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务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孙宏斌背水一战,融创债务重组攻坚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58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支持率从5月底的64%提升至6月24日的75%,涉及95.5亿美元债务 [2][6] - 境内债务重组进入实质阶段,通过配发7.54亿新股偿付56亿元选择"股票选项"的债券 [3] - 境外债重组聆讯定于9月15日召开,需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计划会议 [3] 债转股方案细节 - 推出"全额债转股"方案,分两类强制可转债:选项一转股价6.80港元/股(6个月触发转股),选项二转股价3.85港元/股(30个月强制转股) [7] - 债转股条款较严苛,当前股价不足2港元,但债权人选择有限 [8][9] - 境内债转股后孙宏斌持股比例从25.59%降至23.9%,境外债转股将进一步稀释股权 [9] 战略调整与业务聚焦 - 收缩至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核心一二线城市,放弃分散布局 [13] - 推动项目盘活:重庆湾项目获长城资产24.76亿元注资,北京融创壹号院获中信支持,天津梅江壹号院获央企信托5.5亿元融资 [13] - 上海壹号院三批次开盘单日销售40.25亿元,年度累计108.71亿元成全国首个"百亿盘" [14] 经营与财务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额235.5亿元(同比降10.4%),销售面积72.1万平方米(同比降48.2%) [15] - 北京总部两间办公物业将于8月1日拍卖,起拍价合计3969.7万元(评估价七折),涉及2.76亿元不良债权 [16][17] - 7月新增65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近40亿元,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476亿元 [17]
孙宏斌背水一战,融创债务重组攻坚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7-17 21:15
债务重组进展 - 境外债务重组支持率从5月底的64%提升至6月24日的75%,涉及95.5亿美元债务 [2][5] - 境内债务重组进入实质阶段,通过配发7.54亿股新股偿付56亿元债券 [2] - 香港高等法院将于9月15日召开境外债重组聆讯,决定最终方案落地 [2][15] - 全额债转股方案为最大亮点,设置两类强制可转债选项,转股价分别为6.80港元和3.85港元 [6] 战略调整与业务聚焦 - 公司明确收缩战略,未来聚焦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核心一二线城市 [10] - 推动项目层面资产盘活,如重庆湾项目获长城资产24.76亿元注资,北京壹号院获中信金融资产支持 [10] - 上海壹号院三批次开盘单日销售40.25亿元,年度累计销售额达108.71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235.5亿元,同比下降10.4%,销售面积7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2% [11] 现实困境与执行风险 - 北京融创总部两间办公物业将于8月1日拍卖,起拍价合计3969.7万元,涉及2.76亿元不良债权 [3][12][13] - 7月以来新增65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近40亿元,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476亿元 [3][14] - 清盘呈请涉及3000万美元未偿还贷款,可能影响境外债务重组进程 [5] 管理层动向与行业背景 - 孙宏斌在股东会上表态"最困难时期已过去",强调降杠杆必要性 [9][10] - 债转股方案将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孙宏斌持股比例预计从25.59%降至23.9% [7] - 行业销售疲软背景下,债转股被视为最彻底的化债方式,但条款对债权人严苛 [6][7]
远洋集团(03377.HK)与远洋服务订立框架协议
格隆汇· 2025-07-16 22:11
资产重组交易 - 远洋集团与远洋服务订立框架协议 将2684个车位资产从远洋服务退回至远洋集团 原转让价3.23亿元人民币 [1] - 退回交易通过撤销原资产转让方式进行 对价由远洋服务提供的长期贷款结算 远洋集团作为贷款担保人 [1] - 交易实质为集团内部资产重组 将63.82%控股附属公司的资产转移至全资附属公司 [2] 交易背景与目的 -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集团流动性困境促使此次交易 集团现金资源优先用于"保交楼"和"保运营"政策要求 [2] - 长期贷款安排可缓解集团流动性压力 有助于确保持续经营能力和可持续运作 [2] - 交易使集团能更好处置目标资产 通过出售或债务抵销方式实现资产价值 [2] 交易条款细节 - 贷款期限长达十年 年利率2.00% 条款与集团境外债务重组项下新贷款类似 [2] - 交易对集团流动性 营运资本及财务状况不会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2] - 目标资产退回使集团能重新发挥这些资产作用 反映其价值 [2]
华夏幸福: 华夏幸福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13
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亿元到-55亿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3亿元到-63亿元 [1]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1] 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63.86亿元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49亿元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13亿元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25元 [2]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62元 [2] 本期业绩预亏主要原因 - 房地产项目结转节奏影响导致结转收入下降 [2] - 债务存量金额较大且利息资本化率极低导致财务费用处于高位 [2] - 公司持续推进《债务重组计划》以减轻财务费用压力 [2] - 公司聚焦"保交楼"任务和转型为产业新城服务商的战略方向 [2] 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正在持续推进《债务重组计划》及《债务重组计划补充方案》 [1] - 已与债权人签署相关协议涉及债务豁免或调减 [1] - 债务重组影响已纳入本次业绩预告考虑范围 [1]
