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
搜索文档
假期市场热点见闻:人流物流高效运转
经济日报· 2025-10-05 21:22
人流物流高效运转 "乘坐有轨电车换乘的旅客请直走,在车上可以体验竹刻、岩彩、茶百戏、剪纸等非遗项目。"在国铁南 昌局南平市站出站口,客运员何雨乐热情地邀请出站旅客参与"非遗专列"巡演活动。今年假期,福建省 文旅部门联动推出1800余场活动,不少项目还深入铁路站车,为游客假日出游增添不少乐趣。 来自江西的游客叶凌杰体验了活动后,决定将1天的行程延长到3天。"活动很新颖,让孩子在旅途中体 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有意义。" 交通不仅是出行方式,交旅融合更是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天津武清,京沪高速 王庆坨服务区,旅客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舞狮、秧歌、京东大鼓、快板等表演,"仿佛在高速公路旁逛起 了商场和曲艺展";在湖北襄阳,"侠义襄阳"旅游公交车上,"郭靖"化身公交司机,"黄蓉"在车厢内翩 翩起舞。交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文旅消费新场景。 2313.2万人次!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首日,铁路运输再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并放假8天,旅游、探亲、学生客流等出行需求交织叠加,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 运输组织,强化路地联动,落实便民举措,推动交旅融合,人流物流均实现高效运转 ...
让人流连忘返?高速服务区转型文旅打卡地
人民日报· 2025-10-05 15:04
行业转型趋势 - 高速公路服务区正从功能单一的“加油站+卫生间+便利店”模式,转型为兼具购物、娱乐、文化体验的多元服务综合体[1] - 服务区通过“交旅融合”与周边景区合作,打通旅游通道,形成吃、住、游一体化的度假新体验[3] - 服务区打破传统封闭模式,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对外经营吸引路域外顾客,提升商业价值[2] 泰安服务区案例 - 京台高速泰安服务区以“泰山文化”为主题改造,于2024年底完成,成为展示齐鲁文化的窗口,内置迎客松、天地屏、仿真榕树等景观[1] - 服务区引入泰山桃木雕刻、黄精茶等地方特产作为文化伴手礼,并推行“同城同价”策略,使矿泉水、方便面等商品价格与市区便利店对齐[1] - 服务区举办节庆活动如“年货大集”、“狂欢购”,并开设“花园夜市”提供餐饮娱乐,提升游客停留体验[2] - 积极探索“交旅融合”,与泰山、九女峰、彩石溪等景区合作,提供景区接驳车服务,使服务区成为景区入口[3] 阳澄湖服务区案例 - 京沪高速阳澄湖服务区以“梦里水乡、诗画江南”为主题,打造1万多平方米的园林,包含“荷风”、“修竹”、“木樨”三园,模仿苏州古典园林[4] - 服务区设有古戏台表演苏州评弹,以及上千平方米的非遗展览馆展示苏绣、缂丝等技艺,工作日参观近千人次,节假日超2000人次[4] - 融合现代科技如裸眼3D动画展示建筑之美、机器人送餐,以及7000多平方米的人工天幕再现苏州观前街场景[4] - 2024年客流量达950万人次,平均停留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45分钟,实现从“过路站”到“目的地”的升级[6] - 改造源于2015年规划,旨在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并于2017年确定设计理念,以应对设施老旧、功能单一问题[5] 冷水服务区案例 - 沪渝高速冷水服务区创新整合汽车服务与运动休闲功能,定位为“冷水风谷休闲度假营地”,涵盖旅游、美食、避暑、汽车展销、花卉观光等多领域[7] - 服务区规划综合接待服务区、景观休闲区、森林度假区、房车露营区和户外运动区等功能板块,利用当地森林草场、凉爽气候打造“云端上的服务区”[7] - 特色项目包括森林餐厅提供野生菌火锅,食材从后山新鲜采摘,以及房车露营区配备充电桩、洗衣房和24小时管家服务[7] - 服务区发展带动周边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等景区,形成产业链,并辐射打造“云中花都”生态旅游景区,每年旺季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8]
人流物流高效运转 ——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④
经济日报· 2025-10-05 09:47
