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发展

搜索文档
中国旺旺:24财年溢利增8.6%,代工与量贩成增量
和讯网· 2025-06-25 14: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财年收益235.1亿元,同比略下滑0.3% [1]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8.6%至43.4亿元 [1] - 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47.6%,主要因原材料及包材成本下降 [1] 业务板块分析 - 乳品及饮料类为核心主业,增长1.3%至121.1亿元 [1] - 米果类收入同比略降1.2%至59亿元,剔除礼包因素增长低个位数 [1] - 代工业务(OEM)收益同比双位数增长,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1] - 零食量贩渠道贡献收入约1成,成为新增引擎 [1] 战略布局调整 - OEM业务扩张源于产能过剩,2023年起关闭工厂压缩自有产线规模 [1] - OEM渠道国内高速增长,越南工厂承接东南亚需求 [1] - 与中金资本成立产业基金,投资5亿重启"神旺大酒店"项目预计2027年开业 [1] 关联交易情况 - 2024年9月花费1940万美元购买董事长控股公司飞机 [1] - 2024年6月花费7.1亿新台币购买董事长土地及房产,解释为现有基地库房不足 [1]
既要“跑得快” 又要“飞得高” 中通快递6亿元成立航空公司
深圳商报· 2025-06-25 02:21
公司动态 - 中通航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由中通快递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公共航空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等 [2] - 中通航空在长沙自贸临空区注册设立,计划投资建设总用地规模约750亩的中通货运航空公司及相关产业项目 [2] - 项目涵盖中通货运航司、中通快运华中总部等六大核心板块,致力于构建全产业生态圈 [2] - 组建本土货运航空公司是中通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环 [2] 财务表现 - 中通快递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8.9亿元,同比增长9.4% [3] - 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40.9% [3] - 经营性现金流23.6亿元,同比增长16.3% [3] - 一季度完成包裹量85亿件,同比增长19.1% [3] 行业背景 - 多家快递企业已涉足航空货运领域,包括顺丰航空(2009年成立)、京东航空(2019年成立)、圆通货运航空(2015年首航) [4] - 自有航空货运能力有助于提升时效性,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4] - 航空货运能满足远距离、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运输需求,帮助开拓新业务增长点 [4] - 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快递企业业务范围拓展 [4]
从投资智驾到布局算力,集成灶“四小龙”的跨界生存实验:科技大冒险商业化存疑
华夏时报· 2025-06-17 21:15
行业背景与转型动因 - 房产市场低迷对厨电行业尤其是集成灶领域产生持续负面效应,倒逼头部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 [2] - 集成灶行业曾受益于2022年前房地产繁荣周期实现高速增长,但随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进入转型阵痛期 [2] - 即便未来房地产市场回暖,厨电市场增长引擎已转向集成烹饪中心等新兴品类,迫使集成灶企业必须进行产品升级或跨界发展 [2] - 2024年集成灶市场累计零售额173亿元同比下滑30.6%,2025年一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34.5% [11][12] 企业跨界布局案例 - 浙江美大以1.1亿元投资智驾企业魔视智能,取得4.8657%股权,正式跨界智能驾驶领域 [3] - 火星人通过产业基金投资通用人形机器人企业星动纪元及商用仿人机器人企业戴盟机器人 [6] - 亿田智能成立亿算智能布局算力基础设施,与地方政府签署十万卡算力集群合作协议 [7] - 帅丰电器选择相对保守路径,围绕厨房场景延伸至整橱和全屋定制产品 [8] 企业经营与市场表现 - 浙江美大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47.54%和76.21% [9] - 火星人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68%和95.49% [9] - 亿田智能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2.73%和85.17% [9] - 帅丰电器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8.29%和68.21% [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集成烹饪中心2024年线下市场(灶蒸烤部分)同比增长超100%,对集成灶形成替代性冲击 [12] - 方太、老板、华帝等传统厨电头部企业重点布局集成烹饪中心赛道 [12] - 三四线城市集成灶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但需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应对集成烹饪中心挤压 [12] 政策与市场展望 - 2025年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为地产后周期行业复苏奠定基础 [10] - 以8-10年为换新周期,奥维云网预计最早2026年才会迎来集成灶大换新 [11] - 以旧换新政策对集成灶市场拉动效果有限,行业进入艰难调整期 [11]
20元一位,海底捞卖自助餐了
新浪财经· 2025-06-15 13:28
自助午餐业务 - 海底捞部分西安门店推出20-22元工作日自助午餐,包含三热菜、三凉菜、一种水果、两种饮料和两种主食,不限量但浪费需加收费用 [1][2] - 自助餐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2:00-15:00,周末及节假日不开放,不同门店价格存在差异(如开元店20元/位,太奥广场店22元/位) [1][2] - 该服务旨在满足周边商场工作人员、外卖骑手等群体的便捷午餐需求,目前仅在西安试点 [3] 多元化战略探索 - 公司2024年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11个餐饮子品牌(如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场景,截至2025年4月已扩展至13个子品牌 [4][8] - 多元化尝试包括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创新场景,推动"其他餐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0%至4.83亿元 [7][8] - 创始人张勇表示将推进多品类、多层级发展,对创新业态采取弱监管策略 [4] 经营数据表现 - 2024年营收427.55亿元(+3.14%),净利润47.08亿元(+4.65%),但增速放缓 [5] - 客流量达4.15亿人次(日均110万,+4.5%),翻台率4.1次/天(仍低于2019年的4.8次) [5] - 人均消费持续下滑至97.5元(一线104元、二线96.9元、三线91.4元),三线及以下城市营收占比提升至40% [6] 加盟与业务结构 - 2024年3月启动加盟业务,全年落地13家加盟店,70%以上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加盟业务营收0.17亿元 [6][7] - 外卖业务营收12.54亿元(+20.46%),调味品及食材销售营收5.75亿元(-27%),其他餐厅营收占比增至1.1% [7] - 餐厅经营收入403.98亿元(+2.9%),占总营收比例微降至94.5% [6]
雷军砸钱的“中年男性生意”,不好干
搜狐财经· 2025-06-11 23:47
公司概况 - 铜师傅是国内铜质文创工艺产品赛道头部玩家,2024年市场份额达35% [7] - 创始人俞光1972年出生,精准定位中年男性消费群体,获雷军旗下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投资 [2][10] - 公司采用全栈创意和制造模式,结合品牌资产和消费者社区文化形成核心竞争力 [7] 商业模式与产品 - 产品均价显著高于泡泡玛特和卡游,线上客单价超750元 [8] - 核心产品为铜质文创工艺品,2022-2024年收入占比均超95% [18] - 推出联名IP产品如变形金刚、漫威等,2024年获得《哪吒之魔童闹海》正版授权 [1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5.06亿、5.71亿元,净利润0.57亿、0.44亿、0.79亿元 [17] - 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20%,同期泡泡玛特净利润达10.89亿元(+128.83%) [2]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超70%,2024年线上直销+经销商收入占总收入77.2% [19] 行业对比 - 铜质文创赛道规模有限:2024年市场规模16亿元,预计2029年仅23亿元 [17]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38亿元(同比翻倍),净利润33.08亿元 [16] - 文创工艺产品整体市场规模2024年达6.4万亿元,金属类仅293亿元 [17] 战略布局 - 拓展多元材质品类如塑胶潮玩、银质/黄金文创,但木质产品已停产 [18] - 线下渠道覆盖9家直营店+68家授权经销商店,布局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15] - 模仿小米营销策略,推出"铜粉节"并采用成本定价法 [14][15] 创始人背景 - 俞光曾创办雅鼎卫浴,年出口额突破2亿元 [13] - 因120万元铜关公像价格过高而创业,2013年创立铜师傅 [14] - 获雷军1.1亿元A轮投资,路演仅用"降维、专注、极致、口碑"八字PPT [10][12]
看“花木之乡”安徽肥西转型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4 06:24