*ST和科: 关于部分应收款项债务重组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7:16
债务重组概述 - 公司为减少应收款项坏账风险,于2023年12月起诉深圳汇和富要求偿还债务及违约金,2024年4月经诉前调解达成和解协议 [1] - 和解协议减免深圳汇和富违约金及债务本金1000万元,剩余欠付债务2287.35万元分期偿还,2024年12月31日前分四期偿还1500万元(500万+300万+300万+400万),2025年3月31日前偿还剩余787.35万元 [1] - 债务重组议案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由法院《民事调解书》(〔2024〕粤0309民初5652号)确认法律效力 [1] 债务重组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公司已收到深圳汇和富回款1600万元,剩余687.35万元未偿还 [2] - 深圳汇和富未按承诺于2025年6月30日前偿还687.35万元欠款,公司已派专人沟通协商并敦促还款 [2] - 公司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剩余687.35万元欠款,但具体回收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2]
房企上半年融资规模降三成 境外债重启释放积极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22:08
房企融资规模 - 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1844亿元,同比下降30%,二季度融资1004亿元,环比上升19%但同比下降25%,仍处历史低位[1] - 上半年65家典型房企中,TOP10房企平均融资额114.98亿元,TOP51+房企平均融资额12.33亿元,同比增长17.81%[4] - 下半年房企融资环境将基本保持稳定,但融资规模难有大幅增长[1][6] 融资结构分化 - 上半年新增融资中,央国企占比达86%,华润置地6月发行四笔共70亿元中期票据并获得144.94亿港元及人民币境外贷款[5] - 民营房企发债以少数未出险品牌房企为主,出险房企融资难问题突出[1] - 上半年房企债券融资总额同比下降约20%,信用债占比超六成[3] 融资成本差异 - 上半年房企境内债券融资成本2.71%,较2024年下降0.2个百分点,整体新增债券类融资利率3.28%[3] - 滨江集团平均融资利率从2024年3.4%降至上半年3.1%,创历史新低[3] - 境外债利率高企,绿城中国美元债利率8.45%,新城发展美元债利率11.88%[2] 债务压力 - 2024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4829亿元,同期发行规模仅2209亿元[7] - 2025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5327亿元,第三季度为偿债高峰约1600亿元[7] 流动性补充措施 - 万科完成A股库存股出售计划,出售7296万股获4.79亿元[8] - 荣盛发展通过资产抵债化解约23.3亿元债务[8] - 雅居乐出售子公司股权获1.91亿元用于债券兑付[8] 政策支持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贷款审批金额从5万亿元攀升至6.7万亿元[9] - 2025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重点包括收购存量商品房[9] - 上半年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进展,协信远创与金科股份完成司法重整[9] 行业转型 - 城市更新成为重要抓手,前4个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79个[10] - 河北、重庆、辽宁、上海等地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超50%[10] - 建设"好房子"被提出作为房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10]
地产股集体飙升!
证券时报· 2025-07-10 16:24
今日盘中,港股地产股大幅走高,龙光集团一度上涨超80%,远洋集团盘中上涨超35%,融创中国、佳 兆业集团、富力地产等多股跟随上涨。 A股市场同步共振,华夏幸福、深深房A、光大嘉宝、南山控股等多股涨停,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多家房企债务重组成功 债务重组通过延长还款期限、削减债务规模,对房地产企业的短期现金流压力起到了缓解作用。东吴证 券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及房企拿地尚未恢复,新增开发贷难度较大;在过往偿还债务过程中,房 企大量持有型物业已用于抵押性经营贷,且部分物业在重组方案中被用作追加抵押,现阶段可用于抵押 性经营贷的物业资源较少;近年来房企违约展期致使行业信用受损,房企信用借款等融资渠道受阻。 债务重组的作用主要在于缓解房地产公司短期现金流压力。东吴证券表示,如果公司不能够实现经营性 现金流回正,或重启融资通道,中长期偿还债务或仍有压力,因此债务重组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房企度 过短期现金流危机,后续房地产公司仍需依靠自身实现稳定经营并逐步增长。 政策"组合拳"释放长期利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文表示,要以"两重""两新"资金使用为抓手,加大 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投入。 一是加大"两 ...
