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

搜索文档
东莞“圆梦计划”实施细则来了!10项举措申报方式全解
南方都市报· 2025-09-13 18:19
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 每年开放不少于5000个高质量实习岗位 对在岗实习生给予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 最高累计补贴3000元[2] - 提供7天免费住宿 进展明确者可申请延长至15天[2] - 每人可免费享受1次创业意识培训 创办企业培训或网络创业培训 特色创业实训[2] 孵化空间与住房支持 - 人数小于5人团队首年给予工位免费使用权或不超过50平方米免租补贴 第二年享受市场租金5折优惠 第三年享受7折优惠[3] - 5到20人企业首年给予不超过300平方米租金全额补贴 第二年享受市场租金5折优惠 第三年享受7折优惠[3] - 20人以上企业首年给予不超过500平方米租金全额补贴 第二年享受市场租金5折优惠 第三年享受7折优惠[3] - 重点产业领域初创企业人才享受首年免租补贴 第二年市场租金5折优惠 第三年7折优惠[3] 资金扶持与融资支持 - 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4] - 个人创业者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 - 国家级或大湾区创新创业大赛前三等次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创投支持 来莞创业团队最高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4] 港澳青年专项支持 - 台港澳青年在享受一次性创业资助基础上 每人额外获得1万元一次性奖补[5] - 定期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会 发布重点企业应用场景难题[5] 创业容错与资源对接 - 对创业受挫人员按规定进行失业登记 提供就业服务[5] - 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 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保障范围[5] - 引导信用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符合国家规定的及时予以修复[6]
《众创英雄汇》横琴站,马光远:不要指点,让年轻人去闯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15:23
活动概况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2025众创英雄汇》第二站活动 聚焦生命科技和生物医药创业领域 [1] - 活动采用"1+N"创业嘉年华模式 升级为立体式创业服务矩阵 覆盖故事分享 实战指导 政策解读和趋势研判 [13] - 首期节目将于9月20日21:20在广东卫视播出 深圳首场活动获得1182.2万全网传播量和110个热搜 [4] 参与阵容 - 创业观察团由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 丽珠医药集团执行董事唐阳刚和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组成 [1][6] - 三位生物医药创业先锋展示创新成果:真健康医疗科技创始人张昊任研发穿刺手术机器人 爱博合创联合创始人郭健攻坚远程手术 勇辉堂中医药联合创始人曾婉雯推动中医科技化 [10] 区域发展动态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四周年 粤澳创新要素加速流动 特色产业集群稳步壮大 [4] - 大湾区形成完整创新生态 涵盖研发 生产和情怀等多个维度 竞争力持续增强 [6] - 同日举办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百团万人湾区行活动吸引200多位粤港澳青年参与 [13] 创业理念与趋势 - 马光远强调保护年轻人探索精神 反对过度指导 认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需要自主探索 [8] - 创业与失败是必然关联的套餐 需要构建对失败宽容的环境机制 [11] - 大湾区不仅提供创业机会 更具备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 [6] 活动成效 - 活动吸引全国青年创客和在校大学生参与 点燃创新创业热情 [4][6] - 实现资源精准对接 成为创业服务落地的延伸线 [13] - 马光远评价活动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 帮助年轻人接触真实案例并理解创业真相 [15]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08 08:36
大赛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决赛于9月4日在西安高新区启动 主题为"因创而聚 向新同行" [1] - 大赛目标为搭建多元对接平台 发掘优秀项目与人才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协同 [1] - 大赛为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1] 参赛企业数据 - 陕西赛区共有289家企业报名参赛 138家企业入围决赛 [1] - 按五大产业方向分类: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生物医药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 [1] - 分为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比赛方式 [1] 奖项设置与支持 - 成长组排名前30家企业获奖 初创组排名前13家企业获奖 [1] - 获奖企业将获得奖金和政策支持 优秀企业被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1] - 合作金融机构在启动仪式现场与参赛企业代表进行授信签约 [2] 政府战略导向 - 陕西省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布局 [2] - 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选拔科技含量高 市场潜力大 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 [2] - 推动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和落地生根 [2]
周口青企大讲堂暨创赢未来学习交流会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08 05:12
活动概况 - 共青团周口市委联合市青联及青企协举办"大咖云集 赋能成长"青企大讲堂暨创赢未来学习交流会 参与人员包括市青联委员 市直团组织代表及青企协代表等一百余人[1] - 活动通过邀请本土成功企业家分享创业历程与心得体会 旨在促进青年企业家健康成长并激发创新创业热情[3] - 后续计划丰富活动形式与创新载体 聚焦青年企业家需求以助力其聚焦主业做大做强[3] 企业分享内容 - 商水中立医院院长王金文分享创业初心与收获 并提出企业发展相关观点[1] - 周口市餐饮协会会长兼中原越秀集团董事长李玉平分享创业经验 并针对企业经营发展提出见解[1] - 周口羁风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明明称活动提供宝贵经验与思路 将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企业进步新动能[1] 活动成效 - 参与者反馈高质量课程对企业经营发展有显著启发 增强未来发展信心与风险防范能力[1] - 活动促进产业链合作并引导企业家把握经济发展新机遇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3] - 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推动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经济[1]