2313.2万人次!10月1日,国庆中秋假期首日,铁路运输再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交通不仅是出行方式,交旅融合更是丰富群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天津武清,京沪 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旅客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舞狮、秧歌、京东大鼓、快板等表演,"仿佛在高速公路旁 逛起了商场和曲艺展";在湖北襄阳,"侠义襄阳"旅游公交车上,"郭靖"化身公交司机,"黄蓉"在车厢 内翩翩起舞。交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文旅消费新场景。 凌晨1点30分,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的隧道里,线路工正徒步巡查道路,15公斤的巡道包里,各 类工具装得满满当当。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公司重庆维保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王云介绍:"节前我们 开展了拉网式排查,节日期间加强班次配备,加大线路巡检力度,确保地铁运行安全。" 地铁保障精细周密,汽车的电力也更充足。10月2日午后,G50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东服务区综合能 源补给站迎来充电高峰,充电车位全满,着急赶路的刘师傅只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负责充电桩管理的 工作人员胡进军看到后,马上协调来一台移动充电机器人,让刘师傅及时充上了电。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并放假8天,旅游、探亲、学生客流等出行需求交织叠 ...
假期过半,广东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516.8万人次
南方都市报· 2025-10-05 08:12
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前四日接待游客1516.8万人次,同比增长4.9% [1] - 古驿道重点区域接待游客226.0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15.7万人次,同比增长3.5%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51.8万人次,同比增长3.6% [1] -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148.9万人次,同比增长1.8% [1] 文旅与体育融合 - 行业策划“趣动全运文旅有约”嘉年华活动,推动体育竞技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 [2] - 珠海举办第十一届足球小将冠军挑战赛 [2] - 江门举办国庆中秋共谱华章·十五运会燃情湾区活动 [2] - 阳江公布“江城人文山水体育休闲旅游路线”等十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2] 文旅活动与消费 -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累计进馆59142人 [3] - 广州南沙超级草莓音乐节入场超6.11万人次 [3] - 河源鱼灯夜游活动吸引12.5万市民游客观看 [3] - 中山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流行音乐周暨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 [3] -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持续火爆,包含音乐会、话剧、粤剧等多场大型演出 [3] - 云浮、梅州等地通过特色美食及非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乡村旅游消费拉动效果明显 [3] 红色旅游热度 - 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接待游客2.3万人次 [4] -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推出沉浸式“红色之旅”主题活动 [4] - 清远举办“奋进新连州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弘扬爱国精神 [4] 交旅融合新体验 - 茂名柏桥服务区前四日入区总车流量13883车次,客流量45603人次,并举办非遗展演 [5] - 汕尾长沙湾服务区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窗口,前四日迎来游客29.76万人次 [5]
人流物流高效运转——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④
经济日报· 2025-10-05 05:57
