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搜索文档
怡亚通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卓优云智服务与技术双轮驱动的产业变革
财富在线· 2025-07-01 12:26
数字经济与中小企业转型 -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突破40%,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战略选择题"演变为"生存必答题" [1] - 62%的中小企业受限于技术断层、成本阈值和场景适配性问题导致转型滞缓 [1] - 卓优云智通过"定制化全栈服务+国产化技术协同"路径,在交通、金融、科教等领域构建产业赋能桥梁 [1] - 怡亚通2024年AI算力业务营收达8.27亿元,同比增长27.3% [1] 技术解构与创新 - 卓优云智通过三级技术解构体系实现从"卖产品"到"造场景"的服务升维 [3] - 基础设施层的"异构硬件融合中台"提升交通行业设备利旧率,显著降低转型成本 [3] - 平台服务层的PAAS平台实现金融行业"两地三中心"容灾需求,核心系统RPO压缩至秒级 [3] - 应用服务层的"行业组件库"覆盖多个领域,如智慧社区项目构建"15分钟应急圈" [4] 国产化技术突破 - 卓优云智构建生态服务闭环,应用迁移服务标准化作业流程缩短客户业务系统迁移测试周期 [5] - "国产算力供应链"提供从算力规划TCO建模到部署调度、运维能效优化的全链条服务 [6] 产业赋能与价值重构 - "数据资产化"服务为零售企业提升单客转化率,区块链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提升 [7] - "数字化转型联盟"推出"转型工具箱",帮助区域性金融机构压缩系统迁移周期 [7] - 业务赋能从效率提升转向价值重构,生态赋能形成协同效应 [7] 算力战略与市场前景 - 卓优云智从技术纵深、市场拓展、生态构建三维度布局算力竞争力 [8] - IDC预测2026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达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5% [8] - 公司以全栈服务能力和国产化技术推动行业从"技术升级"迈向"生态重构" [8]
第20届中博会闭幕 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08:47
展会概况 - 第20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于2025年6月27日至30日在广州举办,主题为"加强合作,扩大交流,互利共赢,携手发展" [1] - 展会规模约8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超3500个,吸引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超2000家企业参展 [1] - 线上线下关注和参与人次超1300万,其中线下参与人数未明确 [1] 展区设置 - 展会设7个展厅,包括主题展、专业展、配套活动和网上中博会 [1] - 主题展包括国际展区、港澳台展区、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 [1] - 专业展涵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设计、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老字号企业等专题 [1] 国际参与情况 - 吸引埃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加拿大、西班牙等超5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 [2] - 境外企业超550家,展位数超850个,国际展区新增境外家居、服饰文化、创客等特色展区 [2] - 主宾方包括埃及中小微企业发展局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埃及展览和会议总局主席等出席开幕式 [1][2] 国内企业表现 - 全国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00多家中小企业参展,展位数2700多个 [2] - 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参展企业1145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95家 [2] 配套活动成果 - 举办60多场配套活动,包括发布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启动出海服务专项行动 [2] - 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6大产业,促成超90个设备融资租赁意向,金额超1亿元 [3] - 伟达伟乐(海南)实业有限公司拟在佛山云东海产业园落户 [3] 展会成效 - 4天会期吸引超1万名采购商,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 [3]
手撕钢、机器人书法家……看中博会上专精特新企业的“独门绝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9 14:58
专精特新企业展示创新技术 - 手撕钢厚度仅为A4纸的1/6但可经受30万次弯折 用于高端电子产品如OLED显示屏掩膜版 [3][5] - 人形机器人具备40个自由度和10余种面部表情 搭载自研多模态感知系统实现视觉听觉交互 [7] - 机器人指尖传感器可感知3.5克微小触发力和500千帕压力 通过高分子填料技术创新实现类人类触觉 [9] 产业链协同与工业设计创新 - 手撕钢量产为下游企业提供补链支撑 助力国产高质量OLED显示材料生产 [5]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突破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性 [11] - 首次设立工业设计展区 通过产品功能外观等维度创新提升附加值 [1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全国已培育3500余家数字化服务商 开发1万余项"小快轻准"技术产品 [14] - 超高清显示企业采用自研数字化平台 70台联网设备日采集百万条数据支撑生产决策 [16][18] - 试点城市带动近2万家企业建立数字化档案 近3000家完成改造验收 [22] 产业链数字化协同 - 智能联网设备实现上下游数据流转 提升产业链生产效率 [20] - 供应交付协同环节开展数字化转型 带动链上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20] - 计划通过城市试点分类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实施人工智能创业支持计划 [22]
中小企业多项指标回升向好,工信部明确下一步政策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6-29 14:34
中小企业经济表现 -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 [3] - 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达32.6万亿元 计算机及通信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4] - 5月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 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5] -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5 较4月上升0.3点 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趋势 [6]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已培育数字化服务商3500余家 打造"小快轻准"技术产品1万余项 支持超4万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6] - 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9] - 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初创企业加速技术研发 [11]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17个部门推出73项惠企服务举措 覆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等5个方面 [12] - 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 40余家产业链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13][15] - 发布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 组织出海服务专项行动 [14] 发展战略方向 - 推动中小企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2][11] - 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12] - 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优化公平竞争环境 [11]