江门“双创园”累计吸引创业项目209个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0:33
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以下简称"双创园")作为广东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基地——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创业集聚区核心基地,在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主导下,通过精准引才、生态赋能与产业协同,累计吸引209个创业项目,其中港澳项目112个,汇聚 183位港澳人士、156位博士及高层次人才,带动就业超2000人,辐射引领近万名港澳青年来江就业,获 得首批江门市侨界贡献奖(集体)和第二批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第三批"南粤侨创基地"称号,成为 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双创人才枢纽"。 2025年1月3日,江门三点三创业大咖荟交流活动举行。 筑巢引凤 打造港澳人才"磁力场" 一是政策精准滴灌。出台江门市"稳就业15条",发挥工信、科技、税务、社保等政策效能,通过提供免 租金、水电、物管等优惠以及协助申领就业创业及其他政府补贴,累计为入驻项目减负超5500万元。 一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与50所高校、科研平台、重点企业等机构联动,推动共享共建科研实验室、定向 共享科研设备。联合发改、工信和科技等部门,以"科技红娘"为定位,撮合优质科创资源,搭建科技成 果转化平台,开展人才培养、需求对接等核 ...
光谷设立10亿元种苗创投基金群
搜狐财经· 2025-09-04 15:17
投资界消息,9月2日,东湖高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 《行动方案》)及《关于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未来3年推动创新创业 的主要路径与具体举措,系统性重塑光谷创新创业生态。会上宣布设立10亿元种苗创投基金群,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 不少于400个。 具体来看,在风险共担方面,光谷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围绕高校院所、湖北实验室、龙头企业等,构 建覆盖概念验证、天使、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其中,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以"拨转股"方式支持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达到市场认可的技术 里程碑再拨付50%,后续融资时将前期资金按约定转为股权或退出。该举措既能给科研人员"试错缓冲垫"、避免股份被稀 释,又能让财政资金循环赋能。 激发创业活力,光谷将遴选、培育高校师生、医生等高水平人才的创业种子项目。针对大学生创业,设立每年500万元专 项资金,以"5+5+10"分阶段模式资助明星项目:准创业阶段支持5万元,完成产品原型与首个客户验证再支 ...
武汉光谷五大行动构建“双创”新高地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23:26
行动方案与措施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 系统性重塑创新创业生态 立足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关键节点[1] 五大行动支持体系 - 实施创新原点引领 创业成本降低 创业风险共担 创业活力激发 服务效能提升五大行动[2] - 对孵化载体提供3年累计最高500万元支持 打造关山大道片区低成本孵化空间与校企联合平台[2] - 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天使 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目标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 金额超10亿元[3] 资金支持机制 - 光谷金控以拨转股方式每年出资不超过500万元支持项目[6] - 设立喻越磐泽概念验证基金 三方共同出资4500万元 形成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平台运营=1:1:1风险共担机制[5] 技术成果转化 - 累计入库高校及科研团队项目93个 优选39个进入验证环节 其中8个高价值项目成功转化83项专利 技术交易额超3000万元[6] 数字化服务平台 - 线上服务专区按1+4+10架构搭建 整合4大AI应用和10大功能模块[4] - 平台汇聚22000余条产业需求 数百款金融产品 关联144家技术平台和299家创业空间[4] - 四大AI应用包括点子生成器 光谷技术淘金虚拟人 技术预研导师和光谷创业小跟班 提供全流程赋能[4]
中国光谷升级创新创业生态 设立10亿元种苗创投基金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20:31
核心政策框架 - 推出《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明确未来三年推动创新创业的主要路径与具体举措 [1] - 以地理集中和政策普惠为思路实施五大行动包括创新原点引领、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共担、创业活力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 [3] - 配套11条资金支持措施覆盖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 [3] 量化发展目标 - 力争2027年实现四大目标包括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 [3] - 累计培育500家硬科技创业企业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3] - 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并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3] - 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3] 空间与载体建设 - 打造科创地标项目原点智绘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3] - 改造光谷步行街、关东工业园和光谷创业街为高密度创新创业街区 [3] - 建设低成本孵化场地和中试验证集聚区配备共享标准化厂房形成孵化—研发—生产完整链条 [3] - 打造10万平方米低成本物理空间降低初创企业房租和人力成本 [4] 资金支持机制 - 