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

搜索文档
信用减值损失大增超六成 中山农商银行2024年净利润下降14.5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9: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9.20亿元,同比增加2.39% [1] - 净利润15.56亿元,同比减少14.56%,为近五年首次负增长 [1] - 利息净收入27.68亿元,同比下降3.11%,占营业收入比例从74.96%降至71.07%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24.78% [1] - 投资收益8.65亿元,同比增长61.51%,占营业收入22.21% [1] 利润下降原因 - 信用减值损失10.53亿元,同比增加66.79%,占营业支出42.9% [2] - 发放贷款和垫款的信用减值损失10.26亿元,同比增加56.40% [2] 资产负债情况 - 资产总额2118.52亿元,较年初增长3.34% [2] - 贷款余额1111.72亿元,占资产总额50.92%,较年初增加68.70亿元 [2] - 公司贷款余额601.55亿元,较年初增长6.67% [2] - 负债总额1944.77亿元,较年初增长3.08% [3] - 吸收存款占比74.99%,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占比2.95% [3] 业务发展策略 - 加大对实体企业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 [2] - 持续业务创新,筛选优质产业园升级和招商引资项目 [2] - 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支持领域的产品开发 [2] - 支持中小微企业业务发展 [2] 资产质量与监管指标 - 资本充足率15.03%,较上年减少0.30% [3] - 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年增加0.49%,连续三年上升 [3] - 拨备覆盖率178.81%,较上年减少96.74%,连续三年下降 [3] 公司背景与股东结构 -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3] - 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中山市金融机构前三 [3] -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超5%,包括中山投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 [3]
利息收入缩水,净利10年首次负增长,厦门银行业绩“稳健”背后是投资收益
华夏时报· 2025-04-30 11:2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增长2.79%,较2023年增加1.56亿元,但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减少1.69%,较2023年减少0.46亿元,为近十年来首次增收不增利 [2][3] - 利息净收入40.05亿元,同比减少3.22亿元,降幅7.43%,主要受LPR利率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减少3.19亿元 [4] - 非利息净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37.45%,其中投资收益10.26亿元,同比大增121.14%,增加5.62亿元,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因素 [4][5]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至69.5%,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30.5%,投资收益自2019年以来持续成为重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一度接近20% [4][5] - 公司通过配置地方债、信用债等高收益资产优化投资组合,2024年债券市场操作策略为"靠前配置+灵活交易",预计2025年债券市场仍有配置和交易机会 [5] - 企业贷款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占比未披露)、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类贷款余额合计758.72亿元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74%,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稳中有降,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有效化解 [7] - 关注类贷款金额62.3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2.32亿元,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移率大幅提升,系公司基于审慎原则主动调整风险分类所致 [7] - 信用减值损失7.01亿元,同比增加0.52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8.47亿元,同比增加7514万元,占减值损失总额的120.74%,部分与东方集团4.19亿元贷款纠纷相关 [6] 市场反应与公司举措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下跌4.05%至5.92元/股,董监高拟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96.4万元以提振信心 [8] - 新任董事长洪枇杷提出将公司打造为"厦门金融排头兵"和"福建金融主力军"的战略定位 [3] - 2024年公司完成多项高管调整,涉及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副行长等关键岗位 [3]
上海创兴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8:0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包含财务数据、股东信息、其他提醒事项及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情况,同时面临控股股东变更、退市风险警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和担保逾期等问题 [4][6][12] 主要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涉及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以及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及原因 [3][4] 股东信息 - 控股股东华侨实业所持67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65.90%,占公司总股本15.75%)将于2025年5月27 - 28日司法拍卖,若成功且完成过户,其持股将变为34664147股,占比8.15% [4] - 华侨实业拟协议转让34664147股给辽宁璟铖,若司法拍卖和协议转让均完成过户,华侨实业将不再持股,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 [4][5] 其他提醒事项 - 因2024年度营收8401.30万元,净利润 - 19338.49万元,扣非净利润 - 19323.68万元,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中兴财光华指出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额增幅加大,2024年净亏损193384912.44元,2020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5年为负,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3540940.37元,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88725715.54元,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8] - 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交替科技未按期偿还银行借款,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截至报告披露日,担保余额4873万元,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47.05%,逾期担保1笔 [9] 季度财务报表 - 包含合并资产负债表(2025年3月31日)、合并利润表(2025年1 - 3月)、合并现金流量表(2025年1 - 3月),均未经审计 [10]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 - 2025年第一季度坏账准备转回1310027.40元,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政策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计提 [12] - 信用减值损失方面,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按规定测试及确认损失准备,分单项和组合评估 [13] - 本次减值准备转回符合规定,能更公允反映公司资产状况,使资产价值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 [15]