中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0:28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中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1] - 截至2024年末,中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000万户,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达81万亿元人民币 [2] - 中小企业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保就业、惠民生的能力不断增强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自2023年起共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已建设842个数字化车间,形成123条数字化供应链 [1] - 地方通过贷款贴息等政策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已发放数字化转型贷款和贴息超900亿元人民币 [1] - 数字化人才培训累计超50万人次,为中小企业培养数字专员、数字工匠近3万名 [1] 政策支持与未来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强调要加力优化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 - 支持中小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导优质资源向中小企业聚集 [2] - 支持中小企业扩大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效率、韧性、活力等方面的作用 [2]
第二十届中博会在穗开幕,境内外近2000家企业报名参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8:1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于6月27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开幕 会期持续至6月30日 [1] - 展会主题为"加强合作 扩大交流 互利共赢 携手发展" [1] - 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000家 总展位数超3400个 [1] - 展会规模约8万平方米 设7个展厅 [2] 展区设置 - 主题展包括国际展区 港澳台展区 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 [2] - 专业展涵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 工业设计展 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展 老字号企业展 [2] - 专精特新展区展出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5] 重要活动 - 开幕式发布《2025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 《年度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报告》 《年度中小企业发展蓝皮书》 [5] - 举行中博会新品发布仪式 重点产业链链主签约仪式 中小企业服务网出海服务板块上线仪式 [5] - 广东省佛山和江门入选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6] - 会期将举办近60场配套活动 包括数字化"链式"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 融资促进 国际科技成果对接等 [7] 展会影响力 - 中博会已成功举办二十届 参展国内外企业超5.6万家 其中境外企业1.1万多家 [7] - 累计展位达9.3万个 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与健康发展 [7] - 本届展会将推动优质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 提升专精特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7]
政策完善、需求回暖、转型提速——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经济日报· 2025-06-23 05:59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 5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 5 较4月份上升0 3点 今年以来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1] - 发展环境优化得益于《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政策修订实施 以及减税降费 融资支持等一揽子政策 [1] - 截至5月底全国新增普惠小微贷款超1 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 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1] 外贸与生产增长 - 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 02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占外贸总值16 8%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9 24万亿元 同比增长4 2% 新兴市场需求带动企业生产 [1] - 设备更新政策推动电机制造 船舶制造 锅炉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 3% 12 8% 11 8% [2] 消费与产品增长 - 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汽车产量增长11 3% 充电桩产量增长26%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平板电脑 电动自行车产量分别增长30 9% 20 5% [2] - 前5个月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 8% 高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高端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 [2] - 约45%中小企业已应用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 提升生产效率 [2] - 黑湖科技研发AI解析模块 实现CAD图纸自动识别尺寸公差 生成工艺路径 [3] 数字化转型挑战与建议 - 转型成本高 人才不足 缺乏定制化产品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 [3] - 建议聚焦核心业务数字化改造 非核心业务采用外包 减少资源投入 [3] - 主管部门需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整合产业链信息 支持低成本数字工具服务商 [3]
