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药物

搜索文档
销售收入破20亿元 康方生物盈转亏仍获看好
BambooWorks· 2025-04-10 17:08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7 96% [1] - 资本市场对财报展现出极大热情,市场更愿意为长期战略价值而非短期利润买单 [3]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 08%至21 24亿元,主要由于2023年同期获得29 23亿元的许可费收入而2024年商业授权收入仅有1 22亿元 [3] - 净利润从去年盈利19 42亿元转至亏损5 1亿元 [3] - 创新药销售收入同比上涨24 88%,达到20 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2][3]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5 29%至11 87亿元,主要因加强自建临床团队,减少外包服务 [6] 核心产品 - 拥有6款已商业化上市产品,核心产品包括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和PD-1/VEGF双抗依沃西 [5] - 卡度尼利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双抗药物 [5] - 依沃西在与默沙东Keytruda的"头对头"临床研究中胜出 [5] - 两款核心产品已被纳入2024国家医保目录,今年1月起将以更低价格进入院内市场 [6] - 依沃西年治疗费用高达50万元,针对非细胞小肺癌等大癌种 [6] 研发管线与海外进展 - 拥有超过50个在研项目,24个产品在全球开展临床研究 [6] - 依沃西在多个适应症上成功概率高,有望成为PD-1/L1xVEGF双抗领域全球引领者 [7] - 高盛预测依沃西在2041年峰值销售额可达530亿美元 [7] - 依沃西针对6大瘤种的7个III期临床正在推进中 [7] - 合作伙伴SUMMIT与辉瑞达成合作,推进依沃西与ADC药物的联合治疗 [7] - 依沃西有望2026年在美国上市,公司将兑现巨额授权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2][7] 行业背景 - 港股创新药板块迎来强势反弹,恒生创新药指数自年初至今上涨超过50% [3] - 拥有优秀创新药管线的明星企业获得资本热捧 [3] 资金状况与估值 - 截至2024年末持有现金及等价物合计73 44亿元 [7] - 当前市销率约为34倍,高于信达生物的8倍 [7]
销售收入破20亿元 康方生物盈转亏仍获看好
BambooWorks· 2025-04-10 17:08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7 96% [1] - 恒生创新药指数自年初至今上涨超过50%,创新药板块迎来强势反弹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 08%至21 24亿元,主要因2023年获得29 23亿元许可费收入而2024年仅1 22亿元 [2] - 净利润从去年盈利19 42亿元转为亏损5 1亿元,但创新药销售收入同比上涨24 88%至20 3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5 29%至11 87亿元,因自建临床团队替代外包服务 [6] 核心产品 - 拥有6款商业化产品,包括全球首个肿瘤免疫双抗药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和PD-1/VEGF双抗依沃西 [4] - 依沃西年治疗费用高达50万元,2024年下半年销售收入约11亿元,较上半年9 4亿元有所增长 [4] - 两款核心产品已纳入2024国家医保目录,将提高药物可及性 [6] 海外市场前景 - 依沃西在多个适应症成功概率高,高盛预测其2041年峰值销售额可达530亿美元 [7] - 海外合作伙伴SUMMIT与辉瑞合作推进依沃西联合治疗,预计2025年中发布III期数据,2026年有望在美国上市 [7] - 公司有望获得巨额授权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5][7] 资金与估值 - 截至2024年末持有现金及等价物合计73 44亿元 [8] - 当前市销率约34倍,高于信达生物的8倍,显示估值溢价 [8]
