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基差方向周度预测-20250718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18 19:52
免责声明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资格。本内容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泰君安期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本内容难以设 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若您并非国泰君安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阅读、订阅或获收任何相关信息。 本内容不构成具体业务的推介,亦不应被视为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且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内容而视其为客 户。本内容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未来变更的可能性不作任何保证。请您根据自身的风 险承受能力作出投资决定并自主承担投资风险,不应凭借本内容进行具体操作,本公司不对因使用本内容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 责任。除非另有说明,本公司拥有本内容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 何方式复制、转载、引用、刊登、发表、发行、修改、翻译此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本周模型对下周IH、IF、IC、IM基差的运动方向判断分别为:走强、走强、走强、 近期预测结论 I H I E 1. 00% 1. 00% 0. 75% 0. 75% 0. 50% 0. 50% 0. 25% 0. 25% 0. 00% 0. 00% ...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出口份额稳超14%……商务高质量发展这五年怎么看?
证券时报· 2025-07-18 18:49
消费主引擎作用增强 - "十四五"前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3] - 过去4年中国社零年均增速5.5%,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巩固,按购买力计算社零规模已达美国的1.6倍[4] - 2024年预计社零总额将突破50万亿元[4]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0-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9.6%[4] - 商品消费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零售创新工程推动"旧中出新",新型消费业态融合创新[5] 贸易强国建设成效 - 货物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7] - 服务贸易规模全球第二,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7] - 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8]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较2020年增长38%,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增长近40%[8] - 贸易伙伴多元化,东盟连续5年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8] 高水平开放成果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10]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全部"清零"[10] - 设立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主动对相关国家实施零关税[10] 中美经贸关系 -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6883亿美元,服务贸易额1558亿美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18%和34.7%[12] - 中美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合作是唯一正确道路,对话协商是解决分歧最佳选择[12] - 尽管贸易份额有所下降,但双边贸易总体保持稳定[12]
碳酸锂市场周报:供需偏弱VS预期改善,锂价仍将谨慎交易-20250718
瑞达期货· 2025-07-18 18: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碳酸锂主力合约周线震荡偏强,周线涨跌幅+8.84%,振幅10.39%,主力合约报价69960元/吨 [5] - 宏观方面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基本面原料端供给预期修复,期货盘面有套保机会,锂矿端价格跟涨,但下游刚需消费为主,现货成交清淡,库存高位积累,整体基本面预期修复但实际仍偏弱 [5] - 建议轻仓震荡交易,控制交易节奏和风险 [6] - 建议构建买入跨式期权做多波动率,因合成标的升贴水为0.07存在正向套利机会,结合平值合约表现和基本面情况可做多波动率 [57][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要点小结 - 行情回顾:碳酸锂主力合约周线震荡偏强,周线涨跌幅+8.84%,振幅10.39%,主力合约报价69960元/吨 [5] - 后市展望:宏观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原料端供给预期修复,期货有套保机会,锂矿跟涨,供给或收减,需求以刚需为主,现货成交淡,库存高位积累,基本面预期修复但实际仍偏弱 [5] - 策略建议:轻仓震荡交易,控制节奏和风险 [6] 期现市场情况 - 期价:截至2025年7月18日,碳酸锂近远月跨期价差为 -80元/吨,周环比增加1060元/吨,主力合约收盘价69960元/吨,周环比增加5680元/吨 [11] - 现货:截至2025年7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66650元/吨,周环比增加2900元/吨,主力合约基差 -3310元/吨,较上周环比下降2780元/吨 [15] 产业情况 上游市场情况 - 锂辉石:截至2025年7月18日,锂辉石精矿(6%-6.5%)均价为708美元/吨,周环比增加12美元/吨,本周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为7.1796,周环比增幅0.03% [19] - 