执行"双归零"制度,仅束缚带就迭代近50套样品,设备成为航天与健身科技深度融合的里程碑[6] - 公司拥有338项国内外有效专利(含38项发明专利),研发团队支撑"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8] 公司业绩与制造能力 - 2024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 58%,归母净利润增长23 77%,扣非净利润增长24 28%,增速领跑行业[8] - 智能生产系统通过AI、大数据与物联网实现全流程自动化,3个焊接车间和11条焊接线配合MES系统大幅缩短制造周期[8] - 国内首台积放链涂装线实现4色同步自动涂装,生产效率提升4倍同时节省20%能耗[8] 国家战略合作案例 -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研发"滑雪板固定器脱离力矩检测设备"和"弯曲振动检测设备",填补国内空白并打破国外垄断[10] - 参与研制中国首辆全自主知识产权雪蜡车,配备专业体能训练器械服务冰雪健儿[10] - 2025年与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战略合作,研发适配中国田径运动员的专项器械[11] 赛事服务与市场拓展 - 作为中国网球公开赛2017-2023年独家健身器材供应商、2023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服务商、杭州亚运会柔术队训练基地定制商,专业设备成为国际赛事"标配"[13] - 2025年将与国际柔道联合会合作,为2025-2028赛季世锦赛提供保障[13] - 通过国内外展会持续转化竞技技术为全民健身解决方案,推动"航天标准"惠及大众市场[13]
中经评论:中国粮机护航中国饭碗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07:4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粮食加工设备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百年创新之路 [1] - 智能设备(如大米分层柔性智能碾米机、AI色选机、全自动六面真空包装机)推动粮食加工向精细化转型,降低破碎率、营养流失和能耗浪费 [1] - 政策支持("两新"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推动粮油加工、主食加工、饲料加工、粮食精深加工等设备更新换代 [1] 企业技术突破 - 美亚光电研制首台国产数字色选机,打破美国65年技术垄断 [2] - 江苏丰尚永磁传动双螺杆膨化机大幅提升国产化率 [2] - 福建宇杰六面真空包装机赢得市场青睐,湖北永祥移动式应急加工方舱填补行业空白 [2] 产业集群发展 - 安徽合肥形成"色选机之都",聚集美亚光电、中科光电、泰禾光电、捷迅光电等龙头企业,构建完整光电分选产业链 [2] - 江苏以丰尚、迈安德、正昌为代表,打造从仓储、加工到饲料生产的全链条装备体系 [2] - 浙江依托长三角优势形成精密检测仪器产业链,伯利恒、托普成为行业标杆 [2] - 福建漳州包装机械在大米加工、饲料加工、宠物粮等领域表现突出 [2] 市场竞争力与挑战 - 国产设备凭借质量好、价格低、维护响应快、本土化供应链等优势实现进口替代并反向出口 [3] - 高端设备性能待提升,深加工、特种粮加工设备需持续突破,创新链衔接不畅 [3] - 需构建"产学研用"创新生态,攻克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卡脖子"难题 [3] 未来发展方向 - 以AI视觉识别技术、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引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3] -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技术标准互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