产业现状 - 肥西县是"花木之乡",兼具南北树种适生条件,苗木花卉产业已有60余年发展历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1] - 目前面临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种植结构单一等发展瓶颈,行业进入调整期 [1] - 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28.7万亩,品种400余种,经营户14750个,拥有22家省级龙头企业和13个专业合作组织 [10] 转型升级措施 - 2025年县人大1号议案提出通过腾笼换鸟工程淘汰低端苗木,培育容器苗、造型苗,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园区 [2] - 按照"转一批、退一批、留一批"原则制定提升方案,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2] - 政府部门推出政策组合拳,17名县级林长对口联系30家林业基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 [3] 企业创新案例 - 垠海公司淘汰滞销苗木,引进造型庭院植物,投资500万元引进以色列水肥一体化设施,年销售额约1000万元 [4] - 润雨公司发展水果采摘园、精品苗木园及文旅项目,占地面积1570亩 [7] - 美迪公司建设多功能"美迪花世界",涵盖展示、科研、电商直播等领域,开展花卉深加工研发 [8] 产业链延伸 - 依托花木基地和自然景观发展民宿、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等文旅项目 [7] - 通过体育赛事、音乐节、研学游等活动载体延伸产业链 [7] - 探索花卉深加工领域,开发芳香植物、药食同源等特色产品 [8] 平台建设 - 中国中部花木城占地640亩,集聚700多家商户,是全国重要苗木集散地 [9] - 合苗中心发展10万用户、3万家网店的线上平台,发布苗木价格指数和行情分析 [9] - 花木城打造"线上+线下"交易空间,与科研机构合作攻关技术难题 [9] 品牌成果 - 培育出"三岗"省级苗木品牌、"中国中部花木城"市场品牌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会展品牌 [10] - 花木城成为辐射华东、华中地区的销售体验中心 [10]
海正药业新崛起战略有这些看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14:53
公司战略规划 - 目标是在"十五五"期间重回国内医药行业第一梯队 [1] - 构建"一主两翼"多元发展格局:以人用药为主,动物药和医美大健康为两翼 [1] - 业务版图涵盖高端生物技术药物、注射和口服制剂、出口原料药、兽用原料药四大领域 [1] 原料药业务 - 中国最早原料药出海企业之一,1992年进入美国市场,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400余家海外客户(含全球十大药企)[3] - 生产基地分布在台州、富阳、南通,具有发酵17000立方、合成2300立方生产能力 [6] - 富阳基地拥有17条独立生产线,通过全球医药质量高标准体系检验,承接硕腾、柯迪华等国际巨头CMO订单 [6] 制剂业务转型 - 独创"海正模式",1992年妥布霉素通过FDA验收,打破跨国药企垄断 [8] - 旗下瀚晖制药销售规模已超过同类CSO平台 [8] - 2015年快速响应"放线菌素D保卫战",一个多月完成生产并维持原价供应157万瓶 [8] - 自主研发1类创新药海博麦布片获批上市 [10] - 完成5款境外原研产品技术转移(玫满、多达一、特治星、美卓乐、甲强龙)[10] 管理团队与战略 - 新任总裁肖卫红曾任职辉瑞中国和三生制药,具有丰富创新药市场经验 [9] - 提出"亮剑2025,打赢三大战役"目标,实施"强力复苏"战略 [9] 动物保健业务 - 以"人药体系标准做兽药"为核心优势 [14] - 子公司海正动保业务始于1993年,推出国内首仿阿维菌素驱虫药 [14] - 拥有15个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20个在研产品、60余个批准文号 [15] - 海乐妙成为首个销售额破亿国产驱虫药,海乐旺进入越南市场,推出首款国产猫三联疫苗海妙哆 [15] 研发与质量体系 - 研发中心布局:台州总部、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美国研发中心 [14] - 生产基地通过FDA、EMA等国际监管机构审计 [12] - 独创"三严四化"质量管理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防护网 [10]
春立医疗: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5-27 20:19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并披露半年度评估报告,旨在维护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发展、完善公司治理、重视股东回报、加强投资者交流等措施落实行动方案 [1][5][6][8] 主业发展与研发投入 - 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专注于骨科耗材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33,096,848.59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6.52% [2] - 