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

搜索文档
印度制造凉了?苹果全力扶持,富士康却撤回中国专家,库克很失望
搜狐财经· 2025-07-03 12:13
苹果印度生产计划 -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从印度iPhone组装工厂召回至少300名中国工程师 可能扰乱苹果在印度的生产和扩张计划 [3] - 苹果原计划2027年让印度生产25%的iPhone手机 占全球产能1/4 长期目标是将印度产能提升至50% 取代中国成为最大生产基地 [4] - 苹果与印度塔塔集团合作新建两座iPhone工厂 每小时产能达300-500部 优先满足印度本地需求并向欧美出口 [6] 印度供应链挑战 - 印度本土供应链难以满足需求 iPhone16系列涉及2700个元器件和700多个全球供应商 其中绝大多数依赖中国供应链 [7] - 苹果从全球调动专家和工程师帮助印度建设工厂和培养人才 但富士康撤回中国人才可能影响产能扩张计划 [9] - 印度在经营环境、人才储备和配套条件方面不如中国大陆 苹果需投入更高成本扶持印度制造 [11] 战略意图分析 - 苹果通过印度制造制衡中国代工厂一家独大的局面 库克决心投入更多资源实现这一目标 [11] - 富士康撤回中国工程师的时机正值苹果为iPhone17系列扩大印度生产规模 可能影响工厂建设进度 [9]
中国纺织机械遭印度限制,或波及全球纺织供应链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07
印度对华进口限制政策 - 印度政府自2025年3月起对371种中国商品实施全面进口限制 涉及纺织机械 玩具 消费电子产品 电信产品等领域 [1] - 该政策基于2024年8月印度重工业部通知 要求进口商品必须符合印度BIS强制性标准 否则无法进入市场 [1] 印度制造战略背景 - 印度推行"印度制造"战略 旨在提升全球供应链地位 通过政策扶持本土制造业和中小企业 [3] - 对中国商品采取明显的保护主义策略 以促进国内产业发展 [3] 中印贸易失衡现状 - 2024财年印度对华出口166 5亿美元 进口1017 4亿美元 贸易逆差达850 9亿美元 [4] - 印度对华上游产品依赖度持续上升 但2017年起对华出口年均下降2% 体现供应链结构性依赖 [4] - 高科技和工业领域依赖中国进口 制约印度自给自足工业能力发展 [4] 纺织机械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对印纺织机械出口12 07亿美元 占全球出口总额25 76% [6] - 印度纺织机械零部件60%来自中国 针织机械与非织造布机械进口比例高达70% [6] - 主要出口类型为针织机械 织造机械 辅助装置及零配件 印染后整理机械 [6] 印度纺织业面临的挑战 - 印度纺织业计划引进数十万台高速织机 但90%依赖进口 BIS标准将直接影响扩张计划 [7][9] - 行业2030年目标为出口1000亿美元 营业额2500亿美元 新规可能阻碍目标实现 [7] - 纱线已纳入质量管理 叠加纺织机械BIS标准 对行业构成双重压力 [9]
印度首家晶圆厂:28nm,5 万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7-01 17:54
印度首座本土芯片制造厂 - 塔塔电子在古吉拉特邦多莱拉投资9100亿卢比(约110亿美元)建设印度首座全栈半导体制造厂,涵盖从原始硅片到芯片制造的完整流程 [1] - 该工厂引入台湾力晶半导体(PSMC)的技术和日本东京电子(TEL)的设备,构建本土半导体生态系统 [1][2] - 工厂设计月产能达5万片晶圆,覆盖28nm、40nm及90nm成熟工艺节点,主要应用于电源芯片、汽车MCU和工业领域 [2] 工厂技术及战略定位 - 工厂采用人工智能驱动,实现良率优化和预测性维护,为印度首个AI赋能的晶圆厂 [2] - 聚焦成熟节点芯片市场,满足家电、汽车、电信设备及工业自动化需求,避开高端芯片竞争 [2] - 计划未来5-7年在古吉拉特邦新增两座晶圆厂,并在阿萨姆邦建设OSAT(封装测试)工厂,投资2700亿卢比 [2][5] 产业生态与政府支持 - 古吉拉特邦配套建设1500套住房,形成工人、工程师及供应商的完整生态系统 [2] - 印度政府"半导体印度计划"投入7600亿卢比,推动本土芯片产业链发展 [4] - 联邦部长预计2025年9-10月实现量产,配合印度AI、电信及国防电子需求 [3] 地缘经济影响 - 项目标志印度从芯片进口国转向生产国,减少对台韩美供应链的依赖 [3][5] - 可能使印度成为美国等国家的供应链盟友,而非单纯买家 [5] - 垂直整合供应链涵盖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增强产业自主性 [3][5] 投资规模与长期愿景 - 塔塔半导体项目总投资达1.18万亿卢比(含OSAT工厂),后续扩建计划明确 [5] - 印度理工学院等行业教育机构正培养人才以支撑长期产业需求 [4] - 项目被视为国家战略转折点,涉及主权和技术自主权 [5]