锂云母:截至2025年7月18日,磷锂铝石均价为5825元/吨,周环比增加425元/吨,锂云母(Li₂O:2.0%-3%)均价为1781元/吨,周环比增加45元/吨 [24] 供应端 - 进出口:截至2025年5月,碳酸锂当月进口量为21145.78吨,较4月减少7190.11吨,降幅25.37%,同比降幅13.92%,当月出口量为286.735吨,较4月减少447.55吨,降幅60.95%,同比增幅34.96% [30] - 产量:截至2025年6月,碳酸锂当月产量为44100吨,较5月增加2000吨,增幅4.75%,同比增幅5%,当月开工率为43%,环比降幅5%,同比降幅32% [30] 下游情况 - 六氟磷酸锂:截至2025年7月18日,均价为4.925万元/吨,周环比减少0.05万元/吨,截至2025年6月,电解液当月产量为161150吨,较5月增加2650吨,增幅1.67%,同比增幅35.25% [33] - 磷酸铁锂:本周均价为3.045万元/吨,周环比持平,截至2025年6月,当月产量为203300吨,较5月减少6800吨,降幅3.24%,同比增幅31.16%,当月开工率为52%,环比3%,同比0% [37] - 三元材料:本周811型、622型、523型价格维持平稳,截至2025年6月,当月产量为59000吨,较5月减少6200吨,降幅9.51%,同比增幅13.46%,当月开工率为51%,环比 -4%,同比 -4% [40] - 锰酸锂:本周均价为28500元/吨,周环比持平,截至2025年6月,当月产量为10800吨,较5月减少300吨,降幅2.7%,同比增幅61.19% [45] - 钴酸锂:本周均价为220000元/吨,周环比持平,截至2025年6月,当月产量为12400吨,较5月减少700吨,降幅5.34%,同比增幅58.97% [48] - 新能源汽车:截至2025年6月,累销/汽车累销(渗透率)为44.32%,环比0.33%,同比9.12%,当月产量为1268000辆,环比 -0.16%,销量为1329000辆,环比1.68%,累计出口量为106万辆,同比增幅75.21% [50][56] 期权市场 - 合成标的升贴水为0.07,存在正向套利机会,根据期权平值合约表现和基本面情况,建议构建买入跨式期权做多波动率 [61]
商务部公布“十四五”成绩单 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6:41
消费市场表现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购买力已是美国1.6倍 [1] - 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2] - 2024年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2]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限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2% [3]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3] 外贸表现 - 中国货物贸易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1][4]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十三五"末增长32.4%至2024年的6.16万亿美元 [4] - 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 [4] - 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约13.3%,与美国13.6%的占比仅差0.3个百分点 [5] - 中国是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5] 外资表现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 [6] - "十四五"期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6]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7] - 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7] 对外投资与合作 - "十四五"以来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稳居世界前三 [8] - 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稳中有升 [8] - 与50多个共建国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 [8] 国内外市场联动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9]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9]
商务部:“十五五”期间将继续减少服务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6:41
王文涛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0年至2024年,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 支出年均增长9.6%。服务消费这一阶段的矛盾主要为供给侧短缺,特别是优质服务供给短缺。 中新社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尹倩芸)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 示,"十五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减少服务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 王文涛提到,"十四五"时期,中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 的39.2万亿元人民币提升到去年的48.3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5.5%。与美国相比,从绝对值看,去年 中国社零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但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按照世界银行所给出的数据和算法,中国 社零总额已超过美国,是美国的1.6倍。 谈及下一阶段消费提振思路时,王文涛说,将在总结"十四五"的基础上,把对中国市场有效的、深受民 众欢迎的政策,转化为常态长效政策。同时,因时因势出台一些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 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大循环。(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文涛指出,商务部通过对外开放、对 ...