广西2025年中小企业服务月启动
广西日报· 2025-06-22 09:50
广西中小企业服务月启动 - 广西启动2025年"工业强区·桂在益企"中小企业服务月 聚焦AI赋能 政策落实 梯度培育和服务生态四大方向 [1] - 服务月以"AI赋能 桂在益企"为主题 将打造AI应用场景标杆 加速AI全流程融合升级 构建AI与制造业深度互促的产业新生态 [1] - 围绕"人工智能+制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开展政策宣讲 专题培训 活动对接等多元化服务 [1] AI赋能制造业 - 广西将聚焦制造业核心环节 打造一批AI应用场景标杆 推动AI深度赋能中小企业 [1] - 组织"人工智能+制造"和"产业创新"等主题的企业发展对标提升活动 [1] - 三大运营商发布算力算法产品 5家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发布融通需求 中小企业现场开展一对一对接 [2] 政策支持体系 - 构建"政策+服务+保障"三位一体支撑体系 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1] - 通过"厅处长讲政策"系列直播活动 整合涉企服务与政策 推动政策直达企业 [1] - 税务 人社等部门详细解读税收减免 社保缴费优惠 就业扶持等惠企政策 [2] 梯度培育工程 - 深化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 通过专家"一对一"辅导和动态监测调度 推动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 [2] - 推动12个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4个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 [2] - 线上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 线下打造"桂企之家"服务载体 用好"广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强服务券" [2] 服务生态建设 - 以政府引导 机构协同 企业参与的服务格局 全方位赋能中小企业 [1] - 组织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活动和"三赋"全区行活动(数字化赋能 科技成果赋智 质量标准品牌赋值) [1][2] - 吸引优质服务商助力企业专精特新提质进阶 [2]
“益企”暖风护航经济“毛细血管”——近期一揽子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地追踪
新华社· 2025-06-20 21:51
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 - 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密集开展,围绕优化环境、市场拓展、融资促进等方面提供支持[1]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全年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2] - 多地政府组织对接活动,如陕西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成都帮助300家中小企业对接40余项科技成果,济南举办180余场供需对接活动覆盖5400余家企业[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 - 黑湖科技通过对接活动与华谊集团、中国宝武等10余家大型企业探讨合作,就平台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愿[1] - 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有助于拓展市场空间[1] 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使国智科技生产效率提升约25%[3] -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专项行动方案,以城市试点为抓手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4] - 邯郸市将600家中小企业纳入数字化转型试点,针对"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问题重点突破[4] 融资支持 -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作出明确规定[5] -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超7000万户小微主体,近900万户获新增授信超18万亿元,新发放贷款近14万亿元[6] - 山东新鲁星电缆通过协调机制获得400万元科技贷款解决流动资金短缺问题[6] 发展现状 -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4月上升0.3点,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趋势[6] - 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预期回升,市场需求稳步改善[7]
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公布 河南省国字号试点城市增至5个
河南日报· 2025-06-15 08:05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概况 - 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完成公示 全国共计35个市(区)入围 河南省洛阳市和许昌市入选 加上此前入选的郑州、新乡和鹤壁 河南省共有5市跻身试点城市 总数居全国前列 [1] - 试点工作由财政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开展 聚焦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问题 通过支持地方政府综合施策 探索形成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 [1] - 试点工作目标包括梳理数字化转型细分行业 打造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 培育优质数字化服务商 开发集成"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1] 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推进措施 - 河南省注重部、省、市三级联动 系统性推进城市试点工作 实施"一转带三化"行动计划 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组织专家为超过1.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诊断服务 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 支持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 [2] - 郑州市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25家 鹤壁市征集中小企业数转需求193项 遴选"小快轻准"产品141项 新乡市建成8个细分领域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 服务上下游企业1400家 [2] 试点城市具体实施方案 - 洛阳市将围绕轴承及通用零部件等4个优势产业 推动超过92%的规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 实现规下企业"愿改尽改" [3]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 省会城市等奖补资金不超过1.5亿元 其他地级市等不超过1亿元 [3] - 试点城市将探索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