AI PC的普及和二三线城市需求的爆发,2025年印度PC市场将增长6%
Canalys· 2025-06-23 12:51
印度PC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 - 印度PC(不含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3%达330万台,其中笔记本增长21%至240万台,台式机下滑3%至90.6万台 [1] - 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24%至100万台,预计2025年全年PC市场增长6%至1500万台,平板市场萎缩8% [1] - AI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激增253%,售价超1000美元的高端笔记本增长49%,商用PC增长11%,消费市场增长16% [1] 细分市场动态 - 消费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3.2%至291.9万台,2026年增速提升至5.3% [4] - 商用市场2025年下滑1%,2026年反弹至5.2%增长,教育领域2025年下滑22.3%但2026年回升12.1% [4] - 二三线城市成为PC增长新引擎,用户注重性价比、性能及售后服务 [1] 厂商竞争格局 - 惠普以28.9%份额领跑PC市场,联想增速达34.8%份额升至18.8%,戴尔份额13.3%增速仅1.3% [6] - 平板电脑市场中三星份额29.9%但出货量下滑33.4%,苹果份额15.8%增速26.8% [6] 未来趋势 - AI-PC将从小众迈入主流,企业采购策略将纳入AI功能设备 [3] - 政府PLI计划推动本地制造,游戏和高端设备需求提升,但地缘政治或影响商用开支 [5] - 2025年为转折年,为2026年AI应用、本地化制造及价值导向需求奠定基础 [4]
中国稀土(3)澳大利亚和巴西要成为稀土大国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15:23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变化 - 澳大利亚企业莱纳斯首次在中国以外成功分离出重稀土(镝和铽),计划6月提取铽,这两种稀土对高性能磁铁制造至关重要 [1] - 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工厂加工轻稀土,并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新建重稀土提取工厂,获得美国国防部2.58亿美元支持 [1] - 高性能磁铁不仅用于纯电动汽车马达,还应用于战斗机等国防装备 [1] 巴西稀土开发进展 - 巴西稀土储量占全球五分之一但产量仅0.005%,政府计划简化开发手续以扩大生产 [2] - 巴西西部戈亚斯州2024年运营首个大型稀土矿,生产钕、镨等四种元素,是亚洲以外唯一能开采一定量稀土的地方 [2] - 巴西全国推进27个稀土项目,国营银行BNDES已开展开发资金贷款业务 [2] 国际合作与投资 - 莱纳斯收到大量新客户咨询,主张与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合作抗衡中国 [2] - 巴西稀土项目被纳入美日欧英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计划,获得1.5亿美元追加投资 [2] 印度稀土政策动向 - 印度政府要求国有稀土公司IREL暂停对日本出口,以确保国内库存支持"印度制造"战略 [3][4] - 该决定基于日印政府备忘录,是否立即执行尚不明确 [4]
东方汇理资管中期展望:建议减配美债 增持欧亚资产
智通财经· 2025-06-19 16:49
全球经济与市场走势 - 美国政策环境和财政路径的高度不确定性将在未来12个月主导全球经济与市场走势 [1] - 地缘政治风险、高企的债务水平及受限的财政空间加剧了市场的脆弱性 [1] - 主要经济体发展路径分化,美国经济预计将放缓,欧洲则有望实现温和增长 [1] - 增长、通胀及财政政策的差异将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的分化 [1] 经济增长预测 - 2025年及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分别为2.9%和2.8% [1] - 未来两年发达市场GDP增长约为1.3%,新兴市场则为3.9% [1] - 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在2025至2026年放缓至1.6%,低于2023至2024年的近3% [1] - 