AK112在CRC的进展将有望再造一个康方
雪球· 2025-04-02 16:14
核心观点 - 康方生物启动依沃西单抗在结直肠癌(CRC)的三期注册临床试验,被视为重大里程碑事件,有望再造一个康方[3] - AK112(依沃西单抗)作为PD1/VEGF双抗,在微卫星稳定型(MSS)结直肠癌治疗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ORR达81.8%,9个月PFS率81.4%,远超历史数据[14][15] - MSS型结直肠癌占晚期患者95%,当前标准疗法PFS仅12个月,AK112有望将PFS提升至15-20个月,创造巨大市场空间[4][10][17] - 全球结直肠癌市场规模测算显示:中国潜在规模350-400亿人民币,欧美合计超400亿美元,相当于PD1在肺癌市场的规模[19][20][21][22] 结直肠癌分型及治疗现状 - 结直肠癌为全球第三大瘤种,死亡人数第二,分型中微卫星稳定型(MSS)占比达90%(晚期患者95%)[4] - MSI-H型患者一线标准疗法为PD1单抗(KEYNOTE-177研究显示:中位OS 77.5个月 vs 化疗36.7个月)[4][5] - MSS型患者PD1单药无效,当前标准疗法为贝伐珠单抗+化疗(PFS 12个月,OS约20个月)[10] - CheckMate 9X8研究显示PD1联合标准疗法虽提升ORR(46%→60%)和DOR(9.3→12.9个月),但OS无获益且毒性增加[8][9] AK112的突破性优势 - 双抗设计使PD1/VEGF结合亲和力分别提升18倍和4倍,实现靶向富集与毒性降低[12] - 三阴乳腺癌临床显示:ORR达80%(历史数据40-53%),CPS<1人群PFS与K药CPS>10相当[12][13] - MSS结直肠癌初步数据:ORR 81.8%,DCR 100%,9个月PFS率81.4%,预计最终PFS 15-20个月[14][15][17] 市场空间测算 中国市场 - 2023年新发51.7万例,83%晚期,MSS占比85%,假设18个月用药周期、70%渗透率、年费用10万,规模达350-400亿人民币[19][20] - 康方若占50%份额,收入可达150亿人民币,且无竞品竞争[20] 欧美市场 - 美国:年发15万例,60%晚期,MSS 90%,年费用15万美元,规模超120亿美元[21] - 欧盟:年发30万例,治疗费用8万美元/年,规模约130亿美元[22] - 其他发达国家(日韩等):年发20万例,规模达美国一半[22] - 全球合计:中国200亿+人民币,欧美300+亿美元,相当于PD1在肺癌市场规模[22]
全球制药业洞察 | 霍普金斯大学骨髓瘤专家:双抗药物有望取代CAR-T疗法
彭博Bloomberg· 2025-03-13 09:30
本期主题:双抗药物与CAR-T疗法的竞争格局 - 强生-传奇生物的Carvykti在早期治疗中应用增多 但主要限于高风险患者 [3] - 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认为双抗药物可能取代百时美施贵宝的Abecma [3] - 专家对Arcellx的Anito-cel印象深刻 认为其毒性控制优于Carvykti [3] 吉利德-Arcellx的Anito-cel临床优势 - Anito-cel在II期临床显示100%总缓解率 毒性显著低于Carvykti [4] - CAR-T疗法门诊治疗比例达100% 但医疗机构执行标准差异较大 [4] - 血液成分单采名额限制缓解 CAR-T治疗可及性提升 [4] 药物安全性数据对比 - Anito-cel的CRS发生率84% 无3-4级事件 优于Carvykti的95%和4% [5] - 神经毒性方面 Anito-cel仅9%发生率 Carvykti达21% [5] - 血液学毒性指标显示Anito-cel在粒细胞减少等副作用上优势明显 [5] 双抗药物发展前景 - 医生对双抗药物毒性控制能力提升 Tecvayli联合疗法疗效显著 [6] - 三抗药物如ISB2001和JNJ-79635322展现良好发展潜力 [6] - Tecvayli+Talvey联合疗法在ORR和CR率上接近Carvykti [7] 其他药物竞争态势 - 葛兰素史克Blenrep面临医生信任危机 眼毒性控制仍是挑战 [8] - 赛诺菲Sarclisa皮下注射剂在易用性上不敌强生Darzalex [9] - Darzalex维持治疗方案基于MRD阴性时表现优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