和讯投顾徐斌箐:不少股民破防,堪称踏空的一天
和讯网· 2025-07-18 08:39
市场行情分析 - 7月17日市场呈现普涨格局,多个板块表现活跃,但部分投资者因未持有相关股票而踏空 [1] - 深证成指涨幅超过1%,创出新高,但多数投资者未持续持有权重股 [1]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角,包括算力、机器人、CPU、PCB等细分领域 [1] - 鸿蒙和军工板块下午表现活跃,创新药板块也有所上涨 [1] 板块表现 - 消费板块年初有所表现,但国内大循环概念昙花一现 [1] - 科技板块集体走强,部分创业板个股涨幅达20%,但投资者存在恐高心理 [1] - 每个走强板块涨停股票不少于5只,显示资金集中涌入 [1] - 科技板块上涨主要由主导基金推动,非散户行为 [1] 投资策略 - 当前行情特殊,连板、反包、趋势模式均不明显,持股需耐心 [2] - 短线操作易追高,中途卖出易踏空,需精准把握节奏 [2] - 科技板块波动大,上涨快但不稳定,低吸与追高风险并存 [2] - 深圳成指有望突破11000点,行情可能呈现金融与科技轮动格局 [2] - 建议投资者要么精准把握节奏,要么等待明确主线出现 [2]
做强国内大循环再举“发令枪” 扩内需存量增量政策或一起上
快讯· 2025-07-18 01:59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层面已多次部署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研究 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大力提振消 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也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当前以促消费 为核心,部署壮大内循环,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这也符合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大方向。"东方金 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中国财政学会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消费带动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 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同时,激发内需消费动能,补足民生领域短板,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用大 循环推动消费经济良性循环。(上海证券报) ...
疏通堵点释放需求 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证券日报· 2025-07-18 00:35
本报记者 张芗逸 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做强国内 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将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综合施策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以中国经济的稳定性 和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内需潜力释放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以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等举措为抓手,做强国内大循 环。 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例,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力度为3000亿元,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月下达。 从政策成效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随着政策持续显效,发挥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作用,内需成为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家统计局最新数 据显示,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会议将做强国内大循环明确定位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 略之举",凸显 ...
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来自上合组织工商论坛的观察
新华社· 2025-07-17 22:20
新华财经北京7月17日电(记者刘夏村、邹多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作为当今世界覆盖 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在7月17 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工商论坛上,国内外嘉宾对此展开讨论。 "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是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关键方向。"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表示。当日论坛上发布 的《上合组织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4年期间,上合组织成员国积极实施基础设施互 联互通、产业协作和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在供应链合作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合组织中国实业家委员会与其他各成员国实业家委员会沟通协商,达成广泛共 识,形成了这份报告。 对于如何突破上述瓶颈,实现供应链合作的深度融合,报告给出的答案是:上合组织需从技术创新、制 度协调和平台建设三个核心维度协同发力,构建一个自主、安全、畅通的区域大循环体系。 "当我们通力协作时,会变得更加强大。"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主席谢赫认为:"我们要为企业跨境经营 提供便利条件。" (文章来源:新华社) 报告指出,近年来,跨境铁路的持续升级成为上合组织区域联通与供应链高效协作的突出亮点。过去五 ...
5年再造一个长三角!改革跑出“中国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21:53
五年时间"再造"一个长三角!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一场重磅的新闻发布会,既是对"十四五"规划的一份详细总结和 梳理,也是这五年来国家晒出来的一份亮眼成绩单。您要想了解过去五年中国干成了什么,干 好了什么,未来五年的方向是什么,就一定要仔细关注了!要说这五年,咱可没闲着,经济底 盘更稳了,办事效率更高了,老百姓的实惠也更多了。总结起来就是三大感受:国家更强了, 办事更快了,生活更好了! 首先是,"国家更强了"——这几年里经济增长总量超35万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再造一 个"长三角"那么大的经济体量!"十四五"期间,前四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5.5%,虽然增速 有所放缓,但步子走得更稳当,更踏实,增长水平仍然远超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经受过疫 情冲击、产业升级、有效需求不足、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 实是来之不易。当前的经济增长,增速和质量同等重要,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仍能保持5% 左右的增速,可见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战略的巨大潜力。中国速度,关键时 刻真靠得住!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财经早察工作室 总统筹丨邓红辉 执行统筹丨陈晨星 祝乃娟 监制丨洪晓文 曾婷芳 ...