未及时披露债务逾期等事项!广东证监局对雅居乐出具警示函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2:38
监管处罚与信息披露问题 - 广州番禺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因未及时披露多笔债务逾期 董事监事高管变动 商票逾期及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等重大事项 [2] - 王建中(时任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信息披露负责人)和张海明(时任总经理 信息披露负责人)被一并采取警示函措施 [2] - 2024年5月雅居乐首次公开承认境外债务违约 称因流动性压力无法支付2020票据利息及履行其他境外债务付款义务 [2] 财务审计与持续经营风险 - 前任核数师对雅居乐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主要涉及持续经营问题 [3] - 公司已委任财务顾问协助重组境外借款 目标在2025年底前与多数主要债权人达成一致方案 [3] - 正与金融机构磋商借款重续 同时搭建现金流模型和模拟清算分析支持重组方案 [3] 流动性改善措施 - 加速销售发展中及已落成物业 加快回收销售款及其他应收款 [3] - 控制行政成本与资本开支 包括实施全员减薪(含高管)及人员精简 [4] - 转型折扣主导销售模式 以提升获利能力及现金流 [4] - 积极寻求资产出售机会 [3]
债市公告精选(7月9日)| 时代中国控股境外债重组已获大多数债权人批准
新浪财经· 2025-07-09 10:40
泛海控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未能按期偿还债务总额328亿元其中境内债券未偿本金余额47.37亿元其他有息债务280.63亿元 [1] - 涉及两起强制执行案件金额分别为8.1亿元和8亿元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2] - 公司有5只债券处于违约状态违约金额34.10亿元 [2] 时代中国控股 - 境外债重组获大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547名债权人持有投票债权总额29.049亿美元赞成计划 [3] - 2024年公司收入131.105亿元同比减少37.6%亏损168.709亿元较2023年增加125.263亿元 [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66.103亿元较2023年增加121.036亿元 [3] - 存续中资离岸债7只余额31.500亿美元 [3] 旭辉集团 - 子公司债务逾期规模达10.188亿元涉及9家公司逾期债务均为银行项目贷款 [4] - 因未履行法院判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执行标的5.035亿元 [4] - 存续债券9只存量规模113.60亿元 [5] 鸿坤伟业 - 因多项债务违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及34起案件且全部未履行其中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标的超2.5亿元 [6] - 被限制高消费多个持有股份被冻结申请人已撤回破产清算申请 [6] - 原计划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因财务数据问题延期披露 [6] - 存续中资离岸债券1只余额1.930亿美元已全部违约 [7] 当代科技产业 - 法定代表人艾路明被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标的金额1.66亿元 [8] - 股东当代科技产业解除冻结、轮候冻结8287.413万股占总股本4.06%其中1014万股继续冻结占总股本0.50% [8] - 当代集团持有7870.509万股全部被标记、冻结或轮候冻结占总股本3.86% [8] - 存续中资离岸债3只余额7.439亿美元已全部违约 [9]
世茂集团1.56亿出售北京项目回血 推动境外债务重组将削债115亿美元
长江商报· 2025-07-07 07:07
资产出售与资金回笼 - 公司以1.56亿元人民币出售北京通州综合商业项目50%股权及618.42万元债权,项目涵盖15.9万平方米商业中心及13栋办公楼 [1][2] -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通过出售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45亿元)、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股权(18.445亿元)、香港维港汇项目22.5%股权(20.86亿港元)等优质资产累计回笼超百亿元资金 [1][2][3] - 2024年8月,公司以33.17亿元转让北京市丰台区两宗地块权益,完全退出项目 [3] - 资产处置策略聚焦"退出非战略资产",资金主要用于降低负债(80%)和一般企业用途(20%) [2][3] 债务重组进展 - 公司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中国香港法院批准,涉及115亿美元现有债务的解除与取消,预计2025年8月29日前完成 [1][4] - 境内贷款方面,已有93亿元本金获得展期,最长展期至2030年 [5] - 香港高等法院撤回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涉及2.58亿元跨境贷款担保纠纷 [5] - 债务重组方案包含短期工具、长期工具、强制可换股债券及组合工具四种选项 [4] 保交楼与融资优化 - 2025年公司累计交付约8300套房屋,交付压力大幅减轻 [6] - 通过纳入地方政府"白名单"获得4.38亿元贷款支持,并提取开发贷展期与新增融资 [5][6] - 采用资产证券化(如发行CMBS)、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保理)、政企合作(监管账户模式)等方式盘活资金 [6] - 上海、杭州商业物业证券化及重庆、武汉预售资金共管模式释放受限资金 [6] 销售与行业环境 - 2025年前5个月合约销售总额112.02亿元,同比降幅显著收窄 [7] - 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公司通过资产处置与债务重组改善财务状况 [1][3] - 央行政策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公司项目受益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