年报点评|金地集团:确保现金流为首要任务,择机进行投资拓展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4-01 17:3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合约销售金额685.1亿元,同比下降55.4%,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36亿元,主要得益于加强往来款收缴力度和减少税费支出 [3][6][7] - 公司投资谨慎,仅在2024年底恢复拿地,存货账面价值下降37%至838亿元,存货跌价损失达38亿元 [3][9][12] -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14%,净利润亏损78.2亿元,主要受存货跌价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和投资亏损影响 [4][14][17][18][20] - 公司现金短债比0.71,净负债率49%,表外债务风险值得关注,包括802亿元其他应收款和为联营企业提供的56亿元担保 [4][5][22][25] 合约销售与现金流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金额685.1亿元,同比下降55.4%,销售面积47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2%,销售均价1453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7% [3][6][7] - 上海、东莞、北京等6个城市合约销售金额超20亿元,其中上海最高达36亿元 [7]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36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主要因往来款项净流入28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出34.7亿元)和税费支出减少54亿元 [7] - 公司减少建设支出,新开工面积10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92万平方米,2025年计划新开工127万平方米,竣工468万平方米 [8] 投资与存货 - 公司自2023年8月至2024年12月未拿地,仅在2024年底和2025年初于武汉、杭州、上海获取三块地,投资额较低 [9][11] - 总土地储备2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权益土地储备12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一、二线城市占比77% [12] - 存货账面余额914亿元,同比下降34%,存货跌价准备76亿元,账面价值838亿元,同比下降37% [3][12] - 房地产开发成本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8亿元,房地产开发产品计提12.8亿元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53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房地产开发收入600亿元,同比下降30%,占总营收80% [4][14][15] - 毛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34%,毛利率15%,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14%,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15] - 净利润亏损78.2亿元,主要因存货跌价损失3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24亿元(其中其他应收款计提20亿元)和投资亏损27亿元 [4][17][18][20] - 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845亿元,坏账准备48亿元,其中天津金地风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坏账准备11.09亿元,计提比例超50% [18][20] 债务与表外风险 - 2024年底现金227亿元,同比下降24%,短期有息负债320亿元,现金短债比0.71,净负债率49%,剔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59.7% [4][23] - 总有息负债738亿元,同比下降20%,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4.05%,同比下降31个BP [23] - 表外债务风险显著,其他应收款802亿元,其他应付款459亿元,长期股权投资534亿元 [5][25] - 为表外合联营企业提供担保合计56亿元,若项目公司无法偿还贷款,公司需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5][25] 多元化业务 - 物业出租及其他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8%,毛利率54% [28][29] - 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租赁住宅业务保持稳定,购物中心客流、销售坪效稳定,写字楼新租、续租面积超20万平方米 [29] - 代建业务布局全国超60座城市,累计签约管理面积3831万平方米 [29]
红墙股份: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2023-04-20 20:08
业绩数据 - 近三年及一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73.26万元、11208.20万元、8245.47万元和4123.42万元,呈下滑趋势[5] - 2020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15774.53万元、133656.13万元、155167.86万元和69432.68万元,2022年1 - 9月同比降39.68%[7][9] - 2020 - 2022年1 - 9月,净利润分别为12817.30万元、14174.53万元、11275.30万元和6287.99万元,2022年1 - 9月同比降30.85%[9] - 2022年度未经审计营收93839.59万元,同比降39.52%;归母净利润8994.59万元,同比降20.23%[10] 用户数据 - 2022年1 - 9月 - 2019年,客户订单完结占比分别为98.66%、98.89%、98.03%和97.16%[17] 未来展望 - 2022年导致业绩下滑的房地产因素逐渐改善,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恢复[40] 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适量库存”模式,保持半月左右安全库存,交付周期1 - 3天[20][21] 成本结构 - 2022年1 - 9月直接材料金额36767.91,占比86.68%;直接人工等有相应占比[23] 销售数据 - 2022年1 - 9月销售单价1371.21元/吨,变动幅度9.98%,对毛利率变动影响6.60%[26] 信用减值 - 2019 - 2021年度及2022年1 - 9月,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 - 386.03万元、 - 798.24万元、 - 2709.73万元和153.77万元[42] 应收账款 - 2022年9月30日,A、B、C、D类客户应收账款合计94053.17万元,1年以内占比79.12%[52] 回款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1年以内应收账款回款比例57.37%;1年以上回款9084.26万元[62] 客户管理 - 2021年以来公司加强客户信用核查和管理,集中发展重点客户[69] 坏账计提 - 2022年9月30日,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9249.49,计提比例25.15%[84] 信用减值比例 - 红墙股份2021年末、2020年末、2019年末信用减值比例分别为4.83%、3.63%、3.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