2025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将接近6.5% [1] - 中国内地2025年及2026年GDP增长分别为4.3%和3.9% [1]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 由于利率波动加剧,预计收益率曲线将趋于陡峭 [2] - 倾向采取灵活策略,分散投资于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特别是欧洲及新兴市场政府债券 [2] - 欧洲及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有望受益于稳健的增长与通胀组合以及美元的走弱 [2] 股市与投资主题 - 看好全球股市,聚焦于估值合理、盈利稳健的企业 [2] - 主要投资主题包括欧洲防务与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及美国去监管化 [2] - 黄金及大宗商品是抵御通胀风险的理想对冲工具 [2] - 基础设施与私募债务可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2] - 货币多元化至关重要,尤其对非美元投资者而言 [2] 政府债券市场 - 政府债券市场因债务高企及通胀预期上升而波动加剧 [2] - 投资者可能会要求长期债券提供更高回报,从而使收益率变得更有吸引力 [2] - 当前投资的核心要务在于分散风险,减少对美债的依赖,转向欧洲及新兴市场债券 [2] 企业韧性及投资机会 - 尽管政策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企业韧性、供应链重组趋势及央行的降息预期仍将为全球股市带来机遇 [2] - 聚焦于欧洲防务支出、美国去监管化、日本企业治理改革及"印度制造"等投资主题 [2] - 全球信贷市场前景依然乐观,预计企业盈利不会陷入衰退 [3]
印度国运断了!制造业越搞越亏,靠啥跟中国拼?
搜狐财经· 2025-06-10 22:29
制造业发展困境 -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014年的16 5%下降至2024年的14 1%,十年间工业化进程出现倒退[1] - 高铁建设项目严重滞后,508公里线路原计划2022年通车,但到2024年仅完成10公里,延期至2028年,主要因土地征收困难[1] - 缺乏重工业基础,高端制造依赖进口设备原材料,2024至2025年贸易赤字达1890亿美元,其中对华逆差992亿美元[4] 土地与劳动力问题 - 政府缺乏权威导致基建项目受阻,地主势力强大,土地征收需逐个谈判,严重影响工程进度[1] - 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难以流向工厂,阻碍制造业发展[3] - 地主获得高额补偿,但佃农赔偿无保障,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3] 教育与人力资源 - 教育质量低下,2022年三年级学生无法阅读一年级课文,六年级40%学生不会除法[3] - 印度将"会写自己名字"定义为识字,难以培养合格工人[3] - 职业选择偏好软件业,2025年软件业占GDP达10%,但制造业缺乏有纪律、懂技术的工人[3] 政策与产业链 - 莫迪政府投入230亿美元扶持制造业,但四年后失败,因过度依赖美国产业链重组而非练内功[6] - 退出RCEP、参与四方联盟等外交策略未能带来预期收益[6] - 中国低端制造业整合能力强,如打火机产业可在一个县内完成全产业链,成本极低,印度无法竞争[3] 战略失误 - 印度将发展希望寄托于美国打压中国的机会,而非自身改革,导致政策失效[6] - 军事项目如"阿琼坦克"长期失败,暴露工业能力不足,难以获得国际认可[6] - 系统性短板包括土地改革停滞、教育落后、产业链不完整,阻碍工业化进程[6]
莫迪好尴尬:印度神,中国造
36氪· 2025-06-09 15:45
印度神像制造业现状 - 印度大量神像依赖中国进口 包括象头神、毗湿奴、湿婆等主流宗教造像 超90%半导体材料及锂电池组件同样来自中国 [1][6][7] - 中国神像凭借3美元均价形成超高性价比 泉州主攻玻璃钢材质 佛山擅长不锈钢镀金工艺 温州/义乌采用树脂镀铜和智能柔性生产线支持定制化生产 [9] - 印度本土制造面临原料短缺(80%高品质树脂及合金需进口)、审批繁琐(耗时半年)、成本高昂等问题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13] 中国制造在印度的渗透模式 - 印度政府高层项目如182米高的"团结雕像"70%由中国企业参与 江西桐青负责1700吨青铜覆层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完成80%吊装工程 [16][22] - 中国技术优势显著 采用3D扫描分割6000个部件 