铁路运输与客流 -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1] - 假期前3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均超过3亿人次,10月1日流动量达33578.84万人次,同比增长1.4% [2] - 新疆铁路部门针对旅游热点方向科学投放运力,并打造"天山雪莲"服务品牌以应对自治区成立70周年带来的客流 [1] 交通基础设施与运力提升 - 凌绥高速公路凌源蒙辽界至绥中段于9月27日正式通车,由中铁建投资集团投资、中铁十四局等单位参建 [1] - 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于9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由中铁十五局参建,标志着湖北首条高铁环线完成 [1] - 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加强调度和增加投放来保障假日客流顺利运行 [1] 交旅融合与服务质量 - 福建文旅部门联动推出1800余场活动,部分项目深入铁路站车,如南平市站的"非遗专列"巡演活动 [2] - 乌鲁木齐等车站设置文创打卡点,推出快闪、歌舞等文化活动,提升节日氛围和旅客体验 [1] - 绥芬河铁路口岸开展"跨境服务专项培训",强化工作人员俄语能力以提升外籍旅客通行效率 [2] 新能源汽车与出行保障 - 10月1日及2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流量分别为1328.7万辆和12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2%和30.1% [3] - 交通运输部门推行多项举措保障新能源汽车充电,包括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利用周边设施、优化充电时长及增设移动应急设备 [3] - G50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东服务区使用移动充电机器人应对充电高峰,提升充电效率 [3] 能源运输与保障 - 国铁太原局发挥大秦、瓦日等能源大通道作用,优化运输组织以保障节日期间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4] - 建立"日沟通"机制动态掌握电厂煤炭消耗与库存,并实行"一企一策"制定电煤保供方案 [4] - 对重载车辆实行客车化管理以提高车辆周转效率,搭建随装随运的电煤运输快车道 [4]
高速服务区 转型文旅打卡地(视线)
人民日报· 2025-10-04 06:02
陕西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子午服务区是一座开放式文旅休闲 运动主题服务区。田园采摘、休闲运动、科技体验……服 务区内既像商场又像景区。图为西安子午服务区内设施齐 全的房车营地。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京沪高速江苏阳澄湖服务区外景。 明 玥摄(人民视觉) 包茂高速广东茂名柏桥服务区开通运营后,吸引众多游 客。图为在服务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游客近距 离观看非遗技艺。 本报记者 贺林平摄 近年来,甬莞高速福建福州青云山服务区主动融入全域旅 游建设,创新智慧旅游应用,成为集餐饮、购物、加油、 汽修、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智慧服务区。图为青云山服务 区购物中心一角。 王旺旺摄(影像中国) 自驾出行,游客们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并不陌生。在过去,人们对服务区的印象多还停留在"加油站+卫 生间+便利店"上。可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在服务区流连忘返,这是为啥?原来,不少翻新后的服务 区已打破原先的刻板印象,不但提供丰富的购物选择,还在设施完善、文化传播、服务升级等方面下足 功夫。 高速公路不再只是单纯的行车道,服务区也转型为兼具多元体验的文化"会客厅",车窗外的风景给予了 游客更多的期待与向往。 ——编 者 京台高速山东泰安服务区 文 ...
旅途中转站,流量变“留量”(余音)
人民日报· 2025-10-04 06:02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深入融合创新、持续提质升级,我们 期待更多高速公路服务区变身为当地文化的大舞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区域经济的助推器。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4日 07 版) 从需求侧看,交通线变风景线,得益于人们出行结构的深度调整。近年来,公路自驾逐渐成为出行主 力,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占总流量比例超过90%。在自驾火热的带动下,服务 区成为流量"新入口"。 从供给侧看,服务区抢抓公路自驾火热机遇、主动作为,变"加油站+卫生间+便利店"的传统模式为"服 务区+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将流量变为"留量"。 应该看到,服务区要变身景区入口或景区本身,有赖于持之以恒改造提升。作为高速公路沿线重要的服 务设施,服务品质提升才是服务公众出行的关键。 高速公路服务区面貌之变,背后是发展理念之变。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同时,消 费者对交通功能、公共服务和出行体验等提出更高要求,催生交旅融合新业态。 早在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结 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休憩 ...