构建投早投小基金群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4] - 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采用拨转股机制 [4] - 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达到技术里程碑再拨付50% [4] - 设立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分阶段资助大学生创业明星项目 [4] 创新生态构建 - 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搭建AI智能匹配和科创大模型的创新创业服务专区 [4] - 线下联动光谷青桐汇等品牌活动举办项目路演和培训 [5] - 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6家湖北实验室 [5] - 形成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瞪羚和独角兽企业为骨干的企业梯队 [5] 战略方向 - 针对高技术项目构建覆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和孵化加速的全链条支撑 [5] - 针对高起点创业人才加大耐心资本供给与导师资源匹配 [5]
“中国光谷”构建“双创”新高地:三年拟投项目400个 金额超10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9:34
"以关山大道片区改造为例,我们对每个孵化载体3年累计最高支持500万元,就是要让这里成为'楼上创 业、楼下生活'的孵化高地。"东湖高新区科创局局长龚学艺以汽发社区"原点智绘"项目为例介绍,该项 目将提供低成本孵化空间与校企联合平台,还配套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青年公寓等生活场景,"未来这 里会是华科大师生创业的'第一站'"。 在风险共担方面,光谷创新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围绕高校院所、湖北实验室、龙头 企业等"三点四线",构建覆盖概念验证、天使、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 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光谷将以"地理集中、政策普惠"为思路,实施"创新原点引领、创业成本降低、创 业风险共担、创业活力激发、服务效能提升"五大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四大目标: 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科大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累计培育500家技术壁垒高、市场潜力大的硬科技创 业企业,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建成20 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针对高技术项目"从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的行动方案及措施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8:49
核心政策框架 - 东湖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 旨在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 实施五大行动并设定2027年四大高价值目标 [1] - 政策以地理集中和政策普惠为思路 聚焦创新原点引领 创业成本降低 创业风险共担 创业活力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五大领域 [1] 具体发展目标 - 目标一:推动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 [1] - 目标二:累计培育500家高技术壁垒和高市场潜力的硬科技创业企业 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1] - 目标三:实现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 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1] - 目标四:累计组织不低于300场创新创业活动 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1] 资金与成本支持措施 - 在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 覆盖链主企业建立垂直产业孵化器 高能级研发机构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 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型孵化器等多类主体 [2] - 支持社会机构与产业园区合作运营孵化器 引导传统孵化器提升专业运营 技术服务与投融资能力 [2] 创新金融支持机制 - 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 围绕高校院所 湖北实验室和龙头企业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天使和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2] - 目标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个早期项目 金额超10亿元 其中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 [2] - 拨转股机制在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 达到技术里程碑后再拨付50% 后续融资时前期资金可按约定转为股权或退出 [2] 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 光谷金控搭建创新创业线上服务专区 按1+4+10思路整合资源 即1个服务专区 4大AI应用和10大功能模块覆盖全场景 [3] - 平台汇聚百余所高校院所 11万余家企业及1800余家服务机构资源 整合8500万余篇论文 5120万余项专利及304万余条专家信息的高价值数据体系 [3] 首例落地案例与成效 - 光谷金控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与浩华磐泽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喻越磐泽概念验证资金 总出资4500万元 形成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平台运营=1:1:1的风险共担机制 [3] - 华科科技园依托喻越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全周期孵化服务 两年来累计入库93个高校及科研团队项目 优选39个进入验证环节 其中8个高价值项目成功转化83项专利 技术交易额超3000万元 [4] 生态体系升级方向 - 从十万方物理空间的硬支撑升级至AI全栈服务的软赋能 结合10亿元创投基金的风险共担机制和拨转股机制的循环造血功能 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创新创业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