多款产品成为国内首家或独家、填补国内空白或创新产品,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3] - 2025年将持续优化骨科全产品线,同时推进齿科、PRP制备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多元化产品研发 [3][4] 产品线扩展 - 已获批肩关节、肘关节、趾关节、指关节产品注册证,将继续完善小关节产品线 [3] - 脊柱、运动医学、创伤产品线持续完善,致力于提供骨科全面解决方案 [3] - 推进齿科一站式解决方案战略布局,涵盖正畸、种植、修复等多个细分领域 [3] - 加快髋关节、膝关节、单髁手术机器人市场推广进度 [4]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2025年将修订公司治理制度,持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5] - 2022-2024年累计实施现金分红约3.6亿元(2022年12,005.69万元,2023年13,876.96万元,2024年半年度10,000万元) [6] - 已累计回购H股868,145股,占总股本0.226% [7] - 2025年拟继续审议H股回购授权议案 [7] 投资者关系 - 通过业绩说明会、路演、投资者热线等多渠道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8] - 优化信息披露内容,提高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8][9] - 持续评估专项行动方案实施进展并及时披露 [9]
京东方、友达、群创等面板企业抢占储能赛道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7 16:57
群创与台达电合作储能项目 - 群创与台达电合作在台南科学园区建立40MW/70MWh大型储能系统,用于参与台电电力交易平台的调频备转及即时备转服务[1] - 该储能电站位于群创台南科学园区七厂,装机容量相当于56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可平衡电网频率并加强园区用电稳定性[1] - 群创目前已实现46MW光电并网,未来将继续投资创能以解决电力供应不平衡问题[3] 面板企业布局储能领域现状 - 友达自2008年进入太阳能产业,已完成超410座电站,累积装机容量达515MW,跻身台湾地区五大光电系统建造商[4] - 京东方能源科技拥有自主新能源电站规模达750MW,电站建设总量超1GW,运维管理总量超1.5GW[4] - 铼宝科技通过子公司来颖科技开发储能系统锂铁电池模组,2024年前三季度能源业务贡献60-70%营收[5][6] 面板企业布局储能领域原因 - 技术优势:面板企业在半导体工艺、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可支持能源技术创新[7] - 制造经验:大面积精密制造与良率控制经验可应用于储能产品产线[8] - 自身需求:面板制造是高耗能产业,布局能源产业有助于实现能源转型和降低运营成本[8] - 多元化发展:拓展储能业务可开辟新营收来源,降低对单一产业依赖[8] 面板企业储能领域挑战 - 需面对能源行业新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市场竞争格局[8] - 在新赛道的长期表现仍需持续观察[8]
贵州茅台多元化发展不顺,销售费用双位数增长却已进入增长瓶颈
搜狐财经· 2025-05-24 05:19
品牌营销策略调整 - 贵州茅台打破"无官方代言人"传统策略 旗下茅台文旅官宣启用明星张艺兴作为代言人 计划于2025年5月17日-18日在贵阳举办音乐盛事 [1][2] - 分析师认为明星代言可借助粉丝群体号召力 提升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与话题传播度 为文旅业务注入新活力 [4][6] - 此前公司已打造"茅小凌"IP形象 通过红黄蓝三色卡通形象连接二次元用户群体 拓展文创市场空间 [4] 多元化业务拓展 - 公司与蒙牛合作推出茅台冰淇淋 定价39-66元/杯 2023年销量近1000万杯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239.62% 门店从24家扩至35家 [5] - 2023年9月与瑞幸咖啡联名推出"酱香拿铁" 首日销量达542万杯 销售额突破1亿元 [5] - 白酒+冰淇淋模式并非首创 此前已有李渡 泸州老窖 江小白等品牌尝试 但茅台凭借品牌效应实现短期爆火 [5] 财务表现与营销投入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为32.98亿元 46.49亿元 56.39亿元 同比增速20.5% 40.96% 21.3% [8] - 广告宣传及市场拓展费用从2022年28.87亿元增至2024年50.8亿元 [9] - 同期营业收入增速从2023年19.01%放缓至2024年15.66% 2025年增长目标进一步下调至9% [1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从2022年19.55%逐年放缓至2024年15.38% [12] 主力产品市场表现 - 千元价格带产品"茅台1935"2022年上市时指导价1188元/瓶 初始定价798元/瓶 曾一度被炒至1800元/瓶 [14] - 2025年5月行情价跌至750元/瓶 较指导价下跌36% 较初始定价下跌50元 [14][15] - 价格倒挂现象反映终端需求增长缓慢 经销商库存压力加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