旅途中转站 流量变“留量”(余音)
人民日报· 2025-10-04 05:47
行业发展趋势 - 高速公路服务区正从传统“加油站+卫生间+便利店”模式向“服务区+旅游”的复合功能型转型升级 [1] - 交旅融合新业态的兴起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和消费者对出行体验要求提高所催生 [1] - 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公路自驾逐渐成为出行主力,重大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占比超过90% [1] 政策支持与行业案例 - 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服务区结合地方特色增设休憩娱乐、物流、旅游信息等功能 [1] - 政策引导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转变 [1] - 多个特色服务区已入选交旅融合示范案例,为行业深入发展按下快进键 [1] 市场潜力与战略意义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为融合创新提供巨大空间 [2] - 服务区被视为流量新入口,战略目标是将其转变为当地文化舞台、产业发展新引擎和区域经济助推器 [2] - 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是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并使其成为景区入口或景区本身的关键 [1]
自驾旅途 人们为何在服务区流连忘返? 高速服务区 转型文旅打卡地(视线)
人民日报· 2025-10-04 05:45
行业转型趋势 - 高速公路服务区正从功能单一的“加油站+卫生间+便利店”模式,转型为兼具购物、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的多元服务综合体[1] - 服务区通过设施完善、文化传播和服务升级,打破传统刻板印象,成为吸引游客流连忘返的文化“会客厅”[1] - 行业积极探索“交旅融合”模式,将服务区与周边景区联通,形成吃、住、游一体化的度假新体验[4] 京台高速山东泰安服务区案例 - 该服务区于2024年底完成以“泰山文化”为主题的改造,建筑设计与泰山群峰遥相呼应,内部通过迎客松、仿真榕树、流水鸟鸣等元素营造岱顶天街氛围[2] - 服务区引入地道的泰山特产如桃木雕刻、黄精茶等作为文化伴手礼,并推出“同城同价”服务,使矿泉水、方便面等货品价格与市区便利店对齐[2] - 服务区打破传统封闭模式,打开“后门”对外经营,通过举办年货大集、狂欢购、花园夜市等活动提升人气,并联动泰山、九女峰等景区提供接驳服务[3][4] 京沪高速江苏阳澄湖服务区案例 - 服务区以“梦里水乡、诗画江南”为主题,拥有1万多平方米的园林,包含荷风、修竹、木樨三处移步换景的苏式园林[5] - 服务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设置古戏台表演苏州评弹,拥有上千平方米的非遗展览馆,工作日参观人数近千人次,节假日超2000人次,同时运用裸眼3D动画和机器人服务[5] - 2024年客流量近950万人次,平均停留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45分钟,实现了从“过路站”到“旅游目的地”的升级[7] 沪渝高速重庆冷水服务区案例 - 服务区创新地将传统汽车服务与运动休闲功能结合,规划综合接待服务区、景观休闲区、森林度假区、房车露营区和户外运动区等多个功能板块[8] - 服务区利用当地凉爽气候和自然风光,提供野生菌火锅等养生餐饮,房车露营区配备充电桩、洗衣房及24小时管家服务[9][10] - 服务区发展带动周边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等景区,形成的辐射效应助力打造云中花都综合生态旅游景区,每年旺季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10]
万桥飞架畅通高速平原 贵州加快交旅融合布局
经济日报· 2025-10-03 06:15
依托交通优势,贵州因地制宜打造旅游风景道、精品旅游线路和"交通+"多产业融合新型服务区,深化 产业联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贵州5A级景区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4A级及以上景区通三级及 以上公路占比达81%,3A级及以上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72%。 贵州还以"交通+"模式发展低空经济、演艺经济与赛事经济,培育交旅融合新业态,"跟着赛事去旅 行"成为新的文旅增长点。 本报贵阳10月2日讯(记者吴秉泽、王新伟)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近日正式通车。这 座以625米桥面高度、1420米主跨长度创造"横竖双冠"世界纪录的大桥,不仅是重大交通枢纽工程,也 正在成长为贵州推进桥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震介绍,贵州正在编制《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总体规划》,将深度融 合"世界第一高桥"的震撼、峡谷景观的壮丽、历史文化的厚重、民族风情的鲜活,构建"一核两轴八片 区"的桥旅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打造"世界级桥旅融合新标识"。 近年来,贵州持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地无三尺平"到"万桥飞架"、从"千沟万壑"到"高 速平原"的华丽蝶变,有力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贵州已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