专利合金使耐腐蚀性提升3倍 吊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 [22] - 印度消费者默认选择中国产品 10%进口关税未转嫁至终端 宗教用品市场形成稳定供应链 [11][14] 印度制造业发展瓶颈 - "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实施4年仅兑现8%补贴(17.3亿美元/230亿美元) 平均审批周期达196天 [26] - 制造业占比从15.4%降至14.3% 受纸币废除政策冲击及基建落后影响 输电损耗率高达17% [26][28][30] - 劳动力结构失衡 50%就业人口集中于农村 女性参与率低 教育水平制约自动化生产发展 [26][28] 中印制造业实力对比 - 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5.7万亿美元 为印度10倍 2000年已是印度3倍 [26][32] - 中国在圣诞礼品、体育用品、丧葬用具等细分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形成全品类供应能力 [32] - 印度火电厂等基建设施依赖中国技术 首个全年不停电的莎圣电厂由中国团队建设 [30]
印度制造属实够狠,美国被“坑惨”,一不留神掉坑里了
搜狐财经· 2025-06-06 17:29
印度制造业质量问题 - 波音飞机因印度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质量不达标导致多起安全事故 包括发动机起火 轮胎掉落 飞机滑出跑道和液压油泄漏等问题 [1] - 波音调查发现印度厂商将钛合金替换为铝合金并添加钛金属 且螺丝钉等零件规格未按要求统一生产 [1]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22和F-35战斗机因印度厂商替换钛合金材料导致坠机事故频发 [3] - 星际飞船计划因印度供应商使用铝合金代替钛合金阀门导致技术故障 宇航员滞留空间站 [3] - 苹果iPhone 15印度产版本出现掉漆 刮痕 开胶 镜头进灰等质量问题 部分产品在欧洲市场未能通过质量认证 [5] 印度军工产业问题 - 印度国产武器质量堪忧 丹努什榴弹炮试射时爆炸 阿琼主战坦克装填弹药需调整炮管角度 特定条件下会爆炸 [6] - 印度烈火洲际导弹发射后无法确定飞行方向 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在港口自燃 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误射反舰导弹击沉自己 [6] - 厄瓜多尔购买的7架印度制造飞机中有4架在几年内坠毁 其中一架在大阅兵期间坠毁 [7] 印度制造业环境挑战 - 印度营商环境存在政策频繁变动 腐败问题严重 效率低下和巨额罚款等问题 外资企业投资风险巨大 [9] - 韩国浦项制铁投资百亿美元建厂12年未打好地基 美国米塔尔集团和日本铃木公司在印度市场败北 [9] - 印度高铁建设计划无国际企业参与投标 全球企业对印度制造业环境失去信心 [9]
新政策附加严苛条件,印度吸引全球电动车巨头遇冷
环球时报· 2025-06-05 07:01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苑基荣】"印度新推的电动汽车政策旨在吸引全球制造商,真的能达到目 的吗?"《印度斯坦时报》4日对印度推出的"旗舰电动汽车政策"发出疑问。此前两天,印度重工业部长 库马拉斯瓦米表示,尽管印度政府近年来推出了多项电动车政策以吸引全球汽车制造商,但"他们(国 际车企)对在印度生产汽车不感兴趣",其中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目前仅计划在该国开设两家门店。 这一表态揭示了印度雄心勃勃的电动车发展战略遭遇的现实困境。 除了投资承诺外,该政策还附加了诸如收入目标以及未能达成目标的罚款等严苛条件。根据该政策,获 得批准的车企第4年的最低收入不得低于500亿卢比,第5年则不得低于750亿卢比。未达标者将面临最高 3%的罚款,罚款金额基于收入缺口。 库马拉斯瓦米强调,该计划旨在将印度定位为电动汽车制造的全球中心,进一步推动"印度制造",同时 使全球和国内公司成为印度绿色出行革命的合作伙伴。"这项政策足足酝酿了一年。"路透社2日报道 称,印度政府最初希望吸引特斯拉等车企在印度设立工厂,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去年搁置了在印 度的投资计划。 "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如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现